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響,歐美各國經濟遭到重創,澳大利亞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其孤懸海外不與任何一個國家接壤,疫情情況相對而言沒那麼糟糕,所以原本是有望快速恢復經濟的。
然而澳洲因為一意孤行,甘願充當美國馬前卒,在諸多涉華事務上發表錯誤言論、做出錯誤行徑,導致兩國關係結冰。既然澳洲不義在先,那麼我們也沒必要留情面,對此,國內相關部門依據法規,對澳大利亞多項出口產品採取了反制措施,據澳媒稱共計有11種商品受到了影響。然而就在莫裡森焦頭爛額之際,又傳出了一個對澳洲不利的消息。
澳媒當地時間1月8日報導稱,最近幾年春節期間大量來自中國的短期遊客對澳大利亞的經濟有很大的帶動作用。以2019年為例,在當年2月抵澳的中國遊客超過20萬人,這一數字佔到全年的14%,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但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一切成為了泡沫,由於各國限制航班進出,2020年到訪的遊客人數驟降至兩萬左右。這還不是最慘的,澳全國零售商負責人對媒體指出,最新的數字顯示,中國的短期遊客還將下降99.8%,直接導致澳大利亞損失14億澳元,而這還不包括國內航空公司的損失。
毫無疑問,這一結果比去年疫情期間還要糟糕,春節期間缺少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澳零售業和食宿業將面臨嚴重衝擊,這也意味著澳相關行業這幾個月都不會好過。澳零售專家加裡·莫迪默坦言,過去中國遊客幾乎都是帶著空行李箱飛來澳洲,大量採購各種高奢禮品滿載而歸,這令當地商家獲益頗豐。
可現在不止是零售業,所有的行業都能感受到他們的缺席,這種感覺是痛苦的。事實上,中澳兩國目前的疫情情況肯定是沒有去年同期嚴重的,可赴澳遊客數量卻進一步暴跌,那麼就只有一種解釋——中澳關係遇冷後,澳洲已不再是中國遊客出行首選地。
而且,這種影響還不止是體現在遊客人數上面,最近一年去澳大利亞上學的中國留學生數量也在不斷銳減,澳媒對此已經發出過幾次警告了。因為缺少留學生,澳大利亞一些大學不光面臨破產的危機,在國際百大名校的排行榜上更是一掉再掉,直到徹底跌出榜單。
當然了,這種局面也不是短期內造成的,去年下半年我國相關部門就給澳大利亞送去了多記「助攻」,包括外交部,教育部,文旅部等部門均發布了旅行提示,呼籲非必要切勿前往澳洲。現在看來,上述提醒是有效果的。
另外,眼下擺在澳大利亞面前的除了中國遊客和留學生不去之外,其實還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抵禦盟友的競爭。因為疫情原因,澳大利亞沒人去,歐美各國其實也沒多少人去,為了爭搶中國留學生,英國學校甚至自掏腰包包機接學生赴英,澳卻只能在一旁喝西北風,眼紅也沒用。
隨著疫苗大規模施打,全球疫情在今年內得到初步控制是很有希望的,等到警報解除,國人的出行需求肯定會非常旺盛,把對華關係搞壞了的澳洲,屆時又能靠什麼吸引中國遊客呢?綜上所述,澳大利亞被美當槍使,最後獲利的卻全是盟友,到底值不值,莫裡森自己心裡應該有桿秤。