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運會組委會對外公布了口號、會徽、吉祥物。其中備受關注的吉祥物——大熊貓「蓉寶」一亮相,就得到了大眾的充分認可。據記者了解,「蓉寶」的原型設計師劉東博,是咱瀋陽的80後!
創建工作室推廣瀋陽本土文化
劉東博1984年出生,畢業於東北大學工業設計系,作品非常具有衝擊力。2015年他創作的「到嘴的鴨子還能飛了」的漫畫,為遼籃球迷熱捧。劉東博說:「作為一個鐵桿球迷,我希望用自己的畫筆為遼籃加油。」
如今,劉東博自己創業,專門從事卡通形象創作。他參與創建的「小宇宙文創工作室」,致力於推廣瀋陽本土文化,為東北文創發聲。他喜歡以瀋陽元素為靈感,創作推廣家鄉的作品。最新創作的東北虎「萌克」,就是一個宣傳家鄉瀋陽的卡通形象。「萌克」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把瀋陽的歷史文化地標建築展示給世界。劉東博說:「我以一隻可愛的小東北虎為載體,和團隊的成員一同創作了一系列有趣的作品,瀋陽的故宮、大帥府、世博園、盛京大劇院,都成為了我的創作元素。我希望來自世界的遊客,把咱們瀋陽的風景和幽默帶回家。」
「蓉寶」原型是通體紅火的大熊貓
對於參與成都世界大運會吉祥物的設計,劉東博介紹:「它的誕生過程可謂不易。據組委會官方報導,此次遴選歷時3個多月,共收到來自全球超過7000條口號、近2000件會徽和近1000件吉祥物的投稿。經籌委會評審委員會的初評和終評,全民網絡投票,網絡點讚活動和專家把關、優化設計後,才最終選定結果。2019年7月,我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成都大運會徵集吉祥物的消息。沒想到,我投稿的作品得到了全國網友的喜歡,最後入選。」
劉東博說:「『蓉寶』的原造型是通體紅火的大熊貓,耳朵、眼睛、尾巴皆呈現火焰形態。『蓉寶』的紅不僅是火焰的顏色,也是成都著名美食——火鍋的顏色,『蓉寶』面部構思參考了傳統藝術瑰寶——川劇的臉譜樣式,是川劇這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又一次與時俱進的創新體現。作品初稿創作完成後,經中國美術家協會設計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何潔組織專業力量,對其優化調整後,成為目前官宣的形象。」
希望為瀋陽舉辦的世界大賽設計
據記者了解,在成都大運會吉祥物的遴選過程中,引發了專家評委們的熱烈討論。何潔教授曾說:「吉祥物是人們的願望,訴求,對未來的期盼,過去民間當中很多,包括吉祥的文字,不拘泥形象。我們不應該局限於哪一個畫得好看不好看,而是應該把吉祥的寓意放在首位。『蓉寶』是非常有四川文化代表性的作品。」
對於「蓉寶」的創意來源,劉東博說:「其實過程很簡單,提到成都,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熊貓。熊貓是成都乃至中國最具有特色的標識,熊貓與火焰形象相融合,在保留原有親和力及對外傳播粘性的同時,也寄託了對成都這座熱力之城,以及我們這個奮進國家對發展的熾熱期許。」
提及本次獲獎經歷,劉東博表示很開心,「我會把這次經歷當作人生一個重要裡程碑,希望將來在自己的家鄉舉辦世界性賽事時,我會第一時間投稿。作為一名設計師,希望用自己的創作感染更多人,讓世界都看到越來越好的大瀋陽!」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楊博/文李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