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春秋︱「去福開森路」:上海南京西路「金三角」

2020-12-18 澎湃新聞

南京西路上的梅龍鎮、中興泰富和恒隆,被稱作「梅泰恆」,不僅是說這三座高樓建造時的引人注目,而且在「梅泰恆」的舊址,原來也是非常具有地標意義,被稱作南京西路三角地帶;再往前,依舊繁華,三個年代盡顯鉛華,各有風姿不同。

西區三角地帶的情味

「去福開森路。」這是湯唯在電影《色戒》中的最後一句臺詞,她在凱司令門外跳上黃包車後對黃包車夫這麼說。不過她沒能夠再回到她居住的福開森路,她被抓進去了。

從福開森路的住處(如今的武康路)到靜安寺路的凱司令(如今的南京西路)約4公裡路,在當時不算近。可以想見凱司令的名氣和品位。雖然這只是電影中一個場景一句臺詞,但是完全可以做出推論,1940年代上海「上只角」的男女,是把凱司令當作自己消閒的上佳去處的。

但是僅僅一個凱司令,還不足以長久地吊起上只角男女的胃口,或許李安還不會想到把它當作《色戒》的重要場景。凱司令和它的左鄰右居一定形成了上只角的生活風尚和磁場。

這一個磁場會有一些什麼?從南京路外灘起始到靜安寺終結,是同一條路,但是不僅路名不同,屬性也各異。南京東路和與之相接的南京西路,像四大公司,機器扶梯,跑馬場,大光明,大世界,都是熱鬧的好白相的,即使是國際飯店,飯店進不去,但是抬頭看看24層樓,帽子掉在地上也算得上是好白相的笑談,還有仙樂斯舞廳,上海一絕。

所以我更傾向於南京東路和南京西路的分割線,是以前的成都北路,如今的南北高架路。南京路的熱鬧,跑馬場的喧囂,到了這裡就戛然而止,安靜了許多。高樓絕少了,大店家沒有了。小時候偶有夜行南京西路,路燈都是黃渣渣的昏暗,會覺得同一條南京路的不同冷暖,大馬路到了這裡一點也大不起來了。作為一個佐證的補敘,南京東路街道西段,就是以成都北路為界的,原來的黃浦區和靜安區,也是在這裡劃出了楚河漢界。成都北路向西,真的冷落了。

這印象沒有錯,又是錯了。雖然是筆直的同一條路,但是路名不一樣了,格調也不一樣了。大馬路要的是大馬路的氣派,靜安寺路(南京西路舊名)求的是生活的情味—它的風格恰是消閒,而且是高層次的消閒。消閒在南京西路上,又絕非僅止於南京西路一條路,是一個三角地帶,構成了當年上海西區的貴族風尚,凱司令恰是處於這一個三角地帶所謂一枚「鴿子蛋」。這一個三角地帶和南京東路有著此起彼伏的節奏。

猶太商人經營的西比利亞皮貨店,坐落在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135-1137號),鄭萍如刺殺汪偽漢奸頭目丁默村就發生於此。

這一個三角地帶小巧玲瓏,完全可以從緊湊的門牌號碼和幾十米的馬路長度來確認。凱司令位於南京西路1001號,向西,梅龍鎮飯店(弄堂裡的飯店)是1081號,再向西,新鎮江酒家1111號。從這一個丁字路口向北不過150米,便是美琪大戲院;若如從新鎮江再向西,穿過陝西北路,就是1193號的平安電影院。在一篇文章中,我曾經將「平安」誤寫為「珠江電影院」,珠江是平安西邊的珠江飯店。在反省自己這一個怪異的錯誤時,我對朋友說,大概是年輕時代很窮,去過平安看電影卻沒有去過珠江吃飯,想珠江想瘋了。在十年前電影蕭條時期,平安改名為平安動感電影院,而後這家電影院也不平安了。平安電影院再往西的斜對面,是大名鼎鼎的「上咖」上海咖啡館。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上咖已經不屬於這一個三角地帶了,似乎應該和銅仁路的綠房子和常德路的常德公寓連成一片。因為在上咖和三角地帶之間,還橫亙著陝西北路菜場(舊稱西摩路小菜場,始建於1928年,1993年拆除,脫胎為中興泰富)。在恒隆的舊址,還有一個汽車加油站,當然,這絲毫不意味著三角地帶和上咖的完全隔離。

再從凱司令向東,805號是王家沙,繼續向東幾家門面是綠楊村,763號;綠楊村斜對面是742號的新華電影院……還有更重要的娛樂場所……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這裡是一個著名的三角地帶,在1950年代之後,這裡仍舊是三角地帶,叫作南京西路三角地帶。如果以地理面積計算,這個三角地帶極其袖珍,但是所袒露出來的上海西區氣息非常濃鬱。飯店如此密集,且中西合璧,除了「繁華」,找不到其他詞語可以解釋。而且這些場所響噹噹的名字,既是與生俱來,又是地久天長。如今飲食業「梅龍鎮集團有限公司」的家底,便是梅龍鎮、凱司令、王家沙和新鎮江。其實這四大名旦本不是一家人,但是它們共同構成了上海西區貴族消閒生活的味蕾系統。

時空穿越的海上繁華

想像一下,從美琪大戲院或者夏令配克大戲院(即新華電影院,現已拆除)看了電影出來,飯店點心店已經左右逢源。今朝吃了淮揚風味的鎮江餚肉,下趟來一塊凱司令的慄子蛋糕,再下趟,要麼梅龍鎮宮保雞丁,要麼王家沙蟹粉小籠,還有綠楊村菜包,到辰光再講了……請一定要記住這些飯店點心店揚名上海的年代:從1920年代末到1940年代中期,也就是在七十六年到九十六年之前的故事。《色戒》中的凱司令場景,那一句「到福開森路去」,其實首先應該是倒過來的句式:到凱司令去,到戈登路(江寧路)的美琪大戲院去……一定是那一個年代西區生活的常態。

每一個戲院總是被若干個飯店點心店依附著,於是,看一場戲看一場電影就是一件有情有味的事情了。當這些戲院和周遭的飯店點心店擠挨在一起時,很難說是誰在烘託誰了。

最年長的是鎮江點心店,1927年生的老人了。雖然是地處上層西區,起的店名是點心店,蠻小家碧玉。到了上世紀90年代,派頭大了許多:翻造重建,請國畫大師朱屺瞻題寫店名「新鎮江酒家」。

如今說到當年的上層社會,大多總是說他們會享受懂生活,因為他們富裕,但是必須補正的是,他們也很有文化。像「梅龍鎮」這個店名,許多人把「梅龍鎮」當作了地名,卻不知道是來自於京劇《遊龍戲鳳》正德皇帝微服私訪「梅龍鎮酒肆」而得名。這麼一家飯店居然還是落座在弄堂裡的。某日,有青年才俊在梅龍鎮做東,聊起梅龍鎮的菜系,才俊肯定地說,梅龍鎮是上海的名牌飯店,當然是上海菜,是海派特色。我糾正說,應該是淮揚菜。才俊立刻百度,果然。我告訴他,梅龍鎮還是上海很早的涉外飯店。才俊愕然。上世紀80年代,不是所有的飯店都可以接待外國人,當年上海作家協會接待外賓時,梅龍鎮是備選的涉外飯店;作家協會在巨鹿路陝西路,和外國作家談了文學文化,然後中外作家一起去梅龍鎮。梅龍鎮地位一直很高,1958年,周恩來還在這個飯店與幾個全國勞模一起用餐。

這一個三角地帶還有什麼?還有863號的鴻翔時裝公司,是中國首家時裝店,老闆金鴻翔,1917年創立。1934年宋慶齡為之題詞——「推陳出新,妙手天成,國貨精華,經濟幹城」。

還有南京理髮店,還有藍棠皮鞋店,還有第一西比利亞,還有亨生西服店,還有白玫瑰理髮店……一個省略號是肯定不夠的,必須再加上一個……

靜安寺路當年也是高端品牌的雲集之地

舞廳「嘭嚓嚓」因緣書場吳儂聲

南京西路三角地帶,應該是黃金三角地帶,還是白銀三角地帶?歷史上並沒有起名。當然如今一定會稱其為鑽石黃金地帶。有電影院戲院,有飯店,有百貨店服裝店……

這一個三角地帶還有什麼?

還有更重要的娛樂場所……已經消逝或者蛻變了的四大舞廳—這才是當年情味之高潮。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舞廳繁多,但是名氣人氣最旺的「四大金剛」百樂門、大都會、麗都和仙樂斯四家舞廳都集聚於茲。百樂門距離美琪大戲院最遠,也不過3裡路。現在完全可以想像當年這一段靜安寺路紙醉金迷的程度了,以我的年齡,當然看不到這一片夜景,於是只能感受到「路燈也是黃渣渣的昏暗」。

有關仙樂斯,還有個一半是八卦一半是歷史的故事。據說當年沙遜在百樂門舞廳玩得不開心了,一氣之下將自己在靜安寺路上的地皮拿出來興建舞廳。這就是南京西路444號遠東第一流的 「仙樂舞宮」。仙樂斯舞廳建築佔地4畝多,還裝了中央空調,號稱是「上海500人的避暑勝地」——1936年,全上海僅有滙豐銀行、大光明電影院和仙樂斯裝了中央空調。1950年以後,仙樂斯兼營書場,「文革」期間,更名為風雷劇場,多演兒童木偶戲專場。1995年仙樂斯舞廳建築拆除,而後的仙樂斯廣場以前生之舊名維持著仙氣。

其實,大都會舞廳和麗都舞廳更是這一個三角地帶的不可或缺。麗都位於北京西路泰興路口,也就是如今的上海市政協辦公所在地,而大都會身處三角地帶中心,南京西路江寧路口,它的東南西北皆是消閒之所。1949年之後,大都會和各大舞廳一樣,紛紛改弦易轍經營蘇州評彈,冠名「靜園書場」。很有意思的是,仙樂斯和大都會都從舞廳改為書場,想必當年的舞客也是喜歡聽書的?想必1950年代蘇州評彈亦是上層社會的熱衷?南京西路一帶,一直有蘇州評彈的氣場,上海評彈團的鄉音書場也是在南京西路。舞廳的「嘭嚓嚓」與書場的蘇州評彈間有什麼玄妙的因緣?當是當年親歷者有話語權了。

當年的仙樂斯與百樂門、麗都、大都會號稱「四大金剛」

除了「文革」一段日子,靜園書場說書聽書的日子一直延續到1985年,又跳舞了。有一則當時的官方消息,現在讀來很有意思——「1985年春節,靜園書場與靜安區團委聯合主辦對內舞會,邀請上海歌劇院樂隊前來伴舞,受到空前的歡迎。自此以後,靜園書場對內舞會幾乎場場爆滿一票難求。於是到了1985年10月1日,經上海市文化、公安、工商部門核准,靜園書場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家對外營業性舞廳,於是全國轟動,各地前來參觀交流的舞迷們應接不暇。1988年,大都會舞廳更名為大都會歡樂園,繼續著它舞廳的功能。」

再後來呢?再後來轉讓給了香港名商李嘉誠先生,那就是現在的梅龍鎮廣場。

舊時上海有十裡洋場之稱,其實十裡是一個長度,似乎來形容一條馬路更加妥帖。真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一條南京路,從外灘到靜安寺,4.87公裡,幾乎就是十裡,這才是十裡洋場更加確切的由來。而在十裡洋場中,又是蘊含了大馬路、靜安寺和這一個三角地帶,三個高潮此起彼伏。在上海人的地域心理中,這一個三角地帶就是南京西路,倒過來說,南京西路就是這一個三角地帶,靜安寺一帶那就是靜安寺了。南京西路三角地帶很短,但是它顯現了上海西區上層社會的消閒格局,情味很多,故事也很多。或許可以武斷地推論:只有在那個時代那個地方看過戲看過電影、或者跳過舞、或者聽過書的人,當然也是在那個時代那個地方吃過慄子蛋糕吃過蟹粉小籠的人,才是後來所稱謂的老克勒。

海派風情建築博覽會

說到了老克勒,就要涉及到南京西路這一個三角地帶的重要民居—公寓大樓。這一帶的公寓大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和淮海中路非常相似,非常密集地佇立著一幢幢公寓大樓。僅僅是從南京西路801號(石門二路口)的同孚大樓開始向西,直至1173號(鎮江點心店之西)的花園公寓,並且僅僅是在這一條路上,便有同孚大樓、德義大樓、泰興大樓、大華公寓、中央公寓、靜安別墅、重華公寓、花園公寓一共八處,並且都是在1926年至1939年十幾年間造起來的。

公寓大樓是上海中產階層、知識階層的集聚地,實業家、大學教授、醫生、銀行家、洋行職員,是公寓大樓的主流居民,他們構成了所居住地的市井風尚,也就是後來被大家樂道的上海人的風尚。

曾經有諸多上海聞人居住在這一個三角地帶。如果細細羅列梳理,一定是一份洋洋大觀、讓我們崇敬有加的名單。印象中,已故著名詩人王辛笛生前就居住在花園公寓,我曾經去辛笛老家中拜訪;已故作家程乃姍在此地也有舊宅……

曾經有人一邊懷舊一邊臆想,南京西路三角地帶是否可以重現當年上海西區生活的品味?其實現在的繁華遠遠超過了當年,現在有梅隴鎮廣場,還有恒隆中興泰富,還有吳江路美食一條街呢。

(本文摘自《檔案春秋》2017年06期,澎湃新聞經授權發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記憶】南京西路上的「金三角」,你想穿越回哪一個?
    南京東路和與之相接的南京西路,有四大公司、跑馬場、大光明、大世界等,都是熱鬧的好白相的,即使是進不去的國際飯店,抬頭看看24層樓,帽子掉在地上也算得上是好白相的笑談;還有仙樂斯舞廳等等。所以很多人更傾向於南京東路和南京西路的分割線是以前的成都北路,如今的南北高架路。
  • 上海南京西路商圈衍生五大布局 「重心」西移靜安寺
    14年前,如果你正巧站在常德路、南京西路的路口,那麼很可能是剛剛從西南角的柯達照相館取回最近一次的家庭合影或最近的一次旅行照片。如今,照相館已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系列巨型商場,人們不用特意去巴黎、紐約的精品店,就可以買到最新一季的奢侈品。
  • ...延安西路|淮安|常德路|威海路|姚橋浜|南京西路|王家厙|蘇州路|...
    靜安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中部,因古剎靜安寺而得名。它地處繁華深處,有著極為豐富的地名文化寶藏。它們有的耳熟能詳,有的乏人問津……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一下那些靜安的老地名。靜安寺大致範圍為常德路以西,延安中路、延安西路以北,烏魯木齊北路以東,北京西路以南的一片地區。核心區域在南京西路、華山路交會處。遠在五代吳越廣築圩田發展農業時,這裡就開始有了圩田。
  • 從靜安寺路到南京西路
    從靜安寺路到南京西路 2020-11-21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頂尖奢侈品聚梅泰恆、輕奢去靜安寺,南京西路品牌將梯度發展
    打造中心城區新標杆,上海新亮點,靜安區將在南京西路沿線引導街區品牌梯度發展。今年2月9日,上海市政府發布《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形成質量競爭新優勢,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質量高地。
  • 打造上海"香榭儷舍大街" 南京西路初露崢嶸
    靜安區商委主任陳惠泉日前明確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用兩年時間使南京西路從成都路到常德路一段的沿街店鋪都交給國際品牌,包括世界一線二線品牌的經營商來經營;用幾年的時間,把靜安南京路打造成上海國際購物中心標誌性商業街,將南京西路建設成一條上海著名、中國聞名、世界知名的商業街。」
  • 頂級商圈上海南京西路:高端奢侈品商業格局轉變
    南京西路的高端/奢侈品商業,從1990年代上海商城引入國際名品到梅龍鎮、中信泰富、恒隆的相繼開業,奠定了南京西路高端商業街的地位。然而現在的「梅隆泰」已不復昔日高端商業代名詞的地位,只有恒隆和上海商城還一直保持檔次。
  •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
    原創 檔案春秋 檔案春秋光明冷飲、中華鉛筆、朵雲軒、豫園商城、王開照相館、恆源祥絨線、鴻翔時裝、培羅蒙西服、梅龍鎮酒家、紅房子西餐館、杏花樓月餅、綠波廊餐廳、新雅粵菜館、錦江飯店、大壺春生煎……這些耳熟能詳的老字號、老品牌,代表著許多人童年或青春的回憶,也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情懷
  • 南京西路!全球第二大Apple Store!
    自帶超大的下沉式廣場,同時緊鄰靜安公園,正位於華山路南京西路路口,可謂上海商業地段的la cream de la cream,鑽石一樣的location!小編從路邊社得到的消息是,即將出現在這裡的將會是4000平米,全球第二大Apple Store!僅次於:
  • 詳述南京西路上海商城
    這個選題一年多前做了一些資料收集並寫了一篇圖文報導,連結點進去看看:《H.J.Craig快顯身 你在南京西路造這麼大一個宅 我們想知道您在上海近代史上的作為》,當時我們掌握一點點原始房東的上海史料。直到最近我們開始在字林西報的檢索系統裡搜索,又想起H.J.Craig這個公益洋行大班來,一查發現其曾在上海商業投資很有手筆。
  • 南京西路的舊時風光
    南京路分東西兩段,老上海習慣稱的「南京路」,通常情況下指的是南京東路,而南京西路,原來叫「靜安寺路」,1945年更為現名。 號的「跑馬總會」(今上海美術館,1933年),以及建於1928年就是現在的南京西路702、722號,過去這裡是上海猶太總會及會所,建於1911年。
  • 南京西路:人文歷史的「湧泉」
    南京西路是一條充滿故事的馬路,處處都有人文歷史的「湧泉」。在此徜徉,常有時空交錯的恍惚。單位遷到威海路後,我常在午後到南京西路散步。南京西路築於1862年,原名「靜安寺路」,英文譯為「Bubbling Well Road」,意為「湧泉路」或「沸井路」。靜安寺旁原有一口古井,常年沸騰,洋人遂以「湧泉」和「沸井」名之。
  •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
    原創 檔案春秋 檔案春秋光明冷飲、中華鉛筆、朵雲軒、豫園商城、王開照相館、恆源祥絨線、鴻翔時裝、培羅蒙西服、梅龍鎮酒家、紅房子西餐館、杏花樓月餅、綠波廊餐廳、新雅粵菜館、錦江飯店、大壺春生煎……這些耳熟能詳的老字號、老品牌,代表著許多人童年或青春的回憶,也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情懷
  • 上海南京西路商圈衍生五大布局 「重心」西移靜安寺
    14年前,如果你正巧站在常德路、南京西路的路口,那麼很可能是剛剛從西南角的柯達照相館取回最近一次的家庭合影或最近的一次旅行照片。如今,照相館已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系列巨型商場,人們不用特意去巴黎、紐約的精品店,就可以買到最新一季的奢侈品。
  • 稅收助推南京西路商圈發展,百年誕生近70棟「億元樓」
    南京西路是上海商業對接全球時尚的潮流窗口和獨具海派腔調的生活街區。截至2018年底,南京西路上年產稅收過億的「億元樓」已逼近70棟,包括恒隆廣場在內的「月雙億樓」已達4幢。這條百年老街在稅收舉措的助推下已成為上海「最貴商圈」。
  • 南京西路老照片集錦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如界河一般,繁和雜在南京東路,謐和靜在南京西路。1915年,經潤三、黃楚九合資創辦的「新世界遊樂場」在南京西路路西藏路轉角正式營業,這裡正對著跑馬廳,他們又特地在頂層設計成看臺,每當馬賽時,這裡就成了「司令臺」,······(《街道背後》作者:薛理勇)。字林西報給出的「南京西路」還是很有趣的,小市民喜歡看那種新聞風格。
  • 南京老地名:北京西路、北京東路、上海路、天津路
    六朝古都的南京,它的地名也處處透露著恢弘的歷史底蘊和人文感懷。南京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其地名之眾多,內涵之深廣,有些地名標記了金陵山水相映的地理特徵,有些地名沉澱了金陵帝王州的政治色彩與歷史滄桑,有些地名凸顯了金陵市井文化與商貿經濟的發達,還有些地名表達了金陵人崇文尚書的價值取向。北京西路位於南京市鼓樓區鼓樓廣場之西。東起鼓樓廣場,西至草場門橋。
  • 南京西路商業蛻變:由高冷到親民 老牌商圈備受新興品牌青睞
    南京西路商圈經歷一輪大調整之後,昔日奢侈品集中地現狀如何?高端與親民如何權衡?為何能吸引諸多首進中國/首進上海的品牌入駐?本文深入分析南京西路商圈業態,探尋商圈中業態分布的特徵及形成原因。   自2016年起,南京西路商圈多個購物中心如恒隆廣場、金鷹廣場、中信泰富、818廣場、梅龍鎮廣場等都經歷不同程度調改。
  • 檔案春秋︱1950年代上海連環畫業的改造
    1949年,周作人在《小人書》裡說到:「在上海或是北京的馬路上行走,常可以見到路旁邊有些小書攤,卻不是賣的,只是借給人看,又不拿回家去,只在攤邊翻看。這在北京名為小人書,但也並不專門只給小孩們看,有好些成年人也在那裡看著,而且還很滋滋有味的。」 著名作家沈寂回憶:「父親是窮苦出身的大商人,家道富裕。可是父母都不識字。當時,上海灘的文娛生活不比現在少,我父母雖然愛看戲,但不能天天上戲院,夜夜看電影。
  • 上海上半年重點商圈誠信指數發布,南京東路、南京西路和徐家匯位列...
    據了解,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廣泛採集商圈及重點商家的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在南京西路、南京東路、徐家匯、淮海中路、小陸家嘴、中山公園、五角場、豫園、四川北路、中環真北等十個重點商圈,結合疫情後復工復產形勢開展2020年上半年誠信指數測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