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上購買機票 航班取消?小心上當
3·15消費者維權日到來之際,記者搜羅了一些典型機票詐騙案例,包括「航班取消簡訊」、「虛假航空保險」這些新花招。航班延誤險,玩的則是「事後補保」的把戲,憑藉和保險公司的良好關係,代理商只會選擇一些航班延誤可能性較大的航班投保,其餘的保費則自己截留。
網上購買機票,已成為許多市民的出行習慣。但由於缺乏專業知識與防範意識,有不少旅客在遭遇騙局時無法辨識,不僅損失了錢財,還耽誤了行程。
3·15消費者維權日到來之際,記者搜羅了一些典型機票詐騙案例,包括「航班取消簡訊」、「虛假航空保險」這些新花招。面對網絡世界機票陷阱,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
騙術1:購票後收到航班取消簡訊
隨著在線旅遊滲透率不斷提升,網絡騙術也在不斷升級。在飛機起飛前一天,有不法分子向乘機人發送「航班取消」的簡訊,當乘機人選擇改籤機票時,行騙者會請對方通過網銀、ATM機定向轉帳,以獲取「改籤費用」。消費者應先登錄航空公司官方網站或訂票APP查詢。然後辨認簡訊內容,因為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導致航班取消的,會全額退款,改籤也不收取費用。
騙術2:訂票網站違規出售「免票」
同一張機票,航空公司賣500元,某些訂票網站卻賣200元,難道真的有「優惠」?據業內透露,這些「特價」,只是訂票網站違規出售航空公司「免票」而已。
據了解,航空公司的內部職工免費票,只供航空公司職工與家屬使用,是不能對外出售的。但是有一些代理商將這些「免票」違規加價出售。根據規定,持「免票」的旅客,只有在其他購票旅客全部登機,且還有剩餘座位的情況下,才可成行。無良代理商通常不會告知消費者,這也造成一些旅客到了機場卻被告知要「候補」,旅行計劃被打亂。
騙術3:航空保險坑你沒商量
如今,不少旅客在預訂機票後,都會加購一份航空意外險或航班延誤險。一些「黑心」代理商也玩起了貓膩。據業內人士介紹,由於投保人「用上」航空意外險的概率很低,一些代理商會冒險出售虛假保單。另一些則會將低價險種來替代高價險種賣出。
航班延誤險,玩的則是「事後補保」的把戲,憑藉和保險公司的良好關係,代理商只會選擇一些航班延誤可能性較大的航班投保,其餘的保費則自己截留。專家提醒,識別假保單的方法很簡單,將保單號輸入保險公司官網查詢系統驗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