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個無業游民,還整天遊山玩水,他哪來的經費大手大腳花呢?

2020-12-25 歷史國學智慧

陳生常聽人調侃蘇軾,說他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那麼你可知這大詩仙李白,一生中也是做著兩件事——不是在雲遊,就是在雲遊的路上。

他遊過的地方,絲毫不比當年的徐霞客少,但是別人都是窮遊,但李白不是,他不帶個幾十萬塊錢出來,那就不叫遊玩,那會讓他覺得遺憾。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個無業游民,早前李隆基給他安排了個職位,但是他居然嫌老闆不聽話,他幹的不舒服為由不幹了,這下就徹底成了無業游民了。

不過他是個無業游民就算了,失了業在家老老實實種田寫詩不就好了,還整天去遊山玩水,花天酒地,那做這些不都得需要錢嗎?那他到底哪來的錢呢?寫詩給的稿費嗎?

稿費絕不可能夠,為什麼呢?李白曾說:「曩昔東遊淮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我先給大家算一筆帳,在唐朝開元年間,米價大概是百文一石,一石是53斤,換算下來,30萬錢能夠買31.8萬斤米。

然後再看今天的大米的價格在6元左右,也就是說李白在一年內花了超過190萬人民幣。最讓我震驚的是這些錢還不是李白自己花的,是他用來接濟窮人的。

這真的是太土豪了,也說明李白太有錢了。所以這些錢指定不是他寫詩賺的稿費,那他是從哪弄來的錢呢?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陳生的語文老師曾經說過李白和楊貴妃的一些小野史,他說李白是個高富帥,雖然個子不是很高,但是那也有一米七多,放在現在也算是挺高的身高了。

而且李白長得很帥,他可能是個混血,既然都是混血了,那說明家裡條件肯定也是很不錯的,有錢是必須的,當然這也只是老師的說法,有可能他也只是猜測。

但也有種說法說李白是皇族的後裔,而且這個說法是李白自己說的,李白曾說自己是東晉時期西涼開國國君李暠九世孫。

李暠這個人可不得了,他的祖先是飛將軍李廣,他的八世孫是大唐開國皇帝李淵。這樣算下來,李白還是李世民同宗的族弟。當然這種說法,也沒有什麼真實根據,咱們暫且當個笑話聽聽。

不過,李白的身家確實非常好,最重要的就是有錢。據說他出生在一個商人世家,做生意的,就算什麼都缺也不會缺了錢。我倒是覺得這種說法還是挺靠譜的。

李白一生共娶過四任妻子,這四位都是非富即貴的大戶人家的女子,其中有兩位更是出自名門望族,一位是唐高宗龍朔年間宰相許圉師的孫女,一位是武后神功年間宰相宗楚客的孫女 。

你想想能給達官顯貴做女婿,他是那種差錢的人嗎?再說了,李白也不是那種啥事不幹的人,他平時也會替別人寫墓志銘或者賀文賺潤筆費。

唐朝文化繁榮,大戶人家流行請詩人替自家寫賀文或者墓志銘,像李白這樣的寫詩「大網紅」自然是非常受歡迎,所以他靠這個也掙開了不少錢。而且當初他在做翰林替唐玄宗和楊貴妃寫詩時,唐玄宗也賞賜了他不少錢。

現在知道為什麼李白能寫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絕世好詩來了吧?不過這些都只是陳生的個人觀點,也許大家都有不同的見解和有趣的分享,對於這個神奇又傳奇的人物,我們聽過太多傳說。

也不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了,但唯一肯定的是李白的才華是非常出眾的,他能做到古代人人皆知,現代家喻戶曉,真是讓人羨慕呢!

古詩詞就是這麼有魅力,從古至今,它對人們的影響都是非常深的。古往今來,但凡那些集大成者,流芳千古之人,無不精通詩詞,即使是今時今日的文學大師們,也對詩詞研究頗深。

在詩詞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更能夠從中找尋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找到自己人生的標杆。

詩詞更能讓你在生活中大放光彩,飽讀詩詞,你可以寫出比同齡人更錦繡的文章,可以在任何場合的演講中都侃侃而談。

學習詩詞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修養,還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有的人可能會說:人家都是從小就學詩詞,我現在都一把年紀了,學了還有用嗎?

那麼我告訴你,任何時候都不算晚!

我認為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就是現在!不怕你學的晚,就怕你從來都沒有開始過。

喜歡詩詞的人,不分男女。古時候有「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現在,也有北大才女琬如。琬如是一個非常痴迷於詩詞的人,她說,詩詞可以給人一種穿越千年的感覺,在字裡行間,我們總能感受到古人的悲喜和大徹大悟。

為此,她專門編著了這套《飛花令》,說到這套書,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這本書在《詩詞大會》節目中廣受好評,算得上是一本難得的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著作。

飛花令」本是古代人喝酒時用來罰酒助興的酒令,誕生於西周,在盛唐時期非常流行。而這套書正是以「飛花令」的模式為大家解讀古典詩詞。

書中選取了古典詩詞中的常用字,如: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等作為主題,選擇古人的經典詩詞,詳細的進行注釋和解讀。

本書以1年365天為基準,將120餘位詩人的365首作品奉獻給讀者,為大家帶來一種吟誦古詩詞的全新方式。不僅如此,書中還穿插了精美的國風插畫,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讓詩情畫意在閱讀中得到升華。

精裝版全4冊的《飛花令》,只需要79元,一本才20多,一頓飯錢,就能讓你在唯美的詩詞中體會人生百態。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白是個無業游民,還整天遊山玩水,他哪來的經費大手大腳花呢?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個無業游民,早前李隆基給他安排了個職位,但是他居然嫌老闆不聽話,他幹的不舒服為由不幹了,這下就徹底成了無業游民了。不過他是個無業游民就算了,失了業在家老老實實種田寫詩不就好了,還整天去遊山玩水,花天酒地,那做這些不都得需要錢嗎?那他到底哪來的錢呢?
  • 李白喜歡遊山玩水寫詩,那麼他旅行所花的錢從哪來呢?
    那麼問題來了,平日裡喝酒、寫詩,寫詩喝酒,想旅行了,說走就走,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靠寫稿子嗎,估計夠嗆,而且那個時候也沒有花唄啊,那他的錢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呢?大家想一下,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看見月亮,可能會說那是一張餅、一個碗,老百姓家的孩子哪裡見過白玉盤呢?因而由此判斷,李白極有可能是個富二代,並且也只有家裡從不缺錢的人,才能寫出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樣豪邁的詩句吧。沒錯,李白的父親李客也確是一位富商。李家的產業相當大,分別在長江的上遊和中遊設有兩處莊口,殷實的家底正是李白暢遊天下的保障。
  • 李白沒有工作,卻一輩子都在遊山玩水,他哪來的錢?
    李白沒有工作,卻一輩子都在遊山玩水,他哪來的錢?要說到歷史上最有名的詩人,想必所有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李白吧,世人給稱他為詩仙,由此可見他的地位有多高。應該有不少小夥伴都對李白有些了解,李白這一輩子都在寫詩,他的詩涉及了各個領域的內容。李白這個人很特別,他不嚮往官場也不追求名利,皇帝要賜官給他也被拒絕了,他這一輩子都在遊山玩水,自由自在的活著。
  • 大唐第一無業游民李白,哪來的錢喝酒談戀愛?
    李白,人送外號「詩仙」 被網友親切稱為 繡口一吐,就是半本語文考試重點 同時作為「大唐第一無業游民」
  • 不用工作,整天遊山玩水,李白為啥這麼有錢?
    >詩仙李白其實還有個隱藏身份,那就是「大唐第一無業游民」。縱觀李白一生仕途,「工作經歷」短短幾年,但卻遊山玩水,走遍大江南北。時而與友同飲,時而對影自酌。>沒有穩定工作的他,究竟如何做到一生浪跡天涯?相信網友和我有著同樣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李白的「旅遊經費」到底都是從哪兒來的。
  • 解讀|一生放蕩愛自由的無業游民李白,喝酒旅行的錢是從哪來的呢?
    一句出自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的詩句字裡行間透露出李白不想去上班的心情以及那與生俱來的傲氣與不屈怎麼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而讓自己一點都不開心呢?根據不完全統計大唐驢友李白一生到過18個省去過206個州縣,登過80多座山遊覽過60多條河川,20多個湖潭行程遠超二萬五千裡......
  • 無業游民李白的錢從哪裡來,細數飯圈那些梗
    文/咖啡這兩天,看到網友提出了一個問題:李白這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裡來?有一位網友的回答亮了,他說,其實一句詩就能解決你的疑惑,出自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唐玄宗在位的時候,就曾把李白的詩,張旭的草,裴旻的劍封為"三絕",而據說李白還拜師劍客裴旻為師。再者,這武器也需要花錢買的啊,普通人家有勁兒都去幹活掙錢了,哪供得起這些?還有一個細節,李白曾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提過: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盡三十餘萬。
  • 李白大半生遊山玩水,不愁沒錢花,他的錢主要從哪來?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他天生驕傲自負,非常具有人格魅力,許多人喜歡他獨立豪放的氣度。李白也充分體現了盛唐時期文人墨客的風骨。李白追名逐利卻收效甚微,他仕途不順,常常借酒澆愁打發時間。其實李白還有一個隱藏身份,那就是「大唐第一無業游民」。李白的仕途只有短短幾年,卻遊山玩水。
  • 歷史上真實的李白:沒有工作卻能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來的?
    可是在古代的時候,古人的思想其實比我們更加開放,相比起來,他們過得也隨心所欲,就比如我們的唐朝大詩人李白。據記載,李白一輩子只上了兩年的班,其他時候都是「無業游民」的狀態,一個正式的工作也沒有,但是他卻整天的遊山玩水,卻一共寫出了1010首詩。實在是讓人疑惑不解。
  • 李白整天遊山玩水,錢是從哪來的?
    李白整天遊山玩水,那麼他的錢是怎麼來的呢?今天給大家帶來六神磊磊的解讀《李白到底有沒有千金裘?》有的則對個人收入情況諱莫如深,比如李白。在寫《將進酒》之前,他公開的最大的單筆收入似乎是被皇帝唐玄宗買斷工齡,禮送回家,學名叫做「賜金還山」。 這一次下崗費得了多少錢呢?五百金。也不少了,夠買半件貂了。問題是李白作死,這筆錢他聲稱自己沒要!
  • 不用工作,整天遊山玩水,李白為啥這麼有錢?
    ,那就是「大唐第一無業游民」。相信網友和我有著同樣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李白的「旅遊經費」到底都是從哪兒來的。李白當年因為李璘案的關係被流放時,宗氏還用娘家的關係幫他疏通。與這位宗氏的相遇還有一段頗具浪漫色彩的「千金買壁」故事:話說當時李白梁園赴宴,小酌幾杯後詩興大發,於是一揮筆在牆壁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園吟》。
  • 大唐第一無業游民李白,哪來的錢喝酒談戀愛?
    李白,人送外號「詩仙」 被網友親切稱為 繡口一吐,就是半本語文考試重點 同時作為「大唐第一無業游民」
  • 李白連個正式工作都沒有,卻整天遊山玩水,他哪來的那麼多閒錢?
    可是,唐朝大詩人李白,一輩子只上了兩年班,此後大半生連個正式工作都沒有,可是他卻整天遊山玩水,哪來那麼多閒錢呢?他從十八歲開始遊歷蜀中,二十四歲離開故鄉前往成都、峨眉山,然後沿江順舟東下至渝州。在二十五歲那一年,李白離開蜀地,「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他的一生中遊遍了大江南北,在全國各地都留下了壯麗的詩篇。那麼,李白這一路上的旅途花費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畢竟他在唐玄宗那滿打滿算也就幹了兩年的時間,況且唐朝時期寫詩作賦也沒有稿酬收入。
  • 歷史上真實的李白:沒有工作卻能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來的?
    可是在古代的時候,古人的思想其實比我們更加開放,相比起來,他們過得也隨心所欲,就比如我們的唐朝大詩人李白。據記載,李白一輩子只上了兩年的班,其他時候都是「無業游民」的狀態,一個正式的工作也沒有,但是他卻整天的遊山玩水,卻一共寫出了1010首詩。實在是讓人疑惑不解。
  • 大唐第一無業游民李白,遊山玩水喝酒的錢從哪兒來?
    還點出了自己喝的是「清酒」,相比於範仲淹「濁酒一杯家萬裡」中的「濁酒」,檔次還要高一些。除了愛喝酒,李白另一個愛好旅遊也夠燒錢的。李白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遊山玩水,他的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據史料記載,他去過18個省,當時的206個州縣,旅程長達5萬多公裡,遊覽過60多條江河,攀登過80多座山……我們從唐宋文學編年地圖中,可以看到李白一生的足跡,看這些密集的坐標點,就知道這位「詩仙」是多麼熱愛旅行了。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天遊山玩水,錢從哪兒來的?
    本文已獲授權來源:新經典(ID:Thinkingdom)作者:六神磊磊
  • 李白整天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裡來
    知乎上有個關於詩仙李白的問題: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天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裡來?獲得高贊的一個回答是:答案在李白的《古朗月行》中,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肯定是因為家境殷實,不用工作,有錢遊山玩水啊!其實這只是個玩笑,但也有一定事實根據。
  • 「無業」李白一輩子喝酒吟詩遊山玩水,李白的錢從哪來的?
    李白一生無業,一輩子喝酒吟詩,遊山玩水,不受束縛,肆意灑脫,這樣的人生,豈有不讓人羨慕的?可是咱們普通人哪能說走就走,沒有錢,寸步難行啊,可李白的錢從哪來的?1、身世:記得高中的語文老師曾說,李白那是有皇家血統的,應為涼武昭王十二世孫、太祖李虎七世孫、高祖李淵五世孫、太子建成玄孫,是有家底的。其父李客從商,家境殷實。2、妻家:李白原配妻子許氏乃唐高宗時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繼室宗氏乃唐高宗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又不工作,那他的錢是從哪來的?你可能想不到
    說起李白,我們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基本上就四個字——放蕩不羈。也的確,歷史上的李白確實是一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遊山玩水,工作的時間加起來也只有短短的三年而已。那麼問題來,李白一生遊山玩水,又不工作,收入微薄的他,哪有這麼多錢呢?你可能想不到!首先來說,李白家境富裕。據說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李白從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而家境一定不會太差。
  • 李白沒有正經工作,卻整天遊山玩水,他哪來的那麼多錢?
    在我們的印象裡,李白灑脫不羈,帶著一身仙氣,不用關心糧食和蔬菜,也不用為工作的事情煩惱,整天就是遊山玩水 我們都很疑惑,這個以「人生得意須盡歡」為標榜的大詩人,又沒個穩定工作,他是哪裡整來那些錢去任自己揮霍的呢? 有網友說,李白的詩寫得那麼好,名氣那麼大,屬於大唐王朝的頂級流量明星,可以搞直播,還可以直播帶貨,這樣來錢來得可快了,根本不用朝八晚五的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