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水墨漫畫展
大洋網訊 在廣州文化產業交易會期間,參觀「動漫新時代——廣州動漫藝術40年成果展」的市民都感慨,沒想到廣州的動漫這麼「威水」。
長期以來,廣東動漫市場份額領跑全國,約佔全國市場三分之一,而廣州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經測算,2018年前三季度,廣州市動漫遊戲產業共實現營業收入256.20億元,其中動漫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8.5億元,2017年為54.7億元。
廣州動漫產業近年快速崛起,並領先全國,這背後的成功經驗值得探討。在「動漫之都」建設步伐加快的今天,廣州有哪些優勢,要如何更進一步?連日來,記者遍訪行業協會與各大企業,試圖與大家共同探討產業未來。
《老夫子》和廣州地鐵的合作漫畫
穗動漫業多項
指標全國領先
廣州多家動漫企業
已獲得國際性獎項
喜羊羊、灰太狼、豬豬俠、巴啦啦小魔仙、超級飛俠……這些動畫片明星角色都出自廣州動漫企業。同時,廣州本土動漫企業獲得各路資本爭相追逐——華聞傳媒、光線影業等上市公司先後入局,帶動廣州動漫版權交易活躍,來自各界的動漫定製服務需求日益旺盛。
目前,規模龐大的「動漫穗軍」中可謂「既有月亮,也有星星」。新近數據顯示,以奧飛、百漫、詠聲等上市公司為代表,到2017年底,廣州市有近400家動漫企業,涵蓋了動漫製作、發行、衍生品設計、製造等各個鏈條和環節,其中有近50家企業生產原創動畫片。2017年,廣州產出動畫片近200部,時長近3萬分鐘,年播出動畫片24萬分鐘,產量和播出量全國領先,實力令全國同行刮目相看。
據《全國報刊零售發行調查報告》顯示,廣州漫畫發行銷售指數連續位居全國前茅,原創漫畫發行佔據全國漫畫市場30%以上的份額。
長期以來,廣東動漫市場份額領跑全國,約佔全國市場三分之一,廣州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經測算,2018年前三季度,廣州市動漫遊戲產業共實現營業收入256.20億元,其中動漫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8.57億元,2017年為54.7億元。
廣州動漫的實力之強,從獲獎數據可見一斑:2017年8家動漫企業獲得過國際獎31項;13家企業獲得過國家級獎項;8家企業獲得過省級獎項;12家企業獲得過市級獎項。
據報導,廣州大學動畫學院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達到99%;而廣美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幾乎實現100%的就業率。而在薪資待遇上,剛畢業大概五六千元,畢業一兩年後,很多都衝進一兩萬元的薪酬水平。這背後,與廣州動漫業近年來的長足發展不無關係。
小林漫畫
中國動漫的多個「第一」出現在廣州
藝術家評價:廣州人愛玩 能把事情做得有趣
一個產業的發展從來不可能憑空而來。廣州動漫產業的興起,源於廣州這片易得風氣之先的沃土早已埋下了動漫文化的種子。
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周鮚回憶起1978年12月廣州文化公園舉辦的漫畫展,那一次展覽的參觀人次超過40萬,可見漫畫在廣州一直深受民眾的喜愛。
動漫藝術家葉正華說:「廣州是個特別『動漫』的城市,廣州人很愛玩,而且有把事情做得有趣的能力,這就是』動漫之都』的底蘊」。得益於這種環境氛圍,中國動漫史上多個「第一」出現在了廣州。
《藍精靈》的故事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提起陪伴一代人成長的藍精靈,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哼出這首輕快的旋律。許多人都以為來自外國的動畫片《藍精靈》主題曲一定也是「舶來品」,殊不知這首歌可是正宗的「中國製造」。
上世紀80年代,廣東電視臺陸續引進美國版的《藍精靈》動畫片。在主題曲的製作上,廣東電視臺找到了當時的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歌舞團進行創作,由鄭秋楓負責作曲。
據鄭秋楓回憶,為了使這部作品更加「原汁原味」,譯製導演加了一個前提:一定要像外國歌曲。鄭老很快就決定將歌曲的主基調定為活潑、明快的童謠。雖然歌曲的主基調是午飯前才決定的,但是,那一刻的鄭老仿佛看到有一群靈動、活潑的藍精靈,於是僅用一個中午他便在鋼琴上找到了旋律。《藍精靈之歌》還獲得了首屆全國少兒歌曲作品比賽銀獎,1988年又獲得了魯迅文藝獎。這讓當時的詞作者瞿琮很驚訝,「因為在那之前我得這個獎是憑《我愛你中國》」。
《樂叔和蝦仔》
《樂叔和蝦仔》的故事
1980年,《周末》畫報創刊,推出廣州本土故事連環畫《樂叔和蝦仔》,連載600多期,不僅風靡廣州,在全國都有較大影響力。
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金城笑稱,自己還是一個東北小鎮青年時,為了看這部連環畫的連載,要專門跑到省城去買。《樂叔與蝦仔》後來還拍成了粵語的系列電視劇,可以說是影響了廣州幾代人。
藍精靈之歌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
他們活潑又聰明
他們調皮又靈敏
他們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綠色的大森林
他們善良勇敢相互關心
噢,可愛的藍精靈
噢,可愛的藍精靈
他們齊心協力開動腦筋鬥敗了格格巫
他們唱歌跳舞快樂又歡欣
《烏龍院大長篇》的故事
敖幼祥所作的《烏龍院》系列人物個性鮮明、情節幽默詼諧,火遍了大江南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敖幼祥曾在廣州居住10年,《烏龍院大長篇》也是在廣州開始創作的。
2005年,敖幼祥在廣州淘金路的一個小房間裡提起畫筆,揭開了《烏龍院大長篇》的序章。這部作品是由漫友文化與敖幼祥繼《烏龍院四格漫畫》系列後,合作推出的全新原創,累計出版圖書逾200個品種,總頁數達4868頁,總發行量超過4500萬冊,創造了中國原創漫畫歷史紀錄。
廣州動漫藝術40年成果展
「喜羊羊」系列傳遞廣州精神
多款廣州動漫產品在全球上百國家和地區播出
到了21世紀初,人才、技術、企業、消費等現代市場主體要素基本形成,廣州動漫產業呈爆發式增長。後來,喜羊羊、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等本土佳作,也從廣州走向了全國……
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例,這部動漫自2005年與觀眾見面以來,迅速紅遍大江南北,「喜羊羊」「灰太狼」等IP也成為中國代表性的動漫形象。近年來,每年圍繞「喜羊羊」IP的授權消費品年度銷售額超過10億元。
「喜羊羊之父」黃偉明的成就也是廣州動漫產業發展的縮影,「90年代我從國外留學回來就開始了自己創作,從最早的一個人創作到現在公司的幾百人,也從最開始的漫畫到後來做動畫,這幾年還在不斷地發展壯大」。身為土生土長的廣州人,黃偉明表示自己許多動漫作品都有廣州元素,而「喜羊羊」系列則傳達了廣州精神——「不屈不撓,堅持的精神,遇到困難不會退縮」。
如今,除了傳統的動漫產業形態,廣州動漫產業還不斷探索出了新業態,形成了產業窪地。廣州長隆集團為國內旅遊業龍頭企業打造了「卡卡虎」等動漫角色,成功開發了動漫旅遊項目和上千種動漫衍生商品。此外,動漫美食餐廳、動漫舞臺劇、動漫機器人等都對產業進行了很好的外延。
廣州動漫國際化也是突出特點。根據最新消息,廣州易動公司的知名動漫《美食大冒險》在世界200多個國家播放。奧飛娛樂的《超級飛俠》已經在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漫友文化成功與法國達高集團合作出版法語版《長歌行》《子不語》等作品,也將《機器媽媽》等108個作品輸出到東南亞國家。
有關業內人士曾表示,廣州作為「千年商都」,有良好的商業基礎和商業文明,動漫IP搭載在華南商圈龐大的消費品流通和銷售平臺上,可以更廣泛地接觸到消費者,成功概率較高。
大咖熱議
廣州動漫
政策引導培育市場要素
在外人看來,廣州的動漫產業似乎是忽然崛起。其實不然,它與廣州接地氣的市民文化與動漫相契合,也和政府、企業、創作者多年的苦心經營有關,業界對這種成功模式進行了概括: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同時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積極培育市場要素,不斷形成產業聚集。
從2006年開始,廣州就率先在全國將動漫產業確定為新興產業,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每年投入資金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了一批動漫技術新秀和動漫產業經營人才,以及通過支持成立工作室等方法,著力打造「動漫穗軍」。2017年,動漫遊戲資金共安排2779.708萬元,扶持了133個項目。2018年專項資金計劃扶持132個項目,擬安排扶持資金3721.67萬元。
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金城表示,廣州動漫能走在全國前列,除了良好的人才基礎、產業基礎、國際傳播能力,還離不開政府的關心和扶持,「就像我創辦漫友文化,當年還是小公司,政府就主動找上門來,說可以減免房租,這讓我受寵若驚」。
金庸水墨漫畫中的部分角色
打造平臺引導行業風向
當然,動漫產業最基礎的在人才,而廣州動漫產業模式的重要經驗正在於打造知名平臺,挖掘和吸納人才。漫友文化副總經理賴春暉對此總結說:「廣州動漫產業早就形成了『節、獎、展、論壇』的完備體例,分別是金龍獎、中國國際漫畫節、動漫遊戲展、中國漫畫家大會,這在全國都是獨一份。」令人欣喜的是,每一項的專業度、市場化、國際化和品牌效應都很強,在行業皆具有風向標意義,進一步擦亮了廣州動漫的「金字招牌」。
其中,漫友文化運營的「中國動漫金龍獎」被譽為「華語動漫奧斯卡」,自2006年永久落戶廣州。它首次為「漫畫」正名,提出了「動漫」概念。更重要的是,緣於其對原創漫畫的開發,它孵化出了陳安妮、姚非拉、朱斌、夏達等數十位動漫明星,為整個產業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內容基礎。肥志、丁冰等一批由金龍獎選拔的漫畫家在廣州開設工作室,以漫畫為業,漫畫產業「廣州隊」基本形成。其影響力之大,以至於業界傳說,中國的漫畫家可以分為兩類:漫友籤約的作者以及非漫友籤約的作者。
已舉辦11年的中國國際漫畫節,參觀人數和交易額屢創新高。今年國慶期間,它成了抖音上的廣州熱門打卡地,4天吸引參觀者逾30萬人次,居全國首位,交易額突破6億元。
文化特色推動打造本土IP
毫無疑問,無論是從本土企業創新能力、市場消費潛力,還是從泛娛樂產業的趨勢、虛擬實境等科技手段發展看,廣州的動漫產業都進入了爆發的前夜。
談到對廣州動漫的建議,金城表示,廣州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可挖掘的文化元素十分豐富,從業者要對外加強產學研交流,對內吸收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現實生活,突破宅文化、次元壁,在背景設定、人物形象設計中融入廣州本土特色,結合現代觀念、審美和趣味,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比肩美國和日本同行的世界級IP。金城指出:「一定要擁抱網際網路受眾,這需要你拿出真本事。內容為王,廣州動漫必須打上自身文化特色,優秀的地理環境、悠久的歷史,交融中西的嶺南文化,為創作者帶來豐富素材」。
不少依靠融資迅速擴大規模、卻底子薄的動漫企業,由於在打造優秀產品上乏力,在這場「資本寒冬」中倒下,金城對此評論說:「面對熱錢要冷靜,如果只是渾水摸魚、拿融資、騙取補貼,不專注內容,那遲早會倒閉。《大聖歸來》票房近10億元,殊不知作品磨了8年,廣州的商業文化偏務實,但動漫產業鏈條長,企業最好要有大格局、有誠意、有耐心,在解決短期生存之後,就必須在長期規劃上做文章。」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曾俊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