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容縣老家群」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加入容縣老家群了。
瀑布溪流、高山草甸、雲峰夕照……
容縣松山鎮大水村俯仰皆是風景
這個曾經的「十三五」貧困村
近年來依託自然優勢
打造特色旅遊產業
讓村裡的好風景變成「好錢景」
不但實現了整村提前脫貧
還成了容縣生態建設
與旅遊發展相結合的示範點
如今的大水村變身為旅遊休閒景區,依山傍水風景如畫、四周民居錯落有致、農家樂裡生意紅火……
容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作為該村精準幫扶後盾單位,積極引導該村通過「旅遊+林業」「旅遊+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打造農家樂等鄉村休閒遊精品線路,推動生態旅遊加快發展,帶動景區附近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農家樂開起來後,來我們村旅遊、吃飯、住宿的人也多起來了,我在家門口就可以有固定工作,一個月有2000多元錢穩定收入。」大水村脫貧戶劉錦奎說。在大水村,有不少村民和劉錦奎一樣靠吃「旅遊飯」增收。而點綴在青山綠水間的一座座風情各異的農家樂,則見證著旅遊發展給村裡帶來的巨大變化。
「我的土雞、蜂蜜不愁銷,縣文旅局幫扶幹部幫忙賣得好,不但讓我2016年就脫了貧,這幾年收入也更有保障了……」容縣松山鎮大水村脫貧戶劉愛餘說。除了就業方便了,村裡貧困戶養的雞、鴨、魚等各種農副土特產銷路也拓寬了,農家樂銷了一部分,遊客買走一部分,幫扶幹部聯繫銷售一部分,電商平臺再銷一部分……旅遊產業扶貧促消費扶貧形成良性循環。這也是容縣全域化發展旅遊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真實寫照。
據了解,自2017年1月容縣被評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以來,高位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入容遊客量均超過1000萬人次。
為加大生態旅遊的精準幫扶力度,容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依託松山鎮大水村優質的旅遊資源,充分整合促進縣域特色旅遊發展獎勵政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以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資金等,提供50多萬元扶持大水村實施特色生態旅遊發展和完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帶動49戶250名貧困人口脫貧,同時還將輻射周邊村屯多戶貧困戶發展生態旅遊副業增收。「我們堅持保護性開發,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能讓百姓從中受益。」容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駐大水村第一書記周相全說。
近年來,容縣依託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優勢,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通過為貧困村編制公益旅遊規劃、發展壯大鄉村旅遊產業規模、舉辦系列旅遊節慶活動、完善旅遊扶貧購物街建設等,持續延長產業融合發展鏈條,全縣10個旅遊扶貧重點村全部實現提前脫貧,2016年至今,容縣通過旅遊產業帶動實現脫貧11558人,約佔全縣脫貧人數的22%,實現「旅遊+扶貧」雙促多贏。堅持從改善環境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加強規劃引導,注重產業培育,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旅遊扶貧,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基礎先行、產業支撐、示範帶動」的產業扶貧新途徑。
這麼美的地方
你去過了嗎?
周末就出發吧
品農家菜,賞自然風光~
來源:玉林日報微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