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9日訊 (記者 高寧 攝影 孫俊傑) 11月19日,中國航天513所航天高新技術園啟用儀式在煙臺高新區舉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五院)院長張洪太、煙臺市副市長李朝暉出席活動並致辭,山東航天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航天513所)所長李林,黨委書記張術鵬,高新區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王金騰,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於紅綾及市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儀式。
張洪太致辭
張洪太表示,航天高新技術園的啟用,不僅是513所新徵程的開始,更是為中國航天五院和煙臺市搭建起全新的紐帶和橋梁,為雙方未來的合作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希望513所不負重託、乘勢而上,立足新園區搭建起創新、包容、開放的產業集群,樹立「院地合作」推動研發創新、產業發展和機制改革的典範,形成五院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成為齊魯大地上航天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
李朝暉致辭
李朝暉指出,近年來,煙臺市將航空航天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擁有南山集團等涉航綜合性和專業類骨幹企業10餘家。去年6月,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煙臺市黃海海域,首次海上發射成功,填補了我國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空白;今年4月,東方航天港產業項目開工暨重大合作項目籤約儀式成功舉行;煙臺這座魅力濱海城市又增添了「東方航天港」這一嶄新名片。煙臺高新區作為煙臺市創新創業高地,成立以來,始終將航空航天產業作為特色主導產業之一,持續加大培育力度,經過多年深耕細作,集聚了航天513所、東方藍天鈦金科技、北航科技園、北鬥空間信息產業園等一批航空航天研發機構、骨幹企業和創新載體,以空間技術研發、飛行器高端配件製造、航空航天綜合配套服務為重點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優勢凸顯。煙臺市委、市政府將會優化服務、完善機制,創造一流政務環境,為園區發展保駕護航。
儀式上,煙臺高新區管委與山東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513所)籤署共建衛星網際網路應用產業園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衛星網際網路產業園、山東衛星應用中心、空間技術轉化中心等領域拓展更深層次合作,共同推進煙臺市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打造山東省首個衛星網際網路應用產業園。
中國航天五院是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載人飛船等的誕生地,也是「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的主要發源地之一。513所是山東省唯一一家從事航天高科技研究的星載綜合電子設備研製基地,其研製的多種設備為天宮一號、天宮二號等飛行器正常運行提供保障,承擔業務基本覆蓋我國自行研製的所有宇航型號星船。煙臺高新區是煙臺市重點打造的科技創新高地,航空航天產業是高新區著力培育的特色主導產業,目前已集聚航天513所、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中科院計算所等一批科研院所,東方藍天鈦金、山東正元數字、北方星空自控科技等一批優質企業,布局了衛星網際網路應用產業園、北航科技園、煙臺北鬥數字信息產業園等一批平臺載體,正在加快推進海上發射總部基地等一批優質項目。
新起點,新徵程。以航天高新技術園的啟用為新起點,中國航天513所與高新區合作再升級,將全力打造以空間技術研發、衛星研製和應用、飛行器高端配件製造、航空航天綜合配套服務為重點,高科技特色鮮明、細分領域優勢突出的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