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文/徐劍梅)2017年是美國總統川普執政元年。一年行將過去,川普做成了什麼?美國發生了什麼?更分裂還是有共識?在強盛還是在衰落?
強化美國「銳實力」 主打「美國優先」牌
認為川普無所作為,是一種嚴重的低估。
川普執政首年的最大成績——不管功勞是否當真屬於他,一是稅改立法,二是「伊斯蘭國」組織潰敗。
目前,國會參眾兩院共和黨已就稅改法案達成一致。這是美國30多年來首次重大稅改,預期也將是川普執政首年通過的唯一重大立法。美國主流媒體雖然猛烈抨擊稅改法案「嫌貧愛富」,長遠之害恐將大於短期之利,但普遍承認這是川普和共和黨的「勝利」。
11月21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和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分別宣布,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已被剿滅或在軍事上被終結。12月12日,川普宣布美國在敘利亞戰勝了「伊斯蘭國」,當即遭俄方批評是「貪」俄羅斯之功。「伊斯蘭國」的潰敗,當然是多方合力的結果,並且要想根除,仍然艱難且需時日。但川普上任後,加大了美軍打擊「伊斯蘭國」力度,也是一個事實。
外交上,川普政府劇烈轉向。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退出聯合國《全球移民契約》制訂進程,重新談判北美自貿區協議,重新修改韓美自貿協定……總體上,川普政府把經濟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重點,而在傳統安全領域著重經營中東和亞太。至於美歐關係、美國與其他傳統盟友的關係,出現不同程度的冷淡。在中東,美國快速修復和沙特、以色列關係,拒絕「認證」伊朗核協議,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在亞太,中美元首兩度會晤,共同保障新時期中美關係的基本穩定。受制於國內政治氣候,川普未能重啟美俄關係,他本人也深受「通俄門」調查掣肘。
總體上,經濟、移民、軍事安全,是川普執政首年主打的三張「美國優先」牌。三者歸一,強化美國「銳實力」、突出經濟和軍事安全的思路主導著川普執政首年的內政外交,但總體上進行得並不順遂。在國內,川普政府不斷遭遇美國政治、司法和新聞制度的對衝和制衡。在國際,「美國優先」直接呈現為「退出主義」和「美國獨行」,嚴重衝擊了戰後70年西方世界以美國為馬首是瞻的秩序,直接導致美國國際聲望和盟國對其信任度的急劇降低,給世界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發展勢頭強勁 貧富分化加劇
2017年,美國迭遭大風、大火和大規模槍擊事件。按《今日美國報》的說法,災害之多創了歷史記錄。在迭遇重大災害的情況下,美國經濟今年發展勢頭之強勁引人注目。一年來,通脹溫和,物價穩定,股市不斷創造新高,失業率持續走低,目前已降至4.1%,為美國十幾年來最低點,低收入階層實際工資也有所增加,消費者信心增強。儘管西方主流媒體普遍認為川普只是「足夠走運」,一來沾了世界經濟走出谷底、全面回暖的光,二來沾了歐巴馬政府經濟政策「滯後效應」的光,摘了前任辛苦八年種下的「桃子」。但實事求是地說,川普政府從上臺時起,就營造了重商、有利華爾街和大企業的氛圍,其減稅承諾、減少政府管制舉措等,提振了美國企業界信心。2018年美國經濟勢頭普遍預期會比今年更好,這是川普政府的一劑強心針。
但和經濟發展強勁勢頭並行的,是美國社會貧富分化的進一步加劇。知名經濟學家託馬斯·皮凱蒂和伊曼紐爾·賽斯近日聯合發表《世界不平等報告》指出,30多年來,美國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美國最富1%人群,1980年時佔有全美收入約10%,至2016年則佔有全美收入約20%;同期處於收入分配底層的一半美國人僅獲得經濟總增長的3%。聯合國赤貧與人權特別報告員菲利普·奧爾斯頓15日說,他調查美國貧困狀況後發現,沃爾瑪超市的全職員工,薪資竟不足以餬口,還需額外領取政府食品救濟券度日。他說,現今美國社會流動率在富裕國家中墊底,14%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另有大量的人生活在貧困邊緣,而川普和國會共和黨的稅改、醫改及削減福利等政策,將進一步損壞美國社會保障網,「飆高」貧富差距,使「美國夢快速成為美國幻影」。美國許多經濟學家都指出,川普即將籤署的稅改法案,主要受惠者是大企業和富人,勢將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而減稅法案還包括廢除歐巴馬醫改中強制納保的規定,這將導致更多低收入者失去醫保。
川普民望走低 社會共識獲鞏固
一年來,川普的白宮與美國主流媒體的真假新聞、事實和「另類事實」大戰,從民調結果看,川普如今已略落下風。一是民意支持率,從上任時的40%左右,跌至歲末的32%新低,他因此既是美國現代政治史上就職時民望最低的總統,也是執政首年民望最低的總統。二是反對他的人反感情緒更加強烈,而支持他的人熱情卻有所消退,基本盤出現鬆動跡象。
2017年的美國,呈現一個奇特的局面。在白宮,總統以推特為工具,不斷抨擊「假新聞媒體」,全力維持自己的基本倉,但在團結全國方面,幾乎沒有採取任何實質性舉措;在兩黨,各自經歷選民基礎的劇烈變遷。民主黨徘徊於溫和派與進步主義者之間,深受少數族裔身份政治的困擾,努力重整旗鼓和尋求有效競選話語;共和黨內部,則出現建制派與反建制派、溫和派與另類右翼之間的尖銳對峙。在全社會層面,揭露性騷擾的網絡風潮和對白人至上主義的壓倒性譴責,表明美國社會在鞏固一些重要的共識,收穫新的社會進步。從長遠看,不論「川普景氣」能持續多久,身份政治和文化戰爭如何演變,美國不會成為一個任憑右翼民粹主義擺布的國家,民粹主義、孤立主義難以真正主導美國的方向。
一年行將過去,美國究竟在走向強盛,還是在走向衰落?近日在位於鐵鏽帶上的西維吉尼亞州和俄亥俄州,記者就此詢問多位各種職業和教育背景的普通美國民眾,令人驚訝的是,其中不少人給出這樣的答案:美國「既沒有在上坡,也沒有走下坡」;或者更準確地說,當今美國,問題與希望叢生,樂觀與悲觀並存。如《大西洋》月刊資深記者詹姆斯·法洛斯所言,美國和中國,都是充滿矛盾又充滿機會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