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軍事指揮中心———最大的指揮中心
國家軍事指揮中心(NMCC)是美國1959年建造並交付使用的戰略指揮控制系統。它是目前美國,也是全球範圍內最大的軍事指揮控制系統,辦公地點位於五角大樓內部,主要用於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在平時至三級戰備時對全部武裝力量實施指揮。
國家緊急機載指揮所———最強大的空中指揮所
不僅能夠在陸地靈活地指揮控制戰局發展態勢,而且在空中美國也同樣有世界最強大的指揮控制系統,它就是國家緊急機載指揮所(NEACP)。這一飛行指揮機構是1975年建成的,最初的指揮所是設在3架E—4A型飛機上。隨著航空航天飛行技術的不斷改進,到1978年後,被4架E—4B型飛機取代。主要用於對全國部隊實施戰略指揮。
E—4B的機身選用波音747客機。美國為了能在核戰中佔據主動地位,準備在地面核戰爭指揮所被對方摧毀後,可以迅速地進行第二次核反擊,於是,就建立了這個飛行的指揮控制堡壘。
戰略空軍司令部指揮所———戰略空軍的中樞
戰略空軍是美國戰時對外實施軍事打擊的重要力量,在近些年由美國部隊參加的幾場局部戰爭中,其戰略空軍都是其最銳利的「先鋒隊」,充當著美國發動戰爭機器的「強力打手」。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指揮所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是美國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建成的,主要用於對美國戰略空軍的指揮控制。
夏延山地下指揮中心———防空防天作戰中心
由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國航天司令部組成的「夏延山地下指揮中心」,是美國和加拿大在1961年5月共同組建並於1966年交付使用的,主要用於美國和加拿大防空作戰指揮控制系統。這個中心雖地處巖石下面590米的深處,卻能一個不漏地監視千萬裡之外的太空中圍繞地球運行的8000多個人造物體。該中心基本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社會,發電站、配電系統、給排水設施、通信系統、空調系統等基礎設施都是獨立的。
該中心共有軍職和文職人員1200多人。大樓內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燈火通明,電話不斷、電傳不停。
右圖:夏延山地下指揮中心三大王牌特種部隊
在人類戰爭史上,特種作戰極富神秘和傳奇色彩。它屢屢以少勝多,以弱制強,創造了戰爭史上諸多奇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展起來的特種作戰部隊,如今已成為各國軍事上具特殊作用的「撒手鐧」。在外界看來,特種部隊是一股無所不能、無堅不摧的神秘軍事力量。美軍特種部隊創建於1942年7月。
經過50多年的經營,已發展成為陸、海、空軍諸軍種齊備、人員眾多、裝備先進、訓練有素的部隊,在歷次作戰中特別是近幾年的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在美軍特種部隊中,比較典型的有「海豹」突擊隊、「三角洲」特種部隊和「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
「海豹」突擊隊、「三角洲」特種部隊和「綠色貝雷帽」是美軍的三大王牌。
圖:美國「海豹」突擊隊隊員
擬定六套打擊方案美國五角大樓目前正在就報復上周二攻擊美國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的恐怖活動制定反恐怖計劃,而五角大樓官員表示,擺在美國總統布希面前的打擊計劃選項較多,布希有可能會選擇其中之一或是幾個計劃的綜合體。
其中之一是持續幾周的空襲,可能有數十架飛機參戰,這可能與1991年海灣戰爭和一九九九年科索沃戰爭的規模類似。在這一行動當中,由美國本土出發的遠程轟炸機、部署在航母上的攻擊機以及由海軍戰艦發射的巡航飛彈都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選擇之二是有限空中打擊,類似美國時常對伊拉克進行的空襲或在1998年對阿富汗和蘇丹進行的巡航飛彈攻擊。
選擇之三是利用特種作戰部隊。
特種作戰部隊主要用於執行暗殺等秘密任務,類似1993年美國抓捕索馬利亞戰犯以及1980年營救被伊朗劫持人質的行動,也許整個作戰行動僅由一百名特種作戰人員乘坐若干架武裝直升機即可完成。
選擇之四是有地面作戰部隊參與的小規模作戰行動。這一行動可能由二萬到五萬人參與,僅對敵方領土進行有限期的佔領,類似1998年美軍入侵巴拿馬以及1983年入侵格瑞那達的行動。
選擇之五是有地面作戰部隊參與的大規模作戰行動。類似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當時大約有50萬士兵參與了作戰。
選擇之六是使用核武器。美軍可能考慮使用一到多枚戰術核武器。海豹特種部隊抵巴
巴基斯坦報紙18日報導,一架特種部隊的軍機已運送美國部隊抵達巴國恰卡拉空軍基地。據目擊者告訴媒體,一小隊的美國部隊在伊斯蘭馬巴德登陸,包括超過50名的海軍陸戰隊海豹特勤小組。美軍軍力檔案
現役部隊總兵力為139.04萬人。陸軍
美國陸軍兵力48萬人。編有3個集團軍司令部、4個軍部、10個作戰師、5個航空旅、3個裝甲騎兵團、6個炮兵旅、9個「愛國者」和2個「復仇者」防空飛彈營、3個獨立步兵營和1個空降特種部隊。
海軍
美國海軍兵力為37.23萬人(不包括海軍陸戰隊)。編有5個艦隊,即第2艦隊(大西洋)、第3艦隊(太平洋)、第5艦隊(印度洋波斯灣、紅海)、第6艦隊(地中海)、第7艦隊(西太平洋)。
海軍陸戰隊
美國海軍陸戰隊兵力為17.22萬人。編有3個陸戰隊師、3個勤務支援大隊、1個安全保密部隊營、1個警衛營。
空軍
美國空軍兵力為36.59萬人,編有空中作戰司令部和空中機動司令部。
戰略核力量
由美國戰略司令部管轄,實力計在海、空軍內。
特種作戰部隊
兵力2.85萬人,實力計在各軍種。陸軍特種作戰部隊1.53萬人。海軍特種作戰部隊0.4萬人。空軍特種作戰部隊0.93萬人。
文職人員72.44萬人。
後備役人員87.7萬餘人。
部署
駐美國本土大陸部隊112.14萬人(包括艦艇部隊)。駐歐洲地區11.6萬人。駐亞太地區10.5萬餘人。駐西亞—北非地區2萬餘人。駐美洲地區1萬餘人。
軍事基地
截止至1998年2月,美軍在國內擁有軍事設施969個。海外軍事設施203個,遍布世界32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行動傷亡情況
越南戰爭後,美國海外軍事行動中的傷亡情況:
1980年4月25日伊朗人質解救行動:8人死於非戰鬥行動;
1982年8月-1984年2月,黎巴嫩維和行動:256人陣亡,9人死於其它;
1983年格瑞那達:18人陣亡,1人死於非戰鬥行動;
1986年4月15日,轟炸利比亞:損失一架F-111轟炸機,2人死亡;
1989年巴拿馬:23人陣亡;
1990-1991年海灣戰爭:148人陣亡,235人死於非戰鬥行動;
1992-1994年索馬利亞維和行動:29人陣亡,14人死於非戰鬥行動;
1994-1995年海地:4人死於非戰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