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愛吃的大黃魚為什麼沒有野生的?會叫算原因嗎?

2021-02-27 吃貨研究廚房


白嫩,幾乎無刺,肉塊像蒜瓣一樣完整。

魚在中國人的大菜中有著特別的地位。所謂無魚不成席,除了年年有餘的口彩,魚本身代表了一種珍味。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遺憾可見,對於非原產地來說,魚歷來難得。 



比如說大黃魚,一個擁有鮮美軟嫩肉質,同時又價格親民的常見海鮮,在如今算得上是在我國廣大沿海地區的水產市場中,最常見的一種海鮮。

不過與它們每年龐大的消費量相反,我們如今在市面上所看到的黃花魚幾乎全部都是水產養殖的產品。



有關大黃魚的故事,可以說也算是一段跌宕起伏的歷史。

在分布上,大黃魚在整個我國沿海地區都有分布,除此外朝鮮半島和日本南部,也有著一定數量分布。說到這,可能一些魚類愛好者已經隱隱約約發現了什麼。

沒錯大黃魚所生活的地區,可以說正靠近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最迅速的地區之一。



因而就和生活在這裡的所有魚類一樣,環境汙染、過度捕撈,如同一把把利刃,日常把大黃魚的野生種群摁在水裡摩擦。

此外,對於大黃魚來說,還有一個可能是人類完全沒有意識到的巨大威脅,那就是人類所產生的聲音,對這些大黃魚的危害。

大黃魚在分類上,屬於石首魚科,這個魚類家族有一大特點,那便是它們的頭部有著用於感知聲音的魚首石。



這一結構雖然對於野外大黃魚發現獵物和躲避敵害,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代,卻又難免讓它們成為人類噪聲汙染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無論是各種船隻行駛亦或是近海工程建設帶來的巨大聲響,都會對附近包括大黃魚在內的石首魚科成員帶來極大衝擊,重者甚至會被直接真暈或震死。

總之,時至今日,雖然人們對環境和動物的保護意識在不斷增強,但是大黃魚的野外種群數量,卻依然看不到有效的保護的措施甚至方案。



在我們印象當中,魚幾乎只會安靜地在水中遊蕩,從沒聽說過魚能嘰嘰喳喳。但就有這麼一大類魚群是個十足的例外。它們不僅會發出喋喋不休的叫聲,還能在夜間會發光。

由於頭上長著像棋子大小的石頭,因此它們都被稱作為石首魚 。而黃魚就是石首魚的一種。

在這龐大的石首魚家族中,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靠發出聲音來識別和尋找同伴 。



不只如此,它們發出的叫聲還能刺激魚群達到亢奮狀態,促進其交配產卵,繁衍後代。

所以,這聽起來另類的魚噪聲,對石首魚來說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

根據科學家通過專業的水下錄音設備,記錄了這些魚水中「合唱」的聲音 超過了200分貝的噪音。

這可比三角洲的正常背景噪音大21倍之多,並還會持續好幾天。



通常情況下,為了比較介質之間的聲音強度,一般水中的聲音會比空氣減少62分貝。

也就是說,在水中200分貝等同於空氣中138分貝。要知道,空氣中超過100分貝的聲音可能人的耳膜、造成暫時性耳聾。

尤其是在交配過程中,光是一條魚就可能發出高達177分貝的聲音,也就等於空氣中的114分貝,大約像現場搖滾音樂會一樣響亮。



並且,由於聲音能在水中比在空氣中更快更遠地傳播,所以 這不可描述時發出的噪音,讓其他的海洋生物遭了秧,包括它們的天敵海獅和海豚。

這樣一來,即便再兇猛的海洋生物如果剛好停留在附近太久,輕則也會導致暫時失聰,重則永久性耳聾。不過幸運的是,這噪音傳在陸地上分貝早已大大降低了,不至於危害到人類。



關於大黃魚,袁枚著名的《隨園食單》中有句論斷,「大抵黃魚亦系濃厚之物,不可以清治之也。」他的意思是說黃魚本身就是味厚的魚,不可以用清淡的方法來料理。 

除了人們熟悉的紅燒、幹燒之外,作為年菜,最值得推薦的做法,應是寧波傳統名菜大湯黃魚了。大黃魚標誌性的蒜瓣肉在雪裡蕻和冬筍的承託下更顯鮮美。



大湯黃魚也就是雪菜黃魚湯,它是東南沿海地區的農家菜或者說漁家菜。烹飪技法其實就是一個,燉煮。用料是大黃魚、雪裡蕻菜梗、冬筍,以及姜蔥等。

用7成熱豬油下薑片,將切過細紋花刀的大黃魚煎至兩面略黃,加入紹酒後蓋鍋蓋稍燜,再加入沸水,蔥結,中火燜燒10分鐘。

待魚眼珠變白色,魚肩略脫時,去掉蔥結,加入筍片、雪裡蕻菜粒、鹽,旺火燒沸,味精調味,就得到這道肉質緊實、湯汁濃醇,令人無比滿足的年菜——大湯黃魚。






相關焦點

  • 野生大黃魚回來了!——東海野生大黃魚資源修復進行時
    」 浙江省東海野生岱衢族大黃魚資源修復項目首席科學家嚴小軍研究員表示,突破群體野化訓練與季節性定居化兩項「卡脖子」技術,必須重建野生群體種質資源與棲息地。
  • 如何辨別野生大黃魚!
    野生大黃魚被作為上品,身價不菲。宴請上了一條野生大黃魚,那麼客人可能是生意上的姑奶奶,或者是朋友中的戰鬥機。以前上海人談吃喝,話題裡少了大黃魚,就會比自稱「老克臘」的居然不知道法租界在哪還要沒面子、沒腔調。上不上這個硬菜,很講究。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野生大黃魚還能吃嗎?溫州主管部門給出答案
    近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美味大黃魚 東南第一琛 養殖大黃魚口感已接近野生
    久居海邊的老漁民都知道,大黃魚會叫,過去每到漁汛來都能聽到成群結隊的黃魚叫聲。古書《前田九成遊覽志》中有:「石首魚,每歲四月,來自海洋,綿亙數裡,其鳴如雷,漁人以竹筒探水底,聞其聲,則知魚至。」  清代詩人王蒔蕙在《黃花魚》一詩中,這樣描述大黃魚豐收景象:「瑣碎金鱗軟玉膏,冰缸滿載入關舫。」如今這樣的景象早已成為記憶。
  • 為什麼野生大黃魚價格能賣那麼貴?今天可算知道了
    前段時間,一位漁民捕到一條個頭不大的野生大黃魚,竟然賣出了數萬元的天價,那究竟是什麼讓野生大黃魚變得這麼貴。首先,一種商品變得這麼貴,必然是供求關係導致的,人們有需求又沒有供應,物以稀為貴,所以價格才會一直飆升。野生大黃魚賣價這麼高,必然是產量所導致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為什麼產量會跟不上需求。
  • 寧波「住別墅」的大黃魚開始大量上市!口味接近野生
    如今,村民們通過大黃魚、鱸魚網箱養殖奔向小康,高泥村也由此發展成為浙江網箱養殖第一村。12月11日,記者走進高泥村,探秘大黃魚的「別墅」。大黃魚網箱養殖場中午時分,養殖戶嚴興國穿梭在網箱之間,查看大黃魚的生長情況。「最近很長一段時間沒下雨了,大黃魚容易生病,每天我都要一遍遍檢查,發現有死魚要及時撈出來。」
  • 為了讓野生大黃魚重現東海 這裡投入了一個多億!
    自古,大黃魚就是我國最重要的海產之一。尤其是對長三角人來說,這是他們最為熟悉的味道。歷史上,舟山野生大黃魚年產量曾達萬噸。其中的大部分都銷往上海或通過上海的碼頭走向全國。但如今野生大黃魚在市場上卻難覓蹤跡,市場上動輒數萬元的價格堪稱「天價」。野生大黃魚,為何幾近消失?它還能重獲生機嗎?
  • 奉化漁民一網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
    12月1日,央視財經頻道《正點財經》《天下財經》和農業農村頻道《中國三農報導》欄目先後報導了近日在東海漁場,奉化的兩組雙拖漁船一網下去捕獲了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海洋生態資源有了恢復跡象。最近東海漁場傳來好消息,11月27日,浙江奉化的兩組雙拖漁船一網下去捕獲了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總價值近百萬元。漁船主:這麼大魚,這麼。多,幾十年遇到一次,我船也幹了幾十年了,20年差不多,第一次捕到這麼多黃魚。平時一網裡有一箱兩箱,少的話一條兩條。漁船停穩後,一箱箱裝滿東海野生大黃魚的魚箱從船艙經過滑板,再由工人們搬上碼頭。
  • 總價值超百萬的東海野生大黃魚今天到港上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 通訊員 王林威三天前(11月27日)上午,寧波奉化區蓴湖的兩組雙拖漁船在海上意外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每條重兩到四斤,按目前每斤600元的市場價,這批東海「土豪金」價格超過百萬。
  • 總價超百萬的東海野生大黃魚今天到港啦
    三天前,寧波奉化區蓴湖的兩組雙拖漁船在海上意外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
  • 4.2斤野生大黃魚,賣了1.5萬元!網友吵翻了
    「捕到一條4.2斤野生大黃魚,賣了1.5萬元!」。寧海縣強蛟鎮峽山村的一位漁老大發布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一則消息,引起了眾多人的嘖嘖讚嘆。當天,這條大黃魚就被一位寧波的老客戶以1.5萬元搶先購走。據介紹,王明明父子倆前天下午駕船至離村不遠的寧海灣橫山島附近撒網,昨天早上去收網時發現網裡除了鯔魚和梭子蟹,還有一條金燦燦的大黃魚。「野生大黃魚本就不多見,而4斤以上的更是少見。」
  • 浙江800多斤野生大黃魚...
    捕魚幾十年,以前一網裡夾著一兩條大黃魚像這樣成群的第一次遇到一下子捕撈到這麼多,大黃魚的價格會波動嗎?「不會。大黃魚的價格是根據市場需求,不需要大黃魚的人,再便宜也不會買,有需要的人,再貴都會要。」距離他們20多海裡外,另外的奉化雙拖漁船也捕獲了和他們差不多數量的大黃魚,「這些大黃魚兩三天後可以到桐照碼頭。」一下子捕撈到這麼多野生大黃魚會不會是養殖場跑出來的?奉化漁民捕獲1500斤野生大黃魚的消息在網上傳開,有網友看到照片感慨,「難怪金條叫黃魚」。
  • 如何辨別野生大黃魚!
    野生大黃魚被作為上品,身價不菲。宴請上了一條野生大黃魚,那麼客人可能是生意上的姑奶奶,或者是朋友中的戰鬥機。以前上海人談吃喝,話題裡少了大黃魚,就會比自稱「老克臘」的居然不知道法租界在哪還要沒面子、沒腔調。上不上這個硬菜,很講究。
  • 舟山漁民一網捕獲8條野生大黃魚
    「網一起上來,裡面躺著幾條金晃晃的大黃魚,其中最大的一條猛地蹦跳起來,差一點跳了出去。」舟山普陀區沈家門街道馬峙村的漁民黃紅樂呵呵地說。  這一網,收穫8條東海野生大黃魚,最大一條4.64斤重!  第一次捕到4斤多的大黃魚  黃紅今年31歲,老家在安徽阜陽,從小跟隨收廢品的父親來到舟山。
  • 寧波男子抓到一條野生大黃魚 有人估價5千元
    (多不容易啊)看@洪溪小女俠曝光的照片,大黃魚金光閃閃,還是活的,魚鰓在開合,魚嘴在動。體型沒有養殖貨的臃腫之感,約有一掌寬,身長應比兩隻手掌還長。  嘖嘖嘖,這條大黃魚瞬間吸引了一眾網友的目光。  @文藝青年愛吃辣:嘖嘖,長得就是不一樣,神物一般  @jiaojt:不一樣的,一看就知道是真野生的。
  • 寧波漁船捕獲價值百萬野生大黃魚引關注 浙江海洋大學研究團隊呼籲...
    雖然魚群並不大,兩隊漁船魚獲加在一起,1500斤左右,但確實是金燦燦的野生大黃魚!  這些黃魚規格大小從三斤多到一斤不到不等。據了解,對於老漁民來說,碰到野生大黃魚群,再怎麼說,也是上個世紀的事了。  有人羨慕漁民一網撈到「黃金」,也有人為此感到心痛。浙江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更是發出呼籲:請漁民朋友們手下留情,畢竟東海大黃魚資源還處於十分稀缺的狀態。
  • 零售價1000多元一斤的野生大黃魚,在東海捕獲了1500多斤
    近日,新聞資訊報到了寧波奉化一漁船兩網捕獲了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的消息在海鮮市場傳得家喻戶曉,沸沸揚揚。對於愛吃海鮮的我來說也是口水直流,野生大黃魚畢竟是物以稀為貴,稀缺的很,價格也是天價。何況這批野生大黃魚條條都是重2-4斤,一條魚的價錢也不是一般吃貨能夠消費得起的,也只能在一片羨慕中望魚想想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資源枯竭,野生大黃魚已經是一魚難求了。之前有報導說寧波一條重9.8斤的大黃魚賣出了14.8萬,簡直是一輛車的價格就這樣給吃了。真是有錢人的生活我們羨慕啊。
  • 近兩斤的純野生大黃魚!舟山人,你覺得值多少錢?
    日前,寧波網友「洪溪小女俠」在東方論壇上曬圖:我爸剛(2月18日)從海裡捕獲純野生大黃魚!二斤多!二十多年來第一次!(多不容易啊)看「洪溪小女俠」曝光的照片,大黃魚金光閃閃,還是活的,魚鰓在開合,魚嘴在動。體型沒有養殖貨的臃腫之感,約有一掌寬,身長比兩隻手掌還長。這條大黃魚瞬間吸引了一眾網友的目光。
  • 5種如假包換的野生魚,價格都在10元左右,大家可以放心買!
    市場的魚類分為兩種,一種是淡水魚,一種是海魚,淡水魚的土腥味比較大,所以很多人都比較愛吃海魚,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海魚的價格比較高,其實不然,海魚也有比較便宜的,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5種魚,絕對是如假包換的野生魚,價格還便宜,每斤價格都在10元以內,大家儘管放心買
  • 東海野生大黃魚滅門記
    作者:龔晶晶「你,聽到過大黃魚的叫聲嗎? 咕咕咕咕……50多年來,那聲音時常出現在我的夢裡。」走訪時,當年捕撈大黃魚戰功赫赫的船老大們多已年近暮年。現年67歲的爵溪鎮原鎮長鄭根興告訴筆者,由於那時交通不便,也沒有冷庫等保鮮設施,挑走的大黃魚數量極為有限,大量的大黃魚只好在爵溪就地處理成白鯗。可惜到了20世紀60年代,爵溪漁民賴以為生的大目洋漁場,因大黃魚產卵期與捕撈同時,閩海漁船大量北上,漁船設備日益先進,捕撈量大增,大黃魚資源枯竭。加以舟山漁民開闢大沙漁場,使大黃魚漸失越冬場所。至60年代末,爵溪漁業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