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6月29日訊「寧波現在有好幾家'永和豆漿',究竟哪家正宗?」昨天,市民劉先生致電本報,反映自己的困惑。記者昨日走訪市場了解到,目前寧波市區有3家名稱裡有「永和」兩個字,而且都主營豆漿、油條等快餐的連鎖餐飲店,分別是「永和豆漿」、「寧波永和豆漿」和「永和大王」。這3家店究竟誰是正宗?他們有沒有「親戚」關係?
名稱相近確實容易混淆
昨天,記者分別走訪了市區的3家永和豆漿店。在濱江商業廣場一樓的沿街店面,記者看到了已經開業的永和豆漿店,店招的醒目位置有「永和豆漿」四個字,旁邊還有一個稻草人圖形的商標,下面有永和兩個字的拼音。
在距離濱江商業廣場幾百米的興寧路上,記者找到了劉先生常去的永和豆漿店,這家店的店名是「寧波永和豆漿」,標誌是一個摺扇造型,上有「盛食永和」四個字。而位於藥行街上的永和大王,店招上是醒目的「永和大王」四個大字,一旁有一個冒著熱氣的碗和一個「永」字組合的標誌。
記者發現,3家店的店名上都有「永和」兩個字,店招牌也都以紅色為主打,不仔細看確實很容易混淆。仔細比較幾家「永和」店經營的菜品,豆漿、油條都是主打,每家都有2~3種豆漿和1~2種油條。另外,3家店都有其他的一些小吃、炒飯套餐等,具體的菜品不盡相同。
據了解,在寧波大市區範圍內,名稱裡有「永和」兩個字的店鋪還有不少,如永和喜年來、永和名典、永和新一代等等,這麼多「永和」,確實讓人很難分得清。
3家永和沒有「親戚」關係
記者登陸了「永和豆漿」的網站了解到,「永和豆漿」是臺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於1982年創立的品牌,公司總部位於上海,目前在全國有近500家「永和豆漿」餐飲門店,臺灣藝人大S徐熙媛是其形象代言人。永和豆漿負責接待媒體的馬經理告訴記者,公司品牌源自臺灣,創始人也是臺灣人,目前在寧波開的都是加盟店,但目前在寧波有幾家門店他拒絕透露。當記者問道他們和其他兩家永和的關係時,馬經理稱,幾家公司都是獨立的公司,沒有關係。
「永和大王」也是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公司,「永和大王」自去年進入寧波市場,目前在寧波有2家店。「永和大王現在是菲律賓快樂蜂旗下的公司,自1995年12月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餐廳以來,在國內主要城市開設了百餘家直營店。」該公司企劃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創始之初是否源自臺灣她不清楚,但「永和大王」和「永和豆漿」是兩家公司,沒有任何關係。
記者了解到,寧波永和豆漿是寧波本土的一家企業,與上述兩家公司都沒有關係。該公司負責人洪先生告訴記者,寧波永和豆漿第一家店於1997年開業,當初是和臺灣人合作,但後來獨立經營,現在在寧波大市區範圍內有50多家直營店和加盟店,「盛食永和」是該公司註冊的商標。
為什麼都叫「永和」?
「永和豆漿」近年來已漸為甬城廣大食客熟知並喜愛,但圍繞「永和」這兩個字,在寧波曾經有過幾場影響頗廣的官司。
弘奇永和豆漿和寧波永和豆漿曾有過一場殊死之爭。紛爭大概起於2004年,那時正是弘奇永和豆漿欲進軍寧波市場而不得的時候。
永和牌豆漿最早來源於臺灣。早在1995年2月,該品牌所有人臺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就將「永和YUNGHO+圖(稻草人)」在中國大陸註冊於第30類(豆漿、茶、烏龍茶、豆花、冰淇淋)商品商標。2001年12月,該商標被許可給了上海弘奇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獨佔使用。拿到商標獨佔使用權後,弘奇永和據說在全國各地收編了很多「地方軍」,但寧波除外。
直到2004年年底,上海弘奇仍未在寧波開出一家加盟店,原因是,早在2001年以前,寧波市海曙區和江東區已經先後經工商註冊登記分別開出了「寧波海曙永和豆漿店」和「寧波江東東勝永和豆漿店」。
也就是說,在上海弘奇獲得「永和YUNGHO+圖(稻草人)」商品商標的獨佔使用權之前,寧波永和已經將「永和豆漿」作為企業字號進行了申注。
用通俗一點的話表述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是,上海弘奇賣的是「永和YUNGHO+圖(稻草人)」牌的豆漿產品,而寧波永和是擁有「永和豆漿」這4個字的企業名稱。上海弘奇可以在寧波繼續賣它的永和牌豆漿,但不能在自己的寧波(尤其是海曙區)加盟店招牌上突出使用「永和豆漿」這4個字,否則就是侵犯了寧波永和的字號權。
永和豆漿的由來
上世紀50年代初期,一群祖籍大陸的退役老兵迫於生計,聚集在臺北與永和間的永和中正橋畔,搭起經營快餐早點的小棚,磨豆漿、烤燒餅、炸油條,漸漸形成了一片供應早餐的攤鋪。而「永和豆漿」一詞,起初只是「過橋到永和喝豆漿」的泛稱,後來簡稱「永和豆漿」。
永和豆漿類似沙縣小吃
看來幾家永和豆漿店相互之間沒有「親戚」關係,但究竟誰是正宗?
永和豆漿的馬經理說,據他所知,「永和大王」和「永和豆漿」都源自臺灣,誰是正宗這個很難說。
「永和是一個地名,永和豆漿其實是一個泛指,類似沙縣小吃。永和豆漿生在臺灣,但發展在大陸,豆漿、油條是非常普通的小吃,也沒有核心技術,所以很難說誰是正宗。」寧波永和豆漿的負責人洪先生告訴記者,公司在寧波發展十幾年來,一直堅持本土化的運作方式,從菜品開發和口味上都力爭適合寧波人的口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誰發展得最好,誰就是最終的贏者,探討誰是正宗,個人認為沒有意義。」
專家
消費者會用「腳」投票
「現在全國各地的永和豆漿店遍地開花,官司也打過無數場,爭論誰是正宗的永和豆漿對老百姓來說也意義不大,也說不清楚。」寧波市餐飲業與烹飪協會秘書長陳永祥認為,目前寧波的一些永和豆漿店裡,豆漿、油條只是其中一小塊,大部分銷售的是各種中式快餐,其實來源於臺灣的永和豆漿當初的定位已經有所轉變。
「對於消費者而言,同類的餐飲服務的差別,最主要的還在於口味和服務上,品牌所起作用畢竟有限。」陳永祥認為,究竟誰是最受消費者心目中最喜愛的永和豆漿,關鍵還是要看各家品牌的服務和品質,孰好孰壞,消費者會用「腳」投票。
來源:東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