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航拍全景。 周良 攝
遊客在米易普威遊玩。 王東 攝
米易皮划艇訓練基地。王東 攝
平安米易、綠色米易、文明米易——
□周明豔 單文浩 曾仲文
9月中旬,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大會傳出喜訊:攀枝花市米易縣榮獲「2013—2016年度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稱號。這一殊榮,是對米易縣政法綜治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社會穩定工作的褒獎。
米易縣「陽光米易」政務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篇關於獲評上述榮譽稱號的文章,引發大量閱讀和點讚。一位外地網友留言:「米易的每一寸陽光,每一縷馨香,每一抹綠色,還有那一張張幸福祥和的笑臉都讓我眷戀不已!」
以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增強群眾幸福感為目的,從細微處入手,米易縣近年在城市管理、生態保護、文明建設等方面做了巨大努力,擁有了「平安米易、綠色米易、文明米易」三重「幸福標籤」。
織牢平安「網絡」,百姓安居樂業
攀蓮鎮河西社區教師園二期網格員周禮萍,每天都要在自己負責的網格區域轉幾圈。她遇到陌生人就上前詢問了解情況,走家串戶問居民最近有什麼煩心事需要社區幫助解決,發現哪裡路爛了、攝像頭壞了就拍好照片向社區報告。她說:「守護平安,搜集社情民意,為居民排憂解難是我的職責。」
網格員的熱情服務讓社區居民感動。曾經,一位80多歲的老人攥著厚厚的一沓信紙,來到米易縣綜治辦,特意感謝新北社區網格員李桂榮。原來,老人的一位鄰居中風癱瘓獨居,李桂榮得知後,成了他家的常客,幫忙買藥、買米、購水購電……周圍的群眾十分感動,自發寫了感謝信。
米易縣2014年啟動「平安米易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現已構建147個城鄉網格、12個鄉鎮網格管理分中心、87個村網格管理工作站,配備了147名專兼職網格員。4年來,網格員累計採集各類基礎信息60餘萬條,調解各類矛盾糾紛8000餘件。
為提升網格化服務管理效能,米易縣還制定了《輿情分析》《事件辦理通報》等制度,嚴格實行一案一分析、一月一座談制度,及時準確掌握基層社會動態,努力把社會風險預警在先、防範在前。
除了網格化服務管理,米易縣近年還在平安建設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了重大事項穩定風險保證金制度、地方與企業聯席會議制度、重大突發事件會商制度、信息研判制度等。建立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第三方調解中心,配備71名專兼職調解員和80餘名調解專家,4年成功調解糾紛2325件。
據了解,在獲得「2013—2016年度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稱號之前,米易縣已連續3年獲「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稱號,綜治基層基礎不斷夯實。
守住綠色「底線」,環境更加優美
10月12日,國家住建部官方網站發布了《關於2017年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縣城和城鎮擬命名名單的公示》,在擬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的79個縣城中,米易縣榜上有名。這是對米易縣多年堅持綠色、生態發展的肯定。
2017年國慶中秋長假,家住攀枝花市區的陳先生來到米易發現,曾經的「餐飲地標」米易燒烤城不見了蹤影。原來,一個多月前,在全體業主自主自願的前提下,米易縣將燒烤城拆除。據悉,今年底,以環保、綠色為主題的米易生態美食主題公園將投用。
近年來,米易縣秉承「決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的原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新格局,讓環境更加優美。米易縣實施了20餘個綠地提升項目,在迎賓大道、河濱公園、易園等重要景觀節點通過增設鮮花雕塑、植物編藝、立體綠化等多種方式,拓展了城市園林綠化的深度。
「綠色米易」不只有綠色生態,還有綠色經濟。
9月26日,米易白馬工業園區七星光電科技公司,經磷酸鐵生產線處理後的硫酸亞鐵等汙染物成為車用電池的原材料;在撒蓮鎮摩梭村,「高山養殖、緩坡種植、糞便還田、種草養畜相結合」的生產方式實現「種養循環」……
在發展綠色經濟的同時,米易嚴把新建項目環保準入關、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建立嚴格的耗能行業準入制度,加強對汙染行為的懲治力度。
2017年1月1日至10月17日,米易縣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8.61%。截至目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2%,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8平方米。今年7月,米易縣榮獲全國「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稱號。
播撒文明「火種」,社會更加和諧
行走在米易縣城街道,井然的秩序讓外地遊客舒明志感嘆:「人走人行道,車走車道,車輛讓行人,秩序井然。」今年國慶中秋長假,米易縣迎客16.76萬人次,許多人第一次到米易,就稱讚米易人的文明素養。
外地遊客的見聞和感受,是米易縣努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成果的直觀體現。米易縣把精神文明建設與群眾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在提升城市宜居程度和群眾幸福指數上下功夫,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進步和變化。
在米易縣城生活了幾十年的市民陳蓮英,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們更加友善、和氣。「我每天清晨都會在文化廣場打太極拳,路上遇到熟人都是熱情打招呼,常常見到年輕人主動幫助老年人。」
人們的這些變化,或許是因為廣場上、大街上、河堤邊、學校裡、閱報欄上、計程車上隨處可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的不斷倡導,或許是公共場所隨處可見的文明宣傳的潛移默化,或許是一次次「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小手拉大手·文明跟我走」「感恩奮進·築夢脫貧」「文明禮儀我踐行」等主題教育活動的影響帶動。
不僅城市,農村也是如此。「四好村」創建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機結合,讓文明鄉風成為美麗鄉村人文標識。在草場鄉仙山村,村民自發組建的環衛隊將村裡的道路打掃得乾乾淨淨,生活垃圾統一運到指定回收點,村規民約刻在花崗石上;在白馬鎮田壩村,村民家的院牆成了文化牆,村裡大人小孩常常以牆為書,學習文明知識;在得石鎮黑谷田村,村民自家環境衛生「七個好」成為鄰裡鄉親互相比較的最大談資。
如今的米易縣,文明建設成果豐碩。近年來,該縣先後獲得「四川省文明城市」「全國文明縣城」「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縣級)」等稱號,還拿到了參加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