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正名案過關?改名後只恐航權「飛了」

2020-12-14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華航改名各種成本承受不起。資料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版護照」和「華航正名案」,昨天在臺當局立法機構過關,有學者坦言,華航改名至少要花上新臺幣10億元成本,而且改名花錢事小,最難的還是航權問題,各種約定不只要重新談過,還有可能直接被收回拿不回來,民進黨只恐得不償失。

「正名案」只說不做

據報導,臺「立法院」22日處理綠營拋出的提案,建議臺灣「交通部」應研擬「中華航空」(即華航)正名計劃。臺當局立法機構根據民進黨黨團所提出的決議案進行表決,以64張同意票通過,國民黨則全員未出席表決。

民進黨稱,該提案起因於今年4月臺灣捐口罩到歐美時,華航機身上的「China Airline」字樣讓部分外媒報導時以為該飛機屬於大陸。為了強化「臺灣的國際辨識度」,建議交通部門積極研擬並提出華航國際識別的相關政策,避免華航與大陸的航空公司混淆。他們提議前期在機身上增加「TAIWAN」或是有臺灣意象的設計,並與各單位研擬改英文譯名或直接改名的各種可能性。

民進黨拋出的「護照正名決議案」也在同日獲得通過,建議臺灣行政部門「就如何進一步提升護照之『臺灣、TAIWAN」辨識度提出具體做法」,確保臺灣人國際旅行的便利與安全。

不過臺灣媒體報導稱,根據臺灣「法律」規定,臺當局立法機構通過的決議案並無法律強制效力,只能對行政部門做出監督與建議。後續恐怕還是不了了之。

藍營批「政治作秀」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22日晚間發表聲明稱,更名屬行政權範圍,行政部門本就可依職權處理相關更名作業,無須由「立法院」決議通過,「顯見民進黨只是為政治利益之作秀手法,國民黨團拒絕進場背書,不參與表決」。

國民黨同時表示,華航屢次因政治因素被提起更名2007年陳水扁執政時期曾推動,因引發外界質疑而作罷,而且華航更名涉及公司商標、航權談判、航約修訂、時間帶重新分配、變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代碼及機身塗裝等,僅需要付出龐大成本,還可能會影響航權。

改名後只恐航權「飛了」

另據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華航今年做出更名評估,不只涉及29國航權異動、營運航線飛越許可與機場時間帶,在客貨運業務方面影響,改名後可能失去兩岸航線,佔華航營收約25%;歐洲線恐須避開親中國家領空。若要更名及標示,華航也評估企業識別整體設計作業1至3年;企業商標、88架飛機塗裝、網路、資訊系統等,完成須5至10年。

不僅如此,華航改名且須向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報備,其中IATA的北亞辦事處設於北京、ICAO秘書長則為中國籍,現實條件對臺灣不利。

不願具名的學者指出,華航改名至少要花上新臺幣10億元的成本,還有許多隱形成本無法估算,今年全球航空業都面臨經營困境,不乏國外知名航空公司倒閉,臺灣不關心航空業需求,反而在華航改名的問題上做文章,視野實在太窄。

該名學者分析,改名牽涉的不只有公司名稱,國內外籤下的大小合約都要重新來過,這些都是成本,不能因為華航是國家掌控就隨意浪費。他指出,許多合約不只要重談,有些指定給華航的航權,改名後未必能夠順利接手,更糟的情況是,若有國家認定改名案是政治動作,有可能收回航權,不給臺灣飛了。

遲早會被拋進歷史的垃圾堆

據悉,島內多家媒體曾在4月14日針對「是否支持華航改名」進行網絡民調,結果大大打了綠營的臉,七成受訪者反對更名。現在臺立法機構決議「更名」,民進黨明知不可為,筆者推測只為了在臺灣網友面前,找回從雙城論壇上大失的臉面,民進黨轉移民眾視線的伎倆。一番操作卻只遭到臺網友嗆聲,有臺網友諷刺,民進黨又在暗戳戳地推「獨」了,「又想拿這招騙票嗎?」

另據海外網報導,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研究所所長朱松嶺對此表示,蔡英文上臺「執政」以來,民進黨當局到處搞「更名」,見到「中國」字樣就想改成「臺灣」,見到「一中」意涵的歷史、機構和符號就想抹去,製造「臺獨」的各種事件。民進黨這種操弄政治、煽動民粹的做法,只會引起兩岸關係緊張,遲早會被拋進歷史的垃圾堆。

針對島內一些「臺獨」政黨和團體近來不斷鼓譟「正名」,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6月12日應詢指出,島內一小撮「臺獨」分裂勢力利令智昏,藉機生事,大肆鼓譟並加緊推動一系列謀「獨」活動,企圖把兩岸關係推向危險邊緣,把臺灣同胞推向災難深淵。我們正告這些「臺獨」分子必須懸崖勒馬,膽敢以身試法,必遭嚴懲。(華夏經緯網 宗禾)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民進黨通過「華航正名」案 國民黨笑:揮刀自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臺立法機構臨時會23日表決通過民進黨版「華航、護照正名」公決案,建請臺交通部門應研提分期可行的華航改名計劃,提升華航國際識別度方案,行政部門亦應研提具體辦法提升護照的「Taiwan」辨識度。
  • 臺立法機構通過一串「正名案」 華航回應
    臺立法機構通過一串「正名案」 華航這樣回應海外網7月22日電 臺立法機構又開始搞「正名」那一套了。22日,臺「立法院」表決通過所謂「護照更名公決案」及「華航更名公決案」。民進黨團提案要求行政部門提升「護照」的「臺灣」辨識度,強化華航的「國際識別」等,一番操作遭到臺網友嗆聲,國民黨也諷刺是「作秀」。
  • 臺立法機構通過一串"正名案" 華航這樣回應
    華航(聯合報資料圖)海外網7月22日電 臺立法機構又開始搞「正名」那一套了。22日,臺「立法院」表決通過所謂「護照更名公決案」及「華航更名公決案」。此外,在「華航更名案」部分,民進黨團提案要求,臺「交通部」應研提分期可行之「華航改名計劃」,原因是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與中國大陸的中國國際航空(AIR CHINA)屢屢被混淆。在消息發出後,臺「交通部」忙表示將根據「立院」決議處理。華航則表示,不予評論。
  • 民進黨「華航改名案」只說不做,預算不夠了?
    編輯:雲晗臺灣地區立法機構通過「民進黨版護照」和「華航正名案」,並建議交通部儘快為「中華航空」改名,但根據學者的研究,華航改名需要大量資金,航權問題更是難以解決,還會造成更多的損失。「改名案」難以踐行部分民進黨官員表示華航機的「China Airline」字樣缺少臺灣特色,讓人誤以為是大陸的飛機,他們希望增加與臺灣有關的設計,甚至可以直接將飛機改名,他們提出的「護照正名決議案」也很快通過,希望提高護照的辨識度,為臺灣民眾提供更多的方便與安全。
  • 臺當局擬對「華航」改名,竟以不想讓大陸用「佔便宜」為藉口
    「去中國化」,包括對「華航」改名動作。今天,民進黨「立委」羅致政還汙稱,大陸透過「華航」的英文名稱佔臺灣便宜,所以「華航」已到了非改名不可的時候。 臺當局「行政機構」上午召開記者會公布所謂「新版護照」封面。媒體詢問,「華航」機身、臺外外人員名片等是否會比照辦理。臺「行政機構」發言人丁怡銘說,目前專案小組持續討論中,若有結果會對外報告。
  • 民進黨炒作華航「改名」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兩岸快評第885期】   這兩天,民進黨當局重施故伎,再次上演「正名」把戲,「華航改名」又榮登島內輿論熱榜。   臺立法機構22日表決由民進黨黨團提出的所謂「旅行證件更名公決案」及「華航更名公決案」,最終以64張同意票通過,國民黨則全員未出席表決。   對於所謂「旅行證件更名」,民進黨宣稱,證件封面的「CHINA」會造成他國無法清楚辨識,「被誤認為來自中國大陸」。因此要求臺行政部門就如何進一步提升臺旅行證件之「臺灣」、「TAIWAN」辨識度研提具體作法。
  • 臺「立法院」通過華航正名案 臺教授:為「臺獨」鋪路
    臺「立法院」通過華航正名案 臺教授:為「臺獨」鋪路 2020-07-23 09:29:56,臺教授:為日後「臺獨」鋪路  【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臺「立法院」22日處理綠營拋出的提案,建議臺灣「交通部」應研擬「中華航空」(即華航)正名計劃。
  • 華航「正名」?蘇貞昌:已要求「華航」拿掉「中華航空」標誌
    華航「正名」?蘇貞昌:已要求「華航」拿掉「中華航空」標誌   近期,民進黨當局大手筆對外捐贈口罩等物資,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多次執行運送任務,不料島內綠營竟藉機炒作,聲稱華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是大陸的飛機,揚言「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
  • 臺「立法院」通過華航正名案 國民黨全員未出席表決
    「立法院」22日處理綠營拋出的提案,建議臺灣「交通部」應研擬「中華航空」(即華航)正名計劃。「立法院」根據民進黨黨團所提出的決議案進行表決,以64張同意票通過,國民黨則全員未出席表決。民進黨稱,該提案起因於今年4月臺灣捐口罩到歐美時,華航機身上的「China Airline」字樣讓部分外媒報導時以為該飛機屬於大陸。為了強化臺灣的國際辨識度,建議「交通部」積極研擬並提出華航國際識別的相關政策,避免華航與大陸的航空公司混淆。他們提議前期在機身上增加「TAIWAN」或是有臺灣意象的設計,並與各單位研擬改英文譯名或直接改名的各種可能性。
  • 民進黨炒作華航「改名」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民進黨炒作華航「改名」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2020年07月23日 16:0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這兩天,民進黨當局重施故伎,再次上演「正名」把戲,「華航改名」又榮登島內輿論熱榜。
  • 「華航正名」案通過 是吃飽了撐的政治秀還是安撫「獨派」的緩兵之...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臺立法機構臨時會昨通過華航改名公決案,要求臺交通部門應研議提升華航國際識別度相關政策,包括塗裝飛機及研議更改華航英文譯名及改名的可行方案。臺交通部門回應,將依決議處理,已指示航發會成立諮詢小組討論。中華航空則不予評論。
  • 綠營操弄給臺灣華航「正名」 臺航空界人士:看不到好處
    中國臺灣網4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近期透過臺灣華航對外運輸捐贈的口罩,不料有「綠委」藉機炒作,稱華航英文名「China Airlines」易被混淆為大陸籍,應該改名,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已要求未來華航運送物資時,拿掉公司字樣,華航表示遵照辦理。
  • 綠營炒作華航「正名」
    據臺媒報導,在對外捐贈中,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多次執行運送任務,島內綠營藉機炒作,聲稱華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籍,揚言"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據報導,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稱,明明是臺灣送的物資,卻是"China"航空載運,容易讓人把臺灣跟大陸混淆,所以該替華航"正名"。臺北市議員梁文杰還發文感嘆「一切努力丟水裡」。
  • 「綠委」欲操弄臺灣華航改名 島內業界人士表擔憂
    「綠委」欲操弄臺灣華航改名。(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4月12日訊 民進黨當局近期大手筆對外捐贈口罩等物資,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多次執行運送任務,不料島內綠營竟藉機炒作,聲稱華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籍,揚言「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
  • 「華航正名案」通過 要求先改塗裝 再改英文譯名和中文名
    航空圈訊  臺灣地區「立法院」臨時會7月22日表決通過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正名公決案
  • 「正名」鬧劇繼續演!蘇貞昌改口要「華航標誌別湊熱鬧」
    雖然從急著「正名」改口成「不要湊熱鬧」,但蘇貞昌還是不忘一頓「自誇」, 蘇貞昌表示,自己上一次擔任臺行政部門負責人時,就成功把桃園中正機場改名為臺灣桃園國際機場,這次華航運送物資,全世界雖感謝臺灣,但是華航機身上標誌有「CHINA」,「讓他國以為是中國,這種虧我們吃很多」。
  • 綠營操弄華航改名去掉「CHINA」,臺媒網絡民調:超七成網友反對改名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趁著捐贈的口罩陸續抵達歐洲,綠營又開始炒作「華航正名」議題。臺灣華航近期載運口罩等防疫裝備送往歐美等地,有民進黨民意代表聲稱華航機身上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會讓外界誤會物資是大陸捐贈的,順勢拋出「正名」問題。
  • 護照、華航不改名 藍批綠只為政治利益作秀
    針對22日「立法院」臨時會通過民進黨團所提護照、「華航」 更名決議案,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發出聲明表示,護照、華航更名是行政權範圍,行政部門本就可依職權處理相關更名作業,無須由「立法院」決議通過,顯見民進黨只是為政治利益之作秀手法,國民黨團因此以拒絕進場背書,不參與表決的方式表達抗議。
  • 「臺獨」又搞「護照正名」刷存在感,島內媒體:改名就是假議題,騙...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趁著臺灣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島內「獨派」掀起一波「正名潮」。輿論質疑稱,在防疫關鍵時刻,大綠、小綠竟放著正事不幹,忙著聯手推動「護照與華航更名這種務虛的正名公決案」,挑動敏感的兩岸關係。
  • 華航企業工會:改名議題是華航員工心中永遠的痛
    航空圈訊臺灣地區當局借著新冠肺炎疫情,公開提出讓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改名,當局和華航已經就此事正式開會討論,該議題近日在臺灣不斷熱炒。對此,華航企業工會理事長劉惠宗4月20日表示,「改名議題是華航員工心中永遠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