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基層為群眾 傾心調解促和諧

2020-12-16 中國法院網

紮根基層為群眾 傾心調解促和諧

——記廣西大新縣人民法院雷平法庭庭長蒙志華

2013-09-25 09:05:32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伍佰禎

工作中的蒙志華

  執著敬業的他,在基層法庭的平凡崗位上,恪盡職守,默默工作,全心致力於案件調解工作,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法官為人民」的神聖職責。一心為民的他 ,用「公心、真心、耐心、細心」成功地調解了一起又一起在別人看來無法調解的案件,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他就是廣西大新縣人民法院雷平法庭庭長蒙志華。

                勇於創新,真心調解

  雷平法庭管轄大新縣雷平鎮、攬圩鄉、寶圩鄉、堪圩鄉、恩城鄉4個鄉鎮,58個行政村,人口多達13餘萬人,目前,法庭僅有4名幹警。

  面對案件多人員少、案件複雜的實際困難,身為法庭庭長,蒙志華並沒有退縮。他積極探索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帶領全庭幹警爭創「無判決」法庭,建立「四心調解法」,在調解中做到「公心、真心、耐心、細心」審案,針對具體案情,找準「四個切入點」,即是找準案件爭議的焦點,當事人之間利益的平衡點,法理與情理的融合點,案結事了人和的終點,為案件調解打下良好基礎。在蒙志華的不斷創新與進取下,許多看似跨不過的調解難題,都被他一一徵服,他甚至開創了保險公司就無證駕駛引發交通事故達成調解協議的先例。蒙志華所率領的雷平法庭已連續實現三年「零判決」,開創人民法庭調解工作新篇章。

   2011年以來,蒙志華個人主辦審結462件,其中調解403件,撤訴59件,案件調撤率連續三年100%,所審結案件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做到案結、事了、人和。

                巡迴辦案,便民利民

  大新縣雷平鎮轄區範圍廣,且為大石山區,群眾受交通等客觀因素制約,訴訟極為不便。為減輕群眾訴訟累,蒙志華經常帶領法庭幹警深入轄區村屯,在田間、農家小院開展巡迴辦案,就地解決矛盾。當事人經常為他那種司法為民的態度所感動,很快達成調解協議。

  2009年9月至10月,馬某先後向大新縣種植戶農某購買劍麻片150餘噸,僅支付2.4萬元,尚欠1.9餘萬元。後來農某經多次催討未果,遂於2012年10月15日訴至雷平法庭,要求馬某償還欠款1.9餘萬元。

  蒙志華主辦此案,經聯繫馬某,馬某稱其因身體狀況原因在家休養不方便前往法庭應訴。農某因為家裡出了意外,急需錢用,聽說馬某因病不能應訴,心急如焚。於是,蒙志華決定到馬某家進行調解,以儘快解決問題。

  蒙志華誠懇的工作態度深深打動了雙方當事人,雙方很快達成了調解協議並當場履行完畢。事後,馬某不無感嘆的說:「你們那麼大老遠的到家中調解,要是我不給錢的話,那豈不是太沒良心?」這不僅僅是一位40多歲生意人的感嘆,更是對蒙志華一心為民,切實便民服務行為的由衷讚嘆!

  2011年以來,蒙志華帶領雷平法庭幹警開展巡迴辦案410件,佔該庭結案總數471件的87.05%,大部分案件在巡迴辦案中就得到協商解決。

                組織肯定,榮獲嘉獎

  參加工作18年來,蒙志華一直紮根在基層法庭,奮鬥在審判工作的第一線,為老百姓排憂解難,定紛止爭,受到了轄區群眾的廣泛讚揚,也贏得了相應的榮譽。他先後被評為「全區人民法庭規範化建設先進個人」「全區優秀法官」、「全區法院優秀調解能手」、「全區法院先進個人」、「全區法院辦案標兵」、「全區法院優秀共產黨員」、「全區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幹警」、「全市法院優秀法官」等榮譽,並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面對榮譽,蒙志華看得很談,他說,榮譽屬於過去,在明天的日子裡,在未來的歲月裡,他將會一如既往紮根基層法庭,在平凡的基層審判崗位上,盡最大努力履行好法官的神聖職責,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人民法官為人民」的華美篇章。

相關焦點

  • 抓好基層人民調解 維護社區和諧穩定
    抓好基層人民調解 維護社區和諧穩定 2020-06-24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制日報:和暢調解促和諧 踐行宗旨惠民生
    「通過法律服務、法治宣傳,實現化解矛盾、服務百姓的目的,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這是我作為一個基層司法所長的工作理念。」閆學才的話質樸而厚重。創造司法行政驕人業績對於濟南市歷下區司法行政人來說,恪盡職守、服務群眾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 「多年相爭只為牆 法官巧調促和諧」
    他們的身影經年奔波在湘潭市雨湖區最大的鄉鎮鶴嶺鎮,就是那樣一個審判團隊,為了和諧鄰裡、美麗鄉村,他們深入鄉村、紮根基層,通過面對面接觸,心貼心交流,把大量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構建起鄉村和諧發展的「防火牆」,他們就是雨湖區法院鶴嶺人民法庭庭長姜衛兵、法官助理劉夢賢、書記員戚薇、法警兼司機盧鑫。
  • 安吉縣章村鎮「來必和」鄉賢工作室:聚鄉賢力量,促基層和諧
    安吉縣章村鎮「來必和」鄉賢工作室:聚鄉賢力量,促基層和諧 2020-05-01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層派出所打造本土「治保調解天團」 情理相融創和諧
    原標題:基層派出所打造本土「治保調解天團」 情理相融創和諧 身著制服的警察、佩戴紅袖章的退職村社幹部、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戴著頭盔的巡防隊員……在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章鎮鎮的街頭巷尾、田間地頭,活躍著這樣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時而列隊巡邏護平安,時而分散行動作調解、為民解憂。
  • 雲和高奏基層勞資糾紛調解和諧曲
    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動轄區基層勞動保障監察中隊啟用快速調解機制,僅用半天的時間就幫陳某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資。  近年來,為了不斷提升基層勞資糾紛化解能力,築牢基層勞資糾紛化解和諧防線,雲和縣全面夯實基層勞動保障監察力量,在全縣10個鄉鎮(街道)和工業園區建立勞動保障監察派出機構。
  • 全國模範司法所長、連平縣忠信司法所所長吳鏡明:甘當基層司法調解...
    從普通的基層鄉鎮辦事員,到基層司法所所長,他紮根基層30年,工作兢兢業業,對人熱情大方,對理想執著追求,留下了閃光的足跡。他平易近人,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保穩定促發展。紮根基層30年 現年55歲的吳鏡明於1985年被分配到連平縣農機修造廠工作,1990年通過考幹成為連平縣高莞鎮政府的一名辦事員,從事司法行政工作。
  • 25年紮根南海務莊社區,陳平功調解矛盾和問題超千宗
    對於南海羅村務莊社區治安隊長陳平功來說,25年他只做了一件事情,紮根社區,專注調解,讓改革紅利變成實實在在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累計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矛盾和問題超1000宗,勞資糾紛化解率100%。
  • 中國社會轉型多領域矛盾凸顯 調解促社會更和諧
    基層和諧,從調解起步  編者按:在社會轉型和利益分化的當下,一些領域矛盾凸顯,糾紛層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壓力日增。矛盾糾紛很多時候也難以避免,關鍵是在其出現後如何儘快處置、妥善解決。現在許多人解決糾紛的途徑除「私了」以外,一是上法院打官司,二是找領導或上訪,求助於正式的調解機構和調解人員的並不是很多。
  • 東莞基層調解「叔力量」
    記者梳理發現,夫妻矛盾、勞動報酬、鄰裡口角……在這些沒有硝煙,卻經常「火藥味」十足的糾紛背後,這些代表個人調解工作室的「叔力量」,他們不僅僅是一個稱呼,在調解基層糾紛、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正成為社會矛盾的「減壓閥」、鄉村和諧的「潤滑劑」。
  • 一鄉一庭2009個「排雷哨」紮根基層
    在他看來,以「一鄉一庭」為基礎謀求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在農村基層社會落地生根,就是堅持發展「楓橋經驗」的本地經驗。  紮根基層  馬戰民是位當了30多年的老書記,老爺子平時沒事就喜歡到距離村裡沒多遠的大何莊法庭坐坐。「村裡小兩口打架鬧離婚,弟兄倆因為宅基地起糾紛,法律咋規定、怎麼做調解,咱得到楊法官那取取經。」
  • 公正調解暖人心 化解矛盾促和諧
    經羅州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勝哥調解工作室多方尋找,最終找到店主並進行調解,僅用了五天時間便把協議籤了下來,最後店主向林女士賠償了7.8萬元。李亞勝(左一)等勝哥調解工作室人員在商量工作。通訊員張思燕 攝以誠待人 化解糾紛原來,林女士所說的勝哥調解工作室是以廉江市羅州司法所退休所長、「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李亞勝為核心組成的調解工作團隊。羅州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勝哥調解工作室,也是湛江首個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
  • 紮根基層23年,守一方歲月靜好,內江這位好民警值得點讚
    在公安工作的最基層、最前沿,他不知疲倦地奔波,夜以繼日、風餐露宿,沒有什麼困難可以讓他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就是威遠縣公安局碗廠派出所所長潘學文,一位把青春奉獻給警察事業的鋼鐵硬漢,一位治安責任田上深耕細作的「老黃牛」!平安家園的「守護者」群眾有了安全感才會有滿意度。
  • 河北邢臺:構建調解工作網絡把「疙瘩」解在基層
    新華社石家莊12月16日電題:河北邢臺:構建調解工作網絡把「疙瘩」解在基層新華社記者齊雷傑「我心裡的疙瘩終於解開了,這都多虧了『和合說事工作室』的李中秋。他給我們耐心講情理、講法理、講道理,我們心服口服。」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大屯鄉村民鄭志輝說。
  • 妥善化解矛盾糾紛,這位基層民警有「調解三寶」
    近年來,廣州市增城區大力開展社會治理探索,認真研究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組織發動鄉賢、村居幹部、綜治網格員、社區民警、輔警等各方力量參與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充分發揮他們在群眾中的威望、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紮實的群眾工作能力等優勢,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 柯橋區老兵調解搭起軍民「連心橋」 用心用情調出和諧的音符
    一股以服務老兵、致敬老兵的擁軍愛軍熱流在稽山鑑水間怦然湧動,一座以「老兵調解室」為主幹的「連心橋」已然架起,為柯橋區的涉軍事務、基層治理和社會和諧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據了解,我區依託1個區級服務中心、16個鎮街退役軍人服務站、341個村(社)退役軍人服務站,實現「老兵調解室」全域全覆蓋。篩選建立起370餘人的優秀退役老兵調解人才庫,組建由150名專業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構成的老兵法律律師團16個,由「單兵作戰」變「協同作戰」,構建基層矛盾糾紛的「防火牆」和「減壓閥」。同時,專業化的隊伍也為我區基層治理提供了專業化的途徑。
  • 黨建引領促和諧 共建共治民心悅——隆陽區青華街道黨建引領基層...
    本報記者 楊冬燕 通訊員 陳洪仕隆陽區青華街道成立於2016年7月4日,轄區90%以上涉及棚改徵遷,作為在保山中心城市發展中成立的年輕街道,青華街道始終把基層社會治理作為棚改安置後的首要工作,不斷推進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統籌形成基層治理強大合力,在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下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製出和諧發展的「工筆畫
  • 光山縣公安局晏河派出所政治指導員徐劍:紮根基層鑄忠誠
    他懷著對公安事業的無限忠誠紮根基層14年,多次被評為全市優秀人民警察、公安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提起他的名字轄區群眾婦孺皆知,違法犯罪分子聞風喪膽,他就是現任光山縣公安局晏河派出所政治指導員徐劍。為提升基層基礎工作水平,徐劍緊緊依託「一村一警」工作機制,帶領民警輔警用腳步丈量轄區的大街小巷,練就了「進百家門、知百家情」基本功,通過入戶調查繪製出一幅幅「民情圖」,大力開展走訪調查、調解糾紛、幫扶群眾等基礎工作,真真切切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 運城市人民調解工作群眾滿意度全省第一
    近日,從山西省人民調解協會了解到,2020年度運城市人民調解工作群眾滿意度評價名列全省第一。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順勢而為、借勢發力,通過搭平臺、建機制、豐載體、提質效,紮實推進以人民調解為基礎的多元解紛大調解工作格局。
  • 玉樹市以改革為引領 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改革引領,服務賦能,打造直通基層便民服務平臺。玉樹市緊扣優化市政管理、解決群眾訴求、化解社會矛盾、提升物業服務等治理方向,依託「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投入30餘萬元在「智慧黨建」多媒體平臺延伸打造了集「物業服務、網上繳費、民情訴求、紅色管家服務、鄰裡議事、紅色黨建聯盟」等功能為一體的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社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