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為何叫做上巳節 各族人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2020-12-10 川北在線網

三月三為何叫做上巳節 各族人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時間:2020-03-26 09: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月三為何叫做上巳節 各族人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三月三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相傳這一天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那麼三月三節日的起源是

    原標題:三月三為何叫做上巳節 各族人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三月三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相傳這一天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那麼三月三節日的起源是什麼?各族人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一起來了解下吧。

  三月三為何叫做上巳節?

 

  多數人們對於三月三的認知就是上巳節。據悉在古先秦時期的農曆三月三,最初最主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上巳節大約起源於周代,原為農曆三月初的第一個巳日,即上巳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每年三月初三。

 

  魏晉以後,上已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現在的三月三,就是從古代的三月上已日而來的。每到三月三各族就會有不同的習俗相傳。在古代,三月三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可惜,宋代以後禮教漸嚴,男女私會不被容許,這個節日也日趨沒落,最終被人們遺忘,踏青也改在清明進行。

  三月三的來歷是什麼?

 

  關於三月三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但相傳比較多的就是如下三種:

 

  1、要說「三月三」的來歷,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

 

  2、另外,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軒轅黃帝被尊為中華人文始祖,是華夏子孫的共同祖先。

 

  3、還有,早在公元前的周朝,農曆三月初三就被確定為國家法定的情人節,全國的青年男女都會在當地參加聚會,互相尋找中意的對象。

 

  各族人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1、漢族

 

  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同時這個節日也是男男女女出遊踏青的日子,亦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女兒節。

 

  2、黎族

 

  每年的「三月三」,正當山花爛漫、紅棉爭豔、檳榔飄香的時候,黎族男女便會穿上盛裝,帶著山蘭米酒、竹筒飯和粽子,從四面八方來到集會點祭祀始祖。

 

  3、苗族

 

  三月三是苗族的情人節,這一天苗族姑娘穿著盛裝,來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展示她們的美麗。小夥子們也等著這一天,他們有機會認識很多姑娘,和她們對歌,載歌載舞、談情說愛。

 

  4、壯族

 

  壯族過三月三大多是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相傳三月三這一天還是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

 

  5、瑤族

 

  也稱「乾巴節」,乾巴節是瑤族集體漁獵的節日,這天天剛亮,瑤族成年男子手持 、火槍,帶上粑粑於破曉時踏上捕魚打獵徵途,留下的婦女便在家殺雞、宰鴨,做糯米飯,備辦豐盛的節日食物。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開運」,除了國人雷打不動的吃薺菜煮雞蛋之外,如今三月三也成為了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各地也推出了具有民族風情特色的活動,相信在這樣一個節日裡,您一定會感受到各民族之間相互融合、欣欣向榮的氛圍。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三月三為何叫做上巳節 各族人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三月三為何叫做上巳節 各族人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時間:2020-03-26 09: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月三為何叫做上巳節 各族人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三月三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相傳這一天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
    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此外,民間還流傳著「三月三,吃雞蛋」的順口溜。2020年農曆三月三是陽曆3月26日星期四,也就是今天。那麼,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一、三月三是什麼節日?農曆三月三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又稱「修鍥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也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
  • 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
    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3-26 09: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三 相傳這一天是軒轅黃帝的誕辰 同時,這一天也是漢族 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而不同地區 對於三月三的定義是不同的 節日的叫法和風俗自然也大相逕庭 三月三,生軒轅 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   原標題: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
  •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被稱「上巳節」的三月三竟有...
    摘要:三月初三「上巳節」的由來。 今日是農曆三月初三,在古代被稱為上巳節。每到這一天,人們紛紛來到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被稱為祓禊,也叫春浴日。文人墨客們更是邀約曲水流觴、賞景賦詩,魏晉王羲之作《蘭亭集序》,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盛況。
  • 傳統節日 | 三月三 上巳節
    上巳節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同時上巳節又稱女兒節。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
    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此外,民間還流傳著「三月三,吃雞蛋」的順口溜。2020年農曆三月三是陽曆3月26日星期四,也就是今天。那麼,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一、三月三是什麼節日?農曆三月三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又稱「修鍥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也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
  • 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
    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3-26 09: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三 相傳這一天是軒轅黃帝的誕辰 同時,這一天也是漢族 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而不同地區 對於三月三的定義是不同的 節日的叫法和風俗自然也大相逕庭 三月三,生軒轅 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   原標題: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
  •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被稱「上巳節」的三月三竟有...
    三月初三的節日叫做「上巳」或「上巳節」,下面講講「上巳」的故事。【天幹記日中的巳】西方的公元歷以7天為一個周期,稱之為weeks,漢譯為「星期」、「禮拜」,西方的有些節日就是用「星期」固定的,如「復活節」定在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又如,「母親節」固定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等。
  • 三月三上巳節,修禊祓除秉蘭草
    春天的祓禊儀式為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因此稱之為「上巳」,為何在巳日?漢代應劭的《風俗通義·祀典·禊》中解釋:「巳者,祉也」。意為既除病,又祈求福祉降臨。」詩句,都說明三月三和上巳節已經成為一起了。唐代三月三上巳節依然隆重,除了修禊之外,還有春遊踏青、臨水宴飲等,詩佛王維《奉和聖制上巳於望春亭觀禊飲應制》記載了當時皇帝在上巳節和群臣宴飲的風光和情形,其中有「君王來祓禊,灞滻亦朝宗。」
  • 三月三,上巳節
    新鄉漢服社 「新鄉市漢民族文化傳播促進會」 漢家衣冠 | 漢家禮儀|漢家思想| 漢家風俗| 漢式生活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2020/03上巳節:春浴祓禊三月三,草長鶯飛情綿綿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 江蘇的「三月三」,是上巳節,是薺菜節,也是女兒節
    今天是農曆的三月初三,也是一個充滿著浪漫詩意的中國傳統節日——上巳節。從春秋到今天,上巳節歷經幾千年的演變,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民俗。在上巳節絢爛繽紛的民俗圖景背後,洋溢著的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自豪。  在文化底蘊深厚的江蘇,「三月三」的民俗也極其豐富,數不勝數。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三月三的傳統風俗習慣吃什麼食物
    又到一年一度的農曆三月三,這個春天裡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我的腦海中,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記憶,也正是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傳統節日串連而成。  在神州大地上,關於「三月三」這個節日,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有著多彩紛呈的展現形式。  漢族將「三月三」稱為上巳節,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
  • 農曆三月三不僅是傳統上巳節,還是中國最古老的情人節
    三月三相傳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軒轅說法。農曆三月三期間,民間有踏春、交友、宴賓、祭祀、歡慶、農耕的傳統習俗。一、三月三為何叫上巳節人們對農曆三月三的第一感覺,應該知道它是上巳節。古先秦時期的農曆三月三,最初最主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
  • 三月三日本女兒節,源於中國周朝上巳節
    三月三日是日本春花浪漫的女兒節,是日本人為女兒祈福,慶祝女兒健康成長、一生平安幸福的溫馨日子。它曾是中日歷史上最為風雅的傳統節日。它來自中原的上巳節,與中國文人的曲水流觴、女孩的水漂人偶一脈相承。由於這一天正值桃花盛開,自古也叫桃花節。
  • 三月三上巳節吃這個
    今天我們說一下節氣與美食之:上巳節各地都吃什麼美食。農曆每年三月初三,民間俗稱上巳(si)節。漢代以前,上巳節這天,主要是舉行一些祈禱的節慶儀式。漢以後,代之以踏青遊賞。由於三月已是暮春,天氣較暖,人們在水邊取樂,惠風和暢,滌濯清水,實為美事。
  • 上巳節三月三,曲水流觴永流傳
    >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又是一個逐漸被湮滅的民間傳統節日。上巳節的來歷民間認為是紀念軒轅皇帝的生日,比如俗傳「三月三,生軒轅」,然而歷史久遠,很難考證,上巳節有記載的據考據應該是古人崇拜神靈,在暮春上巳日祓(fú)禊(xì)(在水邊舉行祭祀,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拔除惡穢,據《周禮春官女巫》記載:「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漢代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
  • 三月三上巳節,修禊祓除秉蘭草
    春天的祓禊儀式為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因此稱之為「上巳」,為何在巳日?漢代應劭的《風俗通義·祀典·禊》中解釋:「巳者,祉也」。意為既除病,又祈求福祉降臨。」詩句,都說明三月三和上巳節已經成為一起了。唐代三月三上巳節依然隆重,除了修禊之外,還有春遊踏青、臨水宴飲等,詩佛王維《奉和聖制上巳於望春亭觀禊飲應制》記載了當時皇帝在上巳節和群臣宴飲的風光和情形,其中有「君王來祓禊,灞滻亦朝宗。」
  • 2020/03上巳節:春浴祓禊三月三,草長鶯飛情綿綿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 三月三,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稱女兒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