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山珍」出山「最先最後1公裡」

2020-12-19 甘肅省稅務局

本微訊 作為全國農村電商發展的成功典型模式之一,「隴南電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將「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為「網絡裡的近在咫尺」,把農特產品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打造了「全國電商扶貧示範市」金字招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促進創業就業和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模」梁倩娟受訪——

稅收優惠幫助「山珍」出山

12月10日,入冬以來陰多晴少氣溫偏低的隴南徽縣,午後濃霧消散,迎來了久違的朗朗晴天,也進入了「秋收冬售」忙碌季。

在徽縣水陽鎮石灘村的徽縣隴上莊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半個月前(11月24日)剛剛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的該公司負責人梁倩娟,已低調推掉了諸多來訪,平靜地回歸幫助當地群眾銷售農特產品的「直播帶貨人」角色。

在為新一季「老樹核桃」等農特產品直播推銷準備的間歇,梁倩娟接受了來訪,聊到了稅收。

「我們目前帶動300多戶農戶加入各家農業合作社,不但包括我們村的,還吸引了周邊其他村的村民建社入社。和我們直接對接的精準扶貧戶有90多戶,2019年公司銷售400多萬元。」梁倩娟說。

梁倩娟的帶動和努力,順應了徽縣政府近年來傾力實施的「『123帶動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讓貧困群眾的錢袋子鼓了起來,該縣今年2月實現了整體脫貧。作為「隴南電商」代表的「超級網紅」,梁倩娟功不可沒。

梁倩娟說,該公司目前主要做線上零售,除非對公銷售(採購)一般不開發票,開發票也全免稅。該公司與稅務部門聯繫緊密,一有涉農減稅降費的具體政策,當地稅務機關就會派專人上門來宣講政策,講解最新的便民、惠農服務措施。

全縣植被覆蓋率超過46%的徽縣坐擁「綠水青山」,稅收也在助力「綠水青山」變現為「金山銀山」。據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底,徽縣稅務局辦稅服務廳累計為全縣農民合作社、農戶開具免稅自產自銷農產品發票2963筆,合計金額1.39億元。

「農產品免稅的長期扶持政策,將稅收優惠留在農業合作社社員和自產自銷農戶的口袋裡;免稅代開發票的服務措施又打開了初級農產品面向對公銷售的廣闊銷路。這對隴南的『山珍』走出大山走向全國、出國,無疑具有持久而且巨大的推動力。」徽縣稅務局副局長郭瑞說。

據徽縣商務局副局長唐永煒介紹,徽縣目前共有36戶電商企業。「電商+農合社+農戶」的生產營銷模式,不但在網上推銷徽縣農特產品走向全國,電商的「同城配送」服務也為全縣抗疫防疫做出了積極獨特的貢獻。

據悉,在上半年的抗疫防疫期間,由於流通受阻,流通環節人員和物流成本增加,普通商戶經營停頓,城鄉居民購買生活必需品十分困難。隨著相關抗疫防疫稅收優惠政策的出臺,全縣電商率先復工復產,其中徽縣匠心電子商務公司在3月份就開始營業,全縣電商4月份全面恢復經營,積極為線上訂單的社區居民和政府機關配送生活用品。

受此激勵,徽縣電商迎來快速發展新機遇。以徽縣匠心電子商務公司為例,該公司開發的微信「隴南電商平臺」小程序於2020年7月26日正式上線。該小程序採用1個市級總頁面下設9個縣區級運營分頁面的「1+9」結構,目前已發展會員7.8萬,上架橄欖油、花椒、中藥材、食用菌、蘋果核桃、蜂蜜茶酒、米麵糧油、果蔬幹雜、肉蛋小吃等10餘個一級類目36個二級類目1200餘款產品,累計實現交易7800餘單約43萬餘元。

「隴小南」「雞司令」各顯身手——

寬鬆環境下爭創集團化個性化品牌

隴南市地處甘陝川三省交界地帶,是秦巴山區、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匯區域,形成了高山峻岭與峽谷盆地相間的複雜地形,氣候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帶,垂直分布明顯,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成就了豐富的農特產品,截至2019年已有23個產品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認證,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的產品種植面積和產值分別佔全市特色農林產品種植總面積的31%、總產值的43%。

近年來,隴南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國電商扶貧示範市」的積極努力和顯著成效,也大大激發了當地農民、農合社、農產品經銷者在新條件下「靠山吃山,靠地養人」的信心。

在成縣陳院鎮白馬寺村,村民尚育康2015年返鄉,5年間從「出門打工人」變身「回村養雞人」。今年22歲的尚育康因為拍攝「花式養雞」短視頻獲得60萬「粉絲」,很快成為「三農」題材的「網紅」,隨即被央視《第一時間》《講述》《新聞調查》等多個欄目報導,他本人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雞司令」,他養的「貴妃雞」也成了成縣農特產品的新品牌。

目前,由尚育康帶頭成立的「成縣貴妃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有2個養殖場,散養著6000多隻「貴妃雞」,賣雞加賣蛋,帶動現有入社農戶27戶(人)實現了脫貧。

「雞司令」的「雞+蛋」銷售在網上正紅,產品全都在線上銷售。「按現在養殖的規模,每年可銷售散養『貴妃雞』成品(6個月齡)3000-4000隻,每天可銷售特種雞蛋2000隻以上,全年銷售收入不低於100萬元,全都是免稅的。」尚育康說。

中間的是普通雞蛋

提到稅收,尚育康說到了自己的高興和信心:「稅務局的楊叔叔(城關稅務分局專管員楊志祥)每次來,要麼帶來最新的免稅好政策,社員們知道了很高興;要麼給我反覆講解強調——今後銷路擴大賣給公家(單位),放心找他去開免稅發票。這給了我最大的信心,因為這些好政策是長期的。」

與尚育康在網上「單槍匹馬」勇闖市場不同,在成縣,由趙武強任總經理領航的「艦隊」——旨在實現隴南農特產品集團化、品牌化經營的甘肅隴小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隴小南」),是成縣電商中的「大網紅」。

目前,由「隴小南」在陳院鎮投資約1000萬元,佔地約10000平米建設的「隴南市網貨供應中心」線下實體已初具規模,1000餘平米的展廳已吸引全市100多家企業、80多家農合社的500多種優質農特網貨入駐,在網上直播推銷,實現了對核桃、蜂蜜、茶、菌菇、藥食養生等8個系列隴南明星土特產的儲存、分揀、配貨、送貨、信息處理等,該公司也以自己探索的「品質把控,產品定位;倉儲管理,銷售培訓;供銷對接,一件代發;網貨研發,售後服務」電商服務新模式勇立潮頭。

為了拓展產品銷售的空間,突出隴南農特產品之「特」,該公司註冊了「隴小南」系列商標45 件,並在全國發展代銷團隊線上線下並進廣開銷路。截至目前,已在全國31個省區市和港澳臺成功招募代理8000餘人,產品還遠銷至美國、哥斯大黎加、巴西等地,日均銷售額為3萬元左右,「指日成軍」的「萬人銷售鐵軍團隊」預計今年將實現銷售額3000萬元。

從2018年6月「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建成以來,成縣稅務局就將「隴小南」作為轄區內重點企業進行一對一上門輔導,並通過製作《減稅降費明白卡》、「三師」專業團隊上門答疑解惑等一系列舉措,為「隴小南」提供個性化、便利化的服務。

「稅務局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幫助我們充分享受了減稅降費改革紅利,今年公司預計實現利潤50多萬元;按照新的減稅降費政策來算,稅收優惠將達到7萬多元。」趙武強說。

打通「最先最後1公裡」——

隴南物流搭上飛機火車提速

9日下午,武都區城區周邊山頭白雪皚皚,尚未放晴氣溫溼冷,但在該區鐘樓灘「農村淘寶」商城裡,隴南善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員工們正忙得熱火朝天,面對紛至沓來的農特產品訂單,有的在網上接發產品,有的在分裝產品,有的在批量列印發貨標籤……

該公司負責人賈玉紅看著「隴南電商」網頁上的實時數據介紹說:自該公司今年7月1日「入駐」手機網上平臺「隴南電商·武都端」以來,訂單明顯增加。截至9日15時16分,在該平臺武都端上線的農產品當日完成交易651筆,成交額15.44萬元;近7日成交4398筆,成交額804.72萬元;自該平臺7月1日開始運行至當日共162天,累計完成交易(訂單數)21601筆,實現交易額(不含商家優惠)2565.43萬元。

在武都區吉石壩新區,以打造隴南市現代化物流「航母」為目標的「隴南東盛國際商貿物流港」已初具規模,部分投入運營。該物流港佔地370畝(這樣的佔地規模在「九山一水半分田」的隴南市屈指可數),規劃總投資超過17億元,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定點市場」,也是「甘肅省八大重點市場」之一。

近年來,隨著蘭渝鐵路通車、成縣機場通航、各方向出市出省的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連通,該物流港因為距離成縣機場、四川廣元機場均為百餘公裡,距離蘭海高速(成武高速段)入口3公裡,與蘭渝鐵路隴南貨運站僅1路之隔(1200米),獨具公鐵空聯運的綜合交通運輸優勢,其「隴南物流中心」的功能也隨著如火如荼、只爭朝夕的建設招商投運進度快速形成。

「我們這個物流中心最基本的功能和特點,總結出來就是一句話——打通隴南物流連接國內國際市場的『最先1公裡』,也反向打通了外地物流流向隴南城鄉居民生活的『最後1公裡』,從大幅降低進出物流成本、大幅提高進出物流速度兩個方面,為隴南市城鄉居民、乃至國內國際商戶創造價值。」該物流港財務主管成利軍說。

據成利軍介紹,該物流港已建成了覆蓋隴南市1區9縣的縣鄉村三級、每日貨運班線「五定」(定線、定時、定點、定車、定價)的物流體系,實現了全市195個鄉鎮進出貨物的當日送達、當日集中、按最短時限發貨。

「作為財務專業人員,我非常清楚:全市農特產品從『最先1公裡』和『最後1公裡』,乃至進出物流全程,都有國家稅收優惠在做基礎性持續支持;這些支持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強了本地農特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最終以現金的形式留在了農戶的口袋裡。」

稅收統計數據顯示,自該物流園2016年起分區先後投入運營,截至2019年底,4年間累計享受稅收優惠約3200萬元,其中農業土地使用稅約600萬元,房產稅約 500 萬元;房產稅從價計徵,按照減去30%的餘值、稅率為1.2%徵收,這項優惠每年都可以享受;特別是本市外銷農產品約佔物流園全部儲運量的三分之二,享受運輸行業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4年來累計減免1500萬元左右。

據了解,由於全市農特產品銷售後相關農戶、農合社索要發票的筆數(對公或對其他組織銷售需要發票,且受票方可按票面金額的9%、10%兩檔稅率計算抵扣稅額)、總銷售額在實際的線上線下總交易筆數、總銷售額中的佔比極低、甚至只相當於零頭,涉農稅收在全市稅收收入中的佔比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足見涉農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的徹底和全面。

「放管服」全面推進優化營商環境——

培育「電商扶貧」的深厚土壤

截至目前,隴南市共開辦網店和微店1.4萬家,跨境電商企業達11家,2013年以來全市線上線下累計實現農產品網絡銷售額超過180億元。

「電子商務非常適合在隴南發展,大有可為,從趨勢上看也刻不容緩!」2013年,隴南市政府把電子商務確立為「433」重點工作「三個集中突破」之首,選擇電子商務作為「先飛」路徑,鎖定突破方向。

近年來,隴南市充分發揮政府的強大推力,著力破解思想觀念保守、基礎設施滯後、物流成本較高、電商人才匱乏、產業基礎薄弱等制約電商發展的難題。隴南電商在稅收優惠等各項政策扶持下飛速發展,並不斷探索著符合貧困地區發展的「隴南特色電商模式」:

主打農特產品。堅持藉助網際網路把隴南的山貨賣出去、賣上好價錢,始終主打「農特產品」品牌,圍繞「四棵搖錢樹」「四個特別特」「四個特色養」等有一定規模的產品,打造了武都花椒、成縣核桃、徽縣銀杏、康縣木耳、禮縣蘋果、武都橄欖油、隴南綠茶、宕昌中藥材等「一縣一品」特色農產品網購品牌。

夯實產業基礎。不斷加強大宗產品的標準化建設、品牌建設和質量監管,通過電商市場需求,倒逼產業提質增效,夯實產業基礎,推動網貨升級。讓「有形的手」發力更加精準、更加有效,「無形的手」動力更加強勁、更可持續。

突出扶貧導向。堅持擦亮扛好「全國電商扶貧示範市」金字招牌,創立了「電商網店帶動、電商產業帶動、電商創業帶動、電商就業帶動、電商入股帶動、電商眾籌消費扶貧帶動」的六種電商扶貧模式,在全市450多個貧困村設立了電商服務點,隴南電商扶貧助貧增收的水平從2016年人均增收620元,增加到2018年的810元。

堅持集成發展。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創立了「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大眾創業、協會規範、微媒助力」的「五位一體」電商工作推進機制。進一步整合農戶、合作社、加工、網店、微店、物流、協會等各類主體,培育龍頭電商,打造需求對接、業務關聯、市場融合、經營協同的利益共同體,健全電商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業態聚集,進一步完善提升四級服務體系,實現抱團協同發展,努力把隴南打造成為電商創業的窪地。

引領作用顯著。通過電商跨界融合、電商與文化融合、線上線下融合、電商帶動批發零售融合、跨境融合等,帶動了農產品深加工、物流包裝、廣告設計、文化旅遊等產業鏈。電商不僅讓隴南原本默默無聞的農產品打響了知名度,促進農業的提質增效和結構優化,也有力地推動了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從無到有、不斷成長,更是打開了隴南發展的致富之門、創新之門、開放之門。

相關焦點

  • 打通「山珍」出山「最先最後1公裡」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模」梁倩娟受訪——稅收優惠幫助「山珍」出山12月10日,入冬以來陰多晴少氣溫偏低的隴南徽縣,午後濃霧消散,迎來了久違的朗朗晴天,也進入了「秋收冬售」忙碌季。打通「最先最後1公裡」——隴南物流搭上飛機火車提速9日下午,武都區城區周邊山頭白雪皚皚,尚未放晴氣溫溼冷,但在該區鐘樓灘「農村淘寶」商城裡,隴南善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員工們正忙得熱火朝天,面對紛至沓來的農特產品訂單,有的在網上接發產品
  • 暢通「最先一公裡」 打通「最後一公裡」 「八和」特色調解室打造...
    暢通「最先一公裡」 打通「最後一公裡」 「八和」特色調解室打造司法為民服務新品牌 2020-11-16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暢通「最先一公裡」 打通「最後一公裡」 「八和」特色調解室打造...
    暢通「最先一公裡」 打通「最後一公裡」 「八和」特色調解室打造司法為民服務新品牌 2020-11-16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免費返粵專列打通返崗復工「最先和最後一公裡」
    廣東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想企業所想、急勞動者所急,率先與四川籤署首個推動疫情期間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合作備忘錄,在實行健康互認、加強信息對接和服務銜接等環節精準發力,全力打通務工人員返粵返崗「最先和最後一公裡」,確保「出發有組織、健康有監測、運輸有保障、送達有交接、進廠有車送、全程有跟蹤」,大力提升組織化輸入程度和精細化服務水平。
  • 王忠林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問題...
    王忠林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問題,加快成果轉化 2020-11-11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左晨 通訊員 周唯閱讀提要快遞進村難,一直是困擾農村電商經濟的突出瓶頸。近年來,省郵政分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郵政」)把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作為立業之本,加快布局農村電商寄遞網絡,探索推進郵政與民營快遞合作,切實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難題,服務「三農」,助推鄉村振興、興農富民。鶴峯縣,位於恩施州東南部,被譽為「中國茶葉之鄉」。快遞配送至城鎮裡不能進村,一度成為影響當地農產品出山、工業品下鄉的「堵點」。現在情況如何?
  • 湖北日報 :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省郵政分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郵政」)把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作為立業之本,加快布局農村電商寄遞網絡,探索推進郵政與民營快遞合作,切實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難題,服務「三農」,助推鄉村振興、興農富民。  鶴峯縣,位於恩施州東南部,被譽為「中國茶葉之鄉」。  快遞配送至城鎮裡不能進村,一度成為影響當地農產品出山、工業品下鄉的「堵點」。現在情況如何?
  • 福海縣著力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公裡」
    自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福海縣交通部門積極響應會議精神,在「十三五」期間積極繪製福海縣交通藍圖,打通各族群眾出行的「最後一公裡」。不僅如此,從福海縣城前往黃金海岸景區、海上魔鬼城景區、銀沙灣景區的道路也全部通油通達,方便各地的遊客直達景區,真正打通了景區的最後一公裡。除了通達景區,福海縣交通部門按照縣委政府布局,積極爭取項目,五年內鄉村通油通達率達100%,確保群眾出行通暢,也為農牧業生產、農副產品銷售提供了交通便利,打通鄉村出行的「最後一公裡」。
  • 王忠林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問題...
    王忠林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問題,加快成果轉化 2020-11-11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左晨 通訊員 周唯閱讀提要快遞進村難,一直是困擾農村電商經濟的突出瓶頸。近年來,省郵政分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郵政」)把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作為立業之本,加快布局農村電商寄遞網絡,探索推進郵政與民營快遞合作,切實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難題,服務「三農」,助推鄉村振興、興農富民。鶴峯縣,位於恩施州東南部,被譽為「中國茶葉之鄉」。快遞配送至城鎮裡不能進村,一度成為影響當地農產品出山、工業品下鄉的「堵點」。現在情況如何?
  • 超100公裡馬拉松助推黔貨出山
    青錢柳茶、苗家春銀球茶、烏杆天麻、雷山魚醬酸、從江香禾糯、榕江葛根粉、凱裡酸湯、果蔬脆、陶老者米花糖......在2020貴州環雷公山超100公裡馬拉松賽事上,記者看見展銷的農特產品豐富多樣,各具特色。
  • 真心便民丨家門口拿藥,打通便民醫療服務的「最後1公裡」!
    真心便民丨家門口拿藥,打通便民醫療服務的「最後1公裡」!目前,兗礦新裡程總醫院已在鄒城市率先實現「線上問診開方,線下送藥上門」的便捷服務,為群眾獲得便捷優質醫療的服務打通了「最後一公裡」。
  • 王忠林在華中科技大學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
    王忠林在華中科技大學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加快成果轉化 2020-11-11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銅仁:打好「四張牌」 助推黔貨出山
    今年8月以來,銅仁市抓住「黔貨出山·風行天下」夏秋攻勢行動契機,著力打好產銷對接市場化、農業「三化」(標準化、規模化和品牌化)、供求關系常態化和農產品加工轉化「四張牌」,全力做優產品、打響品牌、拓展市場、優化產業,加快推動「梵淨山珍」出深山,讓群眾共享紅利。
  • 打通軍民融合「最後一公裡」
    打通軍民融合「最後一公裡」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劉志偉 袁偉 趙苡然責任編輯:湯傳飛2017-03-09 08:45加強軍民融合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有助於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融合發展環境,有助於進一步激發融合活力、降低融合成本、提升融合效率,打通軍民融合「最後一公裡」。從世界各國看,健全的服務體系是市場經濟發達的重要標誌,也是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要基礎。
  • 打通最先與最後一公裡,「村村通快遞」不遠了
    而農村作為快遞的最初與最後一公裡的綜合體,加上龐大的基數,也可以為未來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地提升,這也是國家高度關注農村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近幾年,農村經濟與城市間的差距在逐漸縮小。而在農村物流基建設上,對產地上行的「最先一公裡」,打造以產地為核心、輻射全國的高效網絡,實現「產地到全國24小時達」。在銷地下沉的「最後一公裡」,推進「千縣萬鎮24小時達」,讓24小時甚至半日達成為更多地區的物流標配,從而推動物流基礎設施暢通和公共服務互惠共享,成為農村消費升級和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 我市積極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裡」
    為滿足農村群眾的生活需求,我市深化農村物流建設、不斷豐富農村物流業態,努力打通農村物流的「最後一公裡」。 資源整合 超市物流擔重任 近日,位於搬經鎮小楊家庭農場的員工們忙著採摘上海青。這些青菜會在第一時間送到品德超市生鮮配送中心,次日凌晨通過品德超市的物流體系運送到全市的各個鎮(區、街道)。
  • 潞城區:打通鄉村醫療服務「最後一公裡」
    潞城區:打通鄉村醫療服務「最後一公裡」 2020-04-13 0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通矛盾糾紛化解「最後一公裡」
    山東省泰安市聚焦矛盾糾紛化解,探索發展「一元主導多元化解」等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創新矛盾糾紛化解形態,打通了矛盾糾紛化解「最後一公裡」,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對城市的滿意度。今年1月至10月,泰安市人民調解組織隊伍總人數達14979人,調解案件總數達6421件,調解成功率達98.01%。
  • 湖北日報 :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省郵政分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郵政」)把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作為立業之本,加快布局農村電商寄遞網絡,探索推進郵政與民營快遞合作,切實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難題,服務「三農」,助推鄉村振興、興農富民。  鶴峯縣,位於恩施州東南部,被譽為「中國茶葉之鄉」。  快遞配送至城鎮裡不能進村,一度成為影響當地農產品出山、工業品下鄉的「堵點」。現在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