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麗江,你尋找的是豔遇;兩個人的臨滄,你收穫的是生活。趁著暖冬,不如到臨滄走一遭。從機場到臨翔區,走進一個儼如童話般的世界,感受恆春之都的美,體驗四季如春的氣候。
神秘的北回歸線與東經100度相交之處,因為瀕臨被詩人于堅稱為「眾神之河」的瀾滄江而得名,這裡就是秘境臨滄。
品 名:臨滄
漢語拼音:LinCang
別 稱:「中國恆春之都」、「中國紅茶之都」、「中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市」和「十大避暑旅遊城市」「十大避寒旅遊城市」、「中國十佳綠色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全國低碳國土實驗區」和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永久舉辦地。
魅 力:「大美臨滄、美在鄉間;花開四季、香飄八方」
標準規格:全市2.4萬平方千米,260.0萬人口,有很多很美的鄉村旅遊點。
生產產地:臨滄市地處雲南省西南部,東鄰普洱市,北連大理州,西接保山市,西南與緬甸交界。國境線長290.79千米。國土面積2.4萬平方千米。市政府駐地距省會昆明598千米。臨滄民族眾多,其中佤族佔全國佤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此外還生活著著佤、傣、拉祜、布朗、德昂、彝、景頗等23個少數民族。
生產企業:偉大的祖國和勤勞的臨滄人民
保 質 期:永不過期
臨滄,一方難得的「風水寶地」,旗山、南汀河將其山環水繞,讓幾乎所有的「家」都能「背山面水」。某一日清晨,在臨滄城的陽光中醒來,睜眼就能看到藍天白雲,不失為一種幸福!
一條大江蜿蜒而過
瀾滄江從北向南流經臨滄,孕育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勃勃生機,境內有306公裡,建有漫灣、大朝山、小灣3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
一片沃土神奇美麗
臨滄年均氣溫為18.5℃,森林覆蓋率達68.78%,有「亞洲恆溫城」的美稱,是「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中國十佳綠色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
一棵茶樹歷經千年
臨滄是世界茶樹起源中心和普洱茶的原產地之一。雙江勐庫萬畝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項目被列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3200多年樹齡的「世界茶王」,至今依然枝葉茂盛,「滇紅茶」「冰島茶」「昔歸茶」揚名海內外,是中國和雲南省重要的紅茶和普洱茶生產基地。
一首民歌傳唱四方
臨滄是世界佤鄉,《阿佤人民唱新歌》傳唱大江南北,民族風情獨特濃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全市佤族人口達24萬人,佔中國佤族人口的60%,在佤族聚居地滄源自治縣,有距今3500多年的滄源崖畫,有保護完整的佤族原始部落翁丁村,村內至今仍保留著拉木鼓、佤王宴、摸你黑狂歡等古老的民俗活動。
一條鐵路傳載夢想
臨滄地理環境獨特,國境線長達291公裡,有清水河、南傘、永和三個國家級口岸。臨滄與緬甸山水相依,是通往南亞東南亞的「黃金口岸」,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西南絲茶古道」。
翁丁佤族原生態村位於滄源縣西部,有近400年的歷史,寨內有一百多戶人家五百多口人,居民全為佤族。
翁丁佤語意為「雲霧纏繞的地方」,這裡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築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在村子裡還可尋覓到佤族古老獨特的婚戀習俗,感受到播種節、新米節、護寨節的無窮魅力。
由於佤族地處中國偏遠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一直處於原始社會的刀耕火種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舉過渡到現代社會,留下了很多原始社會的印記,因而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翁丁寨的建築,完整地保留著佤族傳統建築——幹欄式草頂叉叉房,建築以草、竹、木三種為主要建築材料,結構簡單、冬暖夏涼,適宜於炎熱多雨地區。
翁丁整個村寨保護較為完好,這裡有佤族村寨的各種傳統元素,如寨門、寨樁、打歌場等等,處處散發著濃鬱的原始部落氣息。
滄源崖畫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崖畫之一,產生於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自1965年發現滄源崖畫以來,至今在滄源耿馬境內共發現17處16個點,共有圖像1100多個。
灰色的石灰巖石壁上畫有赭紅色的畫圖,當地的佤族人稱為"染典姆",意為巖石上的畫。
滄源崖畫內容豐富、圖像栩栩如生。崖畫各地點的畫面距地面高2-10米左右,畫面積長1-30米不等,畫幅小者為數個零散圖形組成,大者圖像數以百個,動物187個,房屋25座,道路13條,各種表意符號35個;還有樹木、舟船、太陽、雲朵、山巒、大地等圖像。
人物圖形的描繪,以單色勒和單線加平塗,省卻五官等細部剪影式手法繪製,通過變化多端的四肢表現人物所從事各種活動。這些圖像多有一定的中心內容,其中有狩獵、放牧、舞蹈、歸家、娛樂等內容,真實生動地記錄了先民們生產、生活的各種場面。
「司崗裡」是佤族民間流傳的古老傳說,含義為葫蘆、山洞或孕育器,滄源古時又稱「葫蘆王地」,是佤族創世史詩「司崗裡」傳說誕生的地方。
踩著悽悽的音色,吸著清新的空氣,涼意從顏面掠過,尋找古老地下河流,卻不經意探出一方天圓地闊的神秘之地,這就是滄源的司崗裡溶洞。天下溶洞諸多,來之前從未聽過司崗裡溶洞的名號,但看一眼就深深地記住了它。
許是源於千百年前那場地殼運動,地層變遷,古老的地下河流改道而成這段乾涸了的地下河道,空豁幽深,長年累月,經地面雨水的滲透侵蝕,石灰巖逐漸溶解,經沉澱凝聚而成為千奇百怪引人入勝的各種形態。
還有絢麗多姿的石花、亭亭玉立的鐘乳石峰,讓人猶如進入一個神話般的世界。近乎筆直的階梯倒讓人有些悚然,一個腳滑,都不知要滾向哪個神秘的洞天……
千米國畫長廊位於滄源縣勐來鄉,因為遠遠望去酷似一幅濃墨重彩的中國山水畫而得名。從滄源城出來22公裡,在勐來大峽谷的中段鑲嵌著一條長2公裡的棧道,蜿蜒盤旋在山谷壩子間,滄源人民耕作、起居等日常皆鐫刻在了長廊之上。
長廊兩面的峭壁高80米至320米,青峰疊翠間,還鑲嵌有連片的侏羅紀時期植物群林——董棕林,狀似芭蕉扇,微風吹過,葉片抖動,沙沙作響。若是春天來這,可見長廊下油菜花迎風招展,片片金黃為碧綠的谷間添一抹靈動的色彩,漫步長廊之上,宛如置身於花海間。還有清新別致的佤寨村落散布山間,多彩的佤族風情輝映其中,讓美麗的峽谷風光格外迷人。長廊間整個構圖因酷似一幅濃墨重彩的中國山水國畫,因此被稱為「國畫長廊」。
俗稱「學堂緬寺」,始建於清代,為南傳上座部佛教建築。寺院佔地2200平方米,由在殿和寺門組成,系三重簷與四方閣組合的建築。現存住殿面闊14.8米,進深24.4米,為穿鬥式木架結構,由一圍廊式歇山頂三重簷殿堂與四方形五重簷亭閣組合而成。亭閣前雕有盤龍繞柱,殿堂內牆壁及藻井均有彩畫,大殿內牆面的10幅壁畫,共48平方米,保存完好,內容為佛教故事和風景畫,門窗皆是精緻的鍍金鏤雕。建築藝術上,漢式建築的外形與傣族寺院內部有機結合,別具一格。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
陽春三月,山花爛漫,在這樣的季節走進五老山森林公園,真的是一場來自身心的享受。森林裡,大片的杜鵑開得如火如荼,你的心情也會跟著漫山遍野的杜鵑,明朗和燦爛起來。傳說,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因遠觀似五位老人閒談側坐而得名, 其風光在歷史上曾為緬寧十景之一。主要景點有五老飛瀑、情人谷、鹿戀湖、金竹林大疊水、五峰亭等,集雄、險、奇、秀、幽諸美學特徵為一體。景區內山川壯觀、奇石林立、密林入海、流泉飛瀑、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天象奇景可謂美不勝收。
夏秋季節陰雲密布的時候山間白霧翻騰,山峰有如雲海仙島。群山、青草、綿羊、牧童,還有綿延的雲、朦朧的霧、青藤遍布、山澗飛流、空氣新鮮,號稱自然生態的原始綠林氧吧,是養眼洗肺好去處!
南滾河自然保護區與翁丁村在一條線上,去南滾河最好早上就出發,旭日東升時南滾河保護區密林中透射著縷縷陽光,斑斑駁駁的景象很迷人。
保護區堪稱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區內風光秀美、生物多樣、物種繁多,有以珍稀動植物棲息的熱帶雨林風光。在叢林裡面穿越,可見各色的鳥獸和植被,有亞洲象、長臂猿、獼猴、金錢豹、孟加拉虎等數十種野生珍稀動物,還有多達400多種的珍稀樹種,光是看看都已頭暈目眩,紅椎、琴葉風吹楠、八寶樹、番龍眼、燈臺樹、鐵力木、見血封喉以及雲南松、箭竹、木棉……
寂靜的嶺中,可聽到百獸競哮,聲震山谷,千鳥齊鳴,穿梭林間,還夾雜著參天大樹婆娑的聲音,就像是在演奏一支支雄偉而玄妙的交響曲。
「佤山雲海」名聲遠揚,特別是冬季的雲海,變化萬千,絢麗多姿,壯觀迷人,讓人仿佛置身於人間仙境,引人入勝。待雲開霧散之後,佤山龍竹、梯田、青松、芭蕉樹和竹樓村寨,聳立於巍峨的群山之中,一幅清新秀麗的水墨畫映入眼帘。
在西盟觀佤山雲海,別有一番景致。太陽出來前,它像身姿婀娜的少女躺在山下,紋絲不動,靜如一汪清澈的湖水;太陽冉冉升起,它開始慢慢起伏湧動,像少女舒緩地伸展手臂,任輕風舞弄著長裙;隨著太陽升高,翻騰的雲海一下子失去了少女恬靜輕柔的美,猶如萬馬奔騰,海浪滔滔,前簇後擁,來勢洶湧;至中午便騰空而起,化為雲絮了。它們像盈盈飛起的仙女,飄過山腰、飄離山頂,升上高空與白雲渾然一體,在天地之間構成了一幅綺麗無比的天然畫卷。
永德大雪山風景區位於臨滄市永德縣境內東北部,瀾滄江西岸,距縣城直線距離19公裡,是雲南省級自然保護區之一,為一個較為封閉的低緯度高海拔原始林區。
景區內地形多變,地勢險峻,箐深林密,溪流湍急,懸崖壁立,洞穴四布,植被繁紛,類型錯綜,動植物種豐富,垂直自然景觀明顯。是自然旅遊、探險旅遊的理想勝地。
該區景觀林海茫茫,生物多樣,杜鵑花海豔麗多彩,瀑布雲霧變化無窮,土林奇觀千姿百態,獨樹成林,佤寨風情,睡佛巖畫樹包筆塔 ,溫泉溶洞滇西稱雄,蕉園蔗林熱帶風景,民族民俗濃鬱古樸, 景觀獨特環境優美。
魯史古稱「阿魯司」,最早見於《徐霞客遊記》, 樓梯街入口石碑上有1639年徐霞客遊阿魯司的摘錄。彝族是這兒的土著民族,阿魯為彝語,有馬幫經常出入的小城鎮之意,司是地方行政管理機構。1598年成立阿魯司衙,是明順寧府設在江北(永新、魯史、詩禮、新華)片區的軍事行政管理機構,也是古鎮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隨著時間的推移,讀音的接近,民國以後阿魯司被世人簡稱為魯史。魯史古驛道在唐宋時便是南方絲綢之路的一條支線,清朝民國時為茶馬古道。它是集貢道、官道、軍道、商道於一體的交通要道,而魯史茶馬古驛道形成於1302年,距今700多年。
魯史在距離鳳慶縣縣城84公裡的深山裡,其前擁黑惠江,背靠瀾滄江,地勢非常險要,是茶馬古道必經之地,也是滇西第一要塞古鎮。低谷壩子中古樸的瀾滄江靜靜流淌,宛如一灣碧玉,聰慧的魯史人便是伴著瀾滄江長大的,和瀾滄江的命運緊緊相連。過去,馬幫過谷越江來到魯史歇腳,有三街七巷中的綠樹、粉牆、黛瓦、蹄印、古道、小巷和人家為證。
有一個地方,白天,紅色弧形屋頂特色民居與周邊的山林、樹木、河流、農田交相輝映。入夜,小鎮燈火輝煌,房簷、沿河兩岸、商鋪裡折射出五顏六色的燈光,吸引著不少散步的人群,三三兩兩,笑語連連,這就是滄源的葫蘆小鎮。
小鎮內180棟紅色弧形屋頂特色民居與文化牆、噴水葫蘆、打歌廣場、寨心磚、葫蘆塔、佤王府等佤族特色建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依山傍水、景色秀美、佤文化特色濃鬱的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全方位展示佤族風情習俗的特色旅遊小鎮,於2015年6月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在葫蘆小鎮上每年都會舉行大型的摸你黑狂歡節、新米節、佤族音樂節等,四方的朋友聚集在此享受狂歡的節日盛宴,碰撞出激情的民族火花。
12 榮康達烏龍茶莊園
走進榮康達,雲霧嫋娜、景色迷人,仿若世外桃源。據介紹,這裡是亞洲最大的有機烏龍茶莊園。踏上1.9公裡長的柚木實木搭建的室外茶園棧道,感受著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品質最佳,而又無比生態環保的烏龍茶以及從冰島村移植的古樹茶,不禁讓人心曠神怡,直嘆大美雲南的神奇壯麗。
烏龍茶莊園設有精品酒店,是一座非常高端的度假型酒店,酒店位於茶山頂部,地勢較高,可以俯瞰整座茶山群落,佔地面積為18000平方米,景觀較好。裝飾效果為奢華精品型,每間客房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茶山、雲海、霞光,酒店配套有中西合璧的景觀餐廳、精品部、紅木家具工藝品、茗茶展示區、多功能廳等。賓客不僅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景觀遊泳池和健身房,還可以親自體驗、製作高山烏龍茶、參觀茶葉製作的整個過程,實為真正的休閒度假生態觀光綜合園區。在這裡,可以透過大大的落地窗,一邊品茶一邊欣賞茶園美景。
南美鄉拉祜古村,保存著拉祜族傳統文化習俗、宗教信仰、餐飲、服飾等文化和生活習俗。這裡的人生活簡單、快樂,就像是一個遠離喧囂的避世古村落。
走進拉祜族村寨,綠樹蔥蘢的山間,一個個拉祜族幹欄式木掌樓在其中若隱若現。漫步村中,可曾想過,在滿目青翠、鳥語花香的大山深處,若有村民迎著山風赤著腳,路過你的身邊對你友好一笑,會不會恍惚間誤以為自己踏入了另一個時空!
南美草山 雲頂草原每到秋冬之際,這裡的草場依然綠意盎然,黃色、白色、紫色、粉色等五顏六色的野花肆意鋪展著。在草甸上賞花、漫步、小憩,感受著草場的曠遠和浩瀚,心似乎也變得與天地一樣廣闊。南美鄉的草場面積3000 多畝,海拔高有2000 多米,稱得上是「雲頂草原」。走入草場,大片綠色映入眼帘,漫步其間讓人心胸開闊。踩著鬆軟的青草,呼吸著潮溼清新的空氣,夾雜著花草香氣的清風輕輕地吹拂著臉頰,一眼望去,廣闊的草場似乎看不到盡頭。
其他少數民族村寨推薦:冰島自然村寨、景亢自然村,那京自然村....
活動聯繫定製:米線 15288323881
第一天:昆明-祥雲-南澗—瀾滄江大橋-臨滄
昆明集合,統一駕車前往秘境臨滄,遊覽大理巍山古鎮,隨後駕車前往南澗縣城,入住酒店休息
第二天:無量山櫻花谷-小灣電站-漫灣電站-鳳慶
早餐後乘車前往無量山櫻花谷,途經漫灣水電站,小灣水電站 瀾滄江大橋,前往石洞寺 安石村 後入住鳳慶酒店休息。
第三天:鳳慶—榮康達-景亢傣族村- 雙江縣城
早餐後前往雙江【榮康達烏龍茶莊園】,在距離雙江縣城13公裡的沙河鄉陳家村委會尾帕自然村的高山上,有一座雲霧嫋娜、景色迷人,仿若世外桃源的莊園——榮康達烏龍茶莊園,隨後乘車前往【那京村】 【景亢傣族村】遊覽景亢佛塔 緬寺 與傣家稻田裡體驗傣家生活,與傣家人一起載歌載舞。
第四天:佤山雲海-翁丁-崖畫-長廊
早餐後乘車前往滄源崖畫景區,隨後遊覽千米國畫長廊(遊玩時間約60分鐘)。前往【葫蘆小鎮】滄源俗稱阿佤山,也稱「葫蘆王地」。葫蘆小鎮整體凸顯紅瓦灰牆、青山翠竹的特點。此外,葫蘆小鎮還將芒那河引入小鎮、南北布有水系和多處水景觀,是一個依山傍水、景色秀美、佤文化特色濃鬱的旅遊精品小鎮。(遊玩時間約90分鐘),隨後前往阿佤人家,享用佤族餐。
第五天:永和口岸-翁丁-瀾滄
早餐後乘車前往滄源【永和口岸】、參觀中緬界碑、國門留影,觀阿佤山雲海隨後乘車前往【廣允緬寺】建築風格較多地受到漢族建築風格的影響,保留了南傳上部座佛教寺院的基本形式,是漢式建築外形與傣族庭院內部裝飾的有機結合,在建築藝術風格上獨具一格。中餐後前往【翁丁】:體驗佤族人民的拉木鼓迎賓、摸你黑、了解佤族文化,參觀佤王府、木鼓房、佤族墓地、人頭樁(原始社會殺人頭祭祀的木樁)、寨樁、楊氏神樹,後乘車前往瀾滄。
昆明集合,統一乘車前往秘境臨滄,途徑無量山 瀾滄江大橋。到達臨滄後入住酒店休息。
第二天:冰賽茶區-雙江冰島村-茶葉初制所
早餐後乘車前往冰賽茶山,體驗採茶 制茶之樂 品正宗臨滄茶,中餐在當地茶農家吃正宗臨滄農家飯 隨後前往勐庫【冰島村】,看冰島茶祖。冰島起源於茶馬古道雲南臨滄與雙江之間,屬邦馬大雪山山脈。此地原始海拔高度三千米,被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植被覆蓋。常年氣候寒,早晚雲霧籠罩,沒有受到任何人工汙染,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是目前國內外已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樹群落,臨滄被譽為"世界茶倉」,其中最為出名的正是勐庫冰島茶,晚餐後入住酒店休息。
第三天:崖畫-長廊-翁丁
早餐後前往雙江【榮康達烏龍茶莊園】,在距離雙江縣城13公裡的沙河鄉陳家村委會尾帕自然村的高山上,有一座雲霧嫋娜、景色迷人,仿若世外桃源的莊園——榮康達烏龍茶莊園,中餐後乘車前往滄源佤族自治縣,【葫蘆小鎮】(遊玩時間約90分鐘),隨後前往阿佤人家,享用佤族餐。
第四天:佤山雲海-翁丁-崖畫-長廊
早餐後乘車前往滄源【永和口岸】、參觀中緬界碑、國門留影,觀阿佤山雲海隨後乘車前往【翁丁】:體驗佤族人民的拉木鼓迎賓、摸你黑、了解佤族文化,參觀佤王府、木鼓房、佤族墓地、人頭樁(原始社會殺人頭祭祀的木樁)、寨樁、楊氏神樹。中餐後乘車前往滄源崖畫景區(遊玩時間約90分鐘),隨後遊覽千米國畫長廊(遊玩時間約60分鐘)。隨後乘車臨滄市區。
第五天:臨滄-南美草山-拉祜族古村落
早餐後乘車前往南美草原,南美鄉的草場面積3000多畝,海拔高有2000多米,被稱為「雲頂草原」。隨後前往拉祜族古村落,拉祜族古村落是一個坐落與南美草山底下與世隔絕的淳樸村落,熱情的;熱情好客的拉祜村民會邀您一同體驗拉祜抖茶,參觀拉祜族村史博物館。
第六天:返回昆明
早餐後乘車返回昆明。
邊關秘境自駕之旅
線路亮點:看邊地風光,品邊地文化,感受異國風情、邊地人文情懷。
線路主要涉及臨翔區、耿馬縣、滄源縣,重點遊覽景點為臨滄七彩煉玉陶瓷主題文化園、耿馬自治縣南汀畫院、班幸村、清水河口岸、滄源班洪抗英盟誓遺址紅色旅遊景區、下班壩自然村、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遊區、葫蘆小鎮、 永和口岸、芒擺碧麗源有機茶莊園等10個點,體驗邊地大美風光,探尋「北金三角」秘境。
冰島昔歸尋茶之旅
線路亮點:體驗昔歸、冰島古茶文化,讓遊客品昔歸茶、冰島茶,探訪野生古茶樹群。
線路主要涉及臨翔區和雙江縣,重點遊覽景點為和成•臨滄生態文化創意產業園、雙江自治縣冰島村、正氣塘村、榮康達烏龍茶生態文化產業園等4個景點,感受茶味人生。
滇紅茗茶尋根之旅
線路亮點:體驗悠久茶馬古文化為重點,讓遊客品滇紅茶,走茶馬古道精品線路、看百裡長湖山水風光。
線路主要涉及鳳慶縣,重點遊覽景點為小灣電站、小灣鎮錦秀茶尊、四十八道河、滇紅第一村、文廟、滇紅茶博物館、滇紅公園、石洞寺等8個景點,體驗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古鎮慢生活。
鄉村休閒康體之旅
線路亮點:以康養、鄉村旅遊為重點,讓遊客看臨滄鄉村優美的環境、品生態的食品、體驗恆春的氣候。
線路主要涉及臨翔區,重點遊覽景點為碗窯七彩煉玉陶瓷主題文化園、雲臨尚品莊園、幕布鄉愁書院、騰龍休閒度假村、博尚花海、博尚曼萊湖、昔本仙鷺塘溼地公園等7個點,感受臨滄「山好、水好、空氣好、城市好、村莊好、處處是美景」。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產品信息
2021普洱綠三角探秘營: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點擊上方圖片查看內容】備註:以上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