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中房報總審讀 戴士潮 / 文
1993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歌手付笛生演唱了歌曲《眾人划槳開大船》。從此,這首歌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迅速走紅。「一支竹篙難渡汪洋海,眾人划槳開動大帆船;一顆小樹弱不禁風雨,百裡森林並肩耐歲寒;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一個巴掌拍不響,萬人鼓掌聲震天。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作為一首勵志歌曲,寓意著齊心協力、團結互助的民族精神。
距離這首歌26年後的2019年,由中國房地產報社、中國房地產網、中房智庫研究院重磅推出、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共和國地產印跡》一書中的文章「一個人可以騎行得更快,一群人可以騎行得更遠」。一曲一文,兩則標題相映成輝,令人玩味,同樣強調團隊力量,同樣強調集體智慧,可謂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令人感興趣的是,在五礦地產這艘央企「巨輪」上,身為「船長」的何劍波,他的價值觀、人才觀、企業文化建樹與其他房地產企業家相比,究竟有著怎樣的不同?
收錄在《共和國地產印跡》中的這篇文章共分為3個部分:起步:1984年與嘉裡集團合建香格裡拉飯店;發展:成立專業地產板塊,收購香港紅籌上市公司;壯大:一體化管理 走到央企地產前列。文章完整地回顧與描述了五礦地產的發展、成長史,充分展現了何劍波獨特的人格魅力與領軍能力,尤其是團隊的精誠合作精神,努力為業主提供高質量的住宅產品和服務,讀後令人印象深刻。
何劍波199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同時持有北京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碩士學位以及加拿大聖瑪利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是中國高級國際商務師。他還是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常務理事、遼寧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全聯房地產商會理事會副會長。
他於1992年加入中國五礦,至今已有27年時間。先後擔任中國五礦集團總裁辦公室主任、戰略研究室主任及戰略委員會委員、五礦建設總經理以及五礦地產總經理、董事長、黨委書記。
何劍波是一個十分低調、謙遜的人。然而,一旦提及他的團隊,其立刻變得高調起來,不無自豪地誇獎說:「這個團隊非常好,我們是一個市場化、專業化的團隊。團隊成員90%都是從市場招聘來的,擁有豐富的專業經驗。」於何劍波而言,五礦地產的團隊建設是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長期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必須做的「基本功」。他說:「我們一直在努力,對公司的發展也很有信心,特別是這些年團隊成長得很快」。2016年3月,五礦集團開啟了「2025青年行業領軍人才計劃」,也就是「雄鷹計劃」;同年6月,五礦地產開辦了「80班」,立足於培養地產精英團隊和行業領軍人才。「80班」的學員來自於企業多個崗位的骨幹人員,年齡段集中在「80後」,目前已經開辦到第2期。何劍波認為,通過舉辦「80班」,一方面是想提高學員們的業務水平,另一方面是提高團隊的綜合素質,增強凝聚力,打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截至目前,五礦地產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統、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並命名為「四金」,即:淘金、熔金、鑄金和淬金。
何劍波強調:「我們是一家十分注重員工成長的企業,希望員工能長久地為企業服務,將它作為自己事業的平臺、生活的平臺,人生的舞臺」。言之鑿鑿,言辭懇切,愛才、憐才、惜才之心,作為央企企業家的人文情懷,仿佛就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10月31日,由中國房地產報社、中國房地產網、中房智庫主辦,以「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為主題的「《共和國地產印跡》新書發布會暨2019中國好房子標準研討會&中國房地產品牌官百人論壇」上,五礦地產董事長、黨委書記何劍波指出,房地產上半場是青春期,下半場就是中年期。到了房地產下半場,整體總量應該是一個高位的穩定狀態,不管是規模還是價格,以前大幅度的增長時期已經過去了。何劍波分析了幾方面原因,一是我國大規模的城鎮化任務已經完成;二是宏觀經濟進入了中速增長階段,外部環境也發生了變化;三是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比過去20年更嚴格、更直接,而且行政手段用得更多。在這些因素作用下,未來房地產的發展應該處在高位的平穩發展階段。對此,房地產企業應該要有新的發展理念,如果再用上半場的打法去應對下半場新的形勢和環境,肯定是有問題的。房企應該更多地注重內生的發展質量和自身的競爭力,更多地關注產品,在地產基礎上做一些產業的拓展。同時,還要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財務風險控制、利潤率提升等等。
《共和國地產印跡》中的這篇文章:「一個人可以騎行得更快,一群人可以騎行得更遠」,其作者是李紅梅,系中國房地產報社編審委員會委員、公司新聞部負責人之一,既是青年記者隊伍裡的「大姐大」,亦是一個「勤奮型」記者。在《共和國地產印跡》這部鴻篇巨著裡,尚有李紅梅採寫的其他房地產企業家的相關文章。認識她、了解她的讀者朋友,不妨翻一翻這本書,再次欣賞「李氏」的文筆及寫作風格,並不吝張開金口,來一番評頭論足。
責任編輯:馬琳 曹冉京
中國房地產報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以及任何形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