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秦始皇修築的長城估算長度達到了萬裡,所以現在稱為萬裡長城。並且漢朝和明朝的時候都修建過萬裡,所以現在把各朝代修築的長城長度加起來的話,大概超過十萬裡。不過今天討論的不是長城究竟有多長,而是修建一條萬裡長城需要多少錢。
在《文化遺址在中國》中,有過簡單的介紹,一米的長城需要五窯的磚,並且考古學家也曾經在長城的附近發掘除了「長城磚窯」,每個磚窯可以燒制五千塊磚,一米長城需要五窯磚也就是說,一米需要用到兩萬五千塊的磚。雖然聽起來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長城除了長以外,還有高度和寬度,所以現在再看需要兩萬五千塊磚,其實也差不多。
按照一米兩萬五塊磚來計算的話,一公裡就需要大概兩千五百萬塊磚。而兩千五百萬塊磚在古代造價也不從得知,並且也很難估計,因為在當時大部分的花費都在人力上,因為材料是就地取材。如果按照今天的紅磚三毛錢一塊的話,修築一公裡的長城大概需要七百五十萬的材料費,這其中還不包括水泥,而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水泥的,給城磚勾縫時用的都是潑灰摻桐油。按照之前的計算,五千公裡的紅磚就需要三百七十五億,這還只是普通的紅磚,如果質量好的磚,價格肯定會翻倍。人工費按照兩百一天的話,根據不完全的統計是三十萬的夢佳俊修築了十餘年,還不包括徵調民工。
十年的時間算下來,三十萬人的就需要用到兩千一百九十億元人民幣。這也就是說,萬裡長城修築完成需要差不多兩千五百億元。當然這只是粗略的計算,肯定也用不了這麼多錢,但基本上差不多也是這個譜。
現在普通的一條高速公路每公裡都需要差不多六千萬到八千萬之間,中間有橋梁或者隧道的話可能需要一點五億到兩億每公裡。拿港珠澳大橋來說,全場共42公裡,修建將近十年的時間,花費了一千三百億人民幣,平均每公裡在三十億。
如果真的按照當時秦始皇盤山而建的五千公裡計算的話,在今天的造價是絕對要比橋梁和隧道的造價要高出很多的,因為這裡是大山之中,運輸相對困難,就地取材質量也會得不到保障。所以整段修築下來基本上需要七千五百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