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達》是一部冰島史詩,據云成書於十三世紀前,記載了北歐的神話和英雄傳說。
相較於其他西方民族史詩(如《貝奧武甫》、《羅蘭之歌》、《熙德之歌》等),《埃達》顯然缺乏連貫性,沒有一個串聯全書的主角。神祇方面,大抵有主神奧丁、其弟火神洛基,其長子雷神託爾、守護神海姆達爾等。——拿他們與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諸神相對照,相信早已是研究者們樂此不疲的工作了。
當然,有些地方也是可以和我們古代的神話相比較的(雖然我們的神話體系歷來被認為不夠豐富完善),例如主神奧丁與智慧巨人瓦弗魯尼爾鬥智,問他天地哪個先存在,後者回答說大地是由巨人伊米爾軀體所創造,其骨頭為高山,頭蓋骨為天空,鮮血為海洋(見第三首),我們自然想到了盤古的故事。
在英雄傳說部分(全詩共三十八首,前面十三首為神話,後面為英雄史詩),最主要的一個角色卻是一位王后,即古德隆恩。她是屠龍英雄西古爾德的妻子,但她的兄弟貢納爾和霍格納卑鄙地暗殺了西古爾德,後來這兩兄弟又被她再醮的夫君、匈奴國王艾特禮處死,她為他們復仇而殺死自己的丈夫,自殺未遂後再次改嫁。——這基本就是德國史詩《尼伯龍人之歌》的內容了,不過細節上也有不少差異之處,例如古德隆恩是為西古爾德報仇而殺害兄長貢納爾,自己也被人刺死,沒有後面再嫁等情節。
古德隆恩為了報復艾特禮,竟把二人的兩個兒子殺掉(我們會想到伊阿宋的妻子美狄亞),還把小兒烹飪給他們的父親吃(我們會想到《封神演義》中姬昌也曾被逼食子),也算是殘忍至極了。
除了精彩的故事,《埃達》中還有教諭,主要為第三首《高人的箴言》和第三十八首《太陽之歌》。《太陽之歌》帶有基督教色彩,其中指出了肉慾的誘惑使得人類得以繁衍生息,這可能是較早意識到性方面的快感的功能的吧。
阿根廷大文豪博爾赫斯對北歐文化可謂情有獨鍾。他曾學習冰島語也踏上過這片土地。在關於神學家斯維登堡等文章中,他特地指出了斯堪地那維亞的文明尤其容易遭到忽視冷落:「凡是發生在那地區的事情都好像只是個夢,都仿佛發生在水晶球裡似的。」(參見《博爾赫斯,口述》)在小說《烏爾裡卡》(見小說集《沙之書》)中,他用到了西古爾德與布隆希爾德同睡一張床時中間放了一把劍的典故(當然,博爾赫斯此處是根據冰島的另一部名著《薩迦》)。
或許不得不提的是,儘管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茅盾先生便已出版了專著《北歐神話ABC》,但真正讓國人關注北歐神話的,恐怕還是那些美國電影大片吧。
相關閱讀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影響無遠弗屆的西方文學源頭
荷馬史詩後的又一部傑出的史詩巨作,文人自主創作的文學作品
英國史詩《貝奧武甫》,貝奧武甫的英雄事跡
法蘭西史詩:被驕傲毀滅的英雄
西班牙史詩:一個長鬍子英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