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日說|浙江全國文明城市「滿堂紅」 讓「文明度」提升「幸福感」
11月10日,中央文明辦正式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舟山市成功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地級市)名單。
11月10日,我省金華、衢州、舟山成功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這意味著我省成功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11個設區市「滿堂紅」。此外,我省寧波、杭州、湖州、麗水和桐廬縣在複查測評中獲得表揚。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僅是「拿牌子」,最關鍵的是讓文明度真正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
這次中央文明辦公布的所有名單中,浙江上榜的大小城市裡有「增量」,也有「存量」。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涉及城鄉環境美化、公共服務改善、交通秩序暢通、生態環境提升、文明行為培育等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創城」成功,當然可喜可賀,因為這是對城市文明建設水平的認可,對於城市整體形象的提升和城市競爭力的打造,也都非常重要。對於那些通過複查測評的城市來說,同樣值得高興,「創城」不易,守住更難。因為文明城市的建設必須持續發力,絕對不是搞「一陣風」「突擊式」的「面子工程」。
無論「建」還是「守」,打造全國文明城市都必須牢牢抓住「以人民為中心」這個關鍵。創建過程要依靠人民群眾,目的也是為了全面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比如在這次創城過程中,舟山定海區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時,就邀請居民代表共同商議改造方案,並引導居民籤訂改造協議,讓居民真正融入進來。今年,舟山有113個老舊小區正在悄然蛻變,老舊小區從「能住」變為「好住」、從「住有所居」變為「住有宜居」。這些變化,體現的正是創城為了人民,創城依靠人民,創城成果讓人民共享的理念。
一座城市文明程度高不高,最有發言權的還是生活在這裡的老百姓。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提出的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中,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要達到新高度。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在建設文明城市過程中,要更多地把功夫花在服務民眾、保障民生上,讓不斷提升的文明度增強人們的幸福感。
(文章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DF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