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先生在晉江深滬海邊撿到的有香氣石頭 (艾先生供圖)
在海邊散步,發現沙灘上一塊形似泡沫的東西,撿起來湊近一看,竟有香氣飄出。日前,三明的艾先生在晉江深滬海邊偶遇這麼一塊「神物」。因此物有奶香味,手感蠟質,表面有蜂窩洞,艾先生馬上聯想起不久前看到的新聞,驚覺這不會就是貴比黃金的龍涎香吧?
據記載,龍涎香是抹香鯨的排洩物經海水浸泡洗滌而成,具有天然的香氣,常作香水定香劑。100頭抹香鯨中只有約4頭體內可能存在龍涎香,因為極為難得,被認為是貴比黃金的東西。艾先生所拾的這塊重約800克,如果真是龍涎香,那可是價值上百萬的寶貝。
早報記者 陳玲紅
市民稱撿到龍涎香 有香氣、可燃、蠟質手感
12日上午11時許,在泉州工作十幾年的艾先生馬上就要離開泉州了,臨走前,他和朋友再次來到深滬海邊,想最後再看看這片他生活工作了十幾年的小鎮海景。在沙灘走著,看到一塊白灰色的東西,他以為是泡沫,隨意踢了一腳,還挺有重量,又像石頭。好奇之下,他拾起湊近,竟聞到一股奶香味。這香味觸及了艾先生的敏感,「像是什麼寶貝?」他和朋友嘀咕著,一時沒想起來,到底是什麼。
再仔細一看,這約一斤重大小的「泡沫」石頭呈現灰黑白三色交雜,有蜂窩洞,表面像塗了一層蠟。「這不會是之前新聞報導過的龍涎香吧?」艾先生一聲大叫。
對龍涎香多少有些了解,這一發現讓艾先生激動萬分。拾回家的幾天裡一直惴惴不安,他上網查了很多龍涎香的資料,許多特徵都符合。他最後的判斷是根據龍涎香的可燃性特徵。「真的可以燃燒,燃後渣呈蠟狀,這也符合龍涎香的特徵。」艾先生初步判斷,這或許就是貴比黃金的龍涎香。
「如果它真是龍涎香,那價值至少數十萬元吧。」艾先生藏不住了,昨日請求早報為他鑑定,看看這是不是寶貝。
專家看照片後判斷 是鯨蠟而非龍涎香
話說這龍涎香實在是稀罕物,問了一圈竟無人敢輕易判斷。幾經輾轉,記者找到了廈門一家有資質做龍涎香鑑定的機構。「從描述上看確實符合龍涎香的特徵。」該機構負責人廈門大學兼職教授、高級工程師林翔雲說。
據林教授介紹,龍涎香是一種十分難得的物質,100頭抹香鯨中大約只有4頭體內可能存在龍涎香。「它是抹香鯨的排洩物,但是如果直接從抹香鯨體內取出,是非常腥臭的,只有當它的龍涎香醇含量達到50%,並經過海水十幾年甚至上百年的浸泡洗滌才會有香味散發。」林翔雲介紹,龍涎香過去一般被用作高級香水的定香劑,可保香味持久不散。
「自2014年廈門海邊有人撿到一塊龍涎香後,全國各地有數十人撿到疑似龍涎香的物質要檢測,但最後結果基本都是鯨蠟,包括艾先生撿到的這塊。」林翔雲介紹,從圖片上看,艾先生這塊應該不是龍涎香,而是鯨蠟。他說,鯨蠟也是抹香鯨的排洩物,只是含蠟的成分更多,龍涎香的含量極小甚至沒有。鯨蠟一般被用作唇膏的原料,只有當數量達幾百公斤才會有人收購,否則價值不高。
臺灣海峽有抹香鯨活動 龍涎香出現可能性高
2014年廈門有人撿到真正的龍涎香?回顧一下新聞,2014年6月1日,廈門人陳先生和家人到觀音山海灘遊玩。陳先生發現一塊拳頭大的「石頭」,撿起來軟軟的,有些發臭,他便丟了。後來覺得「味道似曾相識」便又折回來,再撿起時雖然也懷疑是龍涎香,但又覺得自己不會這麼走運,便又丟了。沒走多遠,想著不對才又拾回。就這樣,一走三回頭,才得到這難得的寶貝。經鑑定,這塊「石頭」裡的龍涎香醇含量剛好在25%,稱得上是龍涎香,價值數萬元。
自那以後,龍涎香貴比黃金的身價就被廣為傳播,要求檢測的人也就多了起來。「科學表明,在東半球抹香鯨活動頻率最高的海域是馬六甲海峽和臺灣海峽,福建沿海剛好地處臺灣海峽使得這裡有更多獲得龍涎香的可能性。不過,這並不表示龍涎香在福建沿海隨處可見。」「龍涎香是一種化學物質的集合體,只有當它裡面的龍涎香醇達到25%及以上才能被稱為龍涎香。只有當龍涎香醇含量超過50%,並在海水中浸泡夠久,才會自然散發香味。」林翔雲介紹,這是為什麼陳先生所撿的龍涎香有微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