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州廣播電視臺FM93.0汽車音樂廣播
為落實教育部、河北省教育廳有關研學實踐活動的文件精神,以研學實踐活動推動素質教育全面實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2020年12月4日,晉州市實驗中學八百餘名師生由安平縣研學旅行促進會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天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為保證晉州市首次研學實踐教育活動順利開展並取得圓滿成功,晉州市教育局安排主管副局長張佔來同志全程參與指導了本次研學活動。
出發前,參加研學的全體師生在學校小廣場集合,舉行起徵儀式。
出發啦,學生們有序排隊上車。
此次研學實踐,有兩大主題:一是挖掘馬文化,傳播馬知識,學習馬精神;二是緬懷歷史,珍惜現在,展望未來。
到達目的地,排隊等候入場。
在安馬大營,師生們一起觀看了《飛馬滹沱》的超實景裸眼5D室內沉浸式大型文旅劇目,該大型演出以華夏「龍馬精神」為主線,通過《郡王車馬出行圖》、聖姑救駕、胡服騎射等與安平有關的歷史元素,串起整個劇的發展脈絡,演繹出人與馬之間患難不棄的生死情,超實景再現了滹沱河畔之「實況」。在這裡學生們沉浸於恢宏的歷史文化場景,深深體悟到了什麼叫做「龍馬精神」,什麼又叫做「萬騎絕塵」。
在安馬大營,馮校長做了激勵人心的致辭,勉勵同學們在研學實踐中學會觀察、學會動手、學會思考、學會歸納、學會總結,拓寬思維空間,創新思維模式,通過豐富多彩的研學實踐活動,使自己的體會、感悟和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一種能力。隨後全體師生進行研學宣誓,觀看表演。
觀看完演出,學生們分組活動。參觀馬廄和馬博物館,在這裡了解了馬的分類以及不同民族不同時期的馬具,看到了不同種類的馬使用的精美馬鞍和馬鐙並欣賞了以馬為題材的各種繪畫作品。對學生而言,許多在課本上所學到的字符,在這裡終於找到了真實而生動的註解,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中國馬文化的了解。
參觀馬博物館以及馬廄,對馬匹表現出了非一般的喜愛。
在安馬大營,同學們還學習了拓片製作和絲網印刷,親身體驗了這兩種文明傳承方式的製作方法和過程,同時也了解了「拓」的由來以及絲網印刷的工藝起源、製版方法、工作步驟等知識,體會到先人的智慧和才能,從而更堅定了努力學習、自強創新、為國奮鬥的決心。
學習有關「拓」的知識,以及製作拓片。
體驗絲網印刷的工作步驟。
中午小憩後,學生們還參觀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了解了弓仲韜書記及革命先烈們的感人事跡,在支部書記大講堂學習親手製作紡線車,並在弓仲韜和李大釗的雕像前宣讀了入黨誓詞,激發了學生們強烈的愛國熱情和為祖國而奮鬥的壯志豪情。
來到全國第一個村黨支部,剛下車就看到弓仲韜書記的雕像。
同學們在支部書記大講堂學習如何自製紡線車。
同學們參觀全國第一個村黨支部紀念館,在這裡接受紅色革命精神的薰陶,並宣讀入黨誓詞,繼承先輩遺志。
此次研學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從歷史、文學、藝術及現代馬術等多方面了解學習了博大精深的馬文化,而且加深了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激發了他們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奮鬥的豪情壯志。
文章來源:晉州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