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海南周刊 | 江南客商海上來!古代瓊浙商貿海運頻繁

2020-12-07 新海南三亞融媒

  古代瓊浙商貿海運頻繁

  江南客商海上來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李夢楠

  當江南遇上海南,是「雙十一」大大小小的包裹從江浙滬飛至海南,還是冬天的三亞吸引來大批的江浙滬遊客?現代工業與信息技術的發達促進了商貿的發展,旅遊勝地的海南與魚米之鄉的浙江,經貿往來早已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在工業革命之前的漫長歷史時空中,相隔千裡的浙江與海南又是以何種方式相遇?除了往來任職的官員,在民間的交往中,浙江和海南又有著怎樣的連接?從史志零星的記載中,留心觀察推敲,不難拼湊出一幅兩地間熱鬧的海上商貿往來圖景。

  明代的崖州有「小江南」之美譽。圖為今人畫筆下的古代瓊南繁華圖景。盧家福 繪

  尋一抹奇香

  丁謂,字謂之,北宋長洲(今蘇州)人,在宋真宗時期歷官工、刑、兵三部尚書等,兩度拜為宰相,封晉國公,曾顯赫一時。北宋乾興元年(1022年),丁謂受「雷允恭擅移皇陵案」牽連,被罷相貶為崖州司戶參軍。

  丁謂本是天資聰穎、博學多才的人才,但為了權利變得邪佞狡詐,被人斥為「奸邪之臣」。但在海南期間,丁謂並非沒有可取之處,他撰述了《天香傳》,成為為海南沉香立傳第一人,於海南也是功德一件。

  「素聞海南出香至多,始命市之於閭裡間,十無一有假……曰:『瓊管之地,黎母山酋之,四部境域,皆枕山麓,香多出此山,甲於天下』。」這齣自丁謂被貶崖州時期所作的《天香傳》,使海南沉香名氣更盛,滿譽天下。

  歷史上海南出產的沉香品質上乘,香氣清婉,焚燃少許,芳香便瀰漫滿室,而且燃到最後,仍沒有焦味。海南沉香從唐朝開始就成為朝廷的貢品,被喻為「香中之王」,後來沉香為各地的高官達貴所喜愛,更是早期浙江與海南貿易的主要商品。

  「閩越海賈,惟以餘杭船為市香,每歲冬季,黎峒待此船至,方入山尋採,州人役而賈販,盡歸船商,故非時不有也。」餘杭今屬浙江省杭州市,可以看出,當時到海南進行貿易的閩越海商不少,經營種類也很多,但只有浙商專門千裡迢迢來此收購沉香回去販賣。

  南宋李燾創作的《續資治通鑑長編》中也明確記載,宋代時,自泉州、福州、兩浙、湖廣商船來者,則「一色載金銀、匹帛」往海南貿易香藥,「所直(值)或及萬餘貫」。因為大量香藥流入大陸,故宋時瓊州知州朱初平在奏章中提到:「廣州,外國香客及海南旅客所聚」,他曾建議政府應在廣州設市,以便「和買」流入廣州之各類香藥。可以看出結合丁謂所說可見,無論北宋還是南宋,香料都已是瓊漸兩地貿易的大宗商品。

  清代《瓊州海黎圖》中,黎族人採沉香的畫面。陳耿 翻拍

  闖一條航路

  文獻記載,海南島與浙江的關係歷史悠久。據唐代房千裡所著的《投荒錄》中稱:「當海南五郡泛海之路,頗有廣陵、會稽賈人循海東南而至,故吳越所產之物,不乏於斯」。這裡的「會稽」,即今天浙江紹興一帶。

  相比於輾轉各省的陸路,海運自然是古代浙江與海南商貿往來最便捷的途徑。正德《瓊臺志》記載了明代從海南達於內陸各地及他國的「外路」,其中「福建則七八日,浙江則十三日」。13天便能從海南去到浙江,還能拉上滿滿一船貨物,這時間效率是陸路所不能比的。

  到了宋代,來海南的商賈「多販牛以易香」。史志記載:「賈物自泉、福、兩浙、湖、廣至者,皆金銀物帛,直(值)或至萬餘緡。」也正是因為海南與大陸在經濟上相互需求的增長,決定了入宋以後海南與大陸之間貿易的空前活躍。由上可見,當時海南主要是與浙江餘杭等地區有了較為密切的貿易往來。

  據正德《瓊臺志》記載,到了元代,瓊山府城外的學前水「古通蕃舶,元初,閩浙商舟皆入至城下,至元三十年(1293年),海南島設立海北海南博易提舉司,負責按市舶條例徵稅。」可見當時已有浙江的商船直接開到了府城城外,貿易的活躍程度可見一斑。

  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扼守南海航道咽喉的海南島,上千年來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驛站,過往船隻在這裡寄泊、避風或補給後,繼續駛向更廣闊的大海。而浙江在古代恰好也是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

  明清之時主要有兩條航線經過海南:一是東南亞—海南—廣州或泉州(經瓊島向海外諸國輸出較多的是粵、閩、浙等地出產的瓷器、銅錢等,從東南亞輸入的主要是珍珠、香藥等);二是海南(輸出本地產沉香、黑糖、玳瑁等)—廈門—福州—寧波(載當地產瓷器、絲、布等)—日本長崎(從日本輸入棉紗和棉製品等)。

  第一條航線中販運的商品中有浙江出產的商品,第二條航線則直接將海南與浙江寧波串聯在一起,是兩地商貿往來的直接印證。

海南沉香。(資料圖)

  做一份生意

  《華夷變態》是日本江戶時代前期長崎奉行上報給德川幕府的中國形勢報告書的文件彙編,也可以說是清初政治、軍事及社會動態的情報彙編。《華夷變態》中記錄了不少中日間商貿往來的細節,其中不少反映了普通老百姓與瓊浙貿易往來相關的故事。

  《華夷變態》記載,康熙十年(1677年),生於浙江長於浙江的老百姓朱仲楊,因為經商來到瓊州定居。康熙十八年,受當時海上貿易的利潤驅動,加上經商攢下的積蓄,朱仲楊開始建造自己的商船,準備東渡日本進行商品貿易,經歷了一次出海失敗後,康熙二十年,朱仲楊又裝載沉香等許多土產,在七月十日從海南開船,並最終順利到達日本。

  康熙二十五年(1696年)的正月間,又有一艘船從浙江寧波出發,來到海南交易。在海南停留數月後,這艘船在五月十九日出發,於六月十八日到達浙江普陀山停泊,並在當地購買了絲、零貨等商品。裝好以後,就在同月二十六日開船到日本。

  可見當時往來於海南、浙江、日本的商船貿易已很常見。當時海口港是海南島與大陸相距最近的海港,康熙年間幾乎每年都有閩浙商人從此北上,經臺灣、廈門,前往日本。後來清政府粵海關在此設立正稅口,管轄全島九個小口。道光年間,瓊州府十口稅收銀33800兩,僅海口就佔了12700兩。

  除了直接的貿易往來,瓊州與浙江之間的商貿往來很多時候被福建、潮州一帶的中間商賺了差價。

  潮州商人在海南與內地的商貿中起了很重要的中介作用。據記載,當時潮陽城東的海門城為全縣門戶,「為瓊南、廣、惠、閩、浙、江蘇商船往來之要口」。海南商船不僅於潮州貿易,潮商更是不斷將江南的物品販運到海南銷售,然後從海南收購特產運到北方。「一來一往,獲息幾倍,以此起家者甚多」。

  海南出產的木棉布、棉花等大量被商人海運至兩浙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寧波,再分銷至江南各地,特別是南宋行都臨安。據《寶慶四明志》載,南宋中期浙東慶元口岸輸入「外化蕃船」運來的商品有八十餘種,其中「海南、佔城、西平、泉(州)、廣州船」運來的商品有七十餘種。

相關焦點

  • @三亞,海南周刊丨人文美談穿越瓊浙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編者按12月1日,「2020《海南周刊》文化學術年會·源遠流長——瓊浙文化對話會」在海口召開。海南與浙江的歷史文化淵源,源遠流長,水乳交融。對於海南島黎族先民的來源,學術界至少有三種說法,其中就有來自浙江河姆渡之說;早在西漢時期,就有浙江會稽人孫幸、孫豹父子先後出任珠崖郡守;北宋就有浙江商人來瓊貿易沉香的記載,南宋道家金丹派南宗創始人張伯端也是浙江籍人士,南宗五祖則是海南籍道人白玉蟾;明初瓊山教諭趙謙是浙江餘姚人,對海南文化教育事業的勃興,貢獻巨大……海南島不只是浙江文化的承接地,對浙江也有反哺和輸出。
  • 海南周刊丨人文美談穿越瓊浙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編者按  12月1日,「2020《海南周刊》文化學術年會·源遠流長——瓊浙文化對話會」在海口召開。  海南與浙江的歷史文化淵源,源遠流長,水乳交融。  對於海南島黎族先民的來源,學術界至少有三種說法,其中就有來自浙江河姆渡之說;早在西漢時期,就有浙江會稽人孫幸、孫豹父子先後出任珠崖郡守;北宋就有浙江商人來瓊貿易沉香的記載,南宋道家金丹派南宗創始人張伯端也是浙江籍人士,南宗五祖則是海南籍道人白玉蟾;明初瓊山教諭趙謙是浙江餘姚人,對海南文化教育事業的勃興,貢獻巨大……  海南島不只是浙江文化的承接地,對浙江也有反哺和輸出
  • 2020年海南冬交會將於18日開幕!三亞41家單位參展
    三亞將組織41家單位參展,其中涉貧、助貧、扶貧企業為32家,涉及九大類一百多個品種。今年第23屆冬交會以「共抓自貿新機遇 共享小康新成果」為主題,首次實現全面市場化運營,首次啟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新展館。本屆冬交會共設10個展館(區),總面積超10萬平方米,超過歷屆冬交會。
  • 三亞:一個旅行團被隔離 | 海南疾控提醒來瓊過冬人群 →
    經核實,雷某與關某為共同來海南旅遊的同伴,12月9日17:05由西安鹹陽機場乘坐航班MU2317飛往海口,出發前在機場與1名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有同一餐廳用餐史,確認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
  • 海南發展有潛力的城市,有望成為「特大一線」,不是三亞
    我國有非常多的大城市,一部分很久以前就是大城市,例如上海、廣州、蘇州等大城市,在古代是震撼世界的大城市,香港、深圳、重慶等這些大城市在近代發展中名聲越來越高, 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從大城市到特大城市,這也是城市發展的過程,問問國的特大城市有很多,海南哪個城市最有發展潛力,有可能成為中國特大一線城市
  • 瓊港澳遊艇自由行目的地合作論壇三亞召開:打造海南國際遊艇旅遊...
    12月14日上午,瓊港澳遊艇自由行目的地合作論壇在三亞鴻洲國際遊艇酒店舉行,東南亞國家、港澳地區及景區的代表嘉賓以及知名海島旅遊專家齊聚一堂,聚焦瓊港澳遊艇自由行政策在促進遊艇旅遊消費、遊艇產業投資等方面的成效匯報及發布,解讀瓊港澳自由行政策給海南島遊艇產業帶來的發展新機遇,打造海南國際遊艇旅遊消費新高地
  • 海南施行「瓊港澳遊艇自由行」政策 香港籍雙體帆船入境三亞
    王曉斌 攝   中新網三亞7月13日電 (記者 王曉斌)7月13日上午,來自香港的雙體帆船「DU」由三亞入境,成為自《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瓊港澳遊艇自由行實施方案》下稱(「瓊港澳遊艇自由行方案」)出臺後,首條進入海南的港籍遊艇。
  • 海南周刊 三亞河:今昔河事 一城水系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見習記者 李夢楠古代城邦毫無例外選址在河流附近,尤其是河流交匯處、江河入海處,因為那裡土地平坦、物產豐盈、供水方便、交通便利。三亞,既有三亞河、臨春河貫城而過,也有河流入海形成的出海港灣,不得不說,南部政治中心從崖城移至三亞市區,三亞河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浙商中拓停牌謎底揭曉 擬購浙江海運集團100%股權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李小平浙商中拓(000906)停牌謎底揭曉。10月14日晚,浙商中拓公告稱,控股股東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正籌劃將其持有的浙江省海運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公司。公告顯示,在本次交易中,浙商中拓擬以發行股份方式支付交易對價。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擬以認購浙商中拓新增股份的形式,向浙商中拓出售該公司持有的浙江省海運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具體交易方案內容以重組方案或報告書披露為準。此次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內部之間的資產重組,不禁讓人聯想到浙江省國資改革行動。
  • 古代降真香貿易活動
    古代,中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了與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的交流。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打開,福建海外貿易興盛。泉州作為當時海上貿易的起點和重要港口,泉州港向日本輸出的商品主要是沉香、降真香、瓷器和絲綢、茶葉等。日本人引西川如在《華夷通商考》中記載了清代福建省「唐船」輸往日本貨物品種,其中就有降真香。
  • 海南將放寬旅遊遊艇管制,開通遊艇「瓊港澳」自由行
    3月27日,海南省委副書記李軍表示,海南將放寬遊艇入境管制,開通遊艇「瓊港澳」自由行,並在海南率先開展遊艇租賃試點。業界隨之沸騰起來。「中國遊艇產業的發展未來一定先看海南,海南是遊艇產業進入中國的窗口。」海南省郵輪遊艇協會副會長、清水灣遊艇會總經理林明昆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 海南周刊 | 穿越海上絲綢之路 「撈」起古代玻璃的身世
    古代玻璃是「洋貨」還是國產?  我國玻璃製作始於春秋戰國時期  近十多年來,漁民在中國南海西沙海域捕魚時,打撈出不少文物,其中就有古代玻璃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也入藏了一批從西沙水域出水的明代玻璃器,並向公眾展出。
  • 海南首張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經營許可證在三亞頒發
    9月23日,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向星旅遠洋國際郵輪有限公司頒發首張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經營許可證,並聯合三亞市政府和星旅遠洋國際郵輪有限公司籤署了《2020-2021年度郵輪產業發展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推動以三亞鳳凰島郵輪港為母港的海上遊、境外遊等精品郵輪旅遊航線發展,探索郵輪旅遊及配套產業深度合作。
  • 海南首張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經營許可證在三亞頒發
    來源:人民網原標題:海南首張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經營許可證在三亞頒發 人民網三亞9月23日電(宋彤桐)海南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迎來新突破。9月23日,在海南郵輪產業發展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上,海南省交通運輸廳聯合三亞市政府、星旅遠洋國際郵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旅郵輪公司」),共同籤署《2020-2021年度郵輪產業發展合作協議》,向該企業頒發首張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經營許可證,將共同推動以三亞鳳凰島郵輪港為母港的海上遊、境外遊等精品郵輪旅遊航線發展,探索郵輪旅遊及配套產業深度合作,促進疫情重創下海南郵輪產業恢復發展,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 2020西瓜PLAY好奇心嘉年華-海南自貿工作坊分享會三亞舉行
    10月21日下午,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三亞市人民政府指導,西瓜視頻、巨量引擎營銷中心主辦,海南今時科技有限公 司承辦的「2020西瓜PLAY好奇心嘉年華-『揚帆自貿港 助力新海南』 自貿工作坊」分享會在三亞市海棠區亞特蘭蒂斯酒店隆重舉行。
  • 交通運輸部關於推進海南三亞等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的意見
    交通運輸部關於推進海南三亞等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的意見交水函〔2019〕212號海南省人民政府:你省發電瓊府明電〔2019〕4號收悉。,先期在海南三亞、海口郵輪港開展中資方便旗郵輪無目的地航線試點。
  • 慢讀丨這張「古代名人來瓊線路圖」快收好,不用謝!
    對唐宋時期海南的交通狀況,可考的史料不多,但有人根據當年遊僧、謫宦的海南之行,繪製成一張「古代名人來瓊線路圖」,也能窺見一個大概。1984年10月手刻版《海南島公路·汽車運輸史》認為,海南島唐宋時的交通可用「水盛陸衰」這句話來概括。
  • 海南國際啤酒節將於12月24日啟幕 開啟三亞冬季狂歡
    一灣椰影三面海,水瓊天碧處處花。2020年的冬季,海南三亞溫暖如春,繁花似錦。12月24日,首屆海南國際啤酒節海陸空開幕大秀即將登陸三亞鴻洲國際遊艇碼頭,這場持續十天(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1月2日)的三亞盛事將開啟三亞冬季狂歡。
  • 三亞:一個旅行團被隔離 | 海南疾控提醒來瓊過冬人群 →
    經核實,雷某與關某為共同來海南旅遊的同伴,12月9日17:05由西安鹹陽機場乘坐航班MU2317飛往海口,出發前在機場與1名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有同一餐廳用餐史,確認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
  • 「瓊港澳遊艇自由行目的地合作論壇」在三亞成功舉辦
    12月14日上午,「瓊港澳遊艇自由行目的地合作論壇」在海南省三亞鴻洲國際遊艇酒店宴會廳舉行。海南省、三亞市各級主管部門,國內、港澳及新加坡、澳大利亞代表等約150名發言人及觀眾嘉賓出席了本次論壇。  三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陳鐵軍,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李志強,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副廳長劉成等出席開幕式。  陳鐵軍表示,三亞圍繞打造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戰略定位,通過舉辦本次論壇,與各方坦誠交換意見,共同採取行動,為發展遊艇經濟貢獻正能量,實現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