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耕地收穫兩份收入 龍山縣石羔農村土地有序流轉

2020-12-18 湖南頻道

一份耕地收穫兩份收入 龍山縣石羔農村土地有序流轉

來源:紅網 作者:包海平 賈雪瓊 編輯:楊潔 2014-03-24 14:28:44

時刻新聞

—分享—

  紅網龍山站3月24日訊(通訊員 包海平 賈雪瓊)3月24日,筆者從龍山縣石羔鎮農村合作經濟管理站獲悉,該鎮現已建成土地流轉經營示範基地3個,流轉土地總面積達1760餘畝,扶持發展土地經營大戶20多家,全鎮共有1500多名被佔地農民在這些土地經營大戶中實現了就業。規範有序的土地流轉,不僅有效地解決了當地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讓出讓土地的農戶拿到了地租,還可在出讓的土地上務工掙錢,一份耕地收穫兩份收入。
  
  近年來,石羔鎮黨委政府按照「標準化、產業化、區域化」的要求,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有序流轉、規範流轉,先後建成了以中南科技示範園為主的日光溫室種植蔬菜、西瓜、草莓等高效反季節蔬菜和鮮果類的示範基地,以正南村3、4、5組為主的大棚西瓜種植示範基地和以甘比村4、5、6組為主的露地百合、大棚蔬菜種植示範基地。這些示範基地突破常規種植模式,在大棚蔬菜種植上推行「春提前、夏趕早、秋延後」多茬種植反季節蔬菜、鮮果;在露地百合種植上大面積推廣百合地膜覆蓋種植技術;在大棚西瓜種植上推廣間種、套種時令菜蔬新技術。土地流轉不僅實現了土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遏制了田土拋荒現象,還有效推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了土地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加快出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來源: 中國房地產報11月4日,農業農村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520號建議的答覆中提到,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快出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農業農村部在答覆中表示,近年來為促進土地經營權向種植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流轉,農業農村部指導各地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切實加強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規範管理和服務。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239個縣(市、區)、18731個鄉鎮建立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過5.55億畝。
  • 推動農村土地流轉須謹慎
    一方面由於農業迅速發展,畝產不斷提升;一方面由於工業發展,工資收入上升;一方面由於國家坐莊糧食市場,高拋低收;一方面由於美國大肆補貼農業,國際糧價低迷。一家10-20畝土地收穫的糧食利潤,遠遠比不了打工的收入。免除農業稅以後,農民再也沒有強制性種糧的必要。
  • 土地流轉補貼多少錢一畝?有哪些主要方式?2020土地流轉政策解讀
    近年來,有關土地流轉的問題一直都備受關注,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很多農村都有大量的土地處於拋荒的狀態。因此,我國也出臺了很多的土地政策,其中很多農民朋友都會選擇土地流轉的方式。在此次2020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沈昌健就表示,要規範農村土地流轉,更好地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那麼2020年土地流轉多少錢一畝?土地流轉都有哪些好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2020土地流轉補貼多少錢一畝?不同的地區其政策要求不一樣,因此在土地流轉的補貼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 靈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走筆
    2018年,該縣全面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縣土地確權面積36.5萬畝,涉及12個鄉鎮、123個行政村、1791個村民小組,承包農戶6.64萬戶,籤訂土地承包合同6.6萬份,印製發放新土地承包經營權證6.6萬本,頒證率為99.5%。
  • 農業部長韓長賦:農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4億畝
    農村環境越來越整潔,以垃圾、汙水治理為重點,清理了亂堆亂放,配上了垃圾桶,修建了排水溝,疏浚了坑塘河道,基本實現了垃圾統一收集、汙水有序排放。農村飲水更安全了,用電更方便了,道路更暢通了,房子更整齊了,解決了2.98億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累計改造農村危房近1300萬戶,並同步改善了供熱、排水、排汙、小區道路等配套設施,全國出現了一批路暢燈明、水清塘淨、村容整潔的新農村。
  • 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
    降成本,大力推進代耕代種、統防統治、土地託管等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積極開展糧食生產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試驗示範,著力解決水稻機插、玉米籽粒機收等瓶頸問題,加快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糧食生產成本。防風險,推進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為糧食生產保駕護航。問:《意見》將採取哪些措施來穩定各地區糧食生產?
  • 農村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土地流轉對農民有啥利弊,一文告訴你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土地流轉對農民有啥利弊,一文告訴你。農村的土地流轉,也就是農民把自己承包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給他人經營,自己不在經營的情況下,每年還能夠收到相應的租賃費或分紅,土地流轉,也就類似於日常農民所說的,把土地「承包」給別人,或者是承包給某些企業去種,也可以是自己轉包別人的地去種,這就是農村土地意義上的流轉。
  • 合浦縣積極盤活3000畝耕地 撂荒土地又逢春
    合浦縣公館鎮通過引導群眾流轉土地,採取「合作社 基地 農戶」模式,有效破解這個難題,今年以來已盤活3000畝沉睡近20年的耕地。4月3日,北海市在該鎮舉行推進早稻生產暨撂荒土地整治現場會。公館鎮是合浦縣農業大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適合各種農作物種植。
  • 東山區新華鎮:經營權一變,一塊土地帶來兩份收入
    東山區新華鎮永利村地少人多,以往是家家種地,收入卻不高。今年,東山區新華鎮引來了中糧集團所屬的一家大型龍頭企業種芽豆,土地流轉起來了,一些農民從種地人變成了打工族,腰包也跟著鼓起來了。眼前這片大豆已經豐收在望,很快就進入了收割季節。
  • 加快農村土地流轉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9月2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姜建軍率隊到遂溪縣調研精準扶貧及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做到機械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加快推動遂溪鄉村振興發展。界炮鎮坦塘村是新時期精準扶貧貧困村,由市府辦和廣東南粵銀行聯合幫扶。
  • 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取得新突破五原縣頒發3本農村...
    試點工作成效明顯目前,五原縣已發放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證書3本,向農業銀行申請合作社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1筆110萬元。適度規模推進土地流轉目前,五原縣土地流轉面積達到71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30%,其中500畝以上規模流轉面積達到20萬畝。2018年,五原縣億豐設施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從農民手中流轉3000多畝土地用於設施農業種植等。
  • 流轉中盤活 聚變裡生金!嵐山區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推進全域土地流轉
    土地,被稱為「農民的命根子」。但當一家一戶分散種植所帶來的「成本高、勞動強度大、種植效果參差不齊」,讓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望而卻步,紛紛選擇外出打工,農村土地的未來在哪裡?鄉村振興的希望在哪裡?沒時間種地,也不願意種,康傑全家分了五畝半地,其中嶺上的兩畝地一度撂荒了兩年。為這,70多歲的老母親不止一次跟他置了氣,「好好的地,放那荒著,哪是莊戶人幹的事?」康傑只好有一搭沒一搭的種著,實在抽不出空就僱人來幹。去年,家裡一畝花生到了收穫期,康傑僱了5個人幹了一天,一人工錢一百。「就當為吃個新鮮花生油吧。」
  • 十八大農村土地政策:鼓勵土地流轉培養小型農場主
    十八大農村土地政策:鼓勵土地流轉培養小型農場主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鼓勵土地流轉培養小型農場主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 「流」出規模 「轉」出效益——農安縣土地流轉面積達六成
    再算上土地的收入,家裡一年收入近10萬元。」5日,農安縣農安鎮南關村村民王龍盤算起去年的家庭收入。不種地哪來的土地收入?「家裡的幾畝地都流轉給了合作社,不操心、不費力,一舉多得,家庭收入直線上升。」王龍笑呵呵地說。農民既當「地主」又打零工、既搞副業又能增收,這在農安縣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 2021年,農村土地有新規?兩大行為將被嚴查,農民兄弟早知道
    那麼關於2021年農村土地有哪些新規呢?兩大行為將被嚴查又是什麼?關於這些,荳子就結合網上的討論和自己的理解和大家重點來聊聊這個話題。 隨著防止土地「非農化」以及土地「非糧化」的明確規定,未來農村的耕地必須回歸糧食生產這一本職工作。對於將耕地用來種樹和養魚的情況是被禁止的。 在農村土地確權的收官,未來農村的糧食補貼和養老補貼,將有很大部分和土地確權關聯。對土地流轉和土地退出的農民將另外的給予養老補貼,具體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而定。
  • 農村空心化,合村並居?土地閒置,如何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發展的加劇,農村空心化愈發嚴重,許多年輕人選擇到城裡發展,而留著農村種地的大多是50歲以上的人。我們村是不足200戶的小村子,總人口500多人,留在家裡的不足300人,因此空閒房屋很多。下圖這排房子有六棟房屋,有人居住的只有一家,而且是一對90多歲的老夫妻。
  • 最高法:嚴格保護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和流轉土地經營權
    中新網北京7月22日電 (朱晨曦 張素)最高人民法院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新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嚴格保護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和流轉土地經營權。
  • 分田到戶35年後 小崗村44%耕地重新集中流轉
    也就是說,小崗村的變化,是農村發生人口轉移和經濟結構調整之后土地經營權的自然讓渡。和當年比,沒變的一點是:土地依然是農民最好的保障。因此,哪怕是農民自願的土地流轉,也不宜把步子邁得過大。有「農村改革第一村」之稱的小崗,能否再次把準農村發展的脈搏?
  • 陽山松林村:土地整合流轉 破解山村發展困局
    近一兩年以來,通過新農村建設,松林村整合閒置土地,創造出一條「小而全,小而精」的農村發展新路子。「這裡是松林村的無花果種植基地,一共種植了230畝無花果,土地在通過整治整合之後,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與經營主體一起創造財富。」種植了一年的無花果,現在開始進入掛果成熟期。
  • 農民不願流轉土地?新政策3大措施促進規模化,「農場主」將增多
    [土地是發展之基、民生之本、農業之資、農民之根,觀農村土地政策動向,察農民思想生活狀態,敬請點擊上方按鈕,關注「土地觀察員」!]引導和促進農民積極流轉土地,促進土地適度規模集中經營管理,是當前農村土地政策的一大方向。這一方面是因為隨著農業現代化機械和農業科技的廣泛應用,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勞動生產率較低;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很多農民都不願在家種地,外出打工已經成了一種潮流,很多農民都是全家常年在外,家裡的耕地無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