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概況
國名:寮人民民主共和國
(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獨立日:10月12日(1945年)
國慶日:12月2日(1975年)
國旗:國旗旗面中間平行長方形為藍色,佔旗地一半,上下為紅色長方形,各佔旗地的四分之一。藍色部分中間為白色圓輪,輪的直徑為藍色部分寬度的五分之四。藍色象徵富饒,紅色象徵革命,白色圖輪表示圓月。
此旗原為寮國愛國戰線旗幟。國徽:呈圓形,由兩束稻穗環飾的圓面上有具象徵意義的圖案:大塔是著名古蹟,它是寮國的象徵;齒輪、攔河壩、森林、田野等分別象徵工業、水力、林業;稻穗象徵農業。兩側的飾帶上寫著「和平、獨立、民主、統一、繁榮昌盛」,底部的飾帶上寫著「寮人民民主共和國」。
國家政要: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朱馬利·賽雅貢(Choummaly Sayasone);總理布阿索內·布帕萬,2006年6月當選;第六屆國會主席通辛·坦馬馮,2006年6月當選。
自然地理:23.68萬平方公裡。位於中南半島北部,系內陸國家,東界越南,南接柬埔寨,西南毗連泰國,西北與緬甸接壤,北鄰中國。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蓋,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稱。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國雲南的滇西高原接壤,東部老、越邊境為長山山脈構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塊平原。全國自北向南分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勢最高,川壙高原海拔2000—2800米。最高峰比亞山峰海拔2820米。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經西部1900公裡。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為雨季和旱季。
人口:537.7萬(2001年)。有60多個民族,統劃成三大民族,即老龍族(主要是老族、泰族,約佔全國人口的60%)、老聽族(主要是卡族、普囡族)和老松族(主要是苗族、瑤族)。通用寮語,居民多信奉佛教。
首都:萬象(Vientiane),人口61.6萬(2001年)。萬象是一座歷史古城,自16世紀中葉塞塔提臘國王從琅勃拉邦遷都於此後,這裡一直是寮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萬象意為「檀木之城」,據傳從前此處多檀木。萬象地處湄公河中遊的左岸,隔河與泰國相望,是寮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市內各種寺廟、古塔處處可見。塔鑾為寮國最著名的佛塔,塔身高大雄偉,金碧輝煌,是萬象市的標誌和東南亞重要名勝古蹟之一。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16個省、1個直轄市:萬象市和1個行政特區:賽宋本。
煥然一新的寮國萬象凱旋門公園。它由中國捐資1000萬元人民幣重新建造、佔地4萬平方米
簡史:寮國歷史悠久,公元14世紀建立瀾滄王國,曾是東南亞最繁榮的國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萬象王朝和佔巴塞王朝。1779年至19世紀中葉逐步為暹羅徵服。189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8月寮國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了伊沙拉陣線,同年10月12日寮國宣布獨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1946年法國捲土重來,伊沙拉政府解體。1950年愛國力量重建伊沙拉陣線,成立了以蘇發努馮親王為總理的寮國抗戰政府。1954年7月法國被迫籤署日內瓦協議,從寮國撤軍。此後美國入侵,1962年美國又被迫籤訂關於寮國問題的日內瓦協議。寮國成立以富馬親王為首相、蘇發努馮親王為副首相的聯合政府。1964年美國支持親美勢力破壞聯合政府,進攻解放區。寮國軍民在愛國陣線領導下進行了英勇的抗美救國戰爭。1973年2月寮國各方籤署了關於在寮國恢復和平和實現民族和睦的協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馬為首相的聯合政府和以蘇發努馮為主席的政治聯合委員會。1975年12月首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萬象召開,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寮人民民主共和國,寮國人民革命黨執政。1991年8月,寮國最高人民議會通過《寮人民民主共和國憲法》,根據憲法,將寮國部長會議改名為政府,部長會議主席改名為總理,最高人民議會改名為國會,寮國國徽上原有的紅星、斧頭和鐮刀將被著名古建築物塔鑾圖案所取代。
政治:1991年8月,寮國最高人民議會第二屆六次會議通過了寮人民民主共和國第一部憲法。憲法明確規定,寮人民民主共和國是人民民主國家,全部權力歸人民,各族人民在寮國人民革命黨領導下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寮國國會(原稱最高人民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和立法機構,負責制定憲法和法律。國會每屆任期5年,政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和國家最高行政機構。
經濟:資源有錫、鉛、鉀、銅、鐵、金、石膏、煤、鹽等礦藏。迄今得到少量開採的有錫、石膏、鉀、鹽、煤等。寮國水力資源豐富。盛產柚木和紫檀等名貴木材,森林面積約900萬公頃,全國森林覆蓋率約42%左右。農業是寮國的經濟支柱,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90%。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薯類、咖啡、菸葉、花生和棉花等。全國耕地面積約74.7萬公頃。寮國工業基礎薄弱,主要工業企業有發電、鋸木、採礦、煉鐵、服裝和食品等及小型修理廠和編織、竹木加工等作坊。寮國沒有鐵路,運輸主要靠公路、水運和航空。
新聞出版:全國各種報刊約有20種。《人民報》為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機關報,創刊於1950年8月13日,用寮國文出版。其他還有《新萬象報》、《人民軍報》和《青年報》等。外語報有英文報《VIENTIANETIMES》和法文報《LE RENOVATEUR》。
巴特寮通訊社1968年1月成立,國營。出版寮國文《巴特寮》日報(1999年12月2日創刊)及英、法文《每日消息》。
寮國國家廣播電臺:設在萬象,用寮語廣播,對外用越、柬、法、英、泰語廣播。此外,還有寮國人民軍廣播電臺和14個省級廣播電臺。
寮國國家電視臺:建於1983年12月。每天播放寮語節目5小時左右。此外還有17家省級電視臺。
外交: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
與中國關係:1961年4月25日,中國與寮國建立外交關係。2000年,中老兩國元首實現歷史性互訪,發表了關於加強雙邊合作的《聯合聲明》。2004年11月,溫家寶總理對寮國進行正式訪問。2006年6月,朱馬利主席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聯合新聞公報。
(責任編輯:宛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