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點 新徵程!中國航天513所航天高新技術園啟用

2020-12-15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9日訊 (記者 高寧 攝影 孫俊傑) 11月19日,中國航天513所航天高新技術園啟用儀式在煙臺高新區舉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五院)院長張洪太、煙臺市副市長李朝暉出席活動並致辭,山東航天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航天513所)所長李林,黨委書記張術鵬,高新區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王金騰,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於紅綾及市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儀式。

張洪太致辭

張洪太表示,航天高新技術園的啟用,不僅是513所新徵程的開始,更是為中國航天五院和煙臺市搭建起全新的紐帶和橋梁,為雙方未來的合作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希望513所不負重託、乘勢而上,立足新園區搭建起創新、包容、開放的產業集群,樹立「院地合作」推動研發創新、產業發展和機制改革的典範,形成五院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成為齊魯大地上航天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

李朝暉致辭

李朝暉指出,近年來,煙臺市將航空航天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擁有南山集團等涉航綜合性和專業類骨幹企業10餘家。去年6月,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煙臺市黃海海域,首次海上發射成功,填補了我國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空白;今年4月,東方航天港產業項目開工暨重大合作項目籤約儀式成功舉行;煙臺這座魅力濱海城市又增添了「東方航天港」這一嶄新名片。煙臺高新區作為煙臺市創新創業高地,成立以來,始終將航空航天產業作為特色主導產業之一,持續加大培育力度,經過多年深耕細作,集聚了航天513所、東方藍天鈦金科技、北航科技園、北鬥空間信息產業園等一批航空航天研發機構、骨幹企業和創新載體,以空間技術研發、飛行器高端配件製造、航空航天綜合配套服務為重點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優勢凸顯。煙臺市委、市政府將會優化服務、完善機制,創造一流政務環境,為園區發展保駕護航。

儀式上,煙臺高新區管委與山東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513所)籤署共建衛星網際網路應用產業園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衛星網際網路產業園、山東衛星應用中心、空間技術轉化中心等領域拓展更深層次合作,共同推進煙臺市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打造山東省首個衛星網際網路應用產業園。

中國航天五院是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載人飛船等的誕生地,也是「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的主要發源地之一。513所是山東省唯一一家從事航天高科技研究的星載綜合電子設備研製基地,其研製的多種設備為天宮一號、天宮二號等飛行器正常運行提供保障,承擔業務基本覆蓋我國自行研製的所有宇航型號星船。煙臺高新區是煙臺市重點打造的科技創新高地,航空航天產業是高新區著力培育的特色主導產業,目前已集聚航天513所、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中科院計算所等一批科研院所,東方藍天鈦金、山東正元數字、北方星空自控科技等一批優質企業,布局了衛星網際網路應用產業園、北航科技園、煙臺北鬥數字信息產業園等一批平臺載體,正在加快推進海上發射總部基地等一批優質項目。

新起點,新徵程。以航天高新技術園的啟用為新起點,中國航天513所與高新區合作再升級,將全力打造以空間技術研發、衛星研製和應用、飛行器高端配件製造、航空航天綜合配套服務為重點,高科技特色鮮明、細分領域優勢突出的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相關焦點

  • 校園招聘(三十九):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三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三所新源公司(煙臺、深圳)【基本概況】新源公司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星上關鍵部件國產化的戰略部署,經集團公司批准,國資委備案,於2012年6月28日由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3所和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組建的高科技企業。
  • 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船舶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徵程都是星辰大海
    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船舶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徵程都是星辰大海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2020-12-07 18:55
  • 朱樅鵬:從天宮二號到航天技術試驗,航天人就是要面對一個個新徵程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從天宮二號到航天技術試驗,航天人就是要面對一個個新徵程》朱樅鵬採訪視頻:「南方夏天晚上熱,乘涼時就能看見衛星在頭頂上飛。」空間站工程航天技術試驗領域負責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朱樅鵬,憶起兒時。「宇宙的恆星看上去是不動的,但衛星跑得很快,一個亮點,從頭頂上幾分鐘就飛過去了。」朱樅鵬家裡有一套《十萬個為什麼》,他喜歡看那些會飛的東西。「飛機、火箭、衛星……小孩兒看著就特別好奇。」15歲時,他看見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招生海報——航天、衛星、藍天。他意識到,自己可以從事這個行業。
  • 篤行致遠 築夢新徵程 ——安徽航信喜遷新址
    2020年10月9日,是安徽航信發展歷程中值得紀念的時間——安徽航信本部所有員工正式搬遷到裝修一新的置地創新中心的34層-37層辦公。置地創新中心位於合肥市高新區長江西路和創新大道西南交口,緊鄰地鐵二號線,處於高新區核心板塊,是高新技術企業匯聚的高端商務區域。
  • 中國航空航天文旅博覽園發展論壇在陝西富平舉行
    研討會現場 秦毅 攝論壇由中國航空航天文旅博覽園方案研討會和中國航空航天文旅博覽園主旨演講兩大部分組成「中國航空航天文旅博覽園」項目計劃從科普教育、產業發展、休閒度假三個維度,將重點打造包括中國航空航天博物館、航空航天科普體驗基地、軍事生態型體驗基地、水上體驗中心、航模基地、科創研發中心、文化創意產業創新基地、飛夢商業街等文旅項目。渭南市市長王琳、陝西省住建廳副巡視員王晟、陝西省文旅廳副巡視員孟寶民等出席論壇。
  • 民族振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
    學校簡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成立於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併組建,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建校以來,北航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後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2013年入選首批「2011計劃」國家協同創新中心,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學校第十六次黨員代表大會提出以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為發展願景目標。
  • 「數一數」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50年
    「數一數」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50年 2015-06-09 18:30: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33所為神舟系列飛船
  • 中國航天報社論:在奮鬥中不斷奪取航天事業新勝利
    12月18日出版的《中國航天報》將發表題為《在奮鬥中不斷奪取航天事業新勝利》的社論。社論強調,唯有成功才能專注發展,唯有奮鬥才能實現發展,唯有創新才能持續發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強調指出,此時此刻,航天人更需保持清醒、不驕不躁,要深刻認識到每一次成功都是新的起點,每一項任務都是新的挑戰,我們唯有成功才能專注發展,唯有奮鬥才能實現發展,唯有創新才能持續發展。唯有成功才能專注發展。幹航天,成功是硬道理。
  • 紀念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大事記
    1978-1991:中國航天進入發展快車道  1978年,隨著改革開放時代的到來,中國航天事業與其他各項事業一樣,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以遠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和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為標誌,中國的國防基石更加穩固;以第一顆通信衛星和第一顆氣象衛星發射為標誌,中國航天進入了衛星應用新時代;以長徵三號和長徵二號捆綁式火箭的發射成功為標誌,中國航天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九院704所60年跨越式發展記
    1957年12月3日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九院704所創建的日子。從由幾間簡陋的辦公室、十來名熱血青年組成的「國防第五研究院一分院8室」,成長為航天測控領域的「國家隊」成員,再到如今佔據中國航天測控通信導航、傳感器、雷達與對抗專業主導地位、擁有2300名在職職工的中國航天電子信息系統領軍企業,704所心懷60年的光榮與夢想,秉承「愛國敬業 創新開放 精準卓越 和諧共贏」的大所精神,緊緊圍繞十九大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要求,書寫中國航天事業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 「全國唯一」 「世界標準」,帶你了解魅力航天新城的未來!
    如果說感受盛唐輝煌,沐浴上五千年的深厚文化看曲江,那麼,只要跨過航天大道,追逐中國夢,創造下五千年的文明就要看航天! 發展定位自成立以來,航天基地始終秉承國家意志,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安全,堅持航天產業立區,努力推進集群化發展,堅持創新驅動,積極打造時尚活力的硬科技的創新之城、硬科技的聚集之城、硬科技的展示之城。經過十年努力,已成為中國航天動力之城,北鬥創新的發源地,全國首批軍民融合示範基地。
  • 杭州錢塘新區崛起「萬畝千億」航空航天新平臺
    原標題:錢塘新區崛起「萬畝千億」航空航天新平臺 「過去一年,中國有多少人坐過飛機?」中國商飛CR929總設計師陳迎春給出的答案是,「2019年,我國航空客運量6.6億人,相當於每天有180多萬人在天上飛。」 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航空運輸市場。昨天(12月9日),2020浙江省「萬畝千億」航空航天產業國際峰會在杭州錢塘新區舉辦。
  • 運鴻集團與中國航天基金會建立事業合作夥伴關係 開啟航天品質新時代
    共話航天夢、同圓中國夢。中國航天事業,不僅僅是國家戰略,更是民生工程。中國航天事業不只是中國航天從業人員的偉大事業,更是是全體人民的偉大事業。近日,中國航天基金會與運鴻集團在湖北省運鴻大健康產業園舉行合作夥伴籤約授牌儀式,這標誌著運鴻集團正式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
  • 「問鼎蒼穹—中國航天精神及新時代航天成就展」在合肥啟動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問鼎蒼穹——中國航天精神及新時代航天成就展」巡展活動在科學島合肥現代科技館啟動。據悉,此次公益性航天主題科普展覽項目,將免費在合肥現代科技館進行展出,展覽內容涉及中國航天相關知識和系列模型等。
  • 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船舶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7日,中國航天科技(000901)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在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徐強,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忠陽;中國船舶黨組書記、董事長雷凡培,黨組副書記、總經理楊金成,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錢建平等出席籤約儀式。  吳燕生指出,作為重要的軍工企業集團和中央企業,航天科技集團和中國船舶集團都肩負著神聖的強軍使命,兩個集團的徵程都是星辰大海。
  • 「中國航天日」科學講堂和開放日活動公告
    地點:長春光機所園區內容:參觀紀念「中國航天日」展覽、中國航天航空工程科普展等,走進發光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實驗室「航天創業」高峰論壇參選作品4月24日西工大友誼校區及新校區4月25日下午貴陽市小河航天園
  • 【館藏與收藏】華航航天博物館:見證中國航天曆程
    博物館擁有展廳大件科普實物20餘件,各類模型6個系列60餘件,飛船搭載物38件,書籍、題詞、證書等12套,紀念冊16頁,郵票、信封共553套,紀念章80枚,該館以中國航天發展歷史為主線,以航天科技知識系統為架構,展示了中國航天發展的歷程以及中國航天技術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 新華社:中國航天事業已在世界佔一席之地
    以下為文章內容:1970年4月24日,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開啟了中國人獨立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徵程。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航天事業成就舉世矚目,已佔據世界航天領域一席之地。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 【傳習錄】嫦娥五號回家,中國航天將創造更多精彩
    據專家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每個「中國首次」都代表著中國航天科技又一次突破,也意味著探月工程實現跨越,我們每個人當然有足夠理由為之自豪。
  • 用奮鬥譜寫新時代航天固體動力壯美凱歌!
    習近平總書記的賀電是對全體航天人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吳燕生董事長的具體要求是對航天人接續奮鬥、奪取更大勝利的方向指引。四院黨委發出《用奮鬥譜寫新時代航天固體動力壯美凱歌》的倡議,號召全院幹部職工牢記總書記教誨囑託,堅決落實董事長要求,勇立潮頭、不懈奮鬥,為建設航天強國打造更加澎湃的先進固體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航天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