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虎肺炎去世屍體現菸酒店冰櫃中,警鐘再次敲響

2020-12-26 澎湃新聞

從果子狸,穿山甲,到活孔雀,原本以為,對野味的狂熱在這裡已經登峰造極,但沒想到還有比這更猖狂的事情。

疫情爆發初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曾流出一張野味菜單,讓人不寒而慄。

今年2月底,浙江法院公開處決了一起案件,華南海鮮市場看了,也要甘拜下風。

果子狸,穿山甲算什麼?

你想像過得肺炎的東北虎被送上餐桌嗎?

01

事情要先從3年前說起。

2016年,浙江某動物園的一隻東北虎,因大葉肺炎去世。

按照國家標準,病死動物必須依法處理,斷絕一切隱患。

然而這隻得了肺病的東北虎,卻被偷偷塞進了冷櫃。

為什麼寧可違法也要鋌而走險?因為東北虎真的太值錢了。

冷凍的虎肉 來源@錢江晚報

單是一顆虎牙就能炒到上萬,成年東北虎平均有28到30顆牙齒。

虎肉以千元計價。就算是體型偏小的雌老虎,也至少有106-170公斤的體重,一頭健壯的雄老虎甚至可以賣到30萬。

再加上打虎皮主意的人,東北虎皮在幾萬到十幾萬不等,也就是說,搞到一隻東北虎,四捨五入足以在三四線城市付個首付。

東北虎頭 來源@錢江晚報

當巨大的利益敲上門,動物還是動物,人卻……

管理員很快找到了中意的買家——戴老闆。

這個40歲的中年男人,表面上做著菸酒批發,背地裡卻大搞野味,他的店裡放著一臺冰櫃,只有他自己清楚裡面到底藏了什麼。

好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去年9月,警方一舉搗毀了這個窩點,冰櫃裡的秘密也隨之曝光。

除了之前收攬來的虎肉,還有14隻大大小小的熊掌,而它們的來路和東北虎如出一轍,都是動物園病死的動物。

來源@錢江晚報

從2016年做野味生意開始,戴老闆一共非法收購: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17隻,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死體虎頭和虎肉,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熊死體熊掌,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鬣羚頭部......

老虎頭、熊掌、豪豬、娃娃魚、鱷魚肉......各種瀕危珍稀動物的屍塊,經他之手,源源不斷地送上餐桌,涉案價值高達70餘萬元。

武漢疫情暴發後,國家通過了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規定,戴老闆和同夥將面臨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不少人看完後,氣到瑟瑟發抖,10年重罰猶嫌不足。

多少動物,死了也要被榨得一乾二淨,淪為人類謀財逐利的工具。

人類的欲望難道是無底洞嗎?多少鮮血多少骸骨仍慾壑難填。

國外一個公益短片曾經把動物和人互換了身份,來展示人對自然的所作所為。

一場新冠疫情已經讓世界陷入水深火熱,而動物世界中這樣水深火熱的生活卻在每天上演。

當人類對動物屢屢拎起屠刀的時候,你知道動物在幹嘛嗎?

請你千萬不要對它們太好,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不經意的一次善良,就能被它們深深地記了一輩子。

02

這隻小海豚,名叫「傑克」。

示意圖

「傑克」本來生活在庫克海峽,位於紐西蘭南北兩島之間,這裡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常年風波洶湧,大霧瀰漫,海面下遍布暗礁,沉船事故經常發生。

偶然的機會,一艘輪船經過,遇到了「傑克」。

當時的「傑克」繞著船頭遊個不停,幾個善良的船員以為這隻小海豚餓了,就拋灑了些食物給它,沒想到吃飽喝足後,「傑克」就遊到船頭,奮力地往前遊。

有經驗的船長馬上意識到,海豚能遊的地方,應該沒有暗礁。

憑著這個大膽的猜測,他下令全船馬上跟著「傑克」走,沒想到果真一路順風,平安通過了。

自從給這艘輪船引航後,「傑克」就開始每天堅守在海峽這頭,盡職盡責地給所有過路船隻義務引航。

誰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克服無拘的天性,違背海豚的本能。

人們能看到的是,因為有了這隻小海豚的幫助,在航海科技不夠發達的19世紀,險象環生的庫克海峽,長達22年再沒發生過任何觸礁沉船事故,無一人喪生。

和平本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有一個人不甘於此,打破了這份寧靜。

1893年11月28日這一天,「傑克」在給一艘名叫「企鵝號」的商船引航的時候,商船老闆想把它佔為私有,賣給馬戲團,對著「傑克」舉起了獵槍。

震耳欲聾的三聲槍響過後,海面上一片鮮血,「傑克」消失了。

所有曾受到「傑克」幫助的船員們,無不憤怒不已,悲傷又自責,他們以為再也見不到「傑克」。

沒想到的是,僅僅半個月後,小海豚又回到了庫克海峽。它的尾部留下了一個紅色的大疤,那是被槍打中的地方。

它一如即往地幹著引航員的「工作」,仿佛過去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只有一點——它再也不給「企鵝」號引航。

只要見到「企鵝」號,「傑克」就會躲起來,見到其他船隻,再冒出水面。

「傑克」在庫克海峽工作了整整41年,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依然在為人類引航,無以計數的船隻受益,超過15000人的生命免於海難。

而沒有了「傑克」引航的「企鵝」號,沒過多久,就在惠靈頓以西24海裡的水域觸礁沉沒,打在「傑克」身上的子彈,最後一槍一槍還給了自己。

示意圖

初次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從感動,到悲涼,最後更覺得深深地震撼。

我們狂妄地想徵服自然,自然卻笑我們對它的強大,一無所知。

小海豚會因人類舉手之勞的善心,傾盡一生,千萬倍也要回饋給人類。

它也可以衝著你一念之差燃起的歹心,冷眼旁觀地「報復」你,看著你一步步自取滅亡。

在自然界,最不缺的就是因果報應。

「傑克」去世後,紐西蘭為它舉行了國葬,130多個國家發來唁電和唁信,10萬名船員代表參加它的追悼會。

在紐西蘭惠靈頓市的海岸邊,至今都能看到給它建造的紀念雕像。

至於海豚為什麼會給人類引航?這是一個連科學家也沒能解釋的問題。

但更願意相信,萬物皆有靈,這是人和動物心有靈犀的默契,這是萬物之間愛的本能。

連動物都懂得「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個道理,我們也是時候該停下來想想:

我們對動物做了什麼?

一場接一場的滅頂之災從何而來?

人類什麼時候才放下那點微不足道的傲慢,不要再讓世界頻頻陷入危機?

03

還記得全國隔離時,武漢長江大橋上奔跑的野豬嗎?

你看它撒歡歡脫的樣子,仿佛這本來就是自己的跑道。

還有那隻四川國道上的野生大熊貓,悠閒愜意的樣子,就像身在自己的地盤。

在日本,沒了遊客光顧的小鹿,悠閒地在城市裡漫步。

新加坡的水獺成群結隊地上岸逛街。

美國西雅圖馬路上,大雁們毫無警惕地在柏油馬路上睡覺。

彼時彼刻,畫面中出現的人和車,才是更突兀的那個。

新冠病毒讓人類重新認識了自然,也重新認識了自己。

義大利的旅遊勝地威尼斯水城,多年來解決不了河水髒亂差,結果在全國封城7天後,自己好了。

現在的威尼斯的運河,一改臭氣衝天,清晰到可以一眼望到底,甚至看到了久違的海豚。

2019年底的澳洲山火,澳洲傾舉國之力都沒能人為撲滅。

多少人都在擔心這是萬劫不復的災難的時候,焦土上的枯木,已然迸發出了新芽。

從毀滅到重生,用時四個月不到,自然的復原能力遠超我們的想像。

在人類「消失」的2個月裡,世界依然井然有序,更甚於此的是,空氣變好了,水變清了,動物回歸了,萬物復甦了,地球反而越來越好了。

相比之下,我們真正該操心的,是我們自己,或許地球真正想消滅的病毒不是新冠肺炎,而是更需要人類的自我反思。

如果70億人類徹底消失會如何呢?

紀錄片《人類消失後的世界》就為我們提前預演了畫面。

這部腦洞大開的紀錄片,詳細地勾畫了人類消失後的第1天到10000年的世界,讓我們生而為人的成就感支離破碎。

剛開始,人類的驟然消失,確實讓世界陷入慌亂。

飛機墜毀,鐵路汽車相撞,城市,水電,交通,逐一崩潰,全世界黯然熄滅。

但是只需一年,植物們就已經適應了水泥和鋼筋,無處不在的蓬勃瘋長,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捲土重來。

幾十年後,人類的痕跡開始一點點被抹去。

公路被野蠻生長的植物覆蓋,世界融為一體變成森林,地球的掌控權,重回自然。

150年後,被汙染的海水,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陸續恢復了自己的繁榮,海底再現盎然生機。

500年後,自然已經完成了滄海桑田的更替,世界各國引以為傲的標誌性建築一一坍塌,人類的文明進入倒計時。

人類消失10000年後 ,我們的文明已經完全被消磨,只有倖存下來的古蹟會提醒著後人,有一種叫人的物種,曾經雄霸過地球。

1萬年聽起來遙遙無期,但對於活了46億年的地球來說,只是眨個眼的功夫。

物種的興衰它早已見怪不怪,但如果失去了自然和人類的平衡,再威猛也是短暫寄居的客人。

46億年從來如此,誰也沒有特權。

自然有數不清的機會可以重啟再來,我們暫時只有地球這一條退路。

對不起,除了竭力平衡相處,我們別無他選。

我們自以為有了槍林彈藥就足以爭霸世界,而大自然會最終證明,平衡相處才是王道……

04

你知道嗎?

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消失,物種滅絕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很多還沒來得及被我們認識,就已經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僅在2018年,人們從南極捕殺了333條小鬚鯨,其中122條已懷孕,114條未成年。

怎麼下得去手!

全球變暖連年加劇,讓北極很可能在20年後全部融化,變為大海,帶動地球的海平面上升7米。

到那時,很多地方將不復存在。

人類還要滅絕多少動物才肯罷手?

人類還要多少個疫情一樣的血淚教訓,才學會敬畏自然,知道保護動物愛惜地球就是拯救人類自己?

以殺戮開始的,必將以殺戮終結。

這是新冠病毒和過往無數次教訓為我們敲響的警鐘,也讓我們開始反思,難道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關係只能如此嗎?

我們明明看到,癌症晚期的猩猩,不吃不喝一心等死,卻在見到它的第一個人類朋友時,馬上露出笑容。

我們還看到,大象們長途跋涉12小時,只為了看猝死的救命恩人最後一面,感謝他13年前從盜獵分子的槍下捨命相救。

當我們赤膊上陣,把它從激流中緊緊抱住,熊下意識地是感激地抱住人類,還你一個大力的熊抱。

人和動物本可以互相成為微光,照亮彼此。

我們更可以用溫暖的擁抱,代替殺戮和血腥。

萬物皆有靈,是自然最美的畫卷。

善心換善良,才是天地萬物心心相映的默契。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願人類對世界的善意,早一點到來,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今天,就是挽救自己的明天。

自然幾多殘酷,唯有團結才是歸途。

一如英國詩人約翰·多恩曾寫下的,

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

每個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傷,

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

所以,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就為你而敲響!

讓所有人都能聽到鐘聲!

文章來源:水木君說(ID:shuimujunshuo),清華人的視角,剖析人間萬象。

資料來源:錢江晚報,環球網微博信息、抖音信息

未標註圖片來源:抖音,網絡

本文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原標題:《肺炎東北虎的屍體上了餐桌?全球疫情大暴發後:人類欠下的債,終於要還了》

相關焦點

  • 肺炎東北虎屍體上餐桌?全球疫情大爆發後:人類欠下債終於要還了
    你想像過得肺炎的東北虎被送上餐桌嗎?01事情要先從3年前說起。2016年,浙江某動物園的一隻東北虎,因大葉肺炎去世。按照國家標準,病死動物必須依法處理,斷絕一切隱患。然而這隻得了肺病的東北虎,卻被偷偷塞進了冷櫃。為什麼寧可違法也要鋌而走險?因為東北虎真的太值錢了。冷凍的虎肉 來源@錢江晚報單是一顆虎牙就能炒到上萬,成年東北虎平均有28到30顆牙齒。虎肉以千元計價。
  • 肺炎東北虎的屍體上了餐桌?疫情確診破130萬後,欠的債該還了
    肺炎東北虎的屍體上了餐桌?疫情確診破130萬後,人類欠下的債,終於要還了疫情爆發初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曾流出一張野味菜單,讓人不寒而慄。從果子狸,穿山甲,到活孔雀,原本以為,對野味的狂熱在這裡已經登峰造極,但沒想到還有比這更猖狂的事情。
  • 肺炎東北虎的屍體上了餐桌?疫情確診破100萬後,人類欠下的債,終於要還了
    事情要先從3年前說起。2016年,浙江某動物園的一隻東北虎,因大葉肺炎去世。然而這隻得了肺病的東北虎,卻被它的管理員,冒著巨大的風險,沒有上報,偷偷塞進了冷櫃。為什麼寧可違法也要鋌而走險?因為東北虎真的太值錢了。
  • 動物園裡的東北虎不見了?虎頭竟出現在浙江一小店的冰櫃裡
    菸酒小店邊上有個小隔間,裡面有一臺冰櫃,除了戴老闆和他老婆,誰也不知道裡面藏著什麼。直到2019年9月的一天,戴某在前往蘭溪購買貓頭鷹回程途中,被布控已久的警方抓獲,這個冰櫃終於被打開——老虎頭、熊掌、豪豬、娃娃魚、鱷魚肉.....
  • 警鐘再次敲響:不聚集,守好社區門村屯門,用好「三件寶」
    4月9日至12日,哈爾濱發生了幾例因聚集聚餐傳播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再次對疫情防控敲響警鐘。醫院應該進一步加強流程規範和住院管理,避免交叉感染情況的再次發生。12日召開的省、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例會共同指出,要深刻汲取教訓,深入查找漏洞,補齊短板,把疫情嚴密防控網扎得更密更牢,全面發動內防反彈的人民戰爭,堅決防止個別散發、偶發病例演變為疫情反彈甚至局部暴發,絕不能讓來之不易的持續向好的形勢發生逆轉。
  • 疫情警鐘再次敲響:不聚集,守好社區門村屯門,用好「三件寶」
    4月9日至12日,哈爾濱發生了幾例因聚集聚餐傳播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再次對疫情防控敲響警鐘。韓某(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 3月19日從美國回到哈爾濱,按照規定居家隔離(3月20日前規定,只對韓國、日本、伊朗、義大利入境人員集中隔離),曹某為同一單元上下樓鄰居,是其關聯病例。
  • 再次敲響警鐘,美海軍危險邊緣瘋狂試探,羅斯福號航母重返亞太
    在過去大半年中,美國海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羅斯福」號航母更是命途多舛,多次因為疫情原因改變或終止部署計劃,當然其餘航母也沒能倖免,主要原因在於,美國航母平時就經常出沒在各國敏感海域,造成交叉感染的概率非常高,再加上美國前期對疫情不夠重視,防疫措施不到位,甚至很多人年口罩都不佩戴,讓病毒鑽了空子。
  • 日本疫情敲響警鐘,單日新增確診數首超2500,或給亞洲提了個醒
    當前縱觀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仍然處於相當嚴峻的情況。其中歐洲地區的疫情更是一路之上,在當前甚至迎來了第二波乃至第三波疫情的侵襲。而相比較歐洲,亞洲的疫情一直都處於控制良好的情況,而很多人也都因此覺得,世界疫情能否結束,取決於歐美地區是否能夠儘早控制住病毒的蔓延。
  • 陸家嘴觀光大巴自燃事故再次對安全運營敲響警鐘
    東方網7月10日消息:前天傍晚浦東陸家嘴地區發生的觀光大巴自燃事故,再次對公交行業安全運營敲響了警鐘。農工黨黨員王彝偉遞交社情民意呼籲,有關方面應高度重視公交車車況檢查,莫讓公交車出場安檢形同虛設。   王彝偉講述了他遇到的公交車故障問題。
  • 煤礦事故致16人死亡,再次敲響安全生產警鐘
    在煤礦的生產運作中,皮帶道是重要的輔助運輸設備,因皮帶起火引發的安全事故,這也不是第一例。比如2015年,黑龍江省杏花煤礦也曾發生類似事故,造成21人遇難、1人下落不明,這起案例被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開通報,以達到警示效果。  那麼,已經有警示和教訓在先,為何再次重蹈覆轍?皮帶著火背後,有沒有定期的維護保養和檢查?日常的安全生產機制,為何沒能及時排查出風險?
  • 大阪地震再次為日本核電問題敲響警鐘
    可以說,6月18日的大阪地震,再次為日本核電及核安全等問題敲響了警鐘。未知這記警鐘對安倍及其政權會不會有所警示。(張建墅) (責編:餘璐、賀迎春)
  • 鍾南山敲響警鐘,該省開學「緊急剎車」,3月底開學計劃要泡湯?
    確實,一個如此漫長的假期,已經讓許多學生都憋壞了,都希望能夠早日重返校園,尤其是對於初三、高三等畢業年級的學生們來說,更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即將到來的中高考讓他們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各地教育部門也在時刻關注著學生們的現狀,隨著各地疫情防控形勢的不斷好轉,多個省市地區都已經出現了連續多日「零新增」,且已經具備了開學的條件。
  • 世界媒體關注衝繩首裡城大火 文化遺產防火警鐘再次敲響
    這座凝聚了中國和琉球文化的名城在二戰中被美軍炸毀,1992年才進行了大規模修復,沒想到又在一夜之間毀於大火。對今年4月巴黎聖母院那把大火人們還記憶猶新,僅僅半年多時間,首裡城火災再次敲響了保護古建築和人類文化遺產的警鐘。首裡城大火也吸引了全世界媒體的關注。英國《衛報》稱,近代以來,首裡城成為琉球人民戰勝戰爭創傷的象徵。
  • 全球第五大瀑布突然乾涸,地球再次進入災難模式,專家:敲響警鐘
    這是自2006年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有專家表示,世界第五大瀑布的突然乾涸是來自地球的嚴重警告,全世界都應該警惕,世界第五大瀑布突然乾涸,地球再次進入災難模式?專家:拉響警報!伊瓜蘇瀑布是世界五大瀑布中最寬的瀑布,落差75米,非常壯觀,它曾經每年吸引很多遊客來這裡旅遊,但現在瀑布突然乾涸,讓很多專家感到不安,指出地球又一次進入了災難模式。這種情況應該給全世界敲響了警鐘,伊瓜蘇瀑布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今年氣候比較異常,乾旱,降雨量明顯減少,阿根廷和巴西達成協議。
  • 浙江一小店冰櫃驚現虎頭!來源竟是動物園的東北虎?!
    經審查查明,2016年開始,戴某輝在浙江金華經營菸酒店期間,先後從當地的石某遷處非法收購野外捕獲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17隻,從胡某見、姜某全等人處非法收購浙江安吉、安徽蚌埠等地動物園人工繁育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的死體虎頭和虎肉7.6公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熊的死體熊掌14隻,從衢州開化非法收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鬣羚頭部等,其中7
  • 直播平臺回應主播「孤王」過勞猝死:給每個人敲響身體的警鐘
    11月14日,觸手直播平臺發布消息稱,該平臺接到主播經紀公司消息,原主播觸手孤王殿下因身體原因不幸去世,觸手得訊後迅速和主播的家人聯繫,並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觸手方面發布的消息稱,「孤王」生前是一位相當積極努力的主播,「孤王為了喜愛他的粉絲再三延長自己的直播……孤王的不幸離世給每個人敲響了身體的警鐘,不管是遊戲本身還是直播,都應該把健康放在首位。」
  • 再次敲響警鐘!容縣近期發生多起火災事故 防火安全時刻要牢記
    冬春火災防控形勢嚴峻,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事故一:2021年1月3日12時44分,玉林市容縣玉容一級路思傳村路口一貨車行駛中起火。事故現場車內貨物陰燃冒煙起火,過火面積約8平方米,燃燒物質為夾板門。由於車上貨物堆積過多,又是屬於木質材料,下層一直處於陰燃狀態,水很難完全滲透進去,消防員一邊爬上車頂進行貨物卸載,一邊用水槍降溫滅火。
  • 警鐘敲響!伊朗的真實面目暴露,美國想阻攔也來不及了
    近期,美伊關係再次進入緊張局面。根據伊朗的調查顯示,前不久科學家和高級將領遭暗殺的這兩起事件都與以色列有著關係,而以色列的背後有著美國撐腰,暗殺行動或與美國也脫不了關係。伊朗海軍11月底在波斯灣舉行了大規模的軍演,其目的就是告訴美國,伊朗方面並不會屈服。
  • 警鐘敲響!伊朗的真實面目暴露,美國欲阻止卻來不及
    近期,美伊關係再次進入緊張局面。根據伊朗的調查顯示,前不久科學家和高級將領遭暗殺的這兩起事件都與以色列有著關係,而以色列的背後有著美國撐腰,暗殺行動或與美國也脫不了關係。伊朗海軍11月底在波斯灣舉行了大規模的軍演,其目的就是告訴美國,伊朗方面並不會屈服。
  • 龍口村民水庫遊泳溺亡 棲霞一池塘現倆兒童屍體
    每年夏季,溺亡事件屢見報端,每一個鮮活生命的消逝都在給世人敲響警鐘。本報提醒廣大市民,無論你是否會遊泳,一定要遠離危險水域。攜帶孩子前往海邊遊玩,必須保證在家長的監護範圍內活動。    棲霞一池塘發現倆兒童屍體    又訊(YMG記者曲彩雲 通訊員王榮強)兩個孩子離家遲遲未歸,而他們的父母等來的卻是孩子已在村東池塘死亡的消息。7月20日,棲霞市楊礎鎮一對年輕夫婦接到的這一噩耗,再次為暑假期間孩子的安全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