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A股當前存量博弈、機構牛難改的背景下,主力資金突擊布局就成為了參考股價能否有所表現的重要指標,從本周大盤啟動以來,主力大資金熱衷抄底哪些股?它們各自有何特點呢?
在A股當前存量博弈、機構牛難改的背景下,主力資金突擊布局就成為了參考股價能否有所表現的重要指標,從本周大盤啟動以來,主力大資金熱衷抄底哪些股?它們各自有何特點呢?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剔除今年以來上市的次新股後,從本周A股啟動以來,主力資金連續四個交易日淨買入的個股共計124只,總計吸金65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小創依舊受青睞,但與之前扎堆布局不同,滬深兩市主板個股有82只上榜,佔比達66%,數量超越中小創,其中深市主板23只,滬市主板59只,很多個股都是深成500或上證180的成份股。
從行業分布看,除鋰電池、稀土永磁等前期熱門概念外,軍工、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家電、電力設備、交通基礎設施等板塊也出現在了主力積極搶籌的範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借道滬股通也在進行積極布局,在上述提到的滬市主板59隻個股中,有36隻滬股通概念股。從行業分布看,食品、醫藥、交通基礎設施、非銀金融等是外資重點搶籌的對象。
連續四日主力淨買入總額排名前50大個股(6.27-6.30)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對於下半年的投資機會,中金公司看好食品飲料、龍頭醫藥、家電等泛消費類行業以及估值已經接近歷史低位的周期性行業,包括券商、電力設備、交通基礎設施等。主題性機會重點關注動畫漫畫、智能汽車、新能源與電力設備、文教體育、國企改革、深港通等主題。
國泰君安建議,行業配置上緊抓兩主線:第一,業績進入長期擴張的「超級周期」,以消費行業為主,比如航空、小家電、食品飲料等行業。第二,估值被低估和錯殺的業績穩定增長的成長股,以新興服務業為主。主題投資方面重點推薦城市軌交以及體育賽事等相關投資機會。
興業證券建議從「質」和「勢」兩個角度把握行業結構性機會。「質」指業績增長紮實、估值合理的「高性價比」板塊,如小家電、白電、白酒、機場、環保等;「勢」包括行業趨勢好轉的「景氣向上」板塊和代表未來趨勢的「核心資產」板塊,如電子、航空、化工(電子化學品)、小金屬、建材(玻纖、PCCP)等。主題投資方面,建議關注新能源和智能汽車、OLED產業鏈、體育、量子通信、智慧物流與供應鏈等。
綜合來看,新興成長股、大消費、國企改革等板塊獲較多券商一致看好。
(責任編輯:DF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