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在國內眾多城市中絕對算得上是最靚的,說起物價的話,就一個字——貴!
不慌,那裡也是有不收費的地方可去的,上海朱家角。
課植園 →圓津禪院→ 北大街 → 城隍廟→ 大清郵局舊址 → 中南朱裡雅集→ 放生橋
朱家角鎮上最大的莊園式園林建築,原園主馬文卿,故俗稱"馬家花園"。
園名定為"課植"乃寓"課讀之餘,不忘耕植"之意,故園內既建有書城,又闢有稻香村,以應園名。
園中假山、河埠、石駁岸、船舫、荷花塘、稻香村以及「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的題詞等等應有盡有,還有戲樓,打唱臺,可以聽聽崑曲或其他小曲兒。
在戲樓與觀戲臺之間,有一處廣大的空曠草坪,人坐在這草坪之後,還能看到點什麼呢?
在馬先生晚年,看戲已經看不動了,他寧肯開放戲臺,讓街坊四鄰、扶老攜幼地來看,而他坐在燈火的深處,要看的正是這樣一出熱鬧生動的人間戲劇。
這個園林是充滿人情的,它的生機源於它的夢想,還有它的熱情。
上海市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築第一街。這裡的民宅鱗次櫛比有著完整的粉牆茨瓦,古街道是窄長的,地上的石板也是有高有低,走起路來一踮一踮的,別有一番趣味。
這裡有著茶樓酒肆、有著肉鋪雜貨,可以說是百業俱全,應有盡有。
和家人,或是友人,三五結群來到這,一起走走逛逛,定是一番樂事。
可以進個茶樓,吟詩品茶;找個酒館,依街賞景;來到手工館,體驗獨具匠心。北大街就是這樣一個兼併趣味與藝術的一條古街。
城隍廟裡有三大寶:古戲臺,大算盤和百年銀杏。門口還有兩座大獅子,很是威武。有興趣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哦~
作為一個商業街區,中南朱裡雅集是古鎮中的"現代區域",雖然商業街與古鎮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它們又是相融的,它不僅沒有商業氣息,反而充滿著文藝之氣。
街口,你能看見星巴克,滿記甜品等;往裡走,你可以參觀漢服店,選件漢服,再回到古鎮拍照留念,又是一番美好回憶。
又或者拐個彎,去抓幾個可愛的娃娃;拐個彎再往裡走,你會看到藝術家留下的珍貴作品,比如阿婆粽創始人的壁畫,太空人的牆畫。
它是五孔石拱橋,長如帶,形如虹,"井帶長虹"是朱家角十景之一,更有"湖上第一橋"之譽。
歷來文人雅士讚美此橋,有詩云;"長橋駕彩虹,往來便是井。日中交易過,斜陽亂人影"。站在橋上,穿梭時光,回到曾經的水鄉,仿佛自己就是橋上佳人,一道靚麗風景線。
如果要說上海朱家角古鎮最特色的美食,那一定是阿婆粽。
阿婆粽作為朱家角代代相傳的手藝,傳承至今,風味依舊。
強烈推薦你品嘗肉粽和蛋黃粽,外面的糯米熱騰油潤,裡面包裹著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或者流沙質地的鹹蛋黃,再配上當地獨特的調味,咬一口下去,滿口留香。
如果你想一次性就品嘗到朱家角最正宗的小吃,那就一定要來到吳字坊。
臭豆腐,鵪鶉蛋,扎肉,蘿蔔絲餅,海棠餅,阿婆餅,芡實糕和狀元糕等等,應有盡有,而且大多都不貴,保證可以一次吃個夠。
燻拉絲作為上海當地傳統特色小吃,其原料就是牛蛙,然後採用去頭扒皮、醬料醃漬、煙燻火烤的製作手法,就變成了絕世美味。
它肉質細嫩,色澤金黃,味道鮮美,只要克服心中的不適,保證你吃了一次就再也難以忘懷它的美味。
如果想坐下來,品嘗正宗的朱家角特色菜,那一定來這打卡。
肉質酥軟的走油蹄膀,醬香微辣的爆炒螺絲,外脆內嫩的油爆蝦,濃油赤醬的醬香鴨都是當地正宗的本幫菜。
而且這家餐廳採用的食材身份新鮮,油爆蝦都是用的鮮活河蝦,哪怕只是白灼,入口都是鮮甜。
這也是一家非常值得打卡的地方。江南第一茶樓創建於清末,如今已有百年歷史。
在這裡你可以坐在窗邊,看著外面的小橋流水,品嘗著當地的茶點小吃,聽著特色評書說唱,感受江南水鄉獨有的氛圍。
來到朱家角一定要品嘗當地的桂花米酒,當地人民採用獨特的技法,釀造出醇香的美酒,入口柔和,又帶有桂花的清香,絕對值得多買幾瓶帶回家中,細細品嘗。
男同胞們,想討女孩子歡心嗎?給她買個包吧!
想在朱家角討女孩子歡心嗎?請在朱家角給她買個針織包吧!(店名我給忘記了,但是包包是真的好看,好看得即使我忘了店名但還是忍不住給你們種草)
哦,在這裡順便跟你們說個小故事:當時我看上了店裡一個絕美的包包,好巧不巧,有個外國小姐姐也看上了,我秉著"將中國文化傳揚發大"的思想忍痛割愛,換買了另一個與之相似的包。
說實話,我見過不少陶瓷品。但是在朱家角,我見著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陶藝,話不多說,我先放圖:
是的,平時見的陶瓷品,大多是莊嚴且古板的,但這呆萌的小陶瓷......
啊啊啊!萌得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形容啦!
如果,我是說如果,您非常自信您的腳不會臭暈魚兒,那麼我推薦你一定要去體驗一次朱家角的魚療。(遊了一整天,給自己和自己的腳腳放放鬆一定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建議買肉粽和鹹蛋黃粽子,別輕易嘗試其他稀奇古怪的味道!(emm......豆沙粽這玩意兒,您要是懂我的意思就應該知道不該買了吧)
生活在漕港裡的魚蝦,它們與其他地方的魚蝦不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們自小就要承受一種折磨。
被商人打撈上岸,直到有善良的人願意買下它們,然後把它們從一座放生橋上放生......
重新回到河裡的它們非常開心地在河裡遊蕩,然後一個不留意,又碰到了熟悉的漁網......
如果你知道漕港裡魚蝦悲慘的一生是由誰主導的,或許你就明白我為什麼會吐槽這一"商業活動"了吧。
不得不由衷讚美下這座東方威尼斯,在眼花繚亂的霓虹裡依舊扮演著「水墨江南」。
但販售善良的行為也應當批評和抵制,所以這波智商稅,咱們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