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市多舉措強化礦山監管 促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2020-12-18 龍泉新聞網

  近日,龍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相關人員,到龍泉市磊鑫建材有限公司蘭巨桐山採石場恢復治理現場、浙江省龍泉金礦綠色礦山建設現場等地,開展2019年第一季度礦山開發利用監督檢查。

  對照《龍泉市礦業權人信用信息管理制度》,檢查組在檢查中發現有違規開採行為的採礦權人,按規定調低信用等級,在地礦行政審批中予以限制或禁止信用等級較低的礦業權人;對信用等級為C級的礦業權人,實施高頻率監管,增加巡查和儲量動態檢測頻率,並列入礦產督察重點對象;此外,對拒不履行限期整改義務的,依法立案查處,吊銷採礦許可證。

  龍泉山清水秀,境內鉛鋅、鐵礦、金銀、螢石、石英、瓷土、葉臘石、大理巖等資源礦藏儲量豐富。目前,該市有探礦權6宗,採礦權18宗,大型礦山1家,中型礦山4家,地下開採礦山10家,露天礦山8家,國有礦山1家,有限責任公司17家。2017年年產礦石總量117.5萬噸,年產值24869.73萬元,利稅總額4590.67萬元。主要礦山有浙江佳和集團有限公司龍泉鉛鋅礦、龍泉市砩礦有限責任公司八都螢石礦、龍泉市龍陽礦業有限公司鐵礦、龍泉市金城礦業有限公司,其他礦山企業規模較小。

  礦產業是高貢獻率的產業,露天礦山開採進度快,越界情況相對比較頻繁,存在監測滯後的弊端。龍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度重視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和保護。2018年12月以來,該局對礦山實施情況監測並進行儲量地質測量,重新制定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深化礦山監管工作,加強礦政管理,不斷規範礦業發展。

  「我們通過準確及時預警預報,高頻監管全面排查,進一步強化礦山監管工作力度,以使礦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昨日,正在龍泉市埠頭瑩石礦進行地下礦山開發利用方案監督檢查的龍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龍泉市進一步強化對7家露天礦山企業的開發利用情況進行監測,由原來的一年4次增加到了一年12次,做到預警預報的準確及時。探礦權範圍廣、技術含量高,為防止日常巡查「走過場」,廣度和深度達不到要求。龍泉市首次委託專業地質機構開展探礦權監管檢查,由原來的一年1次增加到了一年4次,全面排查以採代探、掛牌施工、礦石堆場等施工情況,進一步強化探礦權的監管力度。

  通訊員:翁路祺

相關焦點

  • 我國首發全球礦業發展報告:發展中國家消費增長帶動持續發展
    編者按:為精準服務中國礦業轉型發展,推動全球礦業可持續發展,在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精心指導下,依託下屬單位中國礦業報社,成立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國際礦業研究中心。旨在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有效組織行業內頂級研究力量,建立開放式科研平臺,開展全球礦業相關研究工作。
  • 全球礦業發展十大趨勢
    6 高新技術應用推動礦業升級,礦業發展正在尋求新定位  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應用推動礦山建設由機械化、自動化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推進礦業升級。  7 全生命周期理念融入礦山建設、生產與修復全過程  通過科學謀劃、綜合評價礦山的「來世今生」(從礦山建設、開發利用、修復到廢棄地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推進廢棄礦山綜合利用,實現礦業發展與區域規劃、地方產業特色和生態人文的有機結合。
  • 立足石材資源,隨縣考察交流著手「淨礦」出讓工作,助力礦業發展
    縱觀全國,淨礦出讓逐步興起,對於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推行「淨礦」出讓乃是發展的大勢。2009年才掛牌成立的隨縣,可謂是「新中國最年輕的縣」,當地石材資源得天獨厚,早年查明礦石量3.12億立方米、荒料量8788萬立方米,經多年發展當地石材品牌已聞名全國。
  • 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杭州)論壇召開
    近日,由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綠色礦山推進委員會主辦、主題為「踐行新發展理念,促進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杭州)論壇在杭州召開。  綠色礦山推進會會長史京璽開場致辭時說,目前,綠色、高質、和諧、智慧、創新、開放成為推進礦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
  • 國際礦業大會召開 加拿大推動21世紀礦業願景
    在CMMP計劃確定的六個戰略中的每一個方向之下,加拿大各級政府負責礦業的部長們已經就泛加拿大的新舉措達成一致:經濟發展和競爭力:一項泛加拿大的全新公共地球科學戰略,以負責任的方式開發我們的地址資源,包括關鍵品類的礦產。
  • 礦業發展真的已經山窮水盡,成為夕陽產業了嗎?
    近期,關於礦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取向主要有兩個方面,一,礦產資源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物質條件,是人類能源和工業原料的主要來源,二,伴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類對生活的質量的需求也是愈來愈高。
  • 巴南區政協重點調研非煤礦山安全發展工作
    10月15日,巴南區政協副主席朱億帶隊深入姜家鎮重點調研非煤礦山安全發展工作。調研組一行先後實地考察了四方新材、光成建材、龍石礦業等礦山開採現場、破碎車間及指揮調度中心,詳細詢問了解關於規模化開採、規範化管理、標準化監管等方面的具體做法,隨即組織召開了座談會。
  • ...勇擔使命 創新發展 共迎未來——記智能礦山的推動者北京北礦...
    在這場變革中,我國先後實施了「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等一批重大工程,我國經濟由快速發展階段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製造強國與網絡強國同步建設,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新舊動能轉換和供給側結構改革不斷推進。在新的歷史背景下,我國礦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 龍泉市一路領「鮮」 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
    龍泉市生態環境質量在高起點的基礎上,屢創新高,詮釋著對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的積極探索。  多年來,龍泉市用最頂格的生態標準、最嚴格的生態管理、最科學的保護機制,強化綠色擔當,引領生態標杆,全方位加強「三江源頭」地區生態保護,高標準建設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築牢「美麗浙江」生態屏障,確保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
  • 天水市清水縣多舉措發展縣域經濟
    原標題:清水多舉措發展縣域經濟  中國甘肅網5月17日訊 據甘肅經濟日報報導 (通訊員 張育民) 今年以來,清水縣深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多舉措推進縣域經濟提質增效。  一是深化農村改革。
  • 國務院關於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資源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之間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突出。  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亟待完善,改革任務艱巨。資源開發行為方式有待進一步規範,調控監管機制有待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等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尚未完全形成。資源開發企業在資源補償、生態建設和環境整治、安全生產及職業病防治等方面的主體責任仍未落實到位。
  • 科技助推礦業高質量發展——2020(第十一屆)中國礦業科技大會側記
    ,眾多專家和學者圍繞「科技創新」進行了細緻交流和探討,共同分享我國礦業最新的科學技術與成果。大家一致認為:要實現中國礦業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走科技創新道路,加快智能礦山、綠色礦山建設步伐,通過創新和轉型升級培育礦業發展新動能。中國工程院院士 蔡美峰:我們國家的採礦技術應該說早早的就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們國家主要的問題是裝備,智能化採礦是今後一個發展的方向,礦山發展最終的目標就是無人採礦。
  • 後疫情時代,礦業將成非洲經濟恢復關鍵
    礦業對非洲國家恢復經濟至關重要 鑑於礦業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彈性和抵抗力,非洲願意在其經濟復甦計劃中為礦業提供一個中心位置,這將為礦企創造更有利的經營環境。 南非受創最嚴重的鑽石和鉑金生產商,預計2020年平均產量將下降11%,但依然好於6月份預測的15%。
  • 「建築界」生態、環保、可持續!山東棗莊中興煤礦國家礦山公園
    礦山進行有序恢復,在修復生態的同時將其改造成溼地公園、生態公園、城市公園等具有教育意義的旅遊景區,可以實現礦山可持續發展。山東棗莊中興煤礦國家礦山公園了解下。百年中興,寄託了幾代民族資本家富國強民的夢想,其遺存是民族工業的標誌和見證。
  • 綠色礦山國外模式案例系列之加拿大篇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生態經濟協會綠色礦山環保專業委員會主任彭蘇萍在宜都市委領導班子會見中,向宜都市委書記提出建議,建議有關領導與礦山業主在制定政策與實施中,不但要嚴格遵守國內現行綠色礦山基本要求,也要學習借鑑國外模式,如加拿大
  • 5G 技術開啟智能礦山新時代
    中國礦業聯合會智能礦山工作委員會執行秘書長張元生表示,「智能礦山」是採用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地理信息技術(RS/GIS/GNSS)、虛擬實境(VR)、智慧機器人、軌道交通、無線通信、自動控制、計算機軟體、移動網際網路、高端裝備製造等高新技術,應用於礦山生產的各個作業環節,實現礦山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數位化與智能化,是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有機結合和新的發展階段,是「網際網路﹢礦山」的本質體現,其終極目標是實現
  • 優化服務 強化監管:思明區市場監管局助推「夜間經濟」發展
    夜間經濟是現代都市經濟業態之一。發展夜間經濟能夠有效增加就業、增加群眾收入、增加城市「煙火氣」,是拓展新的消費領域的重要抓手。夜間經濟的繁榮對人群吸引和商家吸引形成正循環,也對市場秩序、食品安全和消費維權等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落實支持夜間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思明區市場監管局積極支持服務蓮前街道夜市試點工作,助力會展北、瑞景和加州等商業集中區的夜間經濟示範區建設。
  • 牡丹江市採取三項舉措 強化景區監管打造「雪鄉」金字招牌
    牡丹江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惠金山在回答記者問時表示,今冬該市將採取三項具體舉措,強化景區綜合監管,提升服務品質,讓遊客感受到不一樣的雪鄉。雪鄉作為黑龍江省乃至全國的一張冰雪旅遊名片,每年10月份雪鄉就開始飄雪,次年4月冰雪才融化,積雪期達7個月,雪最深處可達2米,隨物具形、千姿百態的雪景,宛如童話世界,雪鄉獨特的、極致的雪景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遊客、攝影愛好者前往。
  • 探索 創新 革命--大明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蛻變[圖]
    礦業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礦業企業信息化和數位化的不同之處,它不是簡單的信息疊加或傳播,而是在不斷變化的生產數據和資源數據的基礎上,通過軟體系統將這些信息集成共享後,使管理者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企業生產的資源、產品、成本、安全和市場需求等信息,實現生產經營的科學性、及時性,在筆者理解,數位化礦山就是一些關鍵的流程環節可以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個別設備可實現遠程操控。
  • ...強化要素支撐 提升規劃服務 全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改善民生
    立足項目建設,強化土地要素支撐  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用地保障機制。實行新增建設用地安排與處置存量土地數量掛鈎,全市通過處置存量土地產生用地指標2.37萬畝,促進土地存量轉化為經濟增量。識別符合土地規劃和城市規劃、可用於近期開發建設的未利用土地,形成「招商地圖」,引導以地招商、精準招商。疫情期間,出臺支持企業發展的15條措施,企業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約19億元,極大減輕了其資金壓力。首次出臺新型產業用地(M0)意見,實現6宗地成交,支持產業功能適當混合,為創新型企業和人才空間需求提供用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