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旅美作家、鎮海中學於梨華校友逝世!曾寄語「努力再努力」

2020-12-16 校園快報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從大洋彼岸傳來一條令人悲傷的消息:著名旅美作家、鎮海中學1946屆校友於梨華因病於4月底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離世,享年89歲。

於梨華校友簡介

20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之一,1931年生於上海,祖籍寧波鎮海。她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子的生活,被譽為留學生文學的「領頭雁」。代表作有《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夢回青河》(已被拍成電視劇)等。其中,《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是「無根的一代」文學代表作。

白先勇曾評價於梨華的作品是「放逐者之歌」。楊振寧曾為於梨華的書作序,形容她在人物刻畫和內心描述方面「比張愛玲還成功」。鎮中1967屆校友嚴國榮為其擬輓聯:

垂範足式,一生著書可等身

慈容安仰,八九歸鴻化春風

情系桑梓,創立「於梨華文學獎」

雖然於梨華用大半生描寫了「沒有根的一代」,但她始終情系鄉土和母校,對寧波的文學事業尤其是青年作家的成長非常牽掛。2013年她回家鄉出席活動,和鎮海同鄉、鎮中1967屆校友嚴國榮先生共同捐資創立「於梨華文學獎」,這是寧波市首個以作家名字命名的文學獎項。於梨華希望能為家鄉的青年作家成長搭建有效平臺,推動和促進寧波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該獎已歷三屆,活動也得到了寧波市委宣傳部和文聯的支持。

心懷母校,深情寄語鎮中學子

2014年11月,在第二屆寧波文學周上頒發「於梨華青年文學獎」後,於梨華來到鎮海,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母校——鎮海中學。登梓蔭山,過長廊,跨石橋,漫步大成殿。「我想這裡啊,這裡是我的家鄉呀!」於梨華一邊走一邊戀戀不捨地看著,動情地說:「我的根,在鎮海。」

臨行前,於梨華作為「老前輩」在學校的留言冊上洋洋灑灑地寫下了對母校孩子們的寄語:

你們有這麼好的環境(當年我在此上學時,只有一個破廟),所以希望你們好好努力再努力。

於梨華在學校的留言冊上給母校的學子們寫寄語

2004年5月10日上午,於梨華校友和她弟弟臺灣大學教授於幼華先生重訪母校。吳國平校長、張詠梅書記熱情接待了二位貴賓,並陪同參觀了校園修復的歷史文化景點——光霽亭。於梨華校友離校前在留言簿上欣然寫下「再回母校,格外興奮」的心裡話。

2001年,於梨華校友受邀回鎮海參加母校90周年校慶,她為鎮中靈通社的小記者們留言:「記得每天必須找出時間來看點『閒書』,而且好好讀英語。」

先輩請安息,吾輩當承志

我校文學社的同學們驚聞於梨華校友去世的消息 ,痛惜從梓蔭山下走出的繆斯女神的離世,紛紛表示要將於梨華校友的愛國愛鄉愛校精神和對文學矢志不渝的追求傳承下去!

來源:鎮海中學 統稿:王茵、曾昊溟 編輯:劉縣蘭

相關焦點

  • 甬籍旅美作家於梨華逝世,她情系鄉土,為青年作家專設文學獎
    今天(5月2日)晚上,甬派記者從寧波市作家協會了解到,寧波籍著名旅美作家於梨華於4月底在美國離世,享年89歲。 於梨華是20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之一,1931年生於上海,祖籍寧波鎮海(今為寧波北侖)。
  • 甬籍旅美作家於梨華逝世 她情系鄉土為青年作家專設文學獎
    &nbsp&nbsp&nbsp&nbsp中國寧波網記者陳青 周建平/攝&nbsp&nbsp&nbsp&nbsp今天(5月2日)晚上,甬派記者從寧波市作家協會了解到,寧波籍著名旅美作家於梨華於4月底在美國離世,享年89歲。
  • 「留學生文學鼻祖」於梨華在美國逝世,臺灣作家稱系感染新冠肺炎
    於梨華,2013年1月攝於史丹福大學附近寓所公開資料顯示,於梨華1931年11月28日生於上海,祖籍寧波鎮海,1947年舉家遷往臺灣,1953年從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後赴美留學,並開始文學創作。之所以被譽為「留學生文學鼻祖」,源於於梨華的作品大多取材自留美學子的生活。
  • 「留學生文學鼻祖」於梨華在美國逝世,臺灣作家稱系感染新冠肺炎
    於梨華,2013年1月攝於史丹福大學附近寓所公開資料顯示,於梨華1931年11月28日生於上海,祖籍寧波鎮海,1947年舉家遷往臺灣,1953年從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後赴美留學,並開始文學創作。之所以被譽為「留學生文學鼻祖」,源於於梨華的作品大多取材自留美學子的生活。
  • 「沒有根的一代」代言人——旅美女作家於梨華
    一、「沒有根的一代」代言人於梨華的根。白先勇在《流浪的中國人——臺灣小說的放逐主題》中,稱旅美作家於梨華為「沒有根的一代」的代言人。它所受到的歡迎表明了她的成功,這無疑成為一種巨大的力量,增強了梨華的不斷攀登的信心。《夢回青河》的成功,使她一本連一本的作品接踵問世。其中,《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是於梨華描寫留美華人作品中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寫成於她到美國十三年後的1966年,次年出版即獲得臺灣該年的嘉新最佳小說獎。
  • 石浦青年作家紫金陳斬獲第四屆於梨華青年文學獎大獎
    9月28日上午,第四屆於梨華青年文學獎評審會在石浦青年作家紫金陳斬獲第四屆於梨華青年文學獎大獎。   紫金陳   原名陳徐,石浦人,今年35歲,畢業於浙江大學。   於梨華青年文學獎設立於2014年,是於梨華女士攜手鎮海同鄉及鎮中校友嚴國榮先生共同捐贈設立的文學專業性獎項,旨在表彰寧波大市內40周歲以下有藝術精神和較大文學創作成就或潛力的青年作家
  • 劉慈欣寄語大學生:以紮實的努力立足大地,以廣闊的視野面向未來
    日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1985屆校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向華水青年大學生發來一段寄語:大家好!我是劉慈欣。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著未來感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機遇和挑戰並存,而你們將是在未來把科幻變為現實的那一群人,作為華水的老校友,我希望大家能夠以紮實的努力立足大地,以廣闊的視野面向未來。祝大家學業有成,夢想成真!往昔讀書時的點點滴滴,母校和校友的深切情誼是永恆的懷念。34年前離開母校,飛向遠方;34年後寄語母校學生,再憶溫情。
  • 國際視野|留學生文學代表作家於梨華,為「沒有根的一代」代言
    著名作家於梨華《環球人物》雜誌2020年第9期,廈門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撰文介紹了女作家於梨華(1932-2020)。於梨華於梨華是20世紀中國著名留學生文學作家,1931年生於上海,祖籍寧波,她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子的生活
  • 鳳凰全媒體走進寧波之鎮海站:「探秘」鎮海中學
    這裡,亭臺樓閣、綠樹成蔭,芳草萋萋;這裡,散落著許多國寶級文物,有17處歷史遺蹟;這裡,人傑地靈,人才輩出,100多年的歷史裡,出了10多位部級官員和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以及柔石、於梨華等一批人文學者和作家;這裡,書香濃鬱,幾乎年年出高考狀元,近兩年更是包攬浙江省文理科雙科狀元
  • 寧波鎮海中學校友兩項基金反哺母校
    9月17日晚上,「梓蔭·築夢」反哺基金與「梓蔭·耘耕」獎教基金聯合頒獎儀式在寧波鎮海中學舉行。鎮海中學152名優秀教師獲得「梓蔭·築夢」反哺基金獎勵,53名教師獲「梓蔭·耘耕」獎教基金。「梓蔭·築夢」基金是由鎮海中學00屆校友張文淵積極牽線北京築夢基金和梓蔭會,連續第二年向母校鎮海中學捐贈100萬元的反哺基金,用於貧困學子的助學、年輕教師的培養和在職優秀教師的激勵。本次主要嘉獎對象是上一學期堅持每周5個晚自習都在校陪伴、助力學生共同成長的優秀鎮中教師。
  • 鎮海中學:梓蔭山麓的大成文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浙江省鎮海中學。記者張培堅攝&nbsp&nbsp&nbsp&nbsp甬江口岸,梓蔭山麓,有一座聞名全國的美麗學府——鎮海中學。小城故事,大成文化,百餘年來,鎮海中學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與輝煌。&nbsp&nbsp&nbsp&nbsp學校始建於宣統三年(1911年),由鎮海籍翰林盛炳緯發起創建。
  • 因三棟「怪房子」走紅 寧波鎮海中學校友王灝獲「中國版普利茲克」獎
    這三幢房子的設計師、寧波鎮海中學1997屆校友王灝,本月初獲得首屆「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 Award」青年探索獎。該獎項被譽為「中國版的普利茲克建築獎」,由2012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擔任評審委員會主席。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王灝應母校邀請,給鎮海中學的學弟學妹們發來了寄語。
  • 鎮海中學: 梓蔭山麓的 大成文化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浙江省鎮海中學。記者 張培堅 攝    甬江口岸,梓蔭山麓,有一座聞名全國的美麗學府——鎮海中學。小城故事,大成文化,百餘年來,鎮海中學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與輝煌。    學校始建於宣統三年(1911年),由鎮海籍翰林盛炳緯發起創建。新中國成立後,鎮海中學迎來一輪又一輪發展。
  • 因三棟「怪房子」走紅 寧波鎮海中學校友王灝獲「中國版普利茲克」獎
    這三幢房子的設計師、寧波鎮海中學1997屆校友王灝,本月初獲得首屆「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 Award」青年探索獎。該獎項被譽為「中國版的普利茲克建築獎」,由2012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擔任評審委員會主席。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王灝應母校邀請,給鎮海中學的學弟學妹們發來了寄語。
  • 鎮海中學一張照片網上爆紅 浙江高考狀元都來留言了
    祝福者中,有著名作家、《小別離》的作者,有長江學者、甬城英才,有央視記者、企業高管和企業家,有中科院研究員、大學教授和在校大學生。  這是一張什麼樣的照片?  記者看到了這張照片。這是從鎮海中學圖書電教大樓頂樓航拍的新年朝陽圖,圖片上打著「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潛龍騰淵,鱗爪飛揚;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的文字。
  • 鎮海學子追「星」忙 校友院士「忙」贈言
    10月17日上午,五位院士中的鎮海中學(原辛成中學)1954屆校友賀賢土院士專門回到母校鎮海中學,與高一、高二鎮中學子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物理學習座談會。在鎮海中學吳國平校長的主持下,鎮海中學1954屆校友、2019年愛德華 泰勒獎得主賀賢土院士回母校探望開展座談會,並贈予鎮中學子「學得好、學得活、學做人」的求學科研「九字真經」。 座談會上,賀賢土院士滿懷深情地和鎮海中學學生們分享了自身的求學經歷和科研歷程。賀院士以親身經歷讓學生們懂得團隊合作是20世紀以來科研中的重要工作方式。
  • 寧波市最好的六所高中,其中一所是浙江省最強中學,你知道嗎
    01寧波市鎮海中學寧波市鎮海中學始建於1911年,是一所擁有百年歷史的名校、首批辦好的十八所重點中學之一、省十三所重點中學之一來源寧波市鎮海中學在高考方面,該校在2018年高考中,一本上線率為98.1%,浙江省前
  • 第二屆於梨華青年文學獎獲獎名單
    徐海蛟:徐海蛟的寫作質實,情真,大氣開闊。既有學院派的嚴謹,又有田園詩一樣的清新,既有書齋中的日月短長,又有帶著清晰紋理的現實脈絡。有鑑於此,特授予徐海蛟第二屆於梨華青年文學獎優秀獎。西維:西維的小說通過對細微、精確而取自日常生活的細節,來揭示人物幽微曲折的欲望和秘密,通過對無用之物和無事之事雲淡風輕的敘述,呈現出一種溢出現實的美感。在敘述中情感的克制及語言的節制,讓她的小說既冷峻又溫暖,她以自己慣有的寫作方式在小說世界裡步步前行。
  • 洪秀柱蔡英文是中學校友 母校人才輩出
    洪秀柱和蔡英文的母校,中山女中。(中評社彭媁琳攝)   國民黨2016參選人洪秀柱從小在新北市永和區成長,曾經就讀臺北市萬華區東園國小,並考進當時的臺灣省立臺北第二女子高級中學(中山女中),成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學姊。多年來,洪秀柱都在永和地區生活,甚至天天早上七點半到同一家美容院做頭髮,規律地展開一天生活。   洪秀柱就讀東園國小時留著長頭髮,編成兩條大辮子,和現在的形象相差十萬八千裡。
  • 陶傑【722】告別於梨華
    閱讀往期:陶傑【721】網際網路之善臺灣女小說家於梨華逝世。她是上一代講臺灣留學生美國生活的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