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業呈現三大趨勢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今天下午,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在京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凸顯了集團化、數位化和國際化的特點和趨勢,其發展受到多重力量的綜合影響,前景光明但也不乏諸多變量。

  報告認為,集團化是保險業未來不僅要做「大」,還要做「強」的重要戰略選擇。BCG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金融與保險行業負責人何大勇表示:「建立強有力的集團總部至關重要,一方面能打造總部卓越中心有效支持不同業務板塊公司,同時能有效推動業務板塊的資源整合和協同。」

  同時,中國保險行業迎來黃金髮展期,數位化轉型已是勢在必行。報告認為,採取多方位錘鍊數位化領導團隊、因地制宜調整數位化組織、快速構建數位化人才團隊、積極構建數位化文化四項變革舉措至關重要。

  另外,近幾年,中國保險業全球化布局速度加快,為全面提升保險企業的國際化格局,報告認為可以從明確國際化人才的定位與規劃、強化國際化人才的吸引和招聘能力、強化人才發展、培訓與保留機制三方面入手。

相關焦點

  • 2021年保險業將出現四大趨勢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 聶國春)1月7號,銀保監會舉行新年首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友邦人壽執行董事及總經理張曉宇在會上表示,保險業將出現四大趨勢,友邦人壽將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依託對於中國客戶需求的深刻洞察,建立細分市場,深挖群體需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從而實現高質量供給。
  • 保險業協會發布《2019年中國保險業社會責任報告》
    2020年9月29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在京舉辦發布會,正式發布《2019中國保險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保險業上半年成績單出爐!意外險負增長保證險退出非車險前三大險種
    2020年1至6月保險業成績單如期出爐!數據顯示,上半年全行業原保費收入2.72萬億元,同比增長6.46%。其中,產險公司原保費收入7217億元,同比增長7.62%;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19969億元,同比增長6.04%。
  • 打贏風險脫貧防汙三大攻堅戰 保險業要啃「硬骨頭」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後3年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無需諱言,這三大攻堅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也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打贏三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跨越的關口。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
  • 《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發布 呈現三大趨勢
    在11月16日開幕的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上發布的《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顯示,在全球文化交流背景下,目前我國網絡文學出海主要呈現出三大趨勢:翻譯規模擴大、原創全球開花、IP協同出海。以引領網絡文學出海的閱文集團旗下起點國際為研究樣本,此次發布的《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首次披露了海外市場分析及用戶畫像。
  • 報告:民宿發展呈現高端化、規模化、品牌化三大趨勢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6日訊 以民宿為代表的非標住宿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出行優選。寒冬之下,中國民宿行業的發展狀況是什麼樣的?在日前舉辦的2019中國露營行業年度盛典上,千宿科技創始人七萬發布了《2018年民宿產業大數據分析報告》。
  • 消費者在購買滑雪用品的消費行為呈現三大趨勢
    據消息,亞馬遜中國推出國際滑雪館,全新上線的國際滑雪館囊括了超過1萬餘種國際優質滑雪類選品,涵蓋滑雪頭盔、滑雪鏡、滑雪服、滑雪裝背包、滑雪板、專業戶外服裝、專業戶外背包、保暖功能內層、GPS智能運動腕錶、滑雪戶外裝備、運動攝像機、智能穿戴設備等12大品類,共有上百家國際知名滑雪戶外品牌,包括雪鏡界領導者
  • 瑞士再保險:全球保險業將從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中強勁復甦
    中新社北京7月9日電 (記者 王恩博)瑞士再保險瑞再研究院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表示,今年保險業能夠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將支撐全球保險市場復甦。但與對全球經濟的預判不同,預計保費收入將呈現強勁「V型」復甦。  報告稱,此次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將導致2020年全球保險需求下滑,對壽險業務影響較大——預計全球壽險保費將收縮6%,非壽險將下降0.1%。但隨著全球經濟進入復甦模式,總保費收入將在2021年恢復至危機前水平。
  • 保險服務創新峰會開幕 首屆保險業「金燕獎」飛落誰家
    保險服務創新峰會暨首屆中國保險業金燕獎頒獎典禮會場全景 中國財富網 李林 攝  據悉,「金燕獎」評選活動由新華社中國財富傳媒集團指導,中國財富網主辦,秉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針對中國保險行業做出評價
  • 2018(第三屆)中國保險業創新與發展論壇將於7月7日舉行
    在新背景下,保險業的發展將呈現出怎樣的變化呢?
  • 保險業對外開放幾多經驗幾許得失
    由於外資公司在精算、險種設計、管理、營銷、服務等方面帶來了一系列新觀念和先進技術,從而提升了中資保險企業的生產率和創新能力,比如,個人營銷、銀行代理等銷售模式的引入極大促進了中國壽險業的發展;而最為重要的是,許多外國保險公司為能在中國市場取得經營上的成功、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紛紛與中國的科研機構或其他組織合作、或獨立從事創新含量較高的研發活動,使得中國的保險業可以利用外資公司的技術開發能力形成自身的生產力
  • 2019中國保險業科技創新榜發布 慧擇榜上有名
    2019年7月8日,「2019中國保險業科技創新研討會暨2019中國保險業科技創新榜」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的保險機構、技術領域專家學者匯聚一堂,解讀行業新政策與發展趨勢。慧擇網在眾多保險品牌中脫穎而出,一舉斬獲「年度優秀保險科技公司」榮譽。
  • 《中國保險業社會責任調研報告》發布
    來源:中國保險報網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中國保險業社會責任調研報告》指出,在原保監會和中保協的高度重視下,各保險主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持續增強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和能力,將社會責任戰略納入其整體發展戰略之中
  • 金融科技深調研:保險業加快「數位化」 隱私問題最受重視
    不過,在對保險業服務滿意度逐漸提高的同時,消費者亦希望保險業繼續加強前沿科技應用。但是,不同年齡段的受訪者對「科技驅動保險發展」的認同度呈現遞減趨勢,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年齡段人群對科技保險的理解、接受程度。
  • 2019年中國保險中介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圖」
    一、中國保險代理人體系發展歷程及保險中介三大主體示意圖現代保險業中,保險中介包括:保險專業中介、保險兼業代理、保險營銷員;而保險專業中介又包括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和保險公估人。保險專業中介、保險兼業代理、保險營銷員構成了保險中介市場的「三大主體」,在整個保險市場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2019-2025年中國壽險市場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未來一段時期將成為壽險業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升級期,中國壽險業未來**-**年的發展仍持樂觀預期。另外,壽險公司市場競爭加劇,分化趨勢開始凸顯。同時,壽險公司違規成本加大,合規投入將持續增加。  《2019-2025年中國壽險市場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壽險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壽險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斯洛維尼亞大學前校長達尼洛·圖爾克:中國保險業的國際地位會更上...
    中國網財經9月28日訊 今日,2018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正在熱烈召開。會上, 斯洛維尼亞大學前校長達尼洛·圖爾克表示,現在國際的保險公司還有保險中介都已經把中國看作是世界上保險領域的第二位市場,至少在2025年之前,中國在保險業的地位會更上一步。
  • 螞蟻金服的流量攻勢,為何遲遲拿不下保險業這片藍海?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2017中國保險業發展年報》顯示,2017年全行業保費收入將達到3.7萬億元-3.8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9.4%-22.7%。高科技賦能保險業,螞蟻金服也來插一腳在保險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之際,某些不法分子打起了保險欺詐的主意。
  • 亞太財險總裁蒲海成:未來保險業競爭方式和手段進一步升級 中小型...
    在論壇上,這位資深的保險從業者表示,未來保險業的必將面臨兩極分化、競爭方式和手段進一步升級等趨勢,作為中小保險企業需要從客戶、細分領域、建設集約共享平臺等方面入手,走出一條新的商業模式。蒲海成表示,從近代以來形成的這種實現同質風險分散和轉移的制度安排,是難以滿足當今經濟社會發展對保險業給予的期望和要求。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中國經濟社會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人們保險需求、安全需求越來越高,層次升級,還體現了個性化。
  • 入世後的中國保險業 如何面對日本的競爭
    前一些日子,保險業內人士不斷通過媒體發表意見或召開研討會,專題議論外國保險公司進入中國保險市場以後,民族保險業當如何在發展中壯大自己的隊伍,保持市場的佔有份額?也有一些實務家,高喊「狼來了」,視外國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為「搶灘」。雖然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但是,外資保險公司要進入中國保險市場,將要成為現實。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又如何正確估計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保險市場以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