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歌聲2》「魔鬼六次方循環大逃殺」首戰播出後,扎西平措演唱的《春》迅速收穫無數好評,有人甚至說本屆只有他最有冠軍相。有實力,這當然不可置否,但冠軍還在未定之天,我看未必。
這首《春》是在曾經的一檔節目《HI歌》中被華晨宇選中製作並演唱的。這首作品,是曲作者肖烔在參加一個「助童為樂」公益活動時,看到一個小學生寫的四句話(即這首歌的歌詞)後,覺得非常有意思,極富生命力和想像力,由此創作而成。
扎西平措演唱這首《春》,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遼闊、宏大、悠遠,技術上更是處理的十分貼切,但總感覺還是失了一點點「本真」和「自我憧憬」的東西在裡面。而這個「本真」和「自我憧憬」才是這首歌最鮮活和動人的所在。
相比之下,個人覺得華晨宇的演繹還是要高於扎西平措的,因為這首《春》,不在於你飆了多長時間的高音,也不在於是不是融合民族音樂,而在於個人對生命的禮讚和對未來的憧憬,這首《春》是一個「小我」對春的感念,有未知,有希望,也有不解。而不是把春刻在畫板上,然後感覺天地都在我心中,肆意的描畫。
總之,是春在滋潤你,而不是你在支配春。在春的面前,很多成年人總是自以為是,很多的感慨是不真誠的,就像扎西平措唱的一樣。看似在享受、依戀、讚美,其實則是讓春向自己低頭,認為自己能夠主宰春的樣子,認為自己對春很是了解。
我們在大自然面前像個小孩,而我們老以為自己在大自然面前像勝利者和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