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為每年的11月1日,10月31日被稱為萬聖節前夕,萬聖節源自古代凱爾特民族(Celtic)的新年節慶,此時也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幹擾的同時,也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渡過嚴冬,是西方傳統節日。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
下面是收集到的一些關於萬聖節的繪本,希望能給爸爸媽媽們做參考,讓孩子更好的去了解這個節日,和孩子一起度過一個神秘的夜晚吧!
《南瓜月亮》
10月31日,萬聖節前夜!神秘的南瓜燈公然挑戰地心引力,飄飄忽忽飛上了天空。當熱愛惡作劇的孩子們安然入睡,「他們走啦,我們的時間到了!」穿著詭異的「幽靈」們,連同成千上萬的南瓜一起飛上了天空。公路上的卡車司機、城市裡的匆匆來去的行人們都被嚇壞了,到處亂成一團。更糟的是,就連天空中的月亮也被成千上萬的南瓜奪走了光芒!整個夜空中像被施了魔法一般!
人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萬聖節的惡作劇?還是外星人入侵了?
《萬聖節的大南瓜》
萬聖節,就要到女巫種出大南瓜圓圓滾滾藤上掛幽靈、木乃伊、吸血鬼,挨個使勁拉呀拉,可是誰也摘不下。小小蝙蝠來幫忙,他有什麼好辦法?
作者埃麗卡·西爾弗曼是東歐移民的後代。很小的時候,她就聽長輩講過家鄉的民間故事《拔蘿蔔》,多年以後,已經成為童書作家的她以萬聖節為背景,重新演繹了這個故事。與「原版」相比,「新版」的故事更加幽默,也更富有童話色彩。而著名童書插畫家S. D. 辛德勒的生動繪畫,更是為這個故事錦上添花,使《萬聖節的大南瓜》成為了萬聖節的必備讀物。
《飄著幽靈的小房子》
城郊有一座古老的小房子,裡面住著一些小幽靈……
小幽靈有什麼可怕的?瞧,這個小姑娘就不怕幽靈!
繪畫:《我們來畫萬聖節》
如何畫各種各樣恐怖怪異的萬聖節幽靈:女巫、蝙蝠、惡魔,還有更多可怕的東西。
《女巫掃帚排排坐》
女巫有一隻貓,有一頂很高的尖尖帽,他們騎著魔掃帚,一路迎風飛著跑。後來,小狗、小鳥、青蛙因為幫助了女巫,女巫心存感激,就讓他們也坐在了掃帚上。可突然,掃帚一下子斷成了兩半,貓啊、狗啊,還有青蛙都掉了下去。女巫和那另外半根掃帚飛入了雲中,卻遇上了可怕的大惡龍。女巫能戰勝大惡龍嗎?她的朋友們是如何幫助她的?魔掃帚的命運如何?快快拿出你的勇氣和愛心,跳上女巫的魔掃帚,一起去飛翔吧!
《恐怖萬聖節》
10月31日晚上,老鼠世界的萬聖節就要瘋狂上演啦!傑羅尼摩正準備寫一本關於萬聖節的書,
為搜集寫作素材他吃盡了苦頭。在萬聖節晚會上,女巫、魔法師、木乃伊……輪番登場,膽小
的傑羅尼摩能否經受這一切呢?他用一天時間寫出的新書結局又如何呢?
《萬聖節幽靈》
貝貝熊系列叢書第四輯。除了幽靈、怪獸和萬聖節的喧鬧氣氛,沒有什麼更能讓一隻大熊感覺自己像只小熊了。
故事源於作者自己一家的生活經歷和對日常生活的細微觀察,洋溢著濃鬱的親情,充滿了人文關懷,帶給我們一種以人為本、崇尚平等的行為教育理念和輕鬆自由的精神空間。
《不給糖果就搗蛋》
萬聖節到了,小熊兄妹化裝成怪獸去向周圍的鄰居要糖果,也改變了他們對「巫婆」格瑞茲夫人的看法……本書告訴孩子:「外表可能會騙人!」
《女巫溫妮》
女巫溫妮住在一座黑色的大房子裡。房子裡的椅子是黑乎乎的,還有黑乎乎的樓梯,黑乎乎的地板和黑乎乎的大門。最糟糕的是,溫妮的小貓威爾伯也是黑色的。溫妮打算用一點點小魔法,讓自己能一直看得見威爾伯。
玩具書: 《萬聖節時鐘》
《萬聖節時鐘-很好玩立體拼圖書》,本立體手工產品使用安全環保的EPS板製作。拼裝簡單,無需使用剪刀和膠水;培養空間思維能力;訓練精細動作,增進手眼腦協調發展。既是父母和孩子親子互動遊戲,又是適合上班族、老年人休閒和健腦的手工產品。
《萬聖節面具》
小恐龍幼兒園情商培養圖畫書》是享譽美國的兒童圖畫書作家史蒂夫?梅茨格和畫家漢斯?威廉聯袂創作的系列圖畫書,該系列生動傳神地描繪了一群小恐龍的幼兒園生活故事,故事親切可感,畫面生動諧趣。
系列圖畫書通過發生在小恐龍入園後的一系列日常趣事,融入情商教育理念精髓,幫小朋友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養成好習慣,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小問題,是一套有趣又實用的圖畫書。
翻翻書:《最神奇的萬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