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插花源自中國的傳統插花,在隋唐時期進入了日本。後發展了千年,融入了日本本土的文化和創作理念,如今已經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插花體系,被我們稱為日本花道。
如今的日本花道有很多的流派,每個流派都有它們獨特的特點和代表的花型,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式插花裡的5種基本花型。
立花
顧名思義,立花就是「豎立的花」,它是日本插花最早的花形,起源於佛教的供花。
立花一般是以一枝直立的松、梅或柏樹枝為中心,四周輔以其他花枝組成 ,以草木往上的豎立姿態表現山水自然的趣味。
傳統立花的構造複雜、構圖嚴謹規整,要求各花枝有自己的長度、位置和伸展方向, 基部必須豎直插在一起, 位於容器中間。也因為這種複雜和嚴謹,它比較適合放在寺廟、茶室等古色古香環境裡,在現代插花裡運用較少。
生花
生花的意思是生長的花,它起源於18 世紀,是由立花發展而來的。
生花著重於保持和展現花的生命力。立花的花型以真、副、體三主枝構成不等邊三角形,分別代表天人地,以傳達天地調和孕育生命的意向。
生花所用的花材量通常不大,具有構圖簡潔的特點,而按照三主枝的角度不同,生花的花型又可以分成「真」、「行」、「草」三種。其中「真」取立姿,表達端正、淨肅的美態,花器常用細口或寸筒型。「草」取潦草形態,表達自由、奔放的美,花器常用用廣口缽、籃或吊掛式花器。「行」則介於兩者之間,表達寬舒、快暢的美感。
盛花
盛花起源於19世紀後期,由小原流所創,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把花插在水盤或廣口的淺花器內, 在顯現量感和色彩美的同時, 主要表現自然的景觀美。盛花插制時, 要注意整體的緊湊感, 在水際和插口處要做適當裝飾。
投入花
投入花產生於17 世紀中葉,它是將草木插入長瓶、長壺等高型花器,以表現花材的枝形、花莖的線條美的插花形式。
投入花不用劍山固定花材,而用花枝撐在瓶口,把花直接靠在花器內壁或底部使之穩定。因為這個原因,投入花的花材固定有一定難度,要特別注意花材與花器的平衡。
自由花
自由花是草月流代表花型,它突破了傳統的插花形式,沒有什麼固定的形態,而是強調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創作形式更加自由,它對花材的使用也沒有什麼限制,除了傳統的植物性質花材外,也可以使用鐵絲等物件進行輔助裝飾。
自由花不受傳統限制,其作品常強調誇張的美,因此, 常用抽象的、富於想像的手法進行創作。
以上就是日式插花裡常見的5種基本花型,你對它有所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