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拼多多投資人:多數人流於表面,少數人求真

2020-12-24 36kr

題圖:MFund魔量資本創始合伙人胡澤民

6年前百度以19億美金收購91無線,作為91無線CEO的胡澤民不久後離開百度,聯手黃崢、張洪禹創立MFund魔量資本。目前MFund專注圍繞網際網路相關的商業模式、技術以及各種應用的早期投資,已投資拼多多、Rokid、Soul、樊登讀書、學霸君等公司。

這次捕手志(ID:ibushouzhi)與胡澤民進行了一次有趣的聊天,他坦誠地講述了全心做投資5年來的感悟,包括自己近距離觀察到的拼多多的成長與黃崢的特質,還有對商業與人性的透徹思考。希望讀完後對你有所啟發。

作者/李曌

編輯/潘宇波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幫助的價值取決於別人,如果你把自己放太大時就會有過高的期望值,別人給你的回報達不到期望值就會痛苦。

李曌:有人認為網際網路思維就是流量思維,網際網路公司通過聚合流量、分發流量使流量商業最大化,瀏覽器是PC網際網路的流量聚合器,APP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流量聚合器,你如何理解流量?

胡澤民:我極少用流量觀點去看待問題,流量很容易讓人進入慣性思維。如果我們往深了看,流量其實代表著每一個用戶的一個行為,而行為背後代表的是用戶的訴求和情緒。

這樣來看,那我們要解決的不是如何獲取流量的問題,而應該問自己可以為用戶提供什麼樣的價值和服務,讓用戶願意跟隨或按照你提供的解決路徑來運行,所以流量只是一個結果,並不是本質的東西。

李曌:這兩年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與創業者認為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已殆盡,你是否贊同這個論調?

胡澤民:不完全認同,人的七情六慾從來沒有改變過,並且還被科技不斷放大,那所謂的人口紅利和流量紅利不見了,從何說起?如果流量論是對的,那拼多多、今日頭條、快手、Soul等又是怎麼冒出來的?所以這是個悖論。

李曌:我理解大家的意思是低垂的果實已經被摘了,所以要麼採用新方法去摘更高位置的果實,要麼進入到新領域發現另一片果林。

胡澤民:用戶消費行為都是存在的,只是轉換了不同的形式而已。以前的流量集中在門戶,後來是搜尋引擎,再後來是APP,這背後是信息流動被重構所帶來的權力中心變化,用戶的話語權越來越大。當前市場噪音太多,大家都在追趕變化,我們應該學習貝索斯思考什麼是不變的。在我看來不變的東西是什麼?還是人性的七情六慾貪嗔痴,幾千年來都未曾變過。

李曌:那你怎麼看待人性?

胡澤民:每個人看待人性的視角都不一樣,一些人會認為人性是惡的,但我願意以善意、健康的眼光看待人性與這個世界。背後簡單的邏輯是,當我善意地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是一個輕鬆快樂沒有負擔的狀態,就算最後我的回報為零,我過的起碼不是一個痛苦的人生。如果你帶有負面情緒看待世界,就算將來獲得了回報,也是帶著傷害心理得到的回報,它並不持久。

李曌:MFund公眾號的每篇文章前面都有一句話「善行為首,萬變守心」和這相關嗎?這句話對你們的意義是什麼?

胡澤民:是相關的。當我們做這個基金的時候,我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支基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中國已經有那麼多家基金了,為什麼要多我一個?我做基金的出發點是幫助下一代的創業者。

我認為創業者是有能力改變社會讓社會更美好的一群人,我希望這個社會能更美好,那我必須在我們選的創業者內心種下一顆善的種子,一代傳一代。我不是個佛教徒,也不信佛,但我是一個相信因果論的人,就像我很感激當初你們做過一篇總結我過往經驗的文章,於是我今天來接受採訪。

李曌:稻盛和夫也相信因果規律,他提出「心不喚物,物不至」,我們的人生、社會和世界是由內心不斷思索描繪而形成的。

胡澤民:對。世界是因果循環的,這對我來說是特別寶貴的感悟,它影響了我所有的決定和選擇。如果我不相信有因果存在,那我的選擇就可能是利益導向或者榮譽導向等等。種善因的過程其實就已經是在收穫善果了,因為你不會有任何心理上的負擔,如果你有所求,那你心裡隱隱約約是會有些罪惡感的。

李曌:基金也是有所求的,它的本質是什麼?在我看來資本既可以是創造者也可以是掠奪者。

胡澤民:我個人認為它實際上是一個資源調配角色,我們通過成就創業者獲得回報,創業者通過創造價值反饋給這個社會,最終促進整個社會資源的流動達到和諧守恆。

李曌:如果一個項目很有意義,但它並不賺錢你會投資嗎?

胡澤民:不會。如果你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我可以拿自己的錢來投。如果你做的事有潛在商業價值,而且你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那我會用基金來投。

李曌:有一個現象很有趣,你自己投的公司裡反而有不少貝貝網、Rokid、IGG這類獨角獸甚至上市公司,你是怎麼做到的?

胡澤民:當我善意對待別人的時候,我的出發點是幫助別人。當他感受到你的善意,第一你不會害他,第二你有一定的見解可以幫到他,一般都會很樂意和你交朋友,最後或多或少會給你一起玩的機會。

李曌:你怎麼確定是他帶你玩,而不是你簡單地幫助他?

胡澤民:做投資人也好,做朋友也好,要清晰地認知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幫助的價值取決於別人,如果你把自己放太大時就會有過高的期望值,別人給你的回報達不到期望值就會痛苦。所以當我把這個關係理清楚後,為了避免痛苦,我就把心態放平和一點,就是回歸我的初心,我只想給你一個幫助而已,至於你接受或不接受、你成為什麼樣,都和我沒有太多關係,簡單說就是「不強求」。

李曌:3G資本的創始人雷曼說過一句話,你實現一個小夢想和實現一個大夢想需要做出的努力其實是差不多的,Why not dream big ?

胡澤民:好幾年前黃崢和我講過同樣的道理。道理我是明白的,但這裡面有一個我自己的訴求——我想不想去承擔那麼多的責任,犧牲掉那麼多個人的生活?

其實最高的境界是從「有我」變成到「無我」的狀態,這是一個極致,你到極致的時候,你的身體和心就變成了一體,是一種只為一個事而活的狀態。就像當你打球打到非常投入的時候,哪怕你的腳扭傷很嚴重也是感覺不到痛的。而Dream Big有個要求是「無我」,我還做不到。

李曌:所以你現在不希望是這樣一個狀態?

胡澤民:我還在尋找一種新的狀態,我認為人生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如果人的一輩子是有五萬天或者三萬天,答案你已經有了,那重要的就是在這幾萬天中怎麼去感受,你可以不斷去嘗試各種各樣新的東西。我開始越來越清楚,我追求多元化而不是單一,我的骨子裡感性屬性更強一點,雖然在創業過程中我把它訓練得很理性,但最終我會選擇回到一個感性的狀態。

李曌:這樣的狀態你不會感到焦慮嗎?很多新銳基金都在嘗試給自己貼標籤增強差異性,有沒有嘗試給MFund打標籤?

胡澤民:我沒有想過,如果我做的是對的,並且也是好的,那我會獲得該有的回報。項目也好,基金也好,我希望它是長出來的,而不是硬被催出來的,不然今天大家可以說它是明星,明天它可能就成了垃圾。如今我在做每一個決策中都很努力地將糾結和後悔降到極低。

我們往往會低估別人運用事實獲得成長的能力,也不願意冒著得罪人的風險去講述事實。

李曌:黃崢至今還是MFund的合伙人,當初是什麼打動黃崢加入了MFund?

胡澤民:當時我正在募資,一個朋友說有個潛在的LP想見我,他是谷歌早期員工,這個人就是黃崢。我們見面後聊得挺開心的,他突然問有沒有可能做你的合伙人,我覺得挺奇怪的,就像第一次見面男生向女生示愛一樣。我說你真有興趣,就搬到我們家附近來吧,這樣方便雙方溝通。我以為這事就結束了,沒想到兩三個月以後他給我打電話,真的搬過來了。

我想這裡面核心的點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欣賞。其實好的相處關係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在這之前我們沒有任何的交集,更多是交流後從互相欣賞到互相信任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我才說不是我厲害,知道黃崢和拼多多一定會怎麼樣,只不過是我欣賞這個人,而這個人剛好就變成了一個很厲害的人。

李曌:黃崢身上有哪些閃光點讓你想和他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

胡澤民:他和我以前碰到的人不一樣,他是個奇葩,以前我叫他怪胎。他對問題思考的角度和很多人都不一樣,他是一個極度求真的人。

李曌:求真是指追求事實和規律?

胡澤民:對,你在底層求真後你的表層自然也會真。他可以做到很客觀、很真誠、很真實,不管用的方法是不是粗暴。我們一起看項目,有時他會讓一些創業者淚流滿面,把人家說得體無完膚,但他並不帶有惡意,只是真實地告訴你,你的東西就是不靠譜。

我們往往會低估別人運用事實獲得成長的能力,也不願意冒著得罪人的風險去講述事實。這個世界上,像黃崢這樣尊重事實又真誠的人是少有的。

李曌:大多數都寧願做「好人」,能夠做到不掩飾,真實地表達是需要勇氣的。

胡澤民:黃崢不掩飾自己,是我特別欣賞他也是自己還欠缺的地方。打個比方,一個有自信的女孩是不需要過多化妝的,很多時候我們要化妝,是因為想掩飾不足展現更多完美給別人看。

如果你真誠地對待自己,能夠接納自己一切缺點的時候,那所有的缺點就不算缺點,因為這就是真實的我。但極度真實的優點也會帶來明顯的缺點就是太過於理性,我記得去年他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最後讓我對黃崢講一些話,我說我希望他的理性裡要有點感性。

李曌:拼多多第一次融資時是什麼情況?

胡澤民:2014年整個市場都認為電商格局已定,已經沒有新機會了。我記得15年打電話給很多同行,他們連見都不見,要不就委婉地說已經不看了,見了也不相信我們的模式。

李曌:你們當時講的是什麼模式?

胡澤民:我們當年看中國的電商,會發現有很多東西不合理,第一為什麼會有海淘的出現?第二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虛假產品的出現?是否有一個更好的模式為中國用戶提供高價性比的電商服務?因為我們兩個人都在國外待過,就都想到了Costco這個模式,這是我們挺嚮往的一種形態,那麼我們要做的無非是怎麼把Costco從線下搬到線上的問題,當時流量最大的平臺就是微信,所以我們自然而然就想如何把這些東西結合在一起。

李曌:那個時間點,拼好貨的競爭對手都有融錢,資本為什麼不給你們一個嘗試的機會?

胡澤民:就是這麼一個好玩的世界,大家獲取的信息和對信息的理解都有差別,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知的盲點。為什麼在佛教裡說一切都是假的?因為任何一件事物我們都帶著很強的主觀性在解讀。

李曌:外界多數人認為有了段永平、丁磊、王衛、孫彤宇的加持,拼多多融資應該是一帆風順才對。

胡澤民:這裡是有偏差的,但我不想去解釋其中的細節。如果只要有加持就可以長成大公司,那國企應該更牛才對,因為國家的加持是最大的,這四個人加起來還不如國家一個指令。大家事後都想要找證據去合理化,但往往這種合理化會使得真相更加扭曲。

李曌:這個市場上有很多關於拼多多的言論,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大家認為拼多多能起來的原因之一是大流量的社交平臺以及智慧型手機往三四線城市轉移下沉。

胡澤民:或許他們是對的,但我並不認為黃崢高瞻遠矚到把這些變量都放在他的思考維度裡了,這些更多是事後總結的不同解釋而已。我以前做91剛開始只想解決一個簡單需求,後來我意識到簡單的延伸可以讓手機用戶便捷獲得更多想要的服務,而手機的新生用戶一定會越來越多。再後面的解釋肯定不是我之前就能想到的,很多東西並不是精益計算出來的,一些精算出來的東西反而不靠譜。

李曌:至少會去思考需要服務的人群,提供什麼產品吧,你們之前假設線上Costco的模式,但Costco定位的人群更偏向中等收入階層,這和拼好貨以及拼多多的用戶群體不太一樣。

胡澤民:人性是共通的,無論你是中等收入階層還是低產,大家都希望買到性價比高的商品,無非是用什麼載體與形態可以更好地滿足這些共性需求而已。

李曌:所以你們一開始並沒有做人群的劃分?

胡澤民:沒有,我並不認為黃崢有這樣的想法。在微信上做的這個動作,他考慮是否可以通過這個方式將價值傳遞給最有需求的用戶,而能拉到哪些用戶進來是不可控的,只有等用戶聚集後,回頭看才知道原來是這樣的人群。

李曌:也沒有想到拼多多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胡澤民:拼好貨的爆發已經告訴我們「拼」的這個模式是可行的。拼好貨和拼多多背後的供應鏈和商業模式邏輯沒有差別,拼好貨是水果,拼多多是淘寶類型的綜合性商品,無非是我把供應鏈從水果改成綜合性的。

李曌:拼多多上市時,你有給黃崢提什麼建議嗎?你助推網龍上市,推動百度收購91,很多前同事評價你是資本運作的大牛。

胡澤民:看來這個世界對我有一個非常可愛的誤會,把我看作一個資本的運作高手,但說實話,我很不習慣也很不喜歡「資本運作大牛」這個標籤,但這無所謂。

我有一個觀點,如果需要運作的時候一般都是你有問題或者積累還沒到位的表現,當時拼多多已經到了上市的節點,這是一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然過程,根本不需要任何資本運作的人告訴黃崢該做什麼。

李曌:你見過黃崢焦慮嗎?

胡澤民:他不是容易受外界噪音幹擾的人,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也是我特別欣賞的地方,他是一個很容易就獲得這種能力的人,而我卻需要努力才能獲得這種能力。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保持重心」,在我們進行急轉彎時都必須放棄某些東西,比如速度,這是個非常樸實簡單的道理。

李曌:對於拼多多的創新,我記得你說過一句話,「創新的基礎核心是放空,不要和這個世界比快」,怎麼理解?

胡澤民:我有兩個理解,第一,放空是跳出固有模式去看如何更好產出價值,第二,創新不是有意為之的,它是長時間的觀察、思考得出來的產物,需要沉澱,你想要快是快不了的。

李曌:你在美國讀書時就選擇用錯位競爭的策略來去過自己的人生,黃崢也提錯位競爭,錯位競爭是否也是一種不公平?你們在給拼多多定位的時候對於錯位競爭有哪些討論?

胡澤民:本質上來說,錯位競爭創造了差異性,是一種局部不公平,所有能夠跑出來的模式一定都是有差異的,都是利用了其他人沒有發現或沒利用好的優勢,這都是一種不公平。說實話我們當初沒有特意討論錯位競爭,我們只是想怎樣更好地服務針對的用戶,如果能夠做到更好,那你做出來的東西就會和別人不一樣才對。

李曌:有一個觀點認為拼多多並沒有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而且從社交網絡中導流並不是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並且認為好的商業模式是可以提高全行業的效率,創造更多利潤的模式。

胡澤民:當年在說淘寶不好的時候,又有誰拿出比淘寶更好的模式?商業模式只有在對比下才會產生優劣,你選擇不同的商業模式,就要承擔不同的風險,各有利弊。另外,拼多多的模式怎麼沒提高效率?它起碼提高了獲客效率,而獲客效率是整個行業非常核心的指標。

每個人對好的商業模式都有不同的標準,還是回歸到我們所說價值創造的問題。價值是什麼?無非是滿足我們肉體上、經濟上還有精神上的需求,人的所有需求都來自這三點。

李曌:黃崢的思路其實是有轉變的,他一開始說線上Costco,16年說要做Facebook版的電商,18年說要做今日頭條版的電商。

胡澤民:對我來說這三者都不矛盾,它們都可以呈現在產品裡,社交和精準推送可以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還有Disney娛樂化和Costco的高性價比,只有這樣新的物種才更有生命力。

很多用戶連他自己想買什麼都不清楚,只是閒逛一下,如果知道用戶的一些信息和所屬群體的畫像、喜好,給他扔一些東西過來,說不定他就買了。無非是把女孩子在商場閒逛的場景搬到線上,千人千面,每個人的訴求都不一樣。

李曌:不同路徑選擇最後遇到的競爭對手也是不一樣的。

胡澤民:從我的角度來看,黃崢考慮的第一個是用戶想要什麼,他可以創造什麼價值,競爭是後面應該思考的點。

李曌:你多年前在微博裡曾提到打太極的「不攻為攻」,這放在競爭中是怎樣的狀態?

胡澤民:我之前在成都跟著一個老師學了一個月太極,他當時講太極的核心是守中。為什麼要守中?因為你的中心不穩或者被人感知到了,別人就可以借著你的重心來打你。你在進攻時其實是危險的,因為重心肯定會先偏掉,所以如果你不進攻,就能守住自己的重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你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李曌:對於拼多多而言,它的重心是什麼?

胡澤民:用戶。

李曌:過去我們對於網際網路的理解是唯快不破,但你強調創新要慢。

胡澤民:你開車跑直道時車速可以很快,因為你一眼就能看清路況,但你在彎道的時候是要放慢速度的,要先保證你不會翻車。

李曌:一個公司什麼時候正在轉彎?

胡澤民:創新和轉型,當你遇到前面沒見過或者少見情況時,因為這個時候風險係數會比以往更高,所以你要慢一點。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保持重心」,在我們進行急轉彎時都必須放棄某些東西,比如速度,這是個非常樸實簡單的道理。

李曌:17年你推薦了《窮查理寶典》,說與智者同行其樂無窮,芒格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胡澤民:芒格是個非常睿智的老人,經歷越多越覺得他說的話很對,其實只要抓住一兩個道理並堅持就可以變得很成功,這是我們所說的,堅持做長期而有複利的事。

原題目《對話魔量資本胡澤民:多數人流於表面,少數人求真》

相關焦點

  • 對話拼多多投資人:多數人流於表面,少數人求真
    李曌:這兩年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與創業者認為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已殆盡,你是否贊同這個論調? 胡澤民:不完全認同,人的七情六慾從來沒有改變過,並且還被科技不斷放大,那所謂的人口紅利和流量紅利不見了,從何說起?如果流量論是對的,那拼多多、今日頭條、快手、Soul等又是怎麼冒出來的?所以這是個悖論。
  • 對話今日頭條天使投資人劉峻:多數上市公司其實都來自中小市場
    現為天使投資人,在成為今日頭條最早的投資人後,又先後天使投資了牛股王、好貸等明星企業。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我們會用三篇文章深度剖析劉峻先生的投資邏輯及他對未來趨勢的一些判斷。今天這篇對話中,我們首先要聊的是劉峻先生的投資策略。讀完這篇文章,你能明白這些問題:每年能從大市場或風口裡跑出來的成功項目不超過10個,但現在有幾千家基金都在找風口,都在按同一個標準篩選項目。
  • 用拼多多的都是什麼人?
    大家好,我是泡芙,一個90後電商創業者這個問題就像心頭的一根刺,很多人都在問拼多多賣假貨,搞虛假宣傳,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砍價?今天來說一下抽菸的人不知道抽菸有害健康嗎?熬夜打遊戲的人不知道會傷害眼睛嗎?
  • 真理是掌握在多數人手裡還是少數人手裡?
    真理是掌握在多數人手裡還是少數人手裡?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謂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掌握在多數人手裡,這種人可能是個民粹主義者,有人認為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種人可能是個精英主義者。民粹主義和精英主義可謂是二元對立,但現實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遠遠比這複雜得多。
  • 與一個投資人的對話│價值是什麼
    原以為已經躲過了,誰知道他還是沒有放過我,等我回家收拾好後,又被他拉去咖啡館來一場價值對話。他是一個有情懷的投資人,在這行浸泡了多年,投資了不少項目,在業界還算是有名氣的吧。我清楚他很想幫我,特別希望我能把事情做好,特別見不得我浪費時間做一些無效行為(他以為的,我可不覺得),每次見了我,總少不了給我說道說道的,有時,我聽到不順耳的地方,也會懟他幾句,但多數時候,還是乖乖地聽著。我最欣賞他的地方:無論世界如何喧囂,他都能穩定地堅守自己那份初心,是一個定力十足,擁有赤子之心的男人。
  • 少數人的馬術和多數人的賽馬:馬經和錢經
    少數人的馬術和多數人的賽馬:馬經和錢經 2011-06-29 16:03 作者:苗煒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與一個投資人的對話│價值是什麼
    原以為已經躲過了,誰知道他還是沒有放過我,等我回家收拾好後,又被他拉去咖啡館來一場價值對話。他是一個有情懷的投資人,在這行浸泡了多年,投資了不少項目,在業界還算是有名氣的吧。我清楚他很想幫我,特別希望我能把事情做好,特別見不得我浪費時間做一些無效行為(他以為的,我可不覺得),每次見了我,總少不了給我說道說道的,有時,我聽到不順耳的地方,也會懟他幾句,但多數時候,還是乖乖地聽著。我最欣賞他的地方:無論世界如何喧囂,他都能穩定地堅守自己那份初心,是一個定力十足,擁有赤子之心的男人。
  • 古詩拼音的修改應該少數服從多數嗎?
    先撇開這條消息的可靠性,某主編卻贊同「改拼音應該少數服從多數」。我並不認同他對於「改拼音應少數服從多數」的觀點。首先,一種文化的存亡不應以希望傳承該文化的人數多少來決定。古人所流傳下來的語言和文字體系是一種文化的象徵,身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牢記自己的根源文化。
  • 你問我答——7天酒店新模式對話投資人
    11月14日,「你問我答——7天酒店3.0升級籌建快速入門」直播活動順利完成,此次活動有近百位投資人參與問卷調研,直播間吸引3400人觀看,品牌方也首次啟動年輕員工代表與外界對話,彰顯7天酒店「品牌年輕化」的決心。
  • 對話Roadstar投資人:一家自動駕駛公司之死(二)
    衡量做 CEO 之後,當時佟顯喬和那小川招了那些 PR、GR、BD 負責人,都是一些可能我們覺得不是最合適的人。新的 CEO 上臺,首先應該要代表投資人把佟顯喬、那小川的事情處理好。他完全沒有能力去處理佟顯喬和那小川的補償退出的方案;以及把他們(佟、那)當時任人唯親的人開出。這些他都沒有做到。技術那邊,他沒有影響力。技術那邊的人也都不向著他,而是向著周光。
  • 古詩拼音的修改應該少數服從多數嗎?
    先撇開這條消息的可靠性,某主編卻贊同「改拼音應該少數服從多數」。我並不認同他對於「改拼音應少數服從多數」的觀點。首先,一種文化的存亡不應以希望傳承該文化的人數多少來決定。古人所流傳下來的語言和文字體系是一種文化的象徵,身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牢記自己的根源文化。
  • 高瓴張磊對話高毅邱國鷺:投資人比的是品質與心性
    6月21日,在高禮價值投資研究院在線公開課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對話高毅資產董事長兼CEO邱國鷺,主題是「論一個投資人的自我修養」。以下為對話精彩實錄。投資人最重要的修養是intellectual honesty投資人最重要的修養是什麼?
  • 「多數人的暴政」是個偽命題
    二、除了「多數暴政」還有哪些選擇?  在階級社會裡,除了多數人「暴政」,就是少數人「暴政」,沒有第三種選擇(能不能所有人都暴政?不能,那麼向誰施暴呢?能不能所有人都不暴政?也不能,那樣就不是階級社會了)。既然如此,就只能在多數人「暴政」和少數人「暴政」之間做選擇了,請問你要選哪一個?
  • 提出跟大多數人相反的意見,「楊玏」做到4點,結果多數服從少數
    人是脆弱的動物。對異類的物質會產生拒絕反應,認為「數大便是美」。當人被孤立為少數派時,會面臨超乎想像的嚴峻狀況。我們一起來看看,尚晉是怎麼做到在公眾面前提出並堅持跟大多數人觀念相反的意見。1.對此次調解進行了獨立思考前面發言的人,主張魏曉娟認親,表達的是「以和為貴」、「中國重視家庭倫理,提倡家和萬事興」、或者簡單地認為有衝突就必須大團圓的思想。哲學專業畢業的尚晉,反思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調解一定是少數服從多數地勸說嗎?一是愛就一定要認親嗎?
  • 拼多多神秘天使投資人:一戰賺了280億
    最神秘天使投資人:隱匿黃崢身後,一戰賺了超280億 如果說黃崢是中國最神秘的CEO,那他背後的天使投資人則更甚。 剛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就突如其來地卸任,黃崢的舉動耐人尋味。不為人知的是,在黃崢卸任的背後,拼多多的那位天使投資人已經悄悄地將百億資金收入囊中。
  • 美國少數族裔佔多數城市大增 白人比例下滑
    美國少數族裔佔多數城市大增 白人比例下滑 據中新社 過去十年,美國黑人、拉丁裔、亞裔等少數族裔佔人口多數的大都會顯著增加,白人在越來越多的大城市成為少數族裔,這將對未來美國社會、教育、醫保、文化體系帶來深遠影響。
  • 盧梭《社會契約論》:「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的適用範圍與限度
    ——盧梭「少數服從多數」是一個很多人都熟悉並且默認的原則,在關於集體行動方面,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大多根據這個原則進行決策。甚至這個原則已經成了民主的代名詞,在需要「發揚」民主的時候一定會出場。然而這個原則並不是任何場合都適用。
  • 黃崢的理想國,拼多多的天花板
    這引起了一些商家的強力反彈,圍攻總部大樓時,拼多多被很多人指控是靠凍結商家資金來盈利。日後來看,當時的形勢已經到了黃崢萬萬沒有想到的地步。所以在上市後他緊急召開了媒體溝通會,「不情願」地為自己辯護。面對媒體時,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上完市本來想休息,發布會完全不在計劃中。」
  • 高瓴資本張磊對話高毅邱國鷺:投資人最後比的是品質和心性,企業家...
    在喧囂的中國股市,價值投資一直長期孤獨的存在,多數人走著走著就迷失了方向。不過,有些人卻長期堅持、不斷學習研究,拓寬能力圈,如今成長為參天大樹。6月21日,在高禮價值投資研究院在線公開課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與高毅資產董事長兼CEO邱國鷺進行了一場精彩對話,主題是「論一個投資人的自我修養」。
  • 多數人的暴政
    不受限制的民主是一種數人頭的遊戲,是以少數服從多數來作為有深遠影響的問題的決策原則,而這些問題實際上是需要高尚道德原則和明智的權宜之計來解決的。獨裁在任何情況下使多數服從少數,是少數人的暴政;不受限制的民主則是將少數服從多數的方法武斷地用於每一個糾紛當中,這勢必造成多數人的暴政,是十足的愚蠢(約翰•倫道夫)。尼採說這種熱衷清點人數的制度還是趁早剷除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