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詩如畫小朱灣,真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從湖北省武漢市區南行約20公裡,到達江夏區五裡界美麗的梁子湖畔,當你看到諾大的薰衣草風情園,看到七彩花海的字樣,其實你已經來到了小朱灣的近旁。
走進村灣,但見一座座別具荊楚風韻的村舍錯落有致,碧水秀竹環抱,藤蘿爬滿籬牆,青磚小徑通幽,古樹花卉滿巷。不遠處,梁子湖波光蕩漾,採摘園蔬果飄香,讓人仿佛置身一幅生動的田園風景畫。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此刻,你的腦海中自然而然會浮現陶淵明筆下的詩句。
小朱灣是童周嶺村一個只有32戶村民的小村灣。誰能想到,昔日的小朱灣並非「天生麗質」。
童周嶺村黨支部書記羅剛玉介紹,2012年以前,小朱灣還破爛不堪,一副「髒亂差」的模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汙水橫流,畜糞遍地,村民住的是「土磚窩棚」和紅磚房。年輕人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是典型的「失地村」「空心村」。
如詩如畫小朱灣。李徵崢 攝
近年來,童周嶺村依託薰衣草風情園項目,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依靠上級支持,投資2000萬元對所有村灣公路進行了硬化刷黑,村裡建起了星級旅遊廁所、生態停車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建造了汙水收集池和地下管網。
邀請專家進行整體規劃,率先對小朱灣村屋民居進行傳統設計改造。經過改造的小朱灣一躍成為一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世外桃源」。
村灣變美了,環境變優了,隨之而起的賞花遊、採摘遊、鄉村遊,讓紛至沓來的觀光休閒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當地村民瞅準時機,紛紛改造自家民居辦起農莊。於是,小小村灣農莊遍地,「莊主」扎堆,村民守著美麗家園過上小康生活。
童周嶺村田子海灣。李徵崢 攝
小朱灣一個叫「湘裡鄉村」的農莊,67歲的「莊主」曾慶志坐在自家掛滿葫蘆的院子裡悠閒喝茶,享受一天中的閒暇時光。開辦農家樂之前,曾慶志主要靠種田、養魚、打工掙錢,日子過得還算勉強。村灣改造後,他拉著老伴和兒子辦起了農莊,依靠綠色健康、風味獨特的農家菜引得遊客滿堂。
「雙休日每天至少十幾桌,生意火爆時不僅樓上樓下、院裡院外全是客,還經常像城裡飯店一樣需要等位。」曾慶志說,他老伴的燒土雞堪稱一絕,深受遊客歡迎,好多客人吃完還會打包一份,連同購買的土雞蛋、新鮮蔬菜一起帶回家品嘗。現在,曾慶志靠農家樂每年家庭純收入達到30多萬元。
村民曾方榮夫婦是另一家叫「品濃情農家樂」的「莊主」。夫妻倆原來在外務工開計程車,聽聞家鄉變化,決定回鄉創業。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們家的農家樂在當地已經頗有名氣。自種蔬菜、家常口味,夫妻共同掌勺,純天然的食材口感獨特,生意火爆,2019年營業額接近90萬元。
幾年時間,他們家的交通工具一連三變樣:從三輪車換成「面的」,又從「面的」換成了「霸道」。原來的普通民居也改造成了「小洋房」。
在小朱灣,不僅有農莊,有民宿,更有田園中流淌出的故事活色生香。
2017年,武漢市民葉仙偶然到小朱灣旅遊,從此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她搬到小朱灣租賃房屋開設了「沐楚客舍」民宿,經營自己喜歡的事業。
在另一家名叫「花棲堂」的民宿,來自江漢平原的文藝青年黃文濤,甘當這家民宿的「跑堂」,只為每天能抬眼可見這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
童周嶺村新屋羅灣。張潘 攝
遍地農莊、民宿,可不只是小朱灣。
臨近的田子海灣,村居經過改造變成了五顏六色,被稱為「七彩田子海」,也成為童周嶺村鄉村旅遊新的「打卡地」。這裡的特色農莊同樣遍布村灣。
今年42歲的村民胡重華經營的「子豪農莊」,是目前田子海灣規模最大的農莊,連建築帶庭院面積大約1200平方米。胡重華之前在武昌開小超市,一年收入七八萬元。2016年他回村辦農莊,年收入翻了近十倍。家裡現有兩輛車,一輛皮卡一輛小轎車。一家人生活富足,老人和小孩也可以同時照顧。
羅剛玉介紹,童周嶺村以小朱灣、舒謝灣、童周灣、田子海灣等為代表的美麗村灣群芳競放,正在改造中的新屋羅灣也漸成模樣。依託梁子湖風景區和廟山生態公園,打造「農家樂+民宿+水果採摘」一條龍的休閒旅遊產業,迅速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如今的童周嶺村,已成為「全國文明村鎮」和「十大荊楚最美鄉村」,2020年又獲評「湖北旅遊名村」。現在,童周嶺村幾乎每個村灣都有農家樂和民宿,「莊主」「老闆」多達300多人,且數量仍在不斷增長。
來源:新華網(胡誠 張潘 劉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