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 「失地」變溼地 紅樹漸成林

2020-12-10 南海網

  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通訊員 李驍可

  「快看!」隨著幾道白色身影迅速掠過天空,手持望遠鏡仔細觀測的羅理想忍不住發出一聲短促而驚喜的輕呼:「這是黑臉琵鷺,它們又來過冬了。」

  11月30日,在位於儋州市光村鎮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監測站巡護員羅理想如往常一般挎起相機,拿著望遠鏡,在溼地公園的各個角落監測。在他眼裡,溼地公園有一股靈性:灘涂紅樹林叢生,潮汐往來間留下俏皮的小蟹;鳥兒翩躚而來,飛得近時,仿佛一伸手就能夠著它們……

棲息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白鷺。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生態之美,離不開人們對溼地的保護。」羅理想說,這些年,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提升,保護力度不斷加強,溼地回報以更加曼妙的姿態。

  近年來,作為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管理單位,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公司在屬地政府的支持和領導下,設立專職溼地公園管理委員會,持續加大溼地公園的生態保護力度,積極配合政府開展退塘還林、紅樹林修復等工作,並完善基礎設施,開展調查和監測,持續做好宣教工作,探索溼地的保護性開發。

  退塘 轉變發展方式 重建溼地生態

  冬日暖陽醉人,11月30日,來自陝西的遊客李潔和幾位好姐妹來到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中遊玩。「坐在觀光亭裡,被茂盛的綠植環繞,看著鷺鳥在周邊成群飛舞,真讓人心情舒暢。」

  遊客們所處區域是恢復重建區,也是改觀最大的區域之一。李潔無法想像,幾年前,她所在的觀光亭周邊還是另一番景象——周邊村民們圍塘養魚,魚塘破壞了紅樹林生存的土壤,也破壞了候鳥的棲息環境。

  羅理想介紹,溼地公園區域內有東場和墩吉2個自然村,20世紀八九十年代,受到自營經濟發展熱潮影響,周邊職工群眾習慣「靠海吃海」,在這裡建起魚塘,養殖魚蝦。

俯瞰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人們腰包日漸豐厚的同時,也欠下了一筆生態帳——紅樹林被破壞地、溼地涵養能力嚴重退化、亂排的汙水致使生態汙染嚴重。直到近些年,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深化,人們才意識到,轉變發展方式勢在必行,並且迫在眉睫。

  各級政府部門逐年加大對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的保護力度,尤其是去年以來,儋州市政府牽頭組織多個相關部門以及西聯農場公司組成聯合工作小組,在此開展退塘還林、還溼工作。

  「過去,村民們沒有環保觀念,誤以為紅樹林天生天養,沒了便沒了。」羅理想說,養魚是當地群眾賴以生存的產業,在利益面前,推進退塘還溼工作需克服諸多困難,「農場公司下設的溼地公園管理委員會配合政府開展宣教工作,我們走村入戶,一家家走訪,一點點講解溼地保護的重要性。終於,大夥的態度慢慢從冷眼變為理解。」

  「退塘還林還溼,雖然沒了魚塘,卻能更好地保護溼地,這是對子孫後代有好處的事。」皮膚黝黑的敦節村村民吳神懷是當地養殖大戶,養了10多年魚,家裡有20多畝魚塘,但聽羅理想說起退塘還林、還溼的好處和重要性,幾番糾結過後,他主動提出要從自家的魚塘開始「退」起。

  如今,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區域內看不到一口魚塘,原先的117口魚塘已全部拆除,面積約為2000畝。

  還林 苗木紮根灘涂 「貴客」遠道而來

  「退塘後,根據生態專家的意見,我們在此區域積極開展生態修復工作。」 西聯農場公司副總經理劉傑文介紹,公司整合中央專項資金、政府支持資金以及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專項扶持資金等,積極推進溼地生態修復工作。根據專家意見,一方面,該公司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積極開展紅樹林種植工作,修復被破壞的植被,另一方面,留出一定空間的自然恢復區,供水鳥休憩與覓食等。

  走入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恢復重建區,原本髒臭的魚塘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秋茄、木欖、紅海欖等本地紅樹林苗木在灘涂紮根的景象。

  午後的日光仍然有些熱,在一處新種下的紅樹林苗木間,參與紅樹林種植工作的敦節村村民簡吉英忙著查看土壤的排水狀況和紅樹林的生長情況。「這些苗剛種下不久,還很嬌嫩,得細心查看確保它們成活。」她說,大夥現在都知道紅樹林最直接的作用是保護堤岸,是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天然屏障,「保護溼地,就是守護我們的家。」

11月27日,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在管護紅樹林苗木。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今年,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裡已經新種起700多畝紅樹林,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

  除了紅樹林外,溼地公園裡的花鳥魚蟲也都是人們的保護對象。西聯農場公司設立溼地公園管理委員會,專職開展溼地保護工作,並在溼地公園內成立檢測站,負責調查、檢測、宣教、保護等工作。「每天都要在溼地公園裡巡邏,防止打鳥、掏鳥蛋等破壞紅樹林生態環境行為。」 羅理想說,以前會有生產隊或周邊自然村的職工群眾來打鳥,但大家的生態保護觀念越來越強,此類現象近兩年幾乎沒有發生過。

  溼地公園裡風貌進一步美化,是村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直觀變化。而更讓村民們驚喜的是,「貴客」黑臉琵鷺的到來。

  「黑臉琵鷺可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全球瀕危的鳥類。而這幾年,它們總是不遠千裡來這過冬。」在專家們的宣教下,村民李季春知道了黑臉琵鷺是一種對溼地環境變化極為敏感的鳥類,以潔淨而開闊的溼地環境作為理想棲息地。

  探索 適度利用資源 平衡保護開發

  溼地保護如何才能實現綠色發展,讓企業以及周邊群眾從中受益,一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溼地保護與村民發展,並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共贏的探索。」劉傑文說,該公司正在逐步摸索群眾共建的理念和模式,並赴多地考察可行項目,其中讓群眾職工吃上旅遊飯是一種選擇。

  據了解,在不影響生態的前提下,西聯農場公司在溼地公園建設了訪客中心、宣教廣場瞭望臺、攬海亭、觀鳥屋等旅遊基礎設置,目前正緊鑼密鼓的建設集多媒體展示中心、宣教圖片展示中心等功能區為一體的科普館。

棲息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白鷺。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下一步,西聯農場公司謀劃在溼地公園西邊的鹽灶村發展古榕樹群觀光項目、坡坎村發展千年荔枝樹文化園項目,圍繞溼地公園打造一個帶狀生態旅遊網絡,發展美麗鄉村項目,從而實現保護與發展的雙贏,為全省貢獻溼地綠色發展的經驗。

  「我們希望在保護的同時適度利用,通過利用實現更好的保護,也就是找到保護與利用結合的平衡點。」劉傑文表示,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建設將嚴格遵循自然生態風貌的保護與開發建設相協調的原則,科學開發,加強管理,最大限度發揮生態資源優勢。(海南日報那大11月30日電)

原標題:海墾西聯農場公司持續加大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生態保護力度 「失地」變溼地 紅樹漸成林

責任編輯:林鴻偉

相關焦點

  • 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失地」變溼地 紅樹漸成林
    11月30日,在位於儋州市光村鎮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監測站巡護員羅理想如往常一般挎起相機,拿著望遠鏡,在溼地公園的各個角落監測。在他眼裡,溼地公園有一股靈性:灘涂紅樹林叢生,潮汐往來間留下俏皮的小蟹;鳥兒翩躚而來,飛得近時,仿佛一伸手就能夠著它們……棲息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白鷺。
  • 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紅樹漸成林
    11月30日,在位於儋州市光村鎮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監測站巡護員羅理想如往常一般挎起相機,拿著望遠鏡,在溼地公園的各個角落監測。在他眼裡,溼地公園有一股靈性:灘涂紅樹林叢生,潮汐往來間留下俏皮的小蟹;鳥兒翩躚而來,飛得近時,仿佛一伸手就能夠著它們……  「生態之美,離不開人們對溼地的保護。」
  • 瞰海南丨紅樹成林!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候鳥成群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8日(記者 杜倬荷 李昊)11月27日,在位於海南儋州市海墾西聯農場公司新盈片區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已經有不少冬候鳥翩翩而至,棲息於此,頗有「偶隨萍水旅客休嗟,不是桃源漁郎漫問」的韻味。
  • 關於保護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建議
    一、背景及意義     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儋州市光村鎮泊潮港內,2016年8月,經國家林業局驗收通過,被評為國家級溼地公園,是目前海南省的第一個國家級溼地公園。
  • 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候鳥成群
    11月27日,在位於海南儋州市海墾西聯農場公司新盈片區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已經有不少冬候鳥翩翩而至,棲息於此,頗有「偶隨萍水旅客休嗟,不是桃源漁郎漫問」的韻味。  據介紹,該公園多樣的溼地類型孕育著生物的多樣性,真紅樹7科13種,半紅樹5科5種;有木欖群落、白骨壤群落、海漆群等,是海南西海岸最重要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盈紅樹林迎候鳥南歸
  • 海南規劃建設三江紅樹林溼地公園 將打造第二個萬綠園
    根據《決定》,海口將在3-5年內恢復和保護12萬畝、我國最大面積的紅樹林溼地。恢復和保護的範圍包括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以及外圍保護水域、紅樹林溼地景觀控制區和萬畝紅樹林溼地公園等六大區域。  該區域原密布紅樹林,但在1970年代的圍海造田中遭破壞。海口市將對9466畝灘涂地全部退塘還林,復原本來面貌,並為海南人民建設萬畝紅樹林溼地公園。海南農墾從大局出發,堅決貫徹省委決定,將農墾三江農場和9466畝灘涂水產養殖區整體移交海口市管理。
  • 海南東方四必灣溼地被列入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今年6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海南東方市四必灣溼地列入其中,成為國家重要溼地。 四必灣溼地東與四更鎮四而村毗鄰,北與四更鎮四必村、東方鹽場面前海灣相鄰,西、南及東南面為遼闊的北部灣。
  • 海口三江紅樹林省級溼地公園詳規通過審議 將建中國紅樹林實體博物...
    本報海口8月14日訊(記者計思佳)海南日報記者從海口市林業局獲悉,《海南海口三江紅樹林省級溼地公園詳細規劃》日前通過海口市政府專題會議審議。根據規劃,三江紅樹林省級溼地公園將作為國際溼地城市中的紅樹林實體博物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的鳥類天堂、三江農場轉型與周邊百姓的致富基地來打造。
  • 深圳八大溼地公園之一:福田紅樹林溼地公園
    福田紅樹林溼地公園位於福田區廣深高速公路以南,東臨新洲河,南面為深圳灣,西部與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緊密相連,北挨沙嘴村,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一水相隔,最近距離僅300米,佔地面積約38公頃,是深圳灣溼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集「科普教育、海濱文化、自然景觀、休閒遊覽」各種功能為一體的公園。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陵水規劃打造國家級紅樹林溼地公園
    未來,這一條鬱鬱蔥蔥的綠色走廊,將成為集溼地保護、科普宣教和生態旅遊體驗功能為一體的地方。近日,選址於此的陵水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項目規劃通過專家現場考察評審,預計年底能夠完成國家級溼地公園申報工作。  根據規劃,該溼地公園將重點恢復潟湖的湖濱帶植被、改善溼地水體水質、保護和恢復溼地生態系統及其功能完整性、保護珍稀生物生境、開展溼地科普宣教活動、打造生態旅遊區等。
  • 五源河、美舍河國家溼地公園3日揭牌 海口溼地網同步上線
    2月3日,海南海口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和美舍河國家溼地公園揭牌暨海口溼地網上線儀式在海口舉行。南海網記者 任桐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2月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任桐)2月3日,海南海口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和美舍河國家溼地公園揭牌暨海口溼地網上線儀式在海口舉行。這標誌著海口溼地生態保護工作邁上了新的臺階。
  • 圖視| 海南溼地資源家底知多少?
    溼地裡都有什麼樣的動植物……這一連串的問題,在《中國溼地普查——海南卷》中都可以找到答案。11月13日,在海南溼地保護媒體沙龍活動上,該書首次正式「亮相」,詳實記錄了我省的溼地資源「家底」。統計顯示,海南島溼地總面積為32萬公頃,共有5類25型,溼地類型十分豐富。  據了解,中國溼地資源系列圖書由國家林業局組織編寫,海南卷主編由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江海聲擔任。
  • 海口五源河、美舍河國家溼地公園揭牌 海口溼地網同步上線
    本報記者 張茂 攝   本報海口2月3日訊(記者計思佳)今天中午,海南海口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和美舍河國家溼地公園揭牌暨海口溼地網(http://www.haikou.gov.cn/hksd/)上線儀式在海口舉行。同時,揭牌儀式現場向社會公布了海口溼地形象logo、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形象logo、美舍河國家溼地公園形象logo。
  • 紅樹林溼地上演的精彩故事,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園長講給你聽!
    你是否還記得10月末在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由紅外相機記錄下水獺出沒的新聞?實際上,這裡多次拍攝到珍貴的獸類出沒——它們分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靈貓、歐亞水獺以及國家「三有」動物豹貓在城市中心同時發現並記錄到這三種野生獸類在深圳生態保護歷史上還是首次
  • 東方四必灣溼地被列入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今年6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東方市四必灣溼地列入其中,成為國家重要溼地。四必灣溼地東與四更鎮四而村毗鄰,北與四更鎮四必村、東方鹽場面前海灣相鄰,西、南及東南面為遼闊的北部灣。這裡擁有3000多畝紅樹林景觀,為海南省最大的黑臉琵鷺越冬棲息地,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靜地。
  • 原創組圖 | 綠動海口江東:道孟河溼地公園、三江紅樹林溼地生態...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4日消息(記者 汪承賢)12月14日,記者走訪海口江東新區生態綠化升級改造工程了解到,目前,三江紅樹林改造基本完工,增加了1950畝紅樹林;芙蓉河、道孟河溼地公園建設也在有序推進。
  • 水陸之間的精靈:海南溼地紅樹林植物研究篇
    海南省分布著大大小小許多的溼地,溼地自古以來就被成為「地球之腎」,它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因此無論是從環境保護還是從經濟開發方面來說,對溼地研究是特別有必要的。同時其優美的自然環境,清新的空氣讓越來越多的人們趨之若鶩。省會海口地處海南島北部,北瀕瓊州海峽,在海口市內也分布這許多的溼地。我們選取了其中一個比較有特色的溼地進行研究。
  • 在海南紅樹林溼地公園第一次看到了神奇的胎生植物,真的太有趣了
    去海南旅遊大部分人都是坐飛機直奔三亞去的,我是坐著咣當咣當的火車乘著輪渡穿越瓊州海峽才來到海南的,到了海南第一站是海口。海口相對三亞來說旅遊景點沒那麼多,但是旅遊的人也不像三亞那麼多,本地人也不像三亞那麼喜歡宰客。
  • 《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增設紅樹林溼地保護專章
    新修訂的《條例》完善了溼地保護管理制度。圖為海珠國家溼地公園 胡妍/攝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胡妍 通訊員任宣 新修訂的《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下簡稱《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12月9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在廣州市海珠國家溼地公園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修訂通過的《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的背景和主要內容。這也是廣東省人大首次在戶外舉行新聞發布會。廣東省是全國溼地類型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溼地動植物種類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