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樹幹比碗口大,一到秋天就花香四溢,這麼些桂花樹,咋就突然砍沒了呢?」近日,成都桂花巷桂花樹被砍一事,引發多人關注。成都市青羊區公園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局回應,該處正在開展桂花巷街道綜合整治施工作業,按照施工方案為保護性移栽桂花巷的桂花樹,針對施工單位擅自野蠻砍伐一事已立案調查。
前有某地對文物古蹟實施「保護性拆除」,今有成都桂花巷「保護性砍伐」桂花樹,皆是以保護為名行毀滅之實,令人愕然更憤慨。施工單位擅自砍伐,難辭其咎。附近群眾證實「砍了兩三天」,當地管理部門恐怕也負有失察之責。
桂花樹算不上文物,但生長飄香幾十載,當地百姓習慣在樹下休閒、賞花、納涼,蘊含深深的視覺和味覺記憶,是成都式慢生活的特色符號。桂花巷距離著名的寬窄巷只有一街之隔,許多外地遊客會前來「打卡」,也是成都的一張名片。桂花巷和桂花樹具有濃厚地方味道和煙火氣息,是蓉城文化積澱的鮮活因子和重要載體,值得倍加珍視。地方獨特的人文和歷史風貌,也是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倘若沒了桂花樹,桂花巷還是那個桂花巷嗎?
不可否認,綜合整治是城市管理、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工作。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考驗管理者的眼光,影響著文化根系的傳承。就老街改造而言,或可參考文物保護「修舊如舊」,應當重視和保護傳統風貌。在硬體升級上,要強調巧妙融合。在軟體提質上,人文服務不可或缺。切忌搞不倫不類的混搭,更不能不管三七二一拆舊蓋新。保持獨特的地方特色與氛圍,才能避免「千城一面」。群眾生活更便利,保留既有生活方式,也是以人為本的體現。
某些地方管理者、某些施工單位的所作所為,與現代管理理念和群眾期待相距甚遠,實際是缺乏對歷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敬畏,表現出急功近利乃至膽大妄為。社會不能讓不良圖謀得逞,歷史文化鏈條不能被個別人割斷。對那些置法律法規於不顧、公然踐踏人文印記的人,法律須讓其自食苦果。及時制止,勒令復原,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絕不姑息,嚴懲重罰,才會令後來者長記性。
就本例而言,擅自砍伐桂花樹的施工單位及責任人要付出應有代價,「嚴肅處理」要兌現到位。承諾「保護性移栽」「恢復桂花樹景觀」,有關部門該進行到底。桂花巷還能否名副其實,群眾將拭目以待。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 。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只要我們尊重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黃豔、關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