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文旅精品薈 墊江篇|​心泊牡丹故裡 夢棲雲畔墊江

2020-10-16 華龍網

愷之峰旅遊區

墊江李花源

中華仙草園

牡丹櫻花世界

迎風湖國家溼地公園

又見鶴遊·生態溼地示範園

荔枝古道——峰門鋪石刻群

墊江角雕

大石竹編畫


墊江石磨豆花

墊江牛肉

墊江蒸鴨

墊江咂酒

睨睛幸自墊江縣,乘興而來盡興還。

墊江,春秋時屬巴國,秦時屬巴郡,漢至晉為巴郡臨江縣地。南北朝時期,墊江建縣於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距今已有1460多年。

墊江上接巴渝之雄,下攬夔巫之勝,是重慶東出的陸上交通樞紐,可謂「東出梁山通三峽,西入長壽接渝州,北跨明月連川陝,南越長江達黔湘」。

這座被牡丹託舉的千年古邑,不僅自古就是巴渝地區的重要產糧區和人口聚居地,而且從漢武帝年間就開始種植牡丹,迄今已有近3000年的種植歷史,在遼闊的神州大地有「華夏牡丹源」之說,素有「牡丹故裡」「巴國糧倉」「中國石磨豆花美食之鄉」等美稱。

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今天,墊江正緊緊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歷史機遇,強化「一盤棋」思想、貫徹「一體化」理念,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推動農文旅商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彰顯墊江擔當、發揮墊江作用、作出墊江貢獻。

一山牡丹紅 四季花香助文旅互融

10月,秋色正濃,海拔800米的明月山吳家灣畔,巴谷·宿集民宿裡,遊客圍爐夜話、觥籌交錯,吉他聲與歡笑聲匯成一片,篝火晚宴上大家一起品嘗墊江美食,咂酒、石磨豆花……

這是一處能夠聽見心靈律動的悠然景致,四季於這裡流轉,日月在此地更迭。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晉代詩人陶淵明描繪的詩和遠方滿足了多少人對理想生活的想像。

而在千年時光積澱下的墊江,人們能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地方,絕不僅僅是巴谷·宿集。

鶴遊鎮,是墊江著力建設的宜居宜業宜遊特色小鎮。「又見鶴遊·生態溼地示範園」項目,致力於打造以荷花為主、其他各種水生植物為輔的人工溼地。

在鶴遊鎮,白鶴群棲,遊船飄蕩,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圖景躍然於眼前。

若是在4、5月間牡丹花開時節,前往地處明月山山脈的太平鎮牡丹村,太平湖、五指島、愷之峰牡丹文化園等地,群花簇擁,雍容華貴,氣勢磅礴,無與倫比的墊江牡丹令無數遊人流連忘返。

墊江牡丹花色有大紅、玫瑰紅等等,品種有太平紅、千層香等60多種,與山、水、石、樹、林等有機結合,渾然一體,具有特殊的美學價值,符合人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審美情趣和強調生態自然的時尚精神。

據傳,東晉畫家顧愷之遊墊江,第一次看到國色天香的牡丹花後,驚嘆不已,回到京都創作了《洛神賦圖》,開創了我國牡丹花入畫的歷史先河,被皇室列入珍品加以收藏。

今天,墊江依託成渝「兩地四方」地域優勢和牡丹、鹽浴、康養等文化旅遊資源優勢,著力發揮牡丹旅遊IP和鹽浴品牌引領作用,推動明月山綠色發展示範帶和臥龍鹽浴溫泉國家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建設,優化「1+5+4+N」產業規劃體系。

在此基礎上,墊江積極推動「旅遊+文化、農業、林業、商貿、康養、研學」等產業融合發展,以耕讀文化、牡丹文化、鄉愁文化為代表的豆花小鎮、鄉村民宿、特色小灣等休閒遊產品不斷湧現;以農業瓜果種植、採摘、品鑑等體驗遊產品不斷增多;以角雕、竹編、趙牛肉等為代表的旅遊商品不斷豐富;以森林、中醫藥等為載體的康養旅遊項目正在起步,以文旅帶動多產業融合發展正在形成。

一方康養地 綠在城中為生活添彩

墊江,這座龍溪河畔的千年古邑,已是實至名歸的康養之城。

一次次軟環境的提升,撐起了墊江在「競千帆、謀發展」中的硬實力,為這座城市的蝶變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讓城市回歸自然,墊江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以東部新區為重點打造5平方公裡的海綿核心區,截至2020年5月底,已完成投資總額約18.3億元;正在進行的老舊小區改造後期將投入5700萬元用於海綿城市改造、綠化提升等項目。同時,明月江南小區等項目後期總共將投入約19億元用於片區整體打造。

在新區拓展中,全域化海綿城市建設同步推進,已完工的有墊江縣牡丹湖溼地公園(水庫)建設項目,正在建設的有墊江縣三合湖溼地公園及應急避險廣場建設項目、墊江縣白龍公園及應急避險廣場建設項目等。東部新區將地塊的「小海綿」與溼地公園的「大海綿」有序銜接,讓整個新城成為一個「會呼吸的海綿體」。

如今,綠色,是墊江人描繪這座城市的基礎色調。墊江積極創建並成功獲評「國家園林縣城」,標誌著墊江在城市規劃、園林綠化建設等方面全面邁入國家級水平。

綠地的質與量是衡量園林的重要指徵。近年來,墊江突出公園綠地等重點綠地建設,全面促進公園綠地提質增量,先後建成7座城市公園,新增城區綠地面積100餘公頃,讓城市在綠水青山中自然生長。

得益於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如今的墊江已形成以入城牡丹大道為景觀軸線,三合大道、玉鼎大道等道路為景觀環線,桂溪河兩側濱河路為城市景觀帶,牡丹湖公園、文筆湖公園等為景觀節點的「一軸一環線,兩帶多節點」城市園林綠化體系。

一朵智慧雲 數字賦能讓發展提速

城市的一端,人們因城市品質的提升而身心愉悅;城市的另一端,則開始上演著一場數字的傳奇。

位於墊江縣工業園區的重慶捷力輪轂製造有限公司,國內鋁輪轂市場佔有率最高。在捷力,工作人員通過手機App,就能完成設備檢修,實現全過程、全鏈條跟蹤管理,既省時省力,管理人員也可通過後臺系統詳細了解所有設備運行狀態。

在墊江,重慶捷力輪轂製造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管理並非個案。源亦成(重慶)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水利項目通過對縣域內河庫湖泊的全天候、可視化實時監測,讓管理者足不出戶了解詳細情況,實現準確有效防洪抗旱、保護水生態。

墊江,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正敞開懷抱擁抱數字經濟。雲畔墊江,正一步步從夢想變為現實。

近年來,墊江主動對標重慶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安排,聚焦域內99.98%的中小微企業體量,推動「上雲用數賦智」提高科技含量,賦能明月山綠色發展示範帶生態質量。

首創全域性普惠型工業網際網路,轄區500餘家企業、近3萬臺設備100天內共上一張網;自主研發「墊小二」線上企業服務平臺,創新數字普惠金融,企業戶均獲貸為同行業水平近2倍;發展城市治理大數據等產業,提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每一步,都是墊江在全域數位化轉型中的破零開局、迭代升級!

墊江抓住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和「兩新一重」建設重大機遇,創新開展新型智慧城市規劃;高效引進大數據領軍企業10餘家,其中允成科技半年內估值從0升至6億元;高質量建設重慶市墊江軟體園,與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合作,探索以數位化應用場景推動產學研融合。

今天,在墊江牡丹湖畔,墊江大數據運營中心正拔地而起。

數字產業是天生的綠色產業,數字經濟是天生的綠色經濟。墊江自開展數字經濟以來,主動對標重慶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安排,聚力落實「全域性普惠型工業網際網路、數字普惠金融、城市治理大數據」試點任務,實現全域124家工業企業100%上網上雲,破零實現606家轄區企業同上一張網,29772臺設備同上一朵雲,並實現向農業、服務業等領域的全覆蓋,同一行政區內實現網上雲企業數量之多、部署效率之高,躋身國內領先。

數位化,正日益成為墊江發展的新引擎。

旅遊線路推薦>>>

★「花滿瑤池碧水間」旅遊線路:愷之峰旅遊區——墊江李花源——中華仙草園——牡丹櫻花世界——迎風湖國家溼地公園

★「賞花賞月賞稻香」旅遊線路:又見鶴遊·生態溼地示範園——巴谷·宿集——荔枝古道——峰門鋪

文創產品推薦>>>

墊江角雕 頂尖技藝 尺寸乾坤

墊江角雕是以珍稀名貴的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的白牛角為原料,用中國傳統的民間手工雕刻技藝製作的精美工藝品,擅長以浮雕和鏤空的手法表現各種圖案。

大石竹編畫 絲縷縱橫竹絲成畫

大石竹編採用當地盛產的慈竹為質材,經「伐、刮、破片、蒸、煮、染、洗」等防蛀去甜染色等特殊工藝處理後,再按所需圖案規格、色澤要求,經鹼水煮、染色等10多個工序,以純手工精心編織裝飾而成的竹編工藝美術品。

墊江石磨豆花 綿而不老 嫩而不溏

墊江石磨豆花的配方、製作,自有其歷史淵源和獨特之處,米飯、豆花、蘸水三位一體,密不可分。墊江石磨豆花又稱豆腐腦或豆凍,是由黃豆漿凝固後形成的中式食品。

墊江牛肉 纖維細嫩 醇香味厚

墊江牛肉精選新鮮牛肉,採用傳統工藝、獨特配方,嚴格按照質量標準精製,並通過高科技輻照保鮮,不含任何防腐劑,產品色澤深褐,纖維細嫩,瘦不塞牙,醇香味厚,鮮美可口。

墊江蒸鴨 口感細嫩 肉質醇香

墊江蒸鴨選用放養的田鴨製作,採用純天然香料,十二道工序缺一不可,獨特的選材和製作方式確保口感細嫩、肉質醇香、細嫩多汁、皮糯肉香、色澤金黃、香氣撲鼻,令人回味無窮。

墊江咂酒 口感清香回甜爽口

墊江咂酒主要原料是純天然高粱。蒸熟後再配上酒麯,然後裝在土陶罐裡,密封發酵生成甜酒。墊江的咂酒濃度低,原汁原味,口感清香、回甜、爽口。巴人咂酒、梅咂酒、青水咂酒、宏良咂酒早已成為墊江的名特產,也成為了墊江的一張名片。

來源:重慶日報

本版文圖由墊江縣委宣傳部、縣文旅委、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相關焦點

  • 區縣文旅精品薈 墊江篇|​心泊牡丹故裡 夢棲雲畔墊江
    這座被牡丹託舉的千年古邑,不僅自古就是巴渝地區的重要產糧區和人口聚居地,而且從漢武帝年間就開始種植牡丹,迄今已有近3000年的種植歷史,在遼闊的神州大地有「華夏牡丹源」之說,素有「牡丹故裡」「巴國糧倉」「中國石磨豆花美食之鄉」等美稱。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
  • 區縣文旅精品薈丨心泊牡丹故裡 夢棲雲畔墊江
    這座被牡丹託舉的千年古邑,不僅自古就是巴渝地區的重要產糧區和人口聚居地,而且從漢武帝年間就開始種植牡丹,迄今已有近3000年的種植歷史,在遼闊的神州大地有「華夏牡丹源」之說,素有「牡丹故裡」「巴國糧倉」「中國石磨豆花美食之鄉」等美稱。
  • 牡丹故裡 賞花賞月賞稻香
    10月15日,全市區縣「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動墊江專場精彩亮相。墊江縣長賈暉走進直播間,向廣大網友推介了墊江美景、美食、雅宿和好物。該場直播效果突出,吸引觀眾2000餘萬人次。 「雲」遊大美墊江,賞花賞月賞稻香。
  • 牡丹故裡出新彩 農旅文商巧融合
    10月15日,重慶「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之墊江專場精彩亮相,上線即突破百萬人次點讚。此次「雙曬」活動以「心泊牡丹故裡·夢棲雲畔墊江」為主題,重點「曬」出了墊江牡丹花、石磨豆花兩朵「花」,以及自然雲、生態雲、科技雲的三朵「雲」形象,全方位展示了墊江內外兼修、底蘊深厚的美之形象,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 牡丹故裡三月花 康養墊江四季春
    與往年牡丹花開不同的是,今年的牡丹文化節,「康養墊江」也將盛開在這絢麗多彩的牡丹花叢中,展現其婀娜多姿的風採。  「牡丹故裡·康養墊江」升級墊江旅遊  去年底召開的墊江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了一個立足深化生態涵養發展的旅遊品牌:「牡丹故裡·康養墊江」。  墊江為啥要集中力量打造這一旅遊品牌?
  • 墊江:做靚牡丹文化節 走出芬芳「新花路」
    時值疫情防控鞏固關鍵期、經濟社會發展恢復提振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期,3月25日,以「情系山水牡丹·逐夢康養墊江」為主題的第二十一屆墊江牡丹文化節驚豔啟幕,墊江在全市率先恢復重大文旅節慶活動,這既是著力打造「牡丹故裡·康養墊江」旅遊品牌、加快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踐,更體現了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復市的「墊江擔當」。
  • 墊江文化旅遊大篷車亮相四川
    墊江文化旅遊大篷車。陳金鑫攝人民網重慶9月14日電 9月12日,由墊江縣、開州區、豐都縣、巫山縣等12個區縣文化旅遊委、旅遊企業代表組成的「巡遊推介團」走進四川省達州市,有力推動了兩地文旅資源共享、兩地遊客互送、兩地線路共拓。
  • 重慶去年旅遊收入近6000億,「牡丹之鄉」墊江如何分得這塊「大蛋糕...
    「賞花經濟」的效應,正在不斷突出,21屆墊江牡丹文化節的舉辦,為我們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 2016年開始,依託地理區位優勢,豐富的花卉資源、鹽礦資源、醫藥資源,以及早先累積下的良好產業基礎,我們開始著手打造「牡丹故裡·康養墊江」旅遊品牌。
  • 千年牡丹 秀美墊江
    墊江自古就是巴渝地區的重要產糧區和人口聚居地,素有「牡丹故裡」「巴國糧倉」「中國石磨豆花美食之鄉」等美稱。宋代著名詩人範成大任四川制置使時,曾從成都至忠州,經鄰水入墊江封門關時,站在明月山上俯瞰雨後的墊江山青水綠,田園如畫,炊煙繚繞,祥和寧靜,情不自禁在墊江投宿一夜,並寫下了《墊江縣》一詩:「青泥沒髁僕頻驚,黃漲平橋馬不行。舊雨雲招新雨至,高田水入下田鳴。
  • 重慶市舉行第十六屆墊江牡丹文化節新聞發布會
    【馬強】 15:17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400多年前在我縣明月山中就生長有野生牡丹。從西漢元帝年間,距今2000多年前開始,墊江就有了種植牡丹的歷史。因此墊江亦稱牡丹故裡。經普查,現今墊江在地牡丹有2萬餘畝,主要集聚在明月山沿線的澄溪、太平、桂溪、新民、沙坪五個鄉鎮。
  • 第十九屆墊江牡丹文化節今開幕 3月下旬迎來最佳賞花期
    華龍網3月23日15時10分訊(記者 王思洋)一年之計在於春,墊江賞花正當時。今(23)日,第十九屆墊江牡丹文化節正式開幕,當天晚上19時30分,墊江縣還將在墊江縣體育館舉行開幕式暨文藝演出,屆時華龍網將進行現場直播,感興趣的網友可關注華龍網發布的新聞報導。
  • 墊江牡丹櫻花世界開園了 周末踏青賞花必去地
    據了解,今日(3月16日)墊江牡丹櫻花世界正式開園了!本月下旬將迎來盛花期,想要在春光明媚的三月走一遭,墊江牡丹櫻花世界值得你擁有!墊江作為「牡丹故裡」,聞名全國,去墊江牡丹櫻花世界,賞牡丹必須是首選。島錦、二喬、富貴滿堂、珊瑚臺、粉中冠等上百株名貴牡丹競相開放,每一朵都好看到不行,讓人慾罷不能!
  • 重慶墊江:鄉村旅遊走特色發展之路 牡丹文化活力足
    墊江,一座被牡丹託舉的千年古邑,上接巴渝之雄,下攬夔巫之勝,是重慶東出的陸上交通樞紐。明月山西屹,精華山東立,黃草山南踞。三山環抱,溪流縱橫;沃野千裡,良田萬頃;國色天香,風景宜人。墊江自古就是巴渝地區的重要產糧區和人口聚居地,素有「牡丹故裡」「巴國糧倉」「中國石磨豆花美食之鄉」等美稱。
  • 「區縣解讀」墊江:農文旅融合描繪鄉村旅遊新畫卷
    新民鎮牡丹櫻花世界遊人如織的盛景,僅僅是墊江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帶動鄉村旅遊扶貧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墊江堅持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理念推進鄉村旅遊,從打造特色產業、創新體制機制、統籌發展領域等方面下大功夫,先行先試,改革創新,有序推進「鄉村旅遊扶貧」工作。
  • 品石磨豆花,賞山水牡丹!這個周末,一群外國友人為墊江打call(附視頻)
    3月31日,我縣組織開展了「See You See Me 牡丹故裡老外打call」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組織在渝工作、學習和生活的30名外籍人士來墊感受濃鬱的墊江文化。墊江日報 向曉秋 攝「今天的行程很有意義,是一場充滿驚喜的體驗。」墨西哥女孩貝曦琳說,墊江之行不僅欣賞到了墊江美麗的景色,還了解到了更多中國傳統文化,感覺收穫很多。3月31日,人民網、中新社、香港大公報、重慶日報等14家駐渝外地媒體、駐渝中央媒體、市屬主流媒體來墊對我縣墊江牡丹花海景區進行觀光採風,與嬌豔的牡丹來了一場春天的約會,深入體驗了「牡丹故裡」的魅力。
  • 今晚8點,「雲」遊墊江
    今(15)日晚8點2020年重慶市「曬旅遊精品 曬文創產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動墊江專場墊江的牡丹花 圖:墊江微發布說到墊江少不了就是牡丹花牡丹是墊江的名片墊江的山水牡丹很具有代表性春天時節來到墊江可以去愷之峰旅遊區
  • 另外,牡丹花,重慶墊江的牡丹花通常是根的,怎麼了
    人們時常聽說牡丹花,畢竟牡丹是著名的財富之花,有詩讚說: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國色,花開時節是動人的京城。一旦牡丹開花,其他的花似乎就會失去顏色。唐代開始有人喜歡牡丹,至今仍很流行,甚至有人說國花可能是牡丹花,這說明人們長期以來一直被他所吸引。
  • 2017中國·墊江石磨豆花文化節開幕
    縣長梅時雨在致辭中說,墊江飲食歷經千年,在不斷創新中傳承,在世代傳承中發展,形成了具有墊江地域特色、物產特色、食俗特色、民風特色等多元化的飲食風俗文化。在墊江,飲食文化就集中體現在一碗碗白嫩綿柔的豆花裡。土法炮製的正宗墊江石磨豆花潔白水嫩,如瑞雪、似梨花,質地綿軟,輔以芝麻、花生、蔥花、折耳根等二三十種調料,美味難以言喻。
  • 跟著雙曬吃重慶——墊江篇
    今天,讓我們一起循著墊江的大河山川、風味美食,去細細品味它的魅力吧!愷之峰旅遊區前身為太平牡丹園,相傳顧愷之在此觀賞牡丹後,回到京都便創作了聞名天下的《洛神賦圖卷》。牡丹櫻花世界共種植牡丹300餘萬株,以及大面積的櫻花、鬱金香,到了花季時,各種花卉爭奇鬥豔,整個園區仿若花的海洋,美得像夢境。
  • 【區縣解讀】墊江:城市建設賦「新意」
    正是這一次次軟環境的提升,共同撐起了墊江在「競千帆、謀發展」中的硬實力,實現這座城市的格局之變。 把新城建設成「智慧之城」 隨著產業、人口增長,墊江面臨著城市拓展的問題。向哪裡發展?城市建設究竟該如何實施?這兩個問題決定著墊江以何種姿態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