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入骨 文房賞石自天成

2020-12-23 騰訊網

◆◆◆

風雅入骨

文房賞石自天成

中國文化歷史淵源流長,自古以來,帝皇將相,文人墨客都有品賞、收藏文房雅玩的情趣。文房用品是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開創和傳播了東方最具魅力的書法和繪畫藝術,其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與藝術內涵。

文房類賞石是文人賞石具有較高境界的收藏題材。文房系賞石以獨特的神韻和風採,精美博深的藝術造型,承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吸引了觀賞石藏家的激情和遐想,並延續著千年文人的文化追求和現代人對於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崇拜。通過畫面石、造型石或者是小品組合的表現形式展現出文房用品,即筆、墨、紙、硯、筆格(筆架)、筆筒、鎮紙、筆洗、水盂、水滴、印章、擱臂等。

從史料上來看,石文化在夏商周就已經開始萌芽。漢武帝在長安建造建章宮挖太液池,堆石築三島,開啟了帝王玩石的文化。賞石文化自唐宋時期已蔚然成風。文房雅石的欣賞、收藏歷史也與文房誕生逐漸普及。

《舊唐書·牛僧孺傳》載,「嘉木怪石,置之所延,館宇清華,竹木幽邃」。這說明了園林置石由置於庭院而演變為廳堂、几案的供石,當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情形。

南唐第三任國君李煜,愛石成癖,其書齋藏有名石「寶晉齊研石山」和「海嶽庵研山」,他在兵臨城下,江山易手之時,仍返回皇宮,寧願當俘虜也要帶上「靈璧研山」再逃命。

宋徽宗趙佶,愛石成癖,在汴京修建艮嶽,搜羅奇石異峰。莊綽在《雞肋篇》中說,「上皇始愛靈璧石,既而始其一面,遂取太湖,然湖石粗而太大,後有厥於衢州之常山縣南私村,其石皆峰巖清潤,可置几案,號為巧石」。宋徽宗的偏好更促使了供石的發展。

南宋趙希鵠所作《洞天清祿集》,在描述文玩章節中就列有「怪石」一節,說靈璧石、英石之類供石,「可登几案觀玩」。

許多著名文人在書齋中玩石、藏石、品石,如米芾之痴石,天下聞名,為了得靈璧石,他到漣水任職藏石、賞石,整日呆在文房書齋,甚至在袖子裡時刻把玩文房石。

更有甚者,有些文人雅士,因為集藏奇石,便以石命齋,留下了不少佳話。蘇東坡任定州知府時,收藏有一塊雪浪石,特地命書齋為「雪浪齋」。

及至明代,為几案石配座已很普遍,供石已成為文人書齋清供常有之陳設。

清康熙陳淏子刊有《花鏡》六卷,其中「花園款設」特別提到了「堂室坐幾」的陳設要點:「几上置英石一座,置舊端硯一,筆筒一,筆規一,古窯水中丞一,或古銅硯山一,或英石……」可見,當時供石在文房陳設中的重要位置,也為後世文房類觀賞石組合提供了借鑑。如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東坡肉石」就石乾隆的案頭清供,文房賞玩。

愛國民主人士沈鈞儒一生好石,書齋題名「與石居」,書房桌櫃擺滿了石頭,自賦詩曰:「吾生愛好石,謂是取其堅。掇拾滿吾居,安然伴石眠。」

從古至今,中國人就對石頭有著深厚的情結和獨特的審美。放置在案頭的石頭,小而精巧,深受文人雅士們的喜愛,也成為文人書齋重要的几案之玩。

書房,是最貼近文人精神世界的地方,是以物明志、承物修心的心靈處所。文人們將奇石配上精巧的底座,再經過藝術加工,放於廳堂或几案之上,以示孤芳自賞和高風亮節的品質。

文房器用,向來最是考究。以物映心,容不得絲毫大意。文房賞石,既是不可少的陳設,也是文人精神的重要載體。

文房賞石一般指適合於案頭陳設的與書房文化用具、文房雅玩相關的天人觀賞石及觀賞石組合,文房賞石以精緻小巧、奇巧形象、清雅細膩的小品石和案頭石為主,其特徵表現為:質好,韻佳,文氣、象形、類物。當前,這類石頭本身也逐漸成為文房陳設、品玩、鑑賞的對象,人們用石頭進行創作組合,將它們變成案頭清供、文房雅玩。

文房賞石單體石講究質地皮殼,要求包漿清潤雅致;清供石講究配座,突出石頭的文氣和雅意。文房組合要追求以「形」作為載體,比例恰當,同石種,同類型,追求一種寧靜高原、出塵拔俗的審美意境。意與古會、構思合理、搭配精巧、韻味高妙的組合也往往成為文房石創作成功的關鍵。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文化的發展,文房類觀賞石已經不再是帝王將相、名門望族、文人士大夫們的審美娛樂,人民大眾也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物質文化和審美精神生活,文房類觀賞石己經成為了大眾賞石重要的收藏主題。

我們收藏、玩賞文房類觀賞石,應當不重材質重特色,不重金貴重清雅。文房賞石的組合,須要精心選擇類似文房器物形態的觀賞石,體現出書齋文韻。文房賞石並非僅僅是一種象形模仿,還需要充分展示石頭的器物之美,營造環境氛圍和凸顯文房雅氣,讓人與石的在文房書齋中意與古會,煥發出文化精神的魅力!

相關焦點

  • 最風雅 湖石
    鳳凰書畫網深讀風雅系列 最風雅|湖石 太湖石 唐 白居易 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
  • 《知否知否》:追完這部劇,我迷上了宋人風雅入骨的生活
    文/羅小可最近由趙麗穎和馮紹峰夫婦主演的古裝劇《知否知否》大火,並在網絡上掀起了大範圍的討論,有關於子女教育的話題,也有婚戀愛情的話題,也有傳統文化的探討。而我卻深深地迷戀上了劇裡宋人風雅入骨的生活。雖然宋朝不及唐朝的雍容華貴,卻是滿載著風雅和清麗。
  • 【賞石天地】自然與人(組合)之美----小品組合石欣賞
    賞石文化萌發於先民發現了不假人工無需琢磨的自然之石的美,於是,自然美成為了觀賞石得以成立的條件。石的形態特徵與具體物象的惟妙惟肖,可以亂真,有一種審美體驗的驚奇感;對石之形態特徵不可理解的奇特所引起的莫名其妙和難解之謎,有一種審美體驗的驚詫感;石的形態特徵雖為天成,卻似人為,甚至天成勝人為,有一種審美體驗的驚喜感。
  • 看古人的「宅」藝術 從宋代文人賞石說起
    宋代賞石之風蓬勃發展,得之於文人雅士們的推波助瀾。當時著名文人如範成大、葉夢得、陸遊、杜綰、趙希鵠等都是藏石賞石名家。而蘇軾、米芾則是中國賞石史上最個性昭彰、最富傳奇色彩的大藝術家。  蘇東坡玩石隨性而投入,形諸文字,頗多趣事。
  • 古典賞石與新派賞石之別
    所謂新派賞石,包括以廣西水衝石、內蒙戈壁石等為代表的當代主打石種。這也包括以日本水石為代表的外來石種。雖然世界賞石文化的源頭在中國,日本近代的水石也是受到了古代中國賞石文化的影響而演變而來,但它所表現的內容和形式都過異於古典賞石。
  • 玉山徐亞軍,賞石文化奇人,「玩」出事業與影響
    徐家客廳徐亞軍的身份主要有兩個:上饒市賞石文化學會三清山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新疆精河縣奇玉石協會副會長。在社會看來,這兩個身份是頭銜,但對他來說,卻是「職業」,因為他終日以石為伴,以「玩」為業。玉山縣是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博士縣,有著得天獨厚的賞石資源與文化氛圍。
  • 小說「三維」賞石
    也許這是古代賞石玩家以此為賞石標準的考慮範疇。    奇石之「皺」:按字面解釋,「皺」之為表。奇石的表象非常重要,很多人賞石都很注重奇石的「皺」。靈璧石的「皺」極其突出,這是很早就成為名石的一個理由。另外,產自遼寧、吉林等地的松花石也是獨具千秋,其表象核桃紋密虯有致,米粒紋整齊排列,少則星點幾處,多則通體密布;還有雜亂無章的紋理所形成的溝溝壑壑,與靈璧石大有異曲同工之妙。
  • 中國人的書屋,骨子裡的風雅!
    書房骨子裡的風雅,換一刻悠然。 文 房 裡 讀 萬 卷 書 方 寸 間 行 萬 裡 路 《說文解字》中說:齋,潔也,即書齋有高潔清雅之意
  • 【談古說今】文玩賞石欣有託
    清乾隆·黃花梨根瘤山子座(北京保利「京華餘暉—清宮木器雜項專場」拍品)文房木器小件在海外也受到關注。如英國資深中國古代家具收藏家、鑑賞家馬科斯·弗拉克斯(Marcus Flacks),在2014年將其20年間經手、研究的196件珍稀木作小件整理出版了英文版《Custodians of the Scholar’s Way》(《文人之道守護者》),被譽為文房木作小件的開山之作。201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此書中文版《士林典藏——稀見木作小文房》。
  • 天然奇石 天成大美
    人類所賞玩、賞品、賞析的石頭,可以分成天然奇石、天然賞石、石質藝術品三大類。
  • 【華夏·御府】國風景觀園林 奇石造景 巧趣天成
    賞石清心,賞石怡人,賞石益智,賞石陶情,賞石長壽。 東坡先生云:「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賞石清心,賞石怡人,賞石益智,賞石陶情,賞石長壽。」
  • 以商養文!玉山儒商童小軍,著力建設賞石特色服裝城
    同時,本著『以商養文,以文促商』的精神,我們正著力建設賞石特色服裝城!據了解,玉山縣臨湖鎮小軍服裝城,是臨湖鎮營業規模最大、花色品種最多的綜合性服裝商場之一。22年來,小軍服裝城立足鄉鎮,面向大眾,著力為百姓提供物美價實的穿著服務,被譽為「臨湖人的衣櫃」。
  • 「賞石+」事業的開拓者!江西張曰輝,創意推進玉山賞石文化產業
    張先生以「賞石+」理念響應當地政府的號召,激情行動,夙夜不怠,開拓了賞石文化產業化的新路。如今,以前每噸600元的米粒石原石,身價已達到每噸6000元,品質優異者更是超過萬元。賞石文化帶動精準扶貧、石農致富和經濟發展的效應十分明顯。中共黨員、退伍軍人張曰輝,是土生土長的玉山人,1997年從江西省武警總隊省政府警衛中隊退伍轉業。他與賞石文化結緣,得從2014年說起。
  • 尋訪紫禁城的自然空間|御花園賞石
    若稍停下腳步,望石沉思,你會立刻進入一種超然物外的狀態,達到一個天成和人為和諧統一的境界,通往永恆之美的道路自此打開。皇家宮苑的對稱之美御花園中的賞石,絕大部分對稱布置,原因大約有三。二是帝王賞石與民間賞石存在重大差異,追求賞石的敦厚中和,認為中庸平和才是賞石的美。這一點從宮廷中大量各種類型盆景的審美取向中可以看到。三是陳設賞石的盆座大多為規整的須彌座,所以陳列這些石頭,採用對稱式的規則布局。
  • 文人賞石,仁者洞天
    在西方,不管是中國古典賞石還是古代賞石,其英文皆為Literati's Rocks(或 Literati's Stones),意謂「文人石」——反映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一種觀念的藝術。從古至今,古雅的供石欣賞、收藏皆是文人生活品味的一種象徵。
  • 19年中國臨洮賞石文化節暨甘肅洮河石文化博物館開館儀式
    5月6日,中國·臨洮首屆賞石文化節暨「甘肅洮河石文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我縣舉行。李志堅表示,中國觀賞石協會將始終以保護傳承和發展「賞石藝術」為己任,為全國石界、石友和各級政府服務,為建設文化強國,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 古言病嬌文,偏執冷血的他,對別人冷淡無情,卻獨獨對她寵愛入骨
    古言病嬌文,偏執冷血的他,對別人冷淡無情,卻獨獨對她寵愛入骨大家好,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5部古言病嬌文,偏執冷血的他,對別人冷淡無情,卻獨獨對她寵愛入骨。希望你能喜歡。3.棄妃種田:病嬌王爺傾城寵作者:施畫小說簡介:古言病嬌文,據說豐王有腿疾,性情孤僻,權傾朝野當年還是北疆戰神,女人近不得他身,朝中大臣見了他連個大氣都不敢出,連渣皇帝都忌憚幾分。然而這樣偏執冷血的男人,卻獨獨對自家小嬌妻寵愛有加。
  • 古老的賞石奇石品種如今依然是收藏的主力軍
    奇石是賞石文化的一個分支,是對於賞石文化的延續和傳承,奇石不僅僅具備著賞石文化特點的「瘦、漏、透、皺」還有以其獨特的天然奇景和獨一無二的特點吸引著無數玩家!那麼古老的奇石又有哪些呢?相比現代的奇石靈璧石價值更高,主要名氣在那裡放著以及優秀的質量和造型也讓其成為了賞石奇石的領軍人物!
  • 賞石——玉滴靈耳環
    賞石取靈秀之氣,汲自然之美。增廣見聞,培養搏記。利智慧而增益,便生活而雅文。如斯石:青湛色純,質佳潤澤。形如靈耳之肖,相諦洞明之光。上銳秀而輪圓潤,中巧薄而廓厚豐。孔縱深而通聰聽,下碩盈而垂福相。美如玉液垂滴,流線型美自然。氣象柔和,比例洽妙。賞如靈耳以便兼聽,兼聽則明,廣納之道也。賞石探索心靈,非解自然之奧。不知己心之如何,何問自然之如何耶。
  • 松江的賞石文化
    我再循著這石文化去探尋,才發現,賞石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是與書法、繪畫、詩詞並存的特有文化。傳承上看起來斷斷續續,只因這些不可移動文物常受戰爭、自然災害影響而被人們忽視。再循著這賞石文化專研下去,卻讓我驚喜萬分:松江在江南賞石文化中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