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講究福報,有福報的人,生活順順利利,百般如意。甚至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為了得到福報,很多人就「抄近路」,去寺院中燒香拜佛,希望以此獲得佛菩薩的慈悲憐憫,賜予自己福報。寺院是佛教中僧人的清修場所,有時也會舉行各種法會,與人結緣。
但是在當今社會裡,物慾橫流,人心早已不古。佛教中想要獲得福報,需要自己去積福。無論是行於布施,還是誦經念佛,都能給自己帶來無量福報。燒香拜佛,僅僅只是與佛結緣的一種形式而已。但是很多人,連這種形式也不放過。哪怕佛祖發芝麻粒大的慈悲,也能讓自己得到一生順利。於是,進入寺院中燒香拜佛的人,越來越多。
不管目的為何,去寺院中燒香拜佛時,千萬要注意以下八個禁忌。
一、和尚的稱呼不能亂
燒香拜佛時遇到出家人,不要學著電視劇中的那樣,喊「老和尚」或者「法師」,雖然一定程度上帶有敬意。和尚其實備份很大,真正的和尚,一個寺院中只有一名。其它的僧眾,都只能被稱為「清眾」。
在過去,有很多真正的法事,比如虛雲法師、太虛法師等等。他們都能講經說法,能成為法師的,至少已經圓滿講法,普度世人。對佛陀所說的法理,已經掌握嫻熟。三藏十二部,無所不通。無論是年輕的出家人,還是年老的出家人,可以稱「師傅」或者「老師傅」,以表尊重。
二、吃素食時不能浪費
很多佛寺都會為遊客準備素食堂,以備遊客不時之需。在齋堂吃飯時應當注意,不要浪費食物。佛教中有句話:「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被毛戴角還。」他們認為,每一粒米都得來不易。
在吃齋時,最好念誦一句「阿彌陀佛」,以感謝寺院中的供養。其實,寺院中許多的食物,也是由四方善信所供養來的,如果浪費,就是一種罪過。同時,在齋食過程中,要保持安靜,不可大聲喧譁。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浪費任何一粒米菜。
三、不要問和尚的年齡
在寺院中,無論遇到年輕的僧人,還是年老的僧人,你要是隨意去問他們的年齡,即使你帶有敬意,他們一般都是笑而不答。佛教中講究圓寂,講求證悟,對於年歲的概念,並不在意。
同時,佛教中講究僧臘,也就是出家的時間。他們只在乎自己出家的時間,所以並不在意自己的真實年齡。如果貿然向他詢問真實年齡,反而是一種冒犯,切記。
四、拜佛的姿勢要正確
在寺院中,很多人看到其他遊客們雙手合十,學著電視劇中的那樣,雙臂成一字,手掌貼得緊緊的。其實,這是不對的。真正拜佛的手勢,兩手心要空起來。因為佛教中講究空心,當你的手空起來,才會裝得下東西。手心一實,無論別人說什麼,你都會聽不進去。所以空手心有這樣一層寓意。
五、寺院的門檻不能踩
在進入寺院時,你會發現寺院的門檻一般都比較高。門檻在古代是一種禮儀的象徵,門檻越高,權力越大。你若踐踏寺院的門檻,意味著你對寺院,並不尊敬。不但不能踩,甚至連坐在上面,也是不行的。
為了表示尊重,一般在越過門檻時,男眾先邁左腳,女眾先邁右腳。佛教經歷了中國幾千年文化的洗禮,也吸收了很多道教中的精華。所以,最好遵從這些禮儀,才比較如法。
六、燒香時上三炷香
在燒香拜佛時,很多人以為燒的香越多越好。其實,佛教中的燒香拜佛,只是一種表法。三炷香一般表示禮敬佛、法、僧。有時候燒香太多,反而汙染環境,還造成浪費,以及清理垃圾等等你各種麻煩事情。所謂「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燒三炷香時,可以默默在心裡念誦:「皈依佛,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淨而不染。」只要誠心在心裡默默念誦即可,無需念出聲來。
七、衣著大方得體
佛教寺院是一個清淨莊嚴的場所,我們去燒香拜佛,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衣著儀容。男遊客要穿著適當得體,熱天也不可穿背心光著膀子,女遊客更加不可穿著暴露,甚至濃妝豔抹。這不僅影響他人,對佛菩薩,也存在一種無意間的褻瀆。最好穿一些樸素的衣服,雖然可以穿著時尚,但不可太過妖豔。這樣才是文明禮佛。
八、供養佛菩薩的花果不要太隨意
處於對佛菩薩的敬意,很多人看到別人帶一些花、果來做供養,於是也帶這些,跟著供養。有些人自己喜歡吃某些水果,於是在買供養的時候,就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特別是石榴、榴槤等帶有異味、寓意不好的水果,千萬不要帶進寺院中去供養佛菩薩。因為石榴的種子,多數是經過人或者動物吃過石榴之後,隨糞便排洩出來的,寓意非常不好。
同時,一些味道太濃烈的鮮花、已經枯敗的花,也不宜用來供養佛菩薩。佛教中用花作供養的寓意是「花開見佛」,你供養的花都枯敗了,還怎麼見佛?它有這個意思在裡面。
正確拜佛,能與佛結善緣,作供養也能獲得無量福報,這些佛教中的禁忌,大家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