蘭花之美,君子之德!

2021-02-22 山野草盆景

每日更新 最新動態

點擊題目下方山野草盆景|關注本帳號

美好生活從最美的公眾號

山野草微信號:wancao 007

在中國,蘭花素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


歷代仁人志士以蘭喻志、以蘭抒情、以蘭賦墨,在賞蘭品蘭的過程中悟出了一種融華夏的道德修養、人文哲理之妙諦。因而,蘭有:國香、人格之花、民族之花的美稱。


 

「蘭章」常喻詩文之美,「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


 

「中國蘭」與花大色豔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豔態,沒有碩大的花和葉,卻具有質樸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準。

▼ 明•徐渭 《雙清圖》


「長綠鬥嚴寒,含笑度盛夏」,蘭花品德高潔,枝葉典雅,花朵幽香清新。自古以來人們就視蘭花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徵。

▼ 明•徐渭《蘭香圖》

 

蘭之精神、蘭之情懷、蘭之境界、蘭之藝術,都植根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脈絡中。其品格風範已成為中國理想人格的象徵。

▼ 明•孫克弘 《玉堂芝蘭圖》


 

我國古籍有關蘭蕙的文字記載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可見於《詩經》。

 

▼ 清•高鳳翰 《蘭石圖》


孔子以「芝蘭生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的精神氣質,象徵不為貧苦、失意所動搖,仍堅定向上的人格。

 

把蘭花加冕為王的也是孔子,他有「蘭當為王者香」之語,對蘭美德推崇備至。

 

越王勾踐也曾在渚(zhǔ)山種植蘭花以示明志。

▼ 清•錢載 《蘭竹圖》


 

「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詩人屈原在《離騷》中以蘭為喻,表達自己不隨波逐流、不與小人同流合汙,世人皆濁我獨清的氣節。

 

「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餘」、「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這些名句被廣泛地襲用、傳播,並在儒家的各種典籍中被廣泛地作典故引用。

▼ 清•汪士慎《蘭竹圖》


 

宋代畫蘭之風興起,南宋趙孟堅的兩幅春蘭畫卷的真跡,至今仍存。宋亡後他遁隱於世,畫蘭以示清高。據說蘭花從此成為忠貞的象徵。而他的堂弟,眾所周知的趙孟頫,由於在元朝做官,有棄宋之嫌,故從不畫蘭。

▼ 南宋•趙孟堅  《蘭竹圖》


 

鄭思肖尤擅畫蘭,宋亡之後,元朝統治者慕名請他作畫,遭到嚴詞拒絕。此後他畫的蘭花,一直都是暴露根部的,且不著地,旁人問其故,他答曰:「國土之不存,蘭根焉能著地?」藉以抒發其愛國之心與亡國之痛,傳為千古佳話。

▼ 元•鄭思肖所畫蘭草


 

蘭花以其獨特的幽香,亭亭玉立、剛柔兼具的形姿,徵服著億萬人的心。她給人以高雅、純潔、美好的精神享受。

▼ 清•石濤 《蘭竹圖》

蘭花生於深山,隱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她象徵著處困厄而不改其志的大德君子、臨危而不移其情的志士仁人。 

▼ 清•餘稺《蘭花圖》


   

縱觀中華儒、釋、道文化源流,雖然旨趣各有不同,但在愛蘭方面絕無分歧,因此蘭文化傳承了中華儒、釋、道三大文化脈絡之精髓,而今已成為浩瀚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 清•蒲華 《空谷幽香》

 

北宋文學家黃庭堅曾說:「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

 

蘇軾詠蘭曰:「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丹青寫真色,欲補《離騷》傳」。

 

清人鄭燮有詩曰:「曉風含露不曾幹,誰插晶瓶一箭蘭。好似楊妃新浴罷,薄羅裙系怯君看」。

▼ 清•鄭燮《蘭石圖》


 

朱德曾說過:「一個國家文明不文明,要從各方面看。物質生活豐富了,還有要豐富的文化生活。好的擺設,也是文明的一個方向。如果蘭花進入尋常百姓家,這時的文明就更可觀了。」

▼ 張大千《蘭花》


 

與其他花卉相比,唯蘭花四季能花,並獨具幽香;唯蘭花品種繁多,其葉藝、花藝高深莫測,帶給人們以無窮的追求和樂趣。   

▼ 齊白石 《蘭花圖》


 

人們把對蘭花美感的追求,用文化的方式從自身的社會中反映出來,借蘭花的魅力,抒發自己的情懷,並把蘭文化與做人的情操、做人的道德標準聯繫在一起。

▼ 張大壯 《蘭芝圖》

 

▼ 王蘭若 《墨蘭》


▼ 符鐵年 《蘭石圖》

▼ 樊浩霖 《蘭花》


正是歷代文人們的借物抒情、借物言志,給蘭這種植物披上了獨具人類情志的色彩,使蘭成為一個具有一定的理想內容、感情色彩的文化觀念,成為一個色彩絢爛的文化符號。

相關焦點

  • 蘭花之美,君子之德
    蘭花素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古人以蘭賦墨、借蘭抒懷,給予了蘭花美好的人格。例如,「蘭章」常喻詩文之美,「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
  • 蘭花之美,君子之德
    蘭花素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古人以蘭賦墨、借蘭抒懷,給予了蘭花美好的人格。例如,「蘭章」常喻詩文之美,「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
  • 蘭花之美,君子之德,掌握兩個種植細節,好養又長得快
    蘭花之美,君子之德,掌握兩個種植細節,好養又長得快蘭花從古至今都被人稱之為「君子之花」、「空谷佳人」。古時候的人以蘭花賦於筆墨、借蘭花抒於情懷,給予了蘭花美好嚮往的寓意。例如,「蘭章」常比喻詩文之美,「蘭交」比喻友誼之真。
  • 君子之花—蘭花,簡單淡泊不張揚,花朵玲瓏潔雅,燦爛而美麗
    君子之花—蘭花,喜歡蘭花的人,一定是個儒雅的謙謙君子。蘭花,不豔麗也不張揚,像謙謙君子,溫文爾雅,接觸到它的人都會感覺到心情舒暢。君子之花—蘭花, 幽蘭花,在空山, 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之明窗間。 幽蘭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資簏施, 我欲紉之充佩韋,嫋嫋獨立眾所非。
  • 四君子之蘭花國畫欣賞 中國畫蘭花中的精品佳作
    花中君子蘭花,美的別出心裁,素有「天下第一香」的美稱,是我國古老的名貴花種之一。蘭花不僅香味怡人,舒展的蘭葉更是優雅多姿,如此香幽氣清的蘭花,深受畫家喜愛,成為了國畫中常見的題材。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當代詩人畫家——鄭曉京筆下的寫意蘭花國畫!
  • 蘭花之美!100種珍稀蘭花,美醉了!
    古人曰:「蘭花生於幽谷,不己無人而不芳」,我最愛「四君子」中的蘭花,高雅脫俗的氣質,不僅僅愛蘭花的清香,更愛它那無私的奉獻;蘭花把清香奉獻,當人注意到它時,它那清香又飄然而去,從不刻意炫耀自己;我由與喜愛蘭花,一直收集極品蘭花的美圖,獻給大家共賞,以拋磚引玉。
  • 蘭花之美:「王者之香」,縱使無人亦自芳
    古人對蘭花頗有偏好,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所以詠蘭詩層出不窮,讓人品味不盡。 香,蘭花之魂 孔子曾讚譽蘭花為「王者之香」,並作《猗蘭操》,以為寄託,《孔子家語》中亦有記述:「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 十大名花之花中君子——蘭花
    魏晉以後,蘭花已用於點綴庭院。魏晉以後,蘭花從宮廷栽培擴大到士大夫階層的私家園林,並用來點綴庭園,美化環境,正如曹植《秋蘭被長坡》一詩中的描寫。直至唐代,蘭蕙的栽培才發展到一般庭園和花農培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等詩句。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如宋代羅願的《爾雅翼》有「蘭之葉如莎,首春則發。
  • 生活需要蘭花品格,鄉村美景,原創七律:花中四君子之蘭花
    原創七律:花中四君子之蘭花作者:王洋幽蘭自古宮園育,品格高賢入眾心。葉綠直平珠露滴,花黃淡雅瓣詩尋。在古時候,人工栽培蘭花,都是出自於宮廷;古代文人賦予了蘭花高尚、賢德的君子品格,並普及至大眾,蘭花品格深入人心。
  • 品讀《蘭花》是,品味蘭花的神韻,感受「君子當如蘭」的品德
    成語也有類分,很多的成語中都有「蘭」字,帶蘭字的成語很多,這就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如:義結金蘭、契若金蘭、蘭薰桂馥、玉樹芝蘭、芝蘭之室、蘭質蕙心、謝庭蘭玉、披榛採蘭、蘭桂齊芳、蘭摧玉折等不一而足,如果細細品味這些帶有蘭字的成語,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成語大多包含著讚揚或者美好的寓意,都是褒義詞性,甚至把人的一些美好優良的品德和蘭花聯繫起來,由此也有了「君子當如蘭」的說法。
  • 追憶胡法官丨君子之德
    追憶胡法官丨君子之德 2020-06-04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四君子之一,蘭花的寓意、花語和傳說是什麼
    蘭花是我國四君子之一,其栽培歷史已有千年之久。許多家庭喜歡養殖蘭花,將其擺放在室內,每當花開之時,其陣陣清香令人心曠神怡。每種花卉都富含美好的寓意,那麼蘭花的寓意是什麼呢?蘭花寓意著高潔典雅、堅貞不渝。
  • 君子五德之美,理容致尚之選
    飛利浦五德須刀中秋隆重上市(2017年9月19日,上海)中秋佳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而中國人自古尚禮,中秋更是傳遞君子之禮的好契機。2017中秋佳節前夕,飛利浦男士理容隆重推出具有節日特色的「五德」中國風限量剃鬚禮盒。
  • 君子如玉:品賞玉之「五德」
    和田籽玉虎頭手鐲  君子比德於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稱:「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尊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折不撓,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  第一德—仁  潤,指細膩光滑、溼潤、潤滑;潤澤:指玉石斷口的油脂光澤。比喻施恩澤;溫指溫和柔和。「潤澤以溫,仁之方也」是說,顏色,質地,光澤溫潤柔和,滋益萬物或恩澤萬物,本是玉石富有仁德的表現。
  • 蘭花之美,只有中國人最懂
    蘭花被稱為國蘭,有王者之香,君子之品,不僅能愉悅感官,更可寄以心曲。蘭花之美,只有中國人最懂! 蘭花有王者之香,其性幽貞,沒有人採佩,對蘭花本身有什麼損害呢? 在中國,蘭花又被稱為國蘭,我們的蘭花和別人的蘭花是不一樣,它凝聚著太多的故事和傳承。 正是由孔子、韓愈這樣的注入,所以千百年來,蘭花一直被視為君子,被中國人熱烈地愛著,為它寫詩,為它做畫,為它歌詠……
  • 蘭花的欣賞如君子相約
    宋梅現代陳毅元帥寫了一首著名的蘭花詩句:「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鄭思肖墨蘭作品(2)香,"清、遠、久、幽、健",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歡,蘭花之幽香時間可長達一個月,清心宜人,入人心腑,隨風送爽,清香遠播,源源不斷,彌月不歇,遊絲飄空,似有若無,飄忽神秘!
  • 四川雅安出土一蘭花,被蘭友譽為「君子之花」,「君王之花」
    1999年,四川一蘭花在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中,斬獲金獎文/花草客棧說起產地在四川的蘭花,可真是不少。大家都知道,中國大多數的蘭花都是在南方被發現的。而曾經有位成都的蘭友說:南方的蘭花大多是在四川發現的,特別是蘭花名品。其實,筆者個人覺得浙江、福建、貴州、雲南等地被發現的蘭花也不少。其實蘭花產地在哪裡真的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花開得好看,都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從某種角度上說,四川出土的蘭花名品確實不少。
  • 君子之德風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在上面要求人、在後面推動人,都不如在前面帶動人管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必須做表率、打頭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語出《論語·顏淵》。其原文為:「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 《阮氏蘭花.美人如蘭》——蘭花之寓意
    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蘭花有宜人的香氣,「路旁草簇有蘭花,不露英姿不顯華;待到幽香燻肺腑,始知卉苑隱奇葩 」。這種散發幽香的蘭花歷來為人們所青睞。蘭花那撩人而帶神秘感的幽香,是世界上任何一種花卉的香氣不能比擬的。
  •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有兩層含義,「小人」含義讓人意外
    1、「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理解的難點在於對「君子」、「小人」的理解從這段話之語境來看,如風一般的「君子」指的是「君主」,而「小人」指的是「老百姓」。如果脫離語境,可能就會生出歧義,認為這裡的「小人」是德性敗壞的人,若按照這種解讀來理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這句話,可能就變味了。所以,「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之「君子」與「小人」的差別在於古代封建制度的地位差別,並非特指人在品行上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