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江西南豐縣70萬畝蜜橘果實纍纍。「今年雨水豐沛,加上地肥人勤,肯定是個豐產年。」南豐縣琴城鎮楊梅村蜜橘經紀大戶聶志利告訴記者。
南豐蜜橘個小皮薄,汁多味甜,一直是南豐百姓重要的生計來源。改革開放以來,南豐人打通種植、加工、運輸、銷售全產業鏈,把小蜜橘做成了富民增收的大產業。數據顯示,南豐全縣蜜橘種植面積有70萬畝,年均產量穩定在26億斤左右,是撫州市第一個百億元農業產業。全縣從事種橘、賣橘、橘園遊等與蜜橘產業相關人員近20萬人,接近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二。全縣有1000多家「蜜橘經紀人聯合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能看到南豐蜜橘的身影。
近些年,為了鼓勵橘農到國內外闖市場,南豐縣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還採取興建橘都果貿城、成立蜜橘產業出口物流園、舉辦蜜橘推介會等舉措,為蜜橘廣拓銷路。
早些年,每到蜜橘採收季節,20多億斤鮮果讓橘農亦喜亦憂,一方面為豐產而欣喜,一方面為銷路而犯愁。為了有效打通國內外市場,在政府的扶持之下,一支支擅長銷售的經紀人隊伍應運而生。「全縣從事南豐蜜橘銷售、包裝、運輸的『蜜橘經紀人』達3萬餘人,他們每年銷售的蜜橘佔全縣蜜橘總產量的90%以上。」南豐縣縣長樂啟文說。
在大力推動蜜橘產供銷的同時,南豐提出「橘旅文」概念,將橘海旅遊與地方文化緊密結合,在採摘的同時增加橘餅、橘糕、橘盆景等文化旅遊產品,日益挖掘南豐的橘文化,橘海旅遊已經成為南豐一張特色名片。
除了蜜橘,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江西省南豐縣還是一個文化積澱深厚的地方,有著「五個千年」:南豐蜜橘——千歲貢品、南豐儺舞——千載非遺、聖賢曾鞏——千古才子、白舍窯——千秋古窯、南豐古城——千年古邑。南豐縣委書記吳自勝表示,這五張「千年名片」正散發出熠熠光彩。
如何將文化資源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南豐縣結合文化保護和傳承,充分挖掘「五個千年」內涵:以古儺文化為載體,推出了儺文化演藝節目;以曾鞏文化為依託,舉辦紀念活動;以古窯文化為平臺,積極推進白舍瓷窯小鎮建設;以南豐古城文化為抓手,把古城建設成為歷史文化名城、城牆濱江休閒區、文化旅遊體驗區。近年來,南豐相繼打造了橘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橘都沁溫泉等八個核心景區,推進了「觀必上樂園」、洽灣石耳崗等30多個「橘園遊」示範園項目建設。(經濟日報 記者 劉興)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