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佑平安法雨寺 普陀山「天華法雨」「法雨禪寺」

2020-12-12 羚羊谷鏡界

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興修大殿

法雨寺前的放生池特別美,裡面錦鯉不計其數,令人心曠神怡。池裡的紅鯉魚奪人眼球。站在海會橋下俯看四周,覺得心境寧靜。

參天林木茂盛,聳立於入門道兩側。全寺植有眾多銀杏、香樟、羅漢松,均有百年以上樹齡,部分銀杏為千年古木,濃蔭蔽日,體現出法雨寺「山中有寺,廟中有林」的獨特景致。

法雨寺位於普陀山風景區中部法雨路,又稱作「後寺」,其規模僅次於「前寺」普濟寺,是普陀三大寺之一。

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興修大殿,並賜「天花法雨」匾額,故得今名。

法雨寺是著名的護國鎮海禪寺,佔地面積有三十三萬平方米,整個寺廟遠遠望去非常地宏偉壯觀,而且氣宇軒昂。

天王殿前庭;虔誠的香客在古樹、黃琉璃瓦、九龍壁,香爐的輝映下,虔誠許下平安願。

善男信女們在天王殿前庭香爐用手順時針撫摸著香爐。許下自己美好的願望!

天王殿後的玉佛殿面闊三間,外加圍欄,黃琉璃頂,是一座小巧玲瓏的重簷歇山式建築。大殿東西有鐘樓和鼓樓各一,月臺上有古柏一株,蒼老勁健,西側植羅漢松一株,圍粗3米多,頗為罕見

九龍觀音殿是法雨寺的主殿

九龍觀音殿整個從南京明故宮搬遷而來。簷黃琉璃頂,48根大柱,內槽九龍藻井,一龍盤頂,八龍環八柱,昂首舞爪凌空而下。這種只有在皇帝的金鑾殿才能見到的氣勢,使九龍殿成為中國正中供奉毗盧觀音像,後供海島觀音及善財五十三參群像。觀音立於鰲魚背上,左手託淨瓶,右手執楊枝。寺院建築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殿。

法雨禪寺古樹參天鬱鬱蔥蔥。簷黃琉璃頂金碧輝煌。自然人文氣場強大。

法雨禪寺佛光普照。求平安祈福法雨禪寺。

相關焦點

  • 法雨寺拜佛
    問佛登普陀淨地                誦經入法雨禪寺
  • 同沾法雨共沐佛恩,登臨普陀山法雨寺觀春色樹婆娑,鐘聲浪答回
    法雨寺又名後寺,坐落在普陀山白華頂左,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興修大殿,並賜「天華法雨」匾額,故得今名。四月二十六日,在遊完普陀山佛頂山慧濟禪寺之後,我隨漢中乾明寺住持本蓮法師一行四人,又來到法雨寺進行參拜。之所以法雨寺稱為後寺,是因為普濟寺被稱為前寺。走近法雨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海天佛國的牌坊。
  • 浙江普陀山法雨禪寺舉行冬季禪七法會 為期21天
    道慈大和尚慈悲開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開示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20日(庚子年冬月十七至臘月初八),浙江普陀山法雨禪寺舉行為期21天的庚子年冬季禪七法會。
  • 深度遊|普陀山 不求大富大貴只許平安順遂
    慧濟寺百子堂求子在佛頂山之上,有座慧濟禪寺,站在這裡,總有世外桃源的感覺。百子堂送子樓的送子觀音是求觀音賜子的最佳之地。早在清康熙「柏子庵」時期,該庵堂觀音送子「有求必應」的靈驗事例就數不勝數。
  • 女人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普陀山(二)
    舉報 萬千女子前來普陀山求姻緣
  • 想去中國普陀旅遊景點:慧濟禪寺,法雨禪寺,普濟禪寺,南海觀音
    、香火最旺、求姻緣很靈普濟禪寺又稱「前寺」,規模最大,是普陀山供奉觀音菩薩的主剎,也是普陀山第一大寺院,一切重大的佛舜活動在此舉行,人氣也是最旺的。寺前的池水為山泉所積,池中蓮蓬滿結,一到夏日,荷香襲人,是普陀十二景之一「蓮池夜月」。值得一提的是,普濟禪寺旁邊有一座石塔——多寶塔,是普濟寺最古老的建築,是普陀三寶之一。
  • 浙江普陀山法雨寺
    簡要介紹法雨禪寺又稱後寺,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白華頂左、光熙峰下,距普濟寺2.8公裡,為普陀三大寺之一。法雨寺佔地33408平方米,現存殿宇294間,依山取勢,分列六層臺基上。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因當時此地泉石幽勝,結茅為庵,取「法海潮音」之義,取名「海潮庵」;萬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護國鎮海禪寺」。後毀於戰火。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濟、法雨二寺領朝廷賜帑,同時興建;後法雨寺的明益禪師又孤身入閩募資,歷時三年,將所募財物用以建圓通殿,專供觀音佛像,兩年後又建大雄寶殿,供諸菩薩。
  • 女人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普陀山
    在遙遠的兒時記憶裡,母親帶我來過一次普陀山,對年幼的我來說,印象最深的就是普陀的海和山了,那麼純淨,那麼壯觀。
  • 普陀山三大寺之一,鎮寺之寶來自南京明故宮,寺名來自康熙御賜
    普陀山之旅,必須朝拜或者說遊覽的三大寺是普濟寺、慧濟寺和法雨寺,而其中的法雨寺被稱為「後寺」,就位於佛頂山山腳下,規模宏大。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初名「海潮庵」,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賜金修寺,修繕大殿,並賜「天華法雨」和「法雨禪寺」匾額,因此改名為「法雨寺」。同治、光緒年間又陸續建造殿宇,成為名動江南的一代名剎。
  • 海上有仙境,信步普陀山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浙江省舟山群島南端的蓮花洋中,形似蒼龍臥海。普陀山風景旖旎,草木清淨,被譽為「人間第一清淨地」。一年四季,無數遊客從四面八方趕到這片「海天佛國」「南海聖境」。
  • 1908年浙江普陀山寺廟老照片,法雨寺玉佛殿與普濟寺全景
    圖為普陀山潮音洞。法雨寺又名後寺,坐落在普陀山白華頂左,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興修大殿,並賜「天華法雨」匾額,故得今名。現存殿宇294間,計8800平方米。中軸線上前有天王殿,後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後依次為觀音殿、玉牌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等建築。圖為法雨寺玉佛殿。
  • 普陀之法雨寺
    >浙江普陀山三大寺之一,也稱後寺。法雨禪寺又稱後寺,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白華頂左、光熙峰下,距普濟寺2.8公裡,為普陀三大寺之一。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濟、法雨二寺領朝廷賜帑,同時興建;後法雨寺的明益禪師又孤身入閩募資,歷時三年,將所募財物用以建圓通殿,專供觀音佛像,兩年後又建大雄寶殿,供諸菩薩。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賜金修寺,修繕大殿,並賜「天華法雨」和「法雨禪寺」匾額,因改今名。同治、光緒年間又陸續建造殿宇,成為名動江南的一代名剎。
  • 浙江普陀山南海觀音菩薩
    講真的,浙江普陀山自認為還不錯,普濟寺、法雨寺、佛頂山慧濟寺這三座寺廟真是香客不斷,來來往往的人群基本上都會求籤,母親常常跟我絮叨:女人一輩子一定要去一次普陀山,不求大富大貴只許平安順遂,觀音菩薩什麼都看的到。但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普陀的海和山了,那麼純淨,那麼壯觀。浙江普陀山求什麼最靈,其實這三種是最靈的!
  • 攬勝國內景觀:氣宇非凡的法雨禪寺,山鳥和鳴的慧濟寺
    法雨禪寺,俗稱後寺,為普陀大士之別院,在光熙峰下,屬全國重點寺院。 明萬曆八年(1580)湖北高僧大智真融初創海潮庵,二十二年擴建為寺,名系潮寺。三十四年欽踢「護國永壽鎮海禪寺」額,清康熙三十八年賜「大花法雨」、「法雨禪寺」額,遂改名為法雨寺。
  • 晴旅~普陀山之法雨寺
    法雨寺又名後寺,坐落在普陀山白華頂左,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護國鎮海禪寺,法雨寺為浙江普陀山三大寺之一,也稱後寺。明萬 歷八年(1580年)僧人大智真融始建,初名海潮庵,後改稱海潮寺、護國鎮海禪寺。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
  • 「海天佛國」普陀山朝聖見聞錄
    於是,我一邊恭聞南無羌佛的法音,一邊繼續持誦《心經》,恭看南無羌佛所著的《心經講義》。得知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後,我非常想到普陀山朝聖,感恩佛菩薩的加持。而這個心願,因種種原因,等了幾度春去秋來,煙暖雨收。直到今年,在觀世音菩薩出家日(農曆九月十九)前夕,我終於滿願了!
  • 心靈淨土,三大古寺,「海天佛國」普陀山
    普陀山,四大佛山之一,相傳是觀音大師的道場。普陀山地處杭州灣的東邊,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島嶼。每天都有著許多佛教信徒和遊客前往燒香拜佛。幽靜的寺院被香菸瀰漫,深厚的鐘聲響徹於整個寺院,餘音嫋嫋讓人回味無窮。
  • 在普陀山的溫柔秋日,禪庭信步,且聽風吟與鐘聲!
    秋天來了,普陀山的寺廟更美了! 普濟禪寺 普濟禪寺,又名前寺,是普陀山中最大的寺院,供奉觀音大士的主剎。
  • 三步一跪拜 第十八屆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僧眾禮佛頂法會圓滿
    信光法師主持法會(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與會大眾齊聚法雨禪寺大雄寶殿前(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普陀山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院長、普濟禪寺方丈道慈大和尚帶領全山各寺院僧眾、護法居士、以及來山香客、遊客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齊聚法雨禪寺大雄寶殿前,朝拜法會正式拉開帷幕。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法雨禪寺監院信光法師主持法會。道慈大和尚在法會上為大眾做簡要開示。
  • 每年開春外出燒香的最佳之地,走進浙江普陀山,許下你的願望吧!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作為佛教聖地,最盛時有82座寺庵,128處茅篷,僧尼達4000餘人。其中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規模宏大,建築考究,是中國清初寺廟建築群的典型。普濟禪寺始建於宋,為山中供奉觀音的主剎,建築總面積約110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