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從大洋彼岸傳來一條令人悲傷的消息:著名旅美作家、鎮海中學1946屆校友於梨華因病於4月底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離世,享年89歲。
於梨華校友簡介
20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之一,1931年生於上海,祖籍寧波鎮海。她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子的生活,被譽為留學生文學的「領頭雁」。代表作有《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夢回青河》(已被拍成電視劇)等。其中,《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是「無根的一代」文學代表作。
白先勇曾評價於梨華的作品是「放逐者之歌」。楊振寧曾為於梨華的書作序,形容她在人物刻畫和內心描述方面「比張愛玲還成功」。鎮中1967屆校友嚴國榮為其擬輓聯:
垂範足式,一生著書可等身
慈容安仰,八九歸鴻化春風
情系桑梓,創立「於梨華文學獎」
雖然於梨華用大半生描寫了「沒有根的一代」,但她始終情系鄉土和母校,對寧波的文學事業尤其是青年作家的成長非常牽掛。2013年她回家鄉出席活動,和鎮海同鄉、鎮中1967屆校友嚴國榮先生共同捐資創立「於梨華文學獎」,這是寧波市首個以作家名字命名的文學獎項。於梨華希望能為家鄉的青年作家成長搭建有效平臺,推動和促進寧波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該獎已歷三屆,活動也得到了寧波市委宣傳部和文聯的支持。
心懷母校,深情寄語鎮中學子
2014年11月,在第二屆寧波文學周上頒發「於梨華青年文學獎」後,於梨華來到鎮海,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母校——鎮海中學。登梓蔭山,過長廊,跨石橋,漫步大成殿。「我想這裡啊,這裡是我的家鄉呀!」於梨華一邊走一邊戀戀不捨地看著,動情地說:「我的根,在鎮海。」
臨行前,於梨華作為「老前輩」在學校的留言冊上洋洋灑灑地寫下了對母校孩子們的寄語:
你們有這麼好的環境(當年我在此上學時,只有一個破廟),所以希望你們好好努力再努力。
於梨華在學校的留言冊上給母校的學子們寫寄語
2004年5月10日上午,於梨華校友和她弟弟臺灣大學教授於幼華先生重訪母校。吳國平校長、張詠梅書記熱情接待了二位貴賓,並陪同參觀了校園修復的歷史文化景點——光霽亭。於梨華校友離校前在留言簿上欣然寫下「再回母校,格外興奮」的心裡話。
2001年,於梨華校友受邀回鎮海參加母校90周年校慶,她為鎮中靈通社的小記者們留言:「記得每天必須找出時間來看點『閒書』,而且好好讀英語。」
先輩請安息,吾輩當承志
我校文學社的同學們驚聞於梨華校友去世的消息 ,痛惜從梓蔭山下走出的繆斯女神的離世,紛紛表示要將於梨華校友的愛國愛鄉愛校精神和對文學矢志不渝的追求傳承下去!
來源:鎮海中學 統稿:王茵、曾昊溟 編輯:劉縣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