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風小院|「新風小院」圍出鄉村治理「大院」

2021-03-03 棠城組工

傍晚七八點,太陽一頭扎進群山裡,正是飯後納涼的時候。

重慶榮昌直升鎮萬寶村,鄉親們結隊走向村民高美家的農家小院。一張方桌,幾張凳子,一場「小院講堂」普法活動在這裡如約開講。

「借錢給別人,別人不還啷個辦?」臺下,村民們打開了話匣子。

臺上直升鎮司法所所長王曉威叮囑:「要記得打借條、找擔保人,方便日後取證。」

一問一答的互動中,法律知識從書文裡飛到了村民們「心坎上」。

「以前『大而廣、大而全』曾讓普法工作一度效果欠佳。」王曉威說,而現在打通普法工作「最後一公裡」她越來越有底氣。

王曉威的底氣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新風小院」。這兩年,榮昌以10戶以上的傳統院落為單位,吸納周邊散居村(居)民戶共同參與,並結合當地特色,建設不同主題的新型農村院落「新風小院」,探索農家院落自治、法治、德治有機融合。

依託「新風小院」,榮昌在居民小區、農家院落裡設立「小院講堂」324個。「小院講堂」吸納黨員、機關幹部、黨校教師、理論名嘴、技術專家、普法講師、「五老」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通過講理論、講政策、講法律、講技術、講故事、講互助、講變化,開展基層宣傳治理工作。

如今在榮昌,一個個民居圍成的「新風小院」正演變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的鄉村治理「大院」。

直升鎮萬寶村「小院講堂」上,司法所工作人員講解法律知識。

王曉威調來直升鎮的一年多時間裡清晰見證著了當地法治工作的變化。

4月的一天,司法所裡來了前來諮詢法律的村民易大爺。說起緣由,易大爺又氣又惱。原來,他十歲的孫子玩手機玩遊戲時用微信支付充值了9000餘元,這對不算富裕的家庭而言不是小數目。

「這錢還能追回嗎?」易大爺心頭懸著一個問號。

得知情況後,司法所工作人員積極與遊戲客服溝通,並提供未成年人不當網絡消費的相關證明材料,最終幫易大爺追回8000餘元。

不久,易大爺的經歷成了直升鎮「小院講堂」的案例,一傳十,十傳百,有著同樣遭遇的唐奶奶得知後也主動尋求法律幫助,最終追回孫子的大部分不當網絡消費款。

一來二去,越來越多的村民相信「法」的力量,「小院講堂」名氣也在直升鎮打響。

在榮昌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看來,「小院講堂」有利於解決群眾法律需求與公共法律服務的供需矛盾,實現群眾需求點單與公共法律服務接單有機結合。

為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在供給端發力,榮昌區在實現了全區村(社區)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的基礎上,還將公共法律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小院,通過在各「新風小院」公示法律顧問姓名和聯繫方式,方便群眾隨時進行法律諮詢。

一張「成績單」顯示:今年以來,榮昌村居法律顧問參與集體經濟事項161次、規範村居經濟行為283次、可行性論證次數62次、合同籤訂和審查48份,參與調解、處理集體糾紛85件,為村級集體挽回經濟損失累計150萬元。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如今在萬寶村,遇到鄰裡糾紛、事故賠償,村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法律顧問來諮詢,讓小事不出「小院」,公共法律服務真真正正地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更令王曉威欣喜的是:「以前村民們是事後問法,現在是事前詢法。我們村幹部、村民的法律意識提高了。」

三崇堂院落,村民自治是這裡的一大特色。

今年春節,一場「小院講堂」線上會議在榮昌三崇堂院落緊急召開,議題是暫停小院春節年會。

舉辦春節年會是三崇堂院落的一個傳統,由院落「小院講堂」議事理事會負責統籌。就在春節前,在院落理事會組織下,全院經過商議,決定自籌資金舉辦活動。可當活動資金、物品萬事俱備時,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計劃,「春節年會暫停與否」的選擇擺在村民們面前。

線上會議中,村民積極發言,經過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討論,決定正式叫停活動,整個過程毫不拖泥帶水,更沒引起民怨。

「這在以前不敢想!」三崇堂院落相關負責人回憶,以前,「三崇堂」是一個有著53戶人家的傳統農村大型院落,叫做「三重堂」,村民們對村裡的事情並不關心。近幾年,三崇堂院落推家面行「小院講堂」議事制度,把村民想要的和村裡想做的結合起來,大對面討論問題商量辦法。

就這樣,村裡的事村民們商量著幹,三崇堂村民在參與中真正成為村子的主人,「三重堂」也逐漸演變為「崇文、崇禮、崇信」的「三崇堂」。

像「三崇堂」一樣的院落在榮昌也越來越多。

榮昌設立的每個「新風小院」,都會推選3至5名有威望、有能力且願意為院落服務的黨員和群眾組成自治組織,負責院落的日常管理、政策宣傳、民情收集反饋等工作。「新風小院」的建設方案、公共設施的維修、扶貧幫困對象的確定等,也都由自治組織初議,提交群眾大會討論決定。

在榮昌,民意「零距離」,幹群「面對面」,一起求出了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畫出了和諧的「最大同心圓」,自治機制從「管暫時」變為「管長久」。

萬靈鎮大榮寨社區「新風小院」明月苑新村

法治,為鄉村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自治,讓老百姓有了參與的活力,而德治更像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一般,改變著老百姓的內心。

萬寶村村民高美這一年來有個直觀感受:「鄰裡間糾紛、口角少了,大家越來越互相包容,互幫互助。」

圍繞「樹新風、展新貌、引新尚」主題,榮昌各小院除開展「小院講堂」外,還組織開展垃圾分類、衣櫥收納整理評比、全民健身運動會等系列比賽活動,策劃端午包粽子、小院迎國慶、小院團年會等「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日子越過越美的同時,村民們也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德與行。

榮昌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榮昌區正按照「黨建引領,三治結合」的要求,統籌推進民主法治村(社區)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建設行動,實行全面參與、分步推進,2019年至今全區119個村(社區)達到建設標準,佔全區村(社區)的77%;到2021年,計劃全區村(社區)全面達到建設標準。

在推進民主法治村(社區)「三治結合」建設過程中,榮昌區探索出了「新風小院」建設,不斷推進農家院落自治、法治、德治有機融合。

事實上,「新風小院」也正是榮昌各組織機構探索基層治理「齊抓共管」的一片「試驗田」。

今年,榮昌將多個部門關於基層治理的工作要求、項目資金整合起來,制定黨建引領、三治結合、環境治理等7大類、22個具體指標,以百分制推進創建工作,描繪出「自治機制全面完善、法治能力全面提升、德潤人心全面顯現」的鄉村治理藍圖。

目前,「新風小院」「小院講堂」結合農村產業發展、農業技術培訓、危舊房改造、人居環境改善、城鄉接合部整治、市民法治素養提升等工作,已開展相關活動1000多場,全區12萬戶家庭參與,解決生產發展問題400多個。

在榮昌,「新風小院」正圍出鄉村治理「大院」。

今年年初,榮昌組織、宣傳、政法、司法等八部門聯合下發2020年新時代「新風小院」建設方案。全區按照每年不低於100個「新風小院」的目標推動建設,今年21個鎮街共建設112個「新風小院」,其中以「自治」為主題的小院21個,以「法治」為主題的小院23個, 以「德治」為主題的小院5個,以農業產業、鄉風文明等其它為主題的小院63個。

相關負責人表示,榮昌將通過5年的努力,讓「新風小院」連點成片、連片成面,全面提升榮昌區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總體效能,為早日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重慶:「新風小院」圍出鄉村治理「大院」
    「小院講堂」吸納黨員、機關幹部、黨校教師、理論名嘴、技術專家、普法講師、「五老」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通過講理論、講政策、講法律、講技術、講故事、講互助、講變化,開展基層宣傳治理工作。  如今在榮昌,一個個民居圍成的「新風小院」正演變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的鄉村治理「大院」。
  • 重慶:「新風小院」圍出鄉村治理「大院」
    「小院講堂」吸納黨員、機關幹部、黨校教師、理論名嘴、技術專家、普法講師、「五老」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通過講理論、講政策、講法律、講技術、講故事、講互助、講變化,開展基層宣傳治理工作。如今在榮昌,一個個民居圍成的「新風小院」正演變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的鄉村治理「大院」。榮昌直升鎮萬寶村「小院講堂」上,直升鎮司法所工作人員正在講解法律知識。
  • 關注|重慶榮昌:「新風小院」勁吹「小院新風」
    今年以來,榮昌區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以黨組織引領帶動為抓手,充分結合「三治」融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不斷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探索院落自治長效機制,創建新時代「新風小院」,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
  • 重慶榮昌:打造「新風小院」共建美好家園
    今年年初以來,重慶市榮昌區以自然村為單元,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為切入點,運用共同締造理念,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打造「新風小院」,建設美好家園。榮昌區以建立和完善全覆蓋的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農村治理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農村社會治理格局為路徑,推進「新風小院」建設。根據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聯合有關部門下發的「新風小院」建設方案,結合農村危房改造、農村舊房整治提升、美麗庭院創建、村莊亮化等,今年全區共建設112個「新風小院」。
  • 重慶:「小院講堂」為幸福生活加碼
    近日,重慶市榮昌區直升鎮道觀村田園新風小院,鎮畜牧中心主任何宗耀和村民擺談養殖的門道。首席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晚上7點過,重慶市榮昌區直升鎮道觀村田園新風小院,天色漸暗,村民們搬來桌凳圍成一個圈,夜間版的「小院講堂」開始了。深受村民們歡迎的「男神」——直升鎮畜牧中心主任何宗耀又來和大家擺談養殖雞鴨的門道。
  • 鄉村振興—最美南市小院
    映入眼帘,一排整齊的籬笆,一個整潔的小院,一朵朵嬌豔欲滴的鮮花,依山傍水的居住環境,這就是南市村村民成福英奶奶的家。 在鄉村居住,難免有各種農活工具,避免不了的雞屎鳥糞,但是在成奶奶家,門口大路的整潔,擺放整齊的柴火,
  • 韶山市基層治理新探索:「約」出時代新風
    「兩約」(《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雖短,印證了韶山鄉村振興的任重道遠;「兩約」雖小,折射了時代新風的大不同。重修「兩約」,破解基層治理難題鄉村基層治理如何「破題」?韶山市先行先試,以重修「兩約」入手,規範完善基層治理體系。
  • 江津:打造「六治大院」探索法治鄉村建設新模式
    「首先,要看交警隊出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誰的責任。其次,要看受傷情況,一般的傷,出院後就可以協商賠償,如果受傷嚴重符合評殘,那要評殘後按照等級進行賠償......」這個對話發生在1月13日江津區永興鎮黃莊村李家灣「六治亭」召開的法治懇談會上。為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推進「法治鄉村」建設,護航鄉村振興。
  • 山東高密:提升鄉村治理能力 變「信訪大廳」為「平安小院」
    該鎮在實踐中主動創新,整合部門力量,變「信訪大廳」為「平安小院」,搭建「平臺接訪+服務下鄉」運行機制,不僅實現了信訪化解在鎮村,還凝聚起民心民意,提升了鄉村治理能力,為推動鄉村振興注入了「和諧力量」。就在這樣的思考和實踐中,柴溝逐漸塑造出一套以「集、分、研、化、評」為特點的信訪化解規範流程。——建立載體,收集信息。通過小院收集、社村排查、網格員發現上報等途徑,將所有矛盾糾紛統一梳理、登記入冊,建立臺帳、動態管理。——科學評估,分類管理。
  • 講堂看開化|楊林鎮東坑口村:「新風講堂」育新風
    、小康生活」主題,堅持「三個主」定位,突出群眾需求,發揮鄉村振興講堂在推動鄉村振興、助農創業致富、黨員群眾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真正把講堂建設成為了「主題教育主陣地、鄉村振興主平臺、基層治理主載體」,打造成鄉村振興政府服務供給側改革系統集成的大平臺。
  • 【新時代文明實踐】興山:好山好水出好景 和平和美樹新風
    【新時代文明實踐】興山:好山好水出好景 和平和美樹新風 2020-12-08 17:4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兩層別墅帶小院!邳州又一新型農村社區即將上房!
    兩層別墅、籬笆小院還有紅白喜事大廳岔河鎮馬莊村新型農村社區基本完工,即將上房小編帶您現場探訪▽走進馬莊村新型農村社區,道路寬敞整潔,一排排二層「小別墅考慮到很多村民有種菜、養花習慣,項目在設計之初就專門在「小別墅」門前預留了一塊「籬笆小院」,留村民自用。「籬笆小院」由竹籬笆拼接而成,美觀耐用,富有濃鬱的鄉土氣息。在馬莊村黨支部書記馬永看來,這種「籬笆小院」十分實用,竹籬笆使用年限長達5年以上,能避免百姓亂圍亂佔現象發生。
  • 「先鋒小院」領航,北侖梅山街道凝聚基層治理紅色力量
    …… 7月31日一早,北侖梅山街道梅東村炮臺支部半塘黨小組的黨員志願者們就匯聚在先鋒小院,在簡單商量分配任務之後,大家就在小院主人周加恩的帶領下,穿著紅馬甲在對半塘周邊村民家進行入戶文明指導和院落環境治理。隨後,黨員志願者們一起到裡盤線半塘路段進行環境巡查。對該路段的環境保潔難點做了書面記錄,打算隨後向村裡反饋。
  • 兩層別墅帶小院!邳州又一新型農村社區即將上房!
    兩層別墅、籬笆小院還有紅白喜事大廳岔河鎮馬莊村新型農村社區基本完工,即將上房小編帶您現場探訪▽走進馬莊村新型農村社區,道路寬敞整潔,一排排二層「小別墅考慮到很多村民有種菜、養花習慣,項目在設計之初就專門在「小別墅」門前預留了一塊「籬笆小院」,留村民自用。「籬笆小院」由竹籬笆拼接而成,美觀耐用,富有濃鬱的鄉土氣息。在馬莊村黨支部書記馬永看來,這種「籬笆小院」十分實用,竹籬笆使用年限長達5年以上,能避免百姓亂圍亂佔現象發生。
  • 環都拓普(HOLTOP)新風系統 健康節能新風專家
    在這樣的背景下,空氣淨化產品、室內新風產品層出不窮。其中,技術、體驗、外形,更是成為空氣治理產品布局市場時常打的三張「牌」。技術決定功能——要「淨」,更要「新鮮」作為在空氣熱回收領域孜孜以求16年的企業,環都拓普對室內空氣治理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它將室內空氣治理分為兩大部分:淨化與新風。對於淨化,環都拓普為其以環都森林氧吧系列為代表的新風產品搭載了三級純物理過濾與雙效除甲醛技術。
  • 朝陽這個小區創新出一套工作法,讓「陽光小院」重展新顏!
    透過精緻的欄杆圍牆,「陽光小院」四個多彩藝術字若隱若現。走進小院內部,只見院子環境乾淨整潔,車輛停放有序,還有不少居民在院子裡遛彎散步。2018年,西壩河西裡社區黨委發揮陽光小院所在的第五黨支部力量,以居民身邊的小、急、難事為突破口,探索出「黨員帶頭建隊伍,黨群議事創機制,支部協同多方力量」的基層治理工作法,讓老舊小院變成幸福港灣。
  • 肥東:農家小院滿庭芳 美麗鄉村展新顏
    肥東:農家小院滿庭芳 美麗鄉村展新顏 中安在線   2019-04-29 00:43:38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李寶森 劉玉才  編輯:王騰飛
  • 榮昌:「小院講堂」搭橋梁,作出文明實踐大文章
    連日來,榮昌區各鄉鎮紛紛辦上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小院講堂」,著力點就在於「小」而「精」,按照「固定+流動」「線上+線下」方式靈活開設,以「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把城區樓院、農家小院作為「小院講堂」的主陣地,將「小院講堂」宣講點和志願服務活動延伸到田間地頭、公園廣場、建築工地、工礦企業、外出農民務工地和小區業主微信群,通過「小院講堂」搭起了同群眾的「連心橋」。
  • 「評論」以「三個關鍵」助推鄉村文明樹新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描繪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興圖景,為我國鄉村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思路。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文明則國家文明,助推鄉村文明樹新風,是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和核心,以「三個關鍵」助推鄉村文明樹新風,讓老百姓們對未來的生活擁有更多期待和嚮往。
  • 高密:變「信訪大廳」為「平安小院」
    變「信訪大廳」為「平安小院」——山東省高密市「平臺接訪+服務下鄉」提升鄉村治理能力觀察本報記者 呂兵兵今年8月份以來,一處整合了綜治、司法、婦聯、便民服務等部門職能的「平安小院」,成為山東省高密市柴溝鎮農民最滿意的去處。在這裡,鎮幹部、律師、優秀村幹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等隊伍,為農民訴求提供「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