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青青河畔草》,不是古詩19首中的,你看一眼就會喜歡

2020-12-25 初衣勝雪

「離離萬丈松,青青河畔草。

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

何堪一分手,棄置在遠道。」清朝陳夢雷《擬古青青河畔草》節錄

初衣解詩:春風春雨,又是一年的春草生。這種頑強而野生的植物,是這樣的細嫩而堅韌,讓第一縷春天的顏色鋪遍大地。綠色就是它的語言,堅韌就是它的感恩。它卑微而生命力頑強,是一種生生不息,是對土地肥沃的讚美,也是對荒涼貧瘠的安慰。甚至可以說是那些地下的靈魂,發出的幽幽的力量,化為輪迴中不滅的生機。

我說過我喜歡春草。喜歡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喜歡疾風勁草,也喜歡那種青嫩的萌茸或者茂盛的離離。沒有草的地方,沙石裸露土地荒涼,那是大地的第一件衣裳,我告訴你,它是有溫度的。

古詩19首有一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嫦娥紅粉妝,先先出素手,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這首詩寫了漢末的女子,空有青春,卻因為生活,到處飄零。開始是做歌女,後來嫁給了良人,但是兩個人為了生活一去不返,只剩下她獨守高樓。大好的青春,鎖在了寂寞裡,她每天和春天一樣打扮得美麗,但是他的良人,卻沒有回來。

這首詩,寫出了漢朝末年的生活動蕩,也寫出了那些被埋沒的閨閣的春天。因為沒有一寸安穩是兩個人的歲月靜好。有人說那也有可能是她的夫君不忠,是她自己心思多變。但是我們要結合漢末的時代來看,兵荒馬亂,良人一別,也許就是永遠。她的青春如此不甘,也是那段時期的社會使然。

古詩19首,是通過採集民風而略加修飾的作品,我們仍可以窺見漢末的民歌那種天真質樸的氣息。

這首詩以其簡單輕靈,而流傳後世。

但是真正讓青青河畔草這一意境升華的,具有相思美感的是另一首《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行,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那青青河邊的草,連綿到天邊的遠道,那我愛的人,我在夢裡和他相見。在夢裡也是這樣的,顛沛和流離。

於是青青河畔草,就代表了人心不滅的相思。那最卑微的,最堅韌的,也最珍貴的,就是那連綿不盡的像草一樣的思念,思念是有生命的,又是永恆的。

後來許多詩人,都以《青青河畔草》,這樣的民歌風味,來做詩。但是都很難超越古詩19首和這首《飲馬長城窟行》。

但是有一首詩是例外,那就是幾千年後清朝的詩人陳夢雷,擬古寫的這首《青青河畔草》。

如果說古詩19首的《青青河畔草》,是描寫了寂寞的青春,《飲馬長城窟行》則是升華了思念,那麼陳夢雷的這首《青青河畔草》,這是一首情深意重的誓言。

」離離萬丈松,青青河畔草。「那茂密堅強的松樹,正對著青青連綿的河邊的草啊。

」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我和你就像青松和綠草的情緣,兩個人的頭髮打結在一起,是一種心願,更是一種諾言,我們約定要一起度過此生,白頭偕老。

這就是兩個人情感的共鳴,又一特別簡單的漢式的民歌抒發出來,顯得格外的青春而鄭重,格外情義深厚而綿長。這是一種情感的共振,是夫妻最美的心靈融合。我們是一起的。

「何堪一分手,棄置在遠道。」這是指的夫妻的離別。當然我目前所得到的僅是這些斷句。但是不難想到,這是一首代擬女子離別的詩,而且我也相信,這並不是一首悲觀的詩,而是讓丈夫記得兩個人許下的諾言。

但是「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這短短10個字就夠了。這是一個女子對情感的鄭重,當然也可以說是陳夢雷心靈的反映。這應該是一個注重諾言的男人。

清朝初葉的陳夢雷,也算一生坎坷。20來歲他就中了進士。但是在21歲的那一年出了很大的變故,少年成名的他,在省親的時候,被反清的靖南王耿精忠劫持,這期間據說他是和李光地密謀,請朝廷派剿,但是陳夢雷是孤證,導致了他入獄問斬。雖然到後來,並沒有處死他,改做了發配到奉天戍邊,但他這一生的仕途算是毀了。

48的時候,康熙賞識他的讀書勤奮,又重新召回他,但是繼位之後的雍正,因為他是陪三皇子讀書的老師,將他再度流放黑龍江,91歲死在黑龍江。

從陳夢雷的生平來看,這是一個對感情和諾言執著的人。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一首詩,無論是寫的感情還是寫的政治際遇,都有著非常深的精神色彩。這也是這首詩,不考究生平,也特別感人的地方。

」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是一種篤定的誓言,打動人心。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相關焦點

  • 世人只知「青青河畔草」是歌,卻不知一直是用來描寫愛情和思君的
    那個曾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歌詞就」青青河邊草「就是摘抄了兩首詩,合成歌曲,琅琅上口。一首是兩漢佚名的:《青青河畔草 》,另一首就是白居易那傳唱千古的《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也許你並不知道這個青青河畔草從兩漢起是經常是使用在描寫妻子思念丈夫的詩歌中。
  • 「青青河畔草」下一句不是「悠悠天不老」,原句更美,驚豔兩千年
    兩位女主角分別叫青青和小草,她們構成了電視劇的名字——《青青河邊草》。這部劇是根據瓊瑤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而瓊瑤則是借鑑了漢代《古詩十九首》裡的句子:「青青河畔草。」為了加深這一廠牌的影響力,瓊瑤還為該劇創作了同名主題曲,其中開頭就唱道:「青青河邊草,悠悠天不老。野火燒不盡,風雨吹不倒。」
  •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這首詩寫的是現實還是夢境?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 詩詞攝影: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出自於兩漢一首名為《飲馬長城窟行》的詩詞,作者不詳。「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這兩句是在借景抒情。意思是說,河邊的春草青青,連綿不絕地延伸向遠方,讓人想起來遠行的親人。拍攝思路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拍攝時間是春天;拍攝地點在沿河兩岸;拍攝主體是河邊的青草。根據詩詞所表達的意思,「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既可以拍攝遠景,也可以拍攝中景,還可以拍攝近景。攝影主體可以是一株青草,也可以是一叢青草,還可以是一大片青草。取景範圍不一樣,拍攝出來的意境就完全不同。
  • 古詩十九首:九首相思詩,所思在遠道
    在東漢末年的動蕩歲月中,社會混亂,政治黑暗。與此同時,寒門子弟若想尋求出路,便不得不背井離鄉。在這種情況下,一首又一首離別思念詩湧現,道出被迫分離的無奈以及兩地相思之苦。《古詩十九首》便由此誕生。《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古詩十九首》為「五言之冠冕」。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山高水遠,哪知歸期?
  • 名句 |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出自漢代的《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 葉嘉瑩先生講《古詩十九首》附:古詩十九首全文
    現在我們就來看《昭明文選》中排在第二首的《青青河畔草》。我曾說過,《古詩十九首》善用比興,這首詩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 陳情令|「青青河邊草」的下一句真的是「綿綿思遠道」嗎?
    《陳情令》截圖漢樂府民歌《古詩十九首》其二中的確有「綿綿思遠道」一句,不過原句應該是「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這首詩是寫思婦懷念在遠方行役的丈夫的。開頭的一句「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表面上是在寫景,河邊青青的草,連綿不絕地伸向遠方。
  • 《古詩十九首》內容之一:綿綿相思愁
    01清新與痛感喜歡《古詩十九首》,喜歡詩歌清新的詩句,如出水芙蓉,如新浴美人;喜歡《古詩十九首》,其比興手法的運用,給人以無限的聯想,讓詩歌的清新更有韻味。就像春天柳枝上剛剛努出的一個新芽,向上、勃發卻細嫩、纖弱;那清新,就像夏天草葉上剛剛凝結成的一顆露珠,圓潤、透亮卻短暫、飄零;那清新,還像冬天天空中剛剛飄起的一朵雪花,晶瑩、剔透卻又輕薄、易失。甜美的青春總伴著綿綿不盡的相思,姣美的容貌總是在無望地等待中日漸衰老。我芳華正好,你卻飄零遠道;我相思成疾,你卻功名未已。
  •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
  • 古詩十九首:用詩,重新定義星星的距離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撰的《文選》,詩的作者均不詳,一般認為非一時一人之作。這十九首詩,今天每首詩下署名概用「無名氏」,如果改成「無人」,那就更有深意了。法國大文豪福樓拜有一句名言:「呈現藝術,隱藏藝術家。」十九首正是如此。何必有一個某某某,給後世迷信履歷表的人去牽強附會?我是那說話與講述之人,除此無他。無名何嘗不是一個更普遍的人?
  • 樂府古詩十九首
    還有許多心裡話都不說了,只願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古詩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譯文:河邊青青的草地,園裡茂盛的柳樹。
  • 青青河邊草的下一句是什麼?歌詞被改動了一下,原文被贊兩千年
    對於70後和80後來說,《青青河邊草》會勾起一代人的記憶,很多人聽到《青青河邊草》以後,會不自覺跟一句:悠悠天不老。不過,其實在文學上,青青河邊草的原文是「青青河畔草」,下一句也不是「悠悠天不老」。並且,原先的句子內容很美,讓文學愛好者為之讚嘆兩千年,大家知道原文的下一句到底是什麼嗎?
  • 劉長卿最美春日送別唐詩,最後兩句言淺情深,意味深長咀嚼不盡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寫出了最美的春日送別唐詩。萬裡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雲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這首古詩就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談到春天的離別,我們很容易想起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顯然就是寫在一個春天的離別場景當中。春天多深情,這才有了後來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古詩同樣寫的春天的離別,也同樣以最後兩句聞名於世。「萬裡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雲西」,這樣的兩句唐詩只是一個鋪墊。
  • 盈盈一水間 周記日記說情詩之《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在中國古代,關於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寫他們的詩詞也都比較多,其中最著名的個人認為當然是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但是也有一首作於東漢後期的古詩《迢迢牽牛星》,也是七夕詩作中的佼佼者,而且行文顯得非常的唯美。
  • 《古詩十九首》之《去者日以疏》
    古詩十九首作為漢代通俗的五言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人口的流動廣泛流傳,影響力甚至能夠到達吐谷渾這樣的少數民族族群中。《新唐書》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藩將,名叫契苾何力。所謂藩將,指的是並非出身漢族的少數民族將領。這位契苾何力是鐵勒族契苾部人,契苾是他的氏族,何力是他的名字。他驍勇善戰,曾為唐朝立下赫赫戰功。
  • 才女夢見丈夫後,寫下首肉麻情詩,開篇5字成網紅詩句,風靡千年
    有人說,古詩太老了,年輕人是不會喜歡的。說這話的,要不就是根本不了解年輕人的老學究,要不就是根本沒有真正領略過古詩魅力的人。其實如今不少人經常掛在嘴邊的網紅語言,本來就直接來自古詩詞。比如網絡上特別流行的一句情話「青青河畔草」,很多年輕人都能夠從中體味到一種純情的、可貴的愛情真諦。不過,網紅時代的不足在於,不少人只知道這已經成為網紅語言的5字詩句,卻不知道後幾句有多美。甚至不少看過電視劇《梅花三弄》的朋友,還因為瓊瑤的歌詞,以為後一句應該是「悠悠天不老」,其實這就大錯特錯了。
  • 【酷素材】古詩十九首及其賞析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青青河畔草》之二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古詩十九首》產生的年代正屬動蕩,人心不寧,詩人更是敏感,個人積鬱了很多的感觸,內容也呈現出複雜多樣的局面,主要反映的有以下幾個內容:一、戰爭中人家破人亡的悲慘遭遇,如《十五從軍徵》;二、抒發遊子思婦思鄉思戀之情:《行行重行行》、《涉江採芙蓉》、《庭中有奇樹》、《明月何皎皎》、《青青河畔草》;三、表現送別友人的情懷:《黃鵠一遠別》、《良時不再聖》、《攜手上河梁》;四、以知音不遇來感嘆個人遭遇
  • 《古詩十九首》的人生主題
    筆者認為,《古詩十九首》作為一組詩歌,文本內部應當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其中貫穿的精神主旨似可視為主題所在。而貫穿於整組詩歌的就是對人生的感喟與思索,人生乃其根本的關心所在。筆者嘗試從三個方面來闡述這一觀點。  第一個層面,文士在詩中表達了他們對人生真相的洞察。《古詩十九首》實際上是在談論人生的痛苦。
  •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楊柳青青江水平,陳更飛花令展現風採
    陳更胸有成竹地說出了詩句:「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陳更真厲害,詩詞儲備特別豐富。一般人還真不知道這句詩。人們經常會說到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句詩句,經常用這句詩來進行愛情的描述,當我們追求不到自己心愛的女人的時候,就會自我解嘲說,天涯何處無芳草。其實這句詩句是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的詞《蝶戀花·春景》中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