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公園入選國家生態科普基地

2021-01-09 SZNEWS

原標題:紅樹林公園入選國家生態科普基地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7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苑偉斌)日前,第七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對外公布,其中,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正式入選。

據悉,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以下簡稱生態公園)是我國內地第一個由政府投資建設、社會公益組織運營管理的城市生態公園。在福田區人民政府和福田區水務局的指導下,公園業已成長為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深圳市環境教育基地。

2019年11月,生態公園迎來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現場評議專家組的考察。

在綜合評議階段,專家們對公園的工作表示了認可,同時對公園的戶外科普展示、教育課程設計、非人解說導覽、專業科普宣傳、基地交流和學習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最終於今年1月通過公示,正式斬獲殊榮,入選成為科普基地(場館類)。

相關焦點

  •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獲評「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日前,生態環境部會同科學技術部公布了第七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名單。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達到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水平,正式進入名錄,這是廣東省第四個,同時更是深圳市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網紅」公園摘得「國字號」科普基地稱號 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展示生態環境保護科技成果與生態文明實踐的重要場所,是向公眾普及生態環境科技知識、宣傳生態文明建設成就、提高全民生態與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陣地,在開展社會性、群眾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中具有示範性,是國家特色科普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 廣東珠三角新增兩個「國字號」科普基地,環保產業園和生態公園
    據了解,早在2009年的時候我國便提出了「如何利用社會資源為群眾提供學習環保知識的場所」這一概念;並且提出了建立國家環保科普基地。我國於2009年建立了首批國家環保科普基地:北京排水科普展覽館、上海市浦東新區環境監測站、上海東方綠舟和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目前,我國已經進行了第七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的評比。其中,廣東省珠三角地區有兩個項目榜上有名。
  •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自然教育(綜合類)
    廣東省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自2015年12月開園以來,逐步探索出「 政府+社會組織+公眾」的自然教育和自然保育模式,以自然場域為基礎,開展自然科普教育,傳播環保理念,構建完整的志願者管理體系,打造生態公園科普教育樣板。
  •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委託管理入圍行動者聯盟2020公益盛典年度公益...
    專業性:紅樹林基金會發揮社會公益組織的專業優勢,在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的委託管理項目中從生態保育和自然科普教育兩個方面開展大量專業工作。生態保育包括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監測、野生生物棲息地修復、外來入侵物種清理和監測等項目;自然科普教育包括課程設計研發、自然導覽、中小學科普活動以及志願者培訓等。
  • 三亞紅樹林生態公園
    >來源:景觀中國網 紅樹林生態公園的設計方案通過強有力的生態還原策略,以及保護與開發策略,最終將其打造成一個以紅樹林保護為核心的集生態涵養、科普教育、休閒遊憩於一體的紅樹林生態科普樂園
  • 山西地質博物館入選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記者關振瑛 通訊員張艦)近日,生態環境部和科學技術部聯合發文公布了第七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名單,山西地質博物館名列其中,成為全省首家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近年來,山西地質博物館致力於生態環境科普教育及宣傳,舉辦「美麗山西生態家園——山西自然生態資源科普展」等專題展覽,開展「生命的搖籃——水資源的小知識」「為了美好的明天——垃圾分類我能行」等環保科普活動,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節日面向社會公眾開展環保科普宣傳,在弘揚生態文化以及引導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珍愛生態環境意識、養成保護生態環境良好習慣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廈門市首個紅樹林科普館開放 位於下潭尾紅樹林公園
    孩子們在主題館內認識紅樹林。  昨天,我省面積最大的人工重構紅樹林生態公園——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的四大主題展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我市首個以紅樹林為主題的科普展館,市民不僅可以來此休閒,還可深入了解「海岸衛士」紅樹林。
  • 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成為第一批廣西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實踐基地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關於命名第一批廣西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實踐基地的決定》,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成為第一批「廣西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實踐基地
  • 雁蕩山國家森林公園順利入選第二批浙江省自然教育學校(基地)
    近日,省林學會公布了第二批浙江省自然教育學校(基地)名單,溫州市共有4家單位入選,雁蕩山國家森林公園為其中之一。雁蕩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浙江東南沿海地區樂清市北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內外交通發達,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5A級景區、世界地質公園,與樂清市雁蕩山林場、雁蕩山生態公益林保護站、雁蕩山植物園四塊牌子一套人馬,公園森林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優越。
  • 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開園 王石當「園長」
    「為民生辦實事·促綠色發展·創生態文明」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於12月28日中午12時正式開園,深圳市區領導和周邊市民代表參加了開園儀式。紅樹林生態公園是福田區近年來重點建設的民生生態項目,也是集「科普教育、海濱文化、自然景觀、休閒遊覽」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市政公園。
  • 深圳紅樹林生態公園12月26日開園
    每天精選深圳本地實用資訊與您共享【深圳生活派】-整理編輯:派.胖來源:網絡轉載請註明深圳人又有一處親近紅樹林溼地的好地方,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12月26日正式開園。 市民未來要到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只要驅車行至新洲路頂南端,再通過廣深高速路基隧道即到達。
  • 科普解密| 紅樹林的「生態密碼」
    目前,紅樹林廣泛分布在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的124個國家或地區。紮根有「絕招」紅樹林生長於海與地的相擁處,這個聽上去詩意的地方其實異常險惡。潮漲潮落、海水浸蝕、海浪侵襲,很難想像,還有哪種植物能像紅樹林一樣,如此堅韌頑強。為了在海浪的襲擾中佔有「一席之地」,紅樹林練就了許多「獨門絕技」。
  • 菏澤一處溼地公園將建立溼地生態科普教育基地
    >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繼展 菏澤報導  1月16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菏澤市林業局了解到,經菏澤市林業局黨組研究決定,同意在單縣浮龍湖國家溼地公園建立
  • 「美麗北海生態行」「海上森林」 紅樹林擦亮北海生態、科普、休閒...
    金海灣紅樹林擁有4.5公裡長的海岸線,面積約6000畝,金海灣紅樹林內外生長有一片3000多畝的「海上森林」——紅樹林。紅樹林是地球上最珍貴的生態系統之一,具有固碳、局部氣候調節、水質過濾、海岸保護以及物種棲息地等重要功能。
  • 深圳福田紅樹林入選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記者從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期發布了《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有29處自然保護地入選,更令深圳人高興的是,深圳福田紅樹林入列名錄。▲福田紅樹林。深圳晚報記者寧傑文 攝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國家重要溼地確定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此次入選的福田紅樹林國家重要溼地位於深圳灣東北部,沿海岸線長約9公裡,總面積367.6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52.7公頃,與香港米埔紅樹林溼地一水相隔,共同組成了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
  • 推薦一遛娃好去處——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遛娃好去處——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值得一說的是,生態公園與紅樹林公園還是有區別的,紅樹林是海濱公園,紅樹林生態公園就是一個公園,它勝在環境優美靜謐,而且去的人相對較少,適合附近的寶媽帶孩子去玩。
  • 周末的紅樹林深圳灣生態公園
    可能大家對這個標題有點誤會,紅樹林深圳灣公園不就是深圳灣那條長廊嗎? 其實不是的,深圳灣有個紅樹林國家生態公園,是需要預約才能進去的,而不是那個深圳灣公園。而且這個生態公園是國家直接管理的,坐落在福田區的地域,已經不是在南山區了。
  • 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和生態體驗小區名單公布 四川5家...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為積極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和生態體驗基地規範化建設,打造一批集大熊貓保護、自然教育和生態體驗等聯動推進、融合發展為一體的示範和典型,引導和激勵全社會參與生態保護和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今年6月,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啟動了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和生態體驗小區推薦評選工作
  • 深圳東湧紅樹林溼地公園規劃效果曝光
    為保護這片海漆林及河口的紅樹林溼地資源,這裡將建設一座集溼地保護、科普及生態旅遊的東湧紅樹林溼地公園,目前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即將進入施工準備階段。該項目是大鵬首個區級投資溼地公園。溼地公園設計定位為以灘涂紅樹林景觀為主,同時打造具有鹹淡水溼地景觀為特色的溼地科普教育基地、新區旅遊服務基地及新區生態文明型名片,將串聯起海岸帶景觀、紅樹林溼地景觀、低鹽度溼地景觀、魚塘溼地景觀、水庫溼地景觀,分為溼地科普-自然學校、溼地遊覽體驗、紅樹體驗、山林郊野體驗4個不同的體驗區域。
  • 阿布達比紅樹林國家公園的紅樹林步道
    阿布達比雅斯島(Yas Island)附近的紅樹林自然景觀,令人驚嘆的木板路將於2020年1月開放。巨大的木板路是50億迪拉姆紅樹林步道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覆蓋了超過100萬平方英尺的紅樹林國家公園。它位於阿布達比的亞斯島和薩迪亞特島之間,旨在豐富阿布達比的生態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