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龍
人民大會堂西餐廚師長、中國烹飪大師、
世界御廚協會會員(Club des chefs des chefs)
在33年的工作實踐中,積累了大量關於香草和香料的資料
芹菜原產於地中海沿岸的沼澤地帶,在4000年前埃及法老的墓中就曾發現野生芹菜的種子。埃及人利用野芹菜來減輕四肢的腫脹,並在莎草紙纖維中摻入野生芹菜來增加張力。芹菜的拉丁屬名Apium源自凱爾特語的Apon,意思是「水」。而其種名graveolens在拉丁文裡意指「重力」。
芹菜手繪植物圖
公元前9世紀,荷馬在希臘古典史詩《奧德賽(The Odyssey Homer)》中首次提到這種植物。 古希臘人非常喜歡這種芳香的植物,把它如同月桂葉一樣使用在婚禮上。為紀念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acles)而進行的獻祭運動會,也是古希臘四大競技會之一的尼米亞競技會(Nemean Game)就以野生芹菜枝加冕優勝者。後來,尼米亞王子被藏匿在野芹菜花叢中的毒蛇咬死,野芹菜又作為葬禮的花圈。據說,芹菜葉一度還被當做月桂葉的替代品,裝飾在冠軍的桂冠上。到了古羅馬時期,芹菜又變身成為藥草,據說有預防中毒之功效。
希臘古典史詩《奧德賽(The Odyssey Homer)》
公元前651年,古希臘莫拉加人在西西里島西端所建的賽裡諾斯(Selinos)的城徽就採用當地野生芹葉(Selinon Leaf)為標記,並把它刻鑄在銀幣上。這是已知流傳至今有關芹菜最早的圖案。英文的中的芹菜「Celery」一詞就是源於古希臘語賽裡諾斯城邦(Selinos)之名。
賽裡諾斯城邦銀幣上的野芹葉
2000年前,羅馬時期把野生芹菜用於醫藥上。當時人認為芹菜能促進性興奮,並對生殖系統具有的正面影響,並稱之為「夫妻草」。他們在飲酒比賽時要佩戴芹菜製作的花環。歐洲在中世紀時期才把芹菜作為蔬菜食用。法國烹飪書籍記載1623年開始利用芹菜為蔬菜肉湯調味。17世紀末期由義大利人改良栽植成現代的品種——花園芹菜(Garden Celery)和根莖芹菜(Celeriac)。
根莖芹菜(Celeriac),亦稱芹菜頭
中國自古就有一種水生芹菜(water Celery)與本文所提到的芹菜有所區別,是同科不同屬品種。而世界意義上的芹菜何時傳人中國已無法考據,一說是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時經外高加索傳入我國;也有7世紀時芹菜由尼泊爾進貢者作為禮品送給唐朝皇帝之說。
張騫出使西域
中國最早關於芹菜栽培及用於烹飪的記述是北魏賈思勰(公元386~543年),他在《齊民要術》中:「胡芹細切,小蒜寸切,與鹽、鮓。」可見當時稱為「胡芹」,一定為外來物種。直至明朝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芹菜才有旱芹和水芹之別。
《齊民要術》
中國芹菜以後又傳到朝鮮。日本豐臣秀吉時代(1537年-1598年),加藤清正入侵朝鮮把芹菜帶回日本,日本人把芹菜當做了貴重的朝鮮人參,稱芹菜為「清正人參」。在佛教中,因芹菜氣味芳香被與辣椒和韭菜一樣列為無葷之列而禁止僧侶食用。而現代足球英超切爾西隊有一條古怪的規定:禁止球迷攜帶芹菜人場,以防發洩而亂扔芹菜的惡習。
切爾西球隊禁止球迷攜帶的物品之一便是芹菜
中國芹菜(Chinese Celery)為亞洲原生種,故稱本芹。經過不斷地馴化,形成了細長葉柄型、香味濃鬱的品種。中國芹菜有空心、實心之分。此外,在東北林間還有一種大葉芹屬野生的山芹菜(Bigtooth hillcelery)。
山芹菜
西洋芹菜(Celery),簡稱西芹,是由野生品種培育成為莖粗實心、柄寬而扁的品種。與中國芹菜相比粗大而多汁、纖維少、質地脆嫩,但香氣較淡。
西洋芹菜(Cutting Celery)
異名解析:
香芹:氣味芳香而得名
旱芹:因生長在陸地故稱旱芹,以區別水芹
藥芹:具藥用而稱藥芹
胡芹:因是外來物種,故加胡字
左一:歐洲培育品種西芹(Apium graveolens var. dulce)
中間:西餐中比較常見的香芹(Petroselinum crispum)
右邊:中國南方比較常見的水芹(Oenanthe javanica)
西餐應用:
芹菜的莖、葉、根,種子都可利用。在西餐中芹菜經常與洋蔥、胡蘿蔔組合被戲稱為「三位一體」的基礎調味料,就如同中餐的蔥、姜和蒜的地位不可動搖。常用於海鮮、肉類及禽類的醃料或烤、燴、燜、煮菜餚和湯菜。在法國稱為密爾博瓦(Mirepoix),按照1份芹菜和等量的胡蘿蔔,再配2份洋蔥的比例而流傳數百年,法裔美國人在路易斯安那州創造的卡真料理中(Cajun cuisine)則變成芹菜、洋蔥和甜椒的組合。這種組合在義大利語中稱「Soffritto」、換成芹菜、洋蔥和大蒜;而西班牙的「Sofrito」則是芹菜、胡蘿蔔與韭蔥的組合。「三位一體」的內容不論如何變化都離不開芹菜。
「三位一體」
芹菜即是香草,更是蔬菜。西芹的莖部質地脆嫩、味道清香爽口,適合生食。在雞尾酒會上作為開胃小吃可直接裝入玻璃高腳杯中,蘸奶油或軟奶酪食用。西芹切片與蘋果、雞胸以蛋黃醬相拌,就是的著名美式 「華爾道夫沙拉(Waldorf salad)」。俄羅斯的羅宋湯(Borscht.)中最後加芹菜碎增添香氣,炒制風靡全球的義大利肉醬(Spaghetti Bolognese Sauce)也少不了芹菜調香。西芹也可以用鹽、醋漬成解膩酸泡菜。
華爾道夫沙拉(Waldorf salad)
中餐應用:
芹菜在中餐運用更為廣泛,即可涼拌、熱炒,也能製作餡心。涼拌時將芹菜切成寸段,沸水焯後過涼水,可除苦澀之味。在水中加一點白醋會保持芹菜碧綠的色澤及爽脆口感。拌上杏仁、豆腐乾、黃豆或木耳等,簡單地加鹽、胡椒調味,依個人喜好點幾滴花椒油或辣椒油,就是清淡素雅的酌酒小菜。
芹菜拌豆乾
芹菜熱炒最適合在牛、羊肉類,其特殊的清香和肉類的香氣相互滲透,正可謂相得益彰。無論是川菜傳統經典功夫菜「幹煸牛肉絲」,還是近年流行的「麻辣香鍋」皆在烹調最後階段以芹菜提味,猶如畫龍點睛之妙。此味是香菜、香蔥等所不可比擬的。
麻辣香鍋
芹菜不僅好腥,也喜素淡。「西芹百合」、「香芹豆乾」、「芹菜土豆絲」、「芹菜炒粉條」、「芹菜炒豆腐絲」等同樣也可品出芹菜賦予素食材料的香氣。
西芹百合
芹菜芯:
色淺淡雅的芹菜內心是最為嬌嫩精華部分,因略帶黃色,被暱稱「芹黃」。各地菜系都會用到,名菜如「芹黃拌冬筍雞絲」、「芹黃拌海米」、「芹黃鴨絲」、「芹黃炒鱔片」、「芹黃炒魚絲」、「黃燒魚條」等。
芹黃
芹菜最外層的莖纖維較多,且質地較老,但味道也相對濃鬱。最適於剁碎制餡,被切斷纖維的芹菜更顯脆爽,與其他材料混合後包裹在麵皮中,無論是芹菜羊肉包子、芹菜豬肉水餃及芹菜牛肉餡餅,還是芹菜雞蛋粉絲的素餡,咬一口其清香就會竄出釋放。
芹菜牛肉餡餅
芹菜葉子:
芹菜的葉子在西餐中也會被充分利用,剁碎的可加入沙拉、蝸牛黃油、奶油乾酪或烤雞鴨的填塞料中提味,也可以放入牛奶中煮魚貝類時去腥。在馬來西亞的鄉土菜中就喜歡用芹菜葉沾麵粉炸食或醃漬泡菜。
法式蝸牛
因芹菜葉有一點苦味,而中餐常常丟棄,實在可惜。其實用沸水焯過後切碎,拌點蒜汁和醬油就是不錯的佐粥小菜。帶根須的芹菜根洗刷乾淨用此方法調味,味道更濃鬱。
拌芹菜葉
芹菜種子:
芹菜的種子也是香料,以芹菜種子磨成粉與鹽調製成西芹鹽(celery salt),是西餐常見的一種香草鹽。芹菜鹽被用在美式芝加哥式熱狗(Chicago-style hot dog)、血腥瑪麗(Bloody Mary)雞尾酒調味,此外還與其他香料混合成老灣調味料(Old Bay Seasoning)等。
芹菜鹽
儲存方法:
購買時應挑選枝梗緊密,葉片鮮綠清脆,以塑膠袋包裝放入冰箱中,可保存2個星期。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
人民大會堂西餐廚師長徐龍先生作品合集
新書分享會|人民大會堂西餐廚師長徐龍新作《滇香四溢》
《滇香四溢》媒體分享會
長按二維碼購買《滇香四溢》
七下雲南尋找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